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鹿瓜多肽为中药复合制剂,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类型骨折、创伤修复及腰腿疼痛等。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过敏反应,现概述如下。胡晓颖[1]报道,男,40岁。因右桡骨骨折予5%葡萄糖液250 ml+鹿瓜多肽24 mg静脉滴注,用药后患者突感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强烈不适,随即出现胸闷、心悸,面色潮红,口唇发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2月至2008年7月,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取穴梁丘、足三里、委中、血海、阿是穴,每个穴位各注射鹿瓜多肽注射液1mL,每天1次。对照组服用西乐葆200mg,每天1次,治疗14d为1疗程,按JOA膝关节治疗效果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分。结果:两组均能有效减轻症状,治疗组(27.2±5.4)分,对照组(21.4±3.6)分,P<0.05。在镇痛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但在改善膝关节关节活动度和消肿方面,鹿瓜多肽较西乐葆疗效为优。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因地塞米松注射液广泛及长期使用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渐升高,但临床尚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法,鹿瓜多肽注射液为常用的促进骨折愈合、提高骨密度的药物。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在高浓度地塞米松条件下对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方法:将大鼠成骨细胞随机分成3组,地塞米松+鹿瓜多肽注射液组添加1×10-7 mol/L地塞米松注射液、8 mg/L鹿瓜多肽注射液和终浓度为1g/L的二甲基亚砜;地塞米松组添加与地塞米松+鹿瓜多肽注射液组等量的二甲基亚砜及1×10^-7 mol/L的地塞米松注射液;对照组只添加与地塞米松+鹿瓜多肽注射液组等量的二甲基亚砜。96 h后以RT-PCR分析骨钙素的表达,21 d后茜素红染色对比观察钙结节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地塞米松+鹿瓜多肽注射液组与对照组骨钙素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地塞米松组(P〈0.01),地塞米松+鹿瓜多肽注射液组与对照组钙结节表达量也高于地塞米松组(P〈0.01),而地塞米松+鹿瓜多肽注射液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鹿瓜多肽注射液可对抗高浓度地塞米松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特定电磁波治疗仪联合鹿瓜多肽治疗老年性腰腿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9例老年性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43人。A组: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治疗,每次30 min,2次/日,15天一疗程;B组:肌注鹿瓜多肽治疗,每次8mg,1次/日,15天为一疗程;C组: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联合鹿瓜多肽肌注治疗,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每次30 min,2次/日,鹿瓜多肽肌注每次8mg,1次/日;15天为一疗程。每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VAS疼痛评分。结果 A组VAS疼痛评分治疗前(5.32±0.82)分,治疗后(4.27±0.7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VAS疼痛评分治疗前为(5.41±0.75)分,治疗后为(4.15±0.9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VAS疼痛评分治疗前为(5.61±0.96)分,治疗后为(2.21±0.4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联合鹿瓜多肽肌注治疗老年性腰腿痛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鹿瓜多肽对骨折保守治疗患者的骨痂生长以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 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90例骨折患者分为3组,即治疗1组、治疗2组和治疗3组,每组30例.治疗1组行单纯外固定治疗;治疗2组给予外固定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鹿瓜多肽16 mg,静脉滴注,1次·d-1;治疗3组在治疗2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舒筋活血中药熏洗.3组均10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对3组的疗效及骨性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均随访3~8个月,有2例患者应用鹿瓜多肽后出现轻度的恶心,1例发热,但均能忍受,无过敏反应,未做停药处理.治疗1组、治疗2组和治疗3组优良率分别为53.3%、80.0%及83.3%,治疗2组和治疗3组明显高于治疗1组(均P<0.05).治疗3组的骨性愈合时间为(92±18)d,短于治疗1、2组[(115±21)、(98士12)d,均P<0.05].结论 骨折患者应用鹿瓜多肽对骨折的生长愈合有促进作用,联合应用舒筋活血中药熏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联合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联合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10 d为一疗程.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疼痛分数(4.3±1.0)分、(4.2±1.4)分均较治疗前的(4.9±1.1)分、(5.7±1.5)分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P<0.05).结论:在常规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上联合鹿瓜多肽注射液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8月期间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维D钙咀嚼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股骨颈骨密度(0.92±0.13)g/cm2、腰椎骨密度(1.02±1.11)g/cm2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鹿瓜多肽注射液在治疗创伤性骨折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73例创伤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给予所有患者切开复位钢板术(或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给予常规的抗感染、抗菌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骨痂出现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消肿止痛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骨痂出现时间均早于对照组。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创伤性骨折效果良好,有助于骨折愈合,并缩短肿胀时间,加快骨痂生成。  相似文献   

9.
