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所见眼球大小约为2.3 cm×2.0 cm×2.0 cm,内眼后极见0.5 cm×0.6 cm×0.5 cm淡黄色半透明结节,视网膜部分剥离、脱落.晶状体与角膜浑浊.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18岁.以双眼视物不清,右上睑下垂17年入院.患者于出生后右眼不能睁开,一岁后睁眼时上睑不能上提,视物不清.多次治疗配镜均无改善.10岁后身高再未增加,身体矮小、指(趾)粗短、畸形.家族3代无近亲通婚史及类似疾患.体查;心肺无异常,神志清,智力正常,听力正常,体重41kg,身高135cm,四肢粗短,皮下脂肪丰满,肌肉发育良好.上肢长39cm,手长13.0cm(掌长7.8cm、掌宽6.8cm、拇指长4.0cm、中指长5.2cm、小指长4.0cm)手指粗短,呈弓形、关节运动差.F肢长59cm、脚长18.0cm(蹠长15.0cm、拇趾长3.0cm、中趾长2.5cm、小趾长1.5cm)颈长6.2cm.化验检查:肝功、心电图、胸廓拍片均正常.染色体检查:形态、结构、数目均正常.  相似文献   

3.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在发现气管异物中的价值.方法 42例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行螺旋CT扫描,经后处理后在MPR、MinIP及VR上测量支气管异物的形态、大小,与纤维支气管镜手术证实后的异物大小、形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2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行肺窗MPR气管异物显示40例,1例穿透气管后停留在左肺内,1例显示不明确,其中35例行异物长径测定,最小0.3 cm,最大1.9 cm,平均大小1.08 cm.25例VR重建病灶平均大小1.32 cm.27例MinIP重建异物大小平均为1.14 cm.40例手术后取出异物,最小0.29 cm,最大1.6 cm,平均大小为1.05 cm,统计学显示肺窗MPR重建的结果与手术结果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层螺旋CT MPR重建技术是显示气管异物的最佳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资料:患者女性、86岁,右颈部化脓性蜂窝组织炎.外科手术切开引流大量脓液,术后创面感染溃烂.经抗菌处理,创面不愈合.术后43天来我院就诊.查体:右侧颈部见5.0 cm×3.8 cm创面,深0.8~1.2 cm,伴有少量淡黄色渗出液及脓性分泌物,创面肉芽组织呈暗红色,可见1.0 cm×0.8 cm灰白色坏死组织,渗出液细菌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相似文献   

5.
1 病历简介患者,男,33岁.3个月前,左胸部被刀刺伤,刺伤后即出现心包填塞症状,曾在当地医院行心包内血块取出术,但术后常有活动后气短现象,因而来我院就诊.彩超检查,用日本东芝POWTY VISION6000,探头频率为4.2MHz,常规体位扫查见:左室内径增大为5.0cm,右室内径为1.7cm,左房内径为3.3cm,右房内径为3.0cm,左室后壁厚度1.04cm,室间隔厚度0.6cm,主动脉内径3.23cm,肺动脉内径1.92cm.房间隔连续完整,左室壁近心尖处回声中断0.6cm(图1).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1岁,于2004年2月CT检查发现腹膜后、肝脏多发病灶周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尚好.CT示:肝脏多发低密度影(肝左叶分别有4cm×6cm和3cm×2.5cm占位,肝右后叶一5cm×6cm占位)与肝脏分界清晰,CT值(39.6±5.9)Hu;腹膜后近左肾前方一巨大圆形高密度影,大小红9.2cm×7.0cm,CT值41-52Hu.  相似文献   

7.
蔡双勇 《西南军医》2006,8(1):46-46
患者男,42岁.因接触10kV高压电线致伤,伤后2小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右腰部18cm×28cm皮肤、肌肉缺损,右侧髂嵴部分炭化,右侧近脊柱处有6cm×8cm后腹膜缺损,部分升结肠疝出.左侧腹股沟区有10cm×12cm大小的创面,该处皮肤及缝匠肌、股四头肌近端大部分缺损,股动脉、股静脉、股神经外露.诊断:高压电接触烧伤,总面积14%TBSA,Ⅲ度.  相似文献   

8.
病人,男,52岁.上腹部触及包块伴腹胀、消瘦3月余.查体: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于脐部上方可触及一10 cm×8 cm 的包块,质软、固定、边缘不清,无明显压痛及血管杂音,余未见异常.腹部CT提示腹膜后可见一8 cm×10 cm×5 cm之占位性病变,包裹腹主动脉,考虑为腹膜后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9.
510.6nm激光照射对兔在体血管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510.6 am激光照射兔在体腹主动脉壁24h后,血管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其与激光剂量的关系.方法 新西兰白兔12只,由股动脉导入柱状光纤至腹主动脉,在血管腔内进行分段激光照射,根据光照剂量分为6组.1~5组的光剂量分别为100mW/cm2×500 s、100mW/cm2×1000 s、150mW/cm2×l 000 s、200mW/cm2×500 s、200 mW/cm2×1000s;第6组为对照组,不照射激光.照光后24 h处死动物,取照射段血管组织,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兔腹主动脉经功率密度为100 mW/cm2或150 mW/cm2的激光照射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出现以细胞凋亡为主要特征的形态结构改变,其损伤部位以线粒体为主.功率密度为200 mW/cm2的激光照射后,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坏死为主.激光照射后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上述形态变化主要与激光功率密度和照射时间有关.结论 功率密度为100 mW/cm2或150 mW/cm2的510.6 nm激光照射后24 h在体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出现凋亡.  相似文献   

10.
刘晓军  刘全法 《人民军医》2004,47(2):124-124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58岁.右颌下肿物6年余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好,右侧颌下涎腺区可扪及3.5cm×4.5cm×3.0cm包块,中等硬度,不易活动,无波动感及触压痛.右颈部可触及1.0cm×1.0cm淋巴结1个.B超报告:右侧涎腺区3.0cm×4.0cm×3.6cm实质性肿块,左侧涎腺区及其他部位未见异常.行肿块细胞学穿刺检查报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能性大.入院第3天手术完整切除,取肿块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涎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术后经化疗及放疗,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