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肠瑞灌肠剂对放射性直肠炎大鼠血浆6-eto—PGF1α及TXB2的影响。方法:利用直线加速器建立放射性直肠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肠瑞灌肠剂治疗组、中药及化学药阳性对照组、模型和空白对照组,治疗7天后处死,放免法检测各组血浆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血栓素B2(TXB2)的含量。结果:照射后各组6-Kote—PGF1α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TXB2以及TXB2/6-Kote—PGF1α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肠瑞灌肠剂能上调放射性直肠炎大鼠血浆6-Kote—PGF1α含量,下调其TXB2含量及TXB2/6-Kote—PGF1α比值。结论:肠瑞灌肠剂可改善放射性直肠炎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肠黏膜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浆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进展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血浆TXB2及6-keto—PGF1a水平,分析其在缺血性卒中组、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与健康对照组水平的差异。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浆TXB2、血浆血栓素B2/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T/P)比值高于健康对照组,6-keto—PGF1a低于健康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血浆TXB2、T/P高于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6-keto—PGF1a低于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XB2、6-keto—PGF1a不仅参与缺血性卒中后急性期反应,而且与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预警因子。  相似文献   

3.
蛇床子素抑制血栓形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抑制血栓形成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大鼠静脉血栓形成模型和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测定给予蛇床子素10mg/kg、20mg/kg、40mg/kg后血栓湿重和干重,同时在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中测定大鼠血清NO含量,血浆TXB2和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蛇床了素20mg/kg、40mg/kg组可以明显抑制大鼠静脉血栓形成,减轻血栓湿重和于重;蛇床子素10mg/kg、20mg/kg、40mg/kg组可以明显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减轻血栓湿重和干重,同时增加血清中NO的含量,降低血浆中TXB2的含量和增加血浆中6-keto—PGF1α的含量。结论蛇床子素可明显抑制大鼠血栓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血清中NO的含量,降低血浆中TXB2的含量和TXB2/6-keto—PGF1α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藻酸双酯钠(PSS)注射液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6例,给予PSS注射液1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连续14d。观察用药前后血浆内皮素(ET-1),血小板活性指标TXB2、6-Keto—PGF1a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清TG、TC、HDL-C、LDL—C以及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 用药后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结论 PSS注射液可通过调节ET-1及TXB2/6-Keto—PGF1a降低血脂、血黏度,改善肾脏微循环,减少尿蛋白的排出,防治糖尿病的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通络中药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a)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同时腹腔注射硝普钠的方法复制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于灌胃干预2周后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TXB2、6-Keto—PGF1a含量。结果通络中药可使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浆中TXB2表达显著下降,6-Keto-PGF1a含量明显升高。结论TXA2/PGL2系统的平衡障碍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途径之一,通络中药可以纠正二者之间的平衡失调,改善脑部供血,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若男  林桂芳 《中国医药》2009,4(7):517-5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的变化及其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糖尿病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大血管病变亚组43例,无大血管病变亚组17例)和31例对照组受试者的血浆TXB2、6-keto—PGF1α的浓度,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血浆TXB2水平在糖尿病组有大血管病变亚组最高[(430.8±57.4)ng/L];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亚组次之[(237.2±92.6)ng/L];对照组最低[(80.8±33.8).g/L]。血浆6-keto-PGF1α水平在糖尿病组有大血管病变亚组最低[(248.5±69.6).g/L];无大血管病变亚组次之[(327.9±64.5)ng/L],对照组最高[(503.4±75.8)ng/L]。3组问分别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和两样本t检验,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TXB2与6-keto—PGF1α呈负相关(r=-0.829,P〈0.01)。结论TXB2、6-ke—to-PGF1α共同参与了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可作为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高明军 《中国医药》2012,7(12):1493-1494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的影响。方法60例非卵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d,静脉滴注,第1~14天;低分子肝素5000U,2次/d,皮下注射,第1—7天;辛伐他汀10mg/d,15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80mg/d,静脉滴注,1次/d。2组均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TXB2、6-K—PGF1α。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TXB2分别为(930±113)、(532±54)ng/L,6-K—PGFl。分别为(190±21)、(327±32)ng/L;对照组TXB2分别为(9354-98)、(777±77)ng/L,6-K—PGF1α。分别为(190±18)、(217±23)ng/L;2组治疗后TXB2和6-K—PGF1α。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能显著改善非卵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纠正TXB2/6-K—PGF1α。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活化因子测定诊断肝纤维化疾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测定与肝纤维化疾病的临床意义。了解肝脏受损在肝纤维化患者微循环改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固相免疫放射法检测各期肝纤维化患者和正常人血浆血小板活化的血栓素(TXB2)、6-酮-前列腺素(6-K-PGF1α)、α-颗粒膜蛋白(GMP-140)这三项指标的水平。结果:肝纤维化患者TXB2、GMP-140、TXB2/6-K-PGF1α的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6-K-PGF1α显著下降。结论:各期肝纤维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微循环障碍,肝纤维化程度越重TXB2、GMP-140、TXB2/6-K-PGF1α值越大,6-K-PGF1α值越小,微循环障碍越重,检测以上几项指标可为临床肝纤维化提供辅助诊断依据,使肝纤维化患者及早得到诊断,预防肝硬化。  相似文献   

9.