鹿瓜多肽临床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各种类型的骨折、创伤修复及腰腿疼痛等。2007年9月我科收治1例右股骨干骨折、右胫骨开放性骨折静脉滴注鹿瓜多肽致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1例左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鹿瓜多肽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包括吸氧、补液、升压、抗过敏治疗.认为在使用鹿瓜多肽静注时,护士应加强病房巡视,发生过敏性反应时立即停药,沉着冷静,正确评估判断病情,报告医生并果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心理护理,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经肌肉注射后对兔骨折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3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病理学教研室完成。①8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桡骨中段骨折模型,术后随机分为鹿瓜多肽低剂量组、鹿瓜多肽高剂量组、骨肽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20只,分别予以0.1mL/kg鹿瓜多肽注射液(哈尔滨誉衡药业有限公司,主要成分为梅花鹿的骨骼和葫芦科植物甜瓜的干燥成熟种子提取的天然多肽类物质)、0.3mL/kg鹿瓜多肽注射液、骨肽注射液(蚌埠市宏叶生化制药厂,含有多肽类骨代谢因子、有机钙、无机钙、无机盐、微量元素、氨基酸等)0.2mL/kg和不注射任何药液。②术后1,2,3,4周分批处死动物取材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象分析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强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片显微镜下放大200倍,每个标本取6张切片,随机取5个视野,计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平均吸光度值和积分吸光度值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80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术后1周,鹿瓜多肽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纤维性骨痂中细胞外间质、成骨细胞、骨折端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和各种炎性细胞均呈阳性染色,骨肽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有少量阳性细胞,阳性程度弱。术后2周,鹿瓜多肽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软骨骨痂及新生骨小梁中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新生的血管内皮细胞均呈强阳性染色,骨肽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阳性程度较弱。术后3,4周,各组呈强阳性表达,各组间着色差别不明显。②图像分析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鹿瓜多肽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量一直强于骨肽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第2周平均积分吸光度依次为5.33±0.22,4.71±0.21,3.80±0.25,3.66±0.17,P<0.05或0.01);鹿瓜多肽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高峰提前出现,约出现在第2周左右。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合成分泌,是其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我科收治了1例左眼骨骨折患者,入院后在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注射用鹿瓜多肽24 mg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心慌、憋气,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等过敏性休克症状,立即停止输液,给予抗休克、抗过敏治疗后30 min,患者过敏性休克症状缓解。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60岁,农民,因高处坠落伤致左足后疼痛活动受限2 h于2013年10月18日入院,入院诊断:左足跟骨粉碎  相似文献   

13.
速发型鹿瓜多肽注射剂过敏1例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颖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6):2893-2893
鹿瓜多肽注射剂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各种类型骨折、创伤修复及腰腿痛等。随着在临床广泛应用,逐渐发现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胸闷、心悸、呕吐、发热,严重可致过敏性休克。现将1例速发型鹿瓜多肽注射剂过敏患者的抢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鹿瓜多肽联合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治疗管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下肢管状骨骨折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所有患者予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治疗,术后观察组辅助鹿瓜多肽注射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优良率96.9%,对照组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症状积分、血清IL-1β和TNF-α值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记忆合金内固定器能够有效保护下肢管状骨骨折愈合的微环境,鹿瓜多肽的应用可以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缓解症状,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申利彬 《临床医学》2011,31(4):103-104
目的探讨鹿瓜多肽对于缺血坏死股骨头组织学的影响,探讨鹿瓜多肽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2只,体质量3-4 kg,使用脂多糖及激素诱发股骨头坏死,将造模成功后的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按0.6 ml/kg肌内注射鹿瓜多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在用药开始4、8、12周各选取6只动物,使用过量的戊巴比妥将动物处死,取实验组和对照组股骨头进行HE染色,计算空骨陷窝率、成骨细胞计数。结果实验组成骨细胞计数在使用鹿瓜多肽4、8、12周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空骨陷窝率在使用鹿瓜多肽4、8、12周显著低于对照组,鹿瓜多肽可显著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及成骨细胞的增殖。结论鹿瓜多肽可显著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及成骨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缺血坏死股骨头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2012.3月~2015.8月期间),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4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维D钙咀嚼片为主方案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鹿瓜多肽注射液作为方案治疗(观察组),对比2组各项指标的数据。结果:观察组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总有效率(92.50%)、股骨颈骨密度(0.92±0.13)g/cm2、腰椎骨密度(1.02±1.11)g/cm2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用于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可观。  相似文献   

17.