罗贵有  岳化葵  马云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487-1488
目的 探讨血浆中血栓素B,(TXB2),血小板颗粒膜蛋白α-140(GMP-140),6酮前列腺素1α(6-K-PGF1α),内皮素(ET)、组织型纤溶酶(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活性在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发病过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TXB2、GMP-140、6-K.PGF1α、ET采用放射免疫法(RIA),tPA、PAI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和正常对照组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 脑动脉硬化组,脑血栓组血小板指标TXB2,GMP-14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1),内皮细胞合成物6-K-PGF1α和ET含量脑血栓组分别明显低于和高于正常组(均P〈0.01),脑动脉硬化组无明显差异(均P〉0.05);纤溶指标tPA,tPA/PAI两组脑血管病血浆水平明量低于正常组;PAI水平虽有增高,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脑血管病疾病存在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受损、纤溶活力低下,这些改变可能参与疾病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
卢国元  谢燕  沈蕾  王兆钺 《江苏医药》2005,31(4):261-262
目的探讨血浆6 酮前列腺素F1α(6 酮PGF1α)、8 表氧前列腺素F2α(8 表氧PGF2α)和11 去氢血栓烷B2(DH TXB2)水平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8 例DN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进行血浆6 酮PGF1α、8 表氧PGF2α和DH TXB2 等检测,分别分析其与尿白蛋白分泌率(UAER)的相关关系。结果DN各组血浆8 表氧PGF2α、DH TXB2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且临床期DN组(CDN)高于早期DN组(EDN)(P<0 05);血浆6 酮PGF1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且CDN组低于EDN组(P< 0 05);血浆DH TXB2 (r= 0 4391,P<0 05)和8 表氧PGF2α(r=0 4831,P<0 05)均与UAER呈正相关,而血浆6 酮PGF1α与UAER呈负相关(r=-0 3892,P<0 05)。结论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和脂质过氧化是DN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叶酸、B族维生素对肺心病患者TXB2和6-K-PGF1的影响。方法对76例肺心病患者应用叶酸、B族维生素,治疗2周,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TXB:和6-K—PGF1a水平。结果肺心病患者治疗后血浆TXB2明显下降(P〈0.05),6-K—PGF1a明显升高(P〈0.05)。结论应用叶酸、B族维生素可改善TXB2/6-K—PGF1a平衡,对治疗肺心病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红花注射波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浆TXA2/PGI2的影响。方法 制作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0只家兔随机平均分为红花注射液组、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缺血前;缺血30min;再灌注30,60,120min5个时点血浆TXB2,6—酮基—PGFlα及其比值,并行脑组织电镜观察。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家兔脑缺血再灌注30min,60min,120min时血浆TXB2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缺血前、缺血30min两组家兔的血浆6—酮基—PGFlα无明显变化(P>0.05);再灌注30min,60min,120min时缺血—再灌注组家兔的血浆6—酮基—PGF1α显著低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和P<0.01),血浆TXB2/6—酮基—PGF1α比值增加(P<0.05和P<0.01);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超微结构发生异常改变,应用红花注射液治疗能降低TXB2水平,升高6—酮基—PGF1α水平,使血浆TXB2/6—酮基—PGFlα比值保持在正常水平,脑组织超微结构异常改变成轻。结论 红花注射液可纠正脑缺血—再灌注后循环血中TXA2/PGI2的平衡失调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和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临床疗效。方法103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及CVVH治疗;治疗组5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肾功能的变化以及ICU住院天数、cVVH应用时间和患者死亡风险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下降;血清TNF-α、TXB2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血清6-keto—PGF1a均显著上升(P〈0.05),但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患者ICU住院天数及CVVH应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UT联合CVVH治疗MODS可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老年患者一旦确诊为冠心病,就要长期坚持服药,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ACEI或ARB类药物,还可以酌情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及钙离子拮抗剂药物等,此类药物可以升高患者的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NO水平,降低血栓素B2(TXB2)、ROS,阻止前列腺素代谢紊乱;这与其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关系密切,尤其是针对气虚血瘀证冠心病患者,所以,测定冠心病不同病期TXB2、6Keto—PGF1α、NO、ROS浓度水平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大鼠脾不统血模型血浆和子宫6—K—PGF1α、TXB2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比较脾气虚证模型、脾不统血证模型与单纯出血因素及卵巢摘除大鼠血浆、子宫PG的变化。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检测上述模型大鼠血浆、子宫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和血栓素2(TXB2)。结果:各种造模因素均导致血浆、子宫6-K-PGF1α/TXB2升高,机体表现为出血倾向。结论:6-K-PGF1α/TXB2比值升高可能是脾不统血证出血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佐用前列腺素E1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检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血浆证实其血栓素B。(TXB2)增高和6-酮-前列环素1a(6-K-PGF1a)降低的实验研究基础上,佐用前列腺素E1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一、实验研究1993年10月至1994年10月作者检测了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47例血浆TXB。和6-K-PGFla的含量。1.对象:47例中,男35例,女12例;平均年龄64.9岁;病期2周内者15例,>2周者32例;临床诊断皆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所修订的标准,且均经头颅CT或/和MRI所证实。2检测:用放射免疫(RIA)法测定血浆TXB。和6-K…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观察脉平片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临床疗效。方法233例RVO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1(中药组)给予复方丹参片;对照组2(常规西药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维生素C、维生素E、地巴唑;治疗组(脉平片组)采用脉平片口服。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变化,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脉平片显著下调TXB2含量(P〈0.05),上调6-keto—PGF1α含量(P〈0.05)。结论脉平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和方法:观察固脱汤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NO、6-keto-PGF1α和TXA2含量的影响。结果: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NO水平增高(P<0.01),6-keto-PGF1α含量明显降低(P<0.01),TXA2含量增高(P<0.01),固脱汤加可明显升高血浆NO、6-keto-PGF1α水平(P<0.01),而血浆TXB2含量未见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固脱汤可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和释放NO及PGI1发挥抗休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复方金铃四逆四物失笑散先期服药特色疗法治疗大鼠原发性痛经的镇痛机制.方法 制备大鼠原发性痛经模型,采用先期服药法,用扭体法观察不同给药剂量对受试大鼠的镇痛效果,并考察受试药物对大鼠血浆中β-内啡肽(β-EP)含量及子宫内膜组织中前列腺素F2α(PGF2α)、前列腺素E2(PGE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血栓素B2(TXB2)含量的影响.结果 复方金铃四逆四物失笑散各剂量对痛经大鼠均有明显镇痛效果,可显著减少30 min内大鼠的扭体次数,延长扭体潜伏期,镇痛作用有明显剂量相关性;可升高大鼠血浆中β-EP的含量,有效降低大鼠子宫组织中PGF2α、TXB2含量,明显升高PGE2和6-keto-PGF1α水平.结论 复方金铃四逆四物失笑散在经前服药可达到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血浆中β-EP的含量,子宫内膜组织中PGF2α、PGE2、6-keto-PGF1α、TXB2的水平等一系列神经和内分泌的综合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丁从珠  王红 《江苏医药》1997,23(12):839-840
26例弥漫性硬友病患者,应用血浆置换(PE)治疗,检测治疗前、治疗后两周血浆血栓素B2(TXB2)及6-酮基-前列腺素F1α(6-酮-PGF1α)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提示,PE前,TXB2、6-酮-PGF1α均显著高于正常,TXR2//6-酮-PGF1α比值接近正常;PE后,TXB2、6-酮-PGF1α较治疗前均降低,但对TXB降低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TXB2/6-酮-PGF1α比值与正常对照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