通过探索性研究对鹿瓜多肽注射剂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评价,并对现行质量标准进行优化。首先,对影响终产品新鲜度的因素进行考察。建立丹磺酰氯柱前衍生-HPLC 法测定鹿瓜多肽注射剂中 8 种生物胺的含量,结果显示个别企业的样品中检出较高浓度的尸胺;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后光化学衍生-HPLC -FLD 法测定鹿瓜多肽注射剂及中间提取液中黄曲霉毒素 B1、B2、G1 和 G2 的含量,并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甜瓜子原料的酸价和过氧化值,结果表明部分企业生产原料甜瓜子存在霉变、酸败等问题,应在新鲜度方面给予重视。其次,优化了鹿瓜多肽注射剂质量标准中高分子量物质和多肽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 Tricine-SDS-PAGE 电泳法代替凝胶色谱法测定高分子量物质,提高了测定的准确性;采用试剂盒法代替福林酚法测定多肽含量,该法操作简便、专属性更强,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测定。最后,对鹿瓜多肽注射剂质量标准中缺失的溶血与凝聚、生物学活性测定项目进行研究。建立直接观察法结合酶标仪测定法考察溶血与凝聚反应,结果各企业样品均无溶血与凝聚现象;采用 CCK-8 法考察鹿瓜多肽注射剂对 THP-1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此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显示鹿瓜多肽注射剂对 THP-1 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各企业样品的体外抗炎效果具有一定差异。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鹿瓜多肽注射剂原材料、中间产品及终产品的安全性均存在一定隐患,表明本品的整体质量水平一般,且现行质量标准存在缺陷,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三期辨证五证五方治疗四肢新鲜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三期辨证五证五方配合鹿瓜多肽治疗,对照组仅用鹿瓜多肽治疗。2组均以治疗1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及证候疗效、骨折愈合疗效、骨折愈合时间等项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期辨证五证五方治疗四肢新鲜骨折能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鹿瓜多肽注射液联合消肿止痛胶囊促进四肢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6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试验组给予鹿瓜多肽注射液联合消肿止痛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断端边缘、骨痂量、骨痂边缘及骨痂密度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联合消肿止痛胶囊可促进四肢骨折愈合,且安全性有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经肌肉注射后对兔骨折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3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病理学教研室完成。①8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桡骨中段骨折模型,术后随机分为鹿瓜多肽低剂量组、鹿瓜多肽高剂量组、骨肽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20只,分别予以0.1mL/kg鹿瓜多肽注射液(哈尔滨誉衡药业有限公司.主要成分为梅花鹿的骨骼和葫芦科植物甜瓜的干燥成熟种子提取的天然多肽类物质)、0.3mL/kg鹿瓜多肽注射液、骨肽注射液(蚌埠市宏叶生化制药厂,含有多肽类骨代谢因子、有机钙、无机钙、无机盐、微量元素、氨基酸等)0.2mL/kg和不注射任何药液。②术后1,2,3,4周分批处死动物取材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象分析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强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片显微镜下放大200倍,每个标本取6张切片,随机取5个视野,计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平均吸光度值和积分吸光度值进行半定量分析。 结果:80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术后1周,鹿瓜多肽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纤维性骨痂中细胞外间质、成骨细胞、骨折端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和各种炎性细胞均呈阳性染色,骨肽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有少量阳性细胞,阳性程度弱。术后2周,鹿瓜多肽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软骨骨痂及新生骨小梁中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新生的血管内皮细胞均呈强阳性染色,骨肽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阳性程度较弱。术后3,4周,各组呈强阳性表达,各组间着色差别不明显。②图像分析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鹿瓜多肽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量一直强于骨肽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第2周平均积分吸光度依次为5.33&;#177;0.22,4.71&;#177;0.21,3.80&;#177;0.25.3.66&;#177;0.17.P〈0.05或0.01);鹿瓜多肽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高峰提前出现,约出现在第2周左右。 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合成分泌,是其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