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畅达 《山西中医》2012,28(8):1-4
郁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病证之一。"郁"在中医文献中不但是一个病证概念,更重要地是一个病机概念;中医的郁证既与现代医学的抑郁症有相类之处,但中医郁证的内涵要更为宽泛;七情所伤虽是郁证发病重要因素,但脏腑虚弱才是郁证的发病基础;郁证的诊断虽不困难,但临床治疗却困难不少,移情易性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郁证"被用于"抑郁症"的中医病名,其辨证分型多端,但因为多种原因肝阳虚证一直被忽视。无论从核心症状还是附加症状,肝阳虚的表现直接与抑郁症(郁证)的临床表现相联系,历代医家也就肝阳虚证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治法方药有过明确的记载,肝阳虚证是否应作为抑郁症(郁证)的一个证候分型是临床的一个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3.
刘媛  魏军平 《中医杂志》2014,(10):889-892
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属中医"消渴合并郁证"范畴,对糖尿病的病情和预后均有不利影响。中医认为,消渴的发生与情绪抑郁关系密切,消渴合并郁证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消渴的脏腑亏虚为本,郁证的痰凝气滞血瘀为标。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中药治疗以疏肝为主,并有从心论治、从基础病论治者,其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均与抗抑郁药相当,而对于一些具体症状如失眠的改善则优于西药,且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更少;非药物疗法如情志护理、养生功法、耳穴压豆等也对改善抑郁症状有较好的疗效,这些疗法既可与口服抗抑郁药或口服中药治疗相结合,又可在患者不愿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中医向来多从"阴虚燥热"立论,然而临床发现阳虚证更为常见,以脾阳虚证尤甚,应用"温运脾阳"法,往往收到较好的效果。故引述古代医家对消渴病的认识并结合临床体会,从理论依据、病机作用、治法治则等方面论述消渴病与脾阳虚的联系,认为消渴病发病病机与脾阳虚密切相关,脾阳虚是消渴病的重要证候,在中医治疗中应重视温运脾阳,为中医药防治消渴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813-1815
糖尿病冠心病是糖尿病后期严重的并发症,其在病机上存在以糖尿病病机为基础的转化规律。根据本病主要临床表现,可将其纳入中医学消渴病并发"胸痹""心痛""心悸"等范畴。文章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临床治疗经验等方面对糖尿病冠心病进行论述。认为本病病机虚实错杂,本虚标实多见,以气阴两虚为本,瘀血阻滞、痰湿内阻心脉为标,其治疗当以益气养阴以治本,兼以活血化瘀、化痰祛湿以治标,临床使用自拟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加减治疗糖尿病冠心病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介绍杨东东教授运用自拟化痰解郁方加减治疗痰热上扰型抑郁症的临床经验。杨教授认为情志内伤,致使肝郁气滞,脾土不疏,痰湿内蕴,郁久化火,上扰脑神,致脑神不安,情志不畅,此乃郁证发生的主要病机。其以清热化痰、宁心安神为治法,常取得满意疗效,并附1例临床验案为佐证,以期为中医辨治抑郁症提供新的临床指导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阴虚燥热为消渴病的基本病机,养阴润燥消热为其治疗大法。本文提出了脾胃虚弱及湿热阻中为消渴病的另一病机,益气养阴,益气健脾与清热化湿为其相应治法。并附验案三则。  相似文献   

8.
抑郁证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临床上有30%-50%的抑郁证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没有疗效或疗效不完全,成为难治性抑郁证(TRD)。TRD属于中医学"郁证"范畴,目前中医对于抑郁证的论述较多,但对于难治性抑郁证的探讨尚少。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分析郁证多由七情不遂发病,初期多为肝郁气滞,日久气郁化火致热盛津伤,提出以"清热解郁法"治疗"郁证"。其对病因病机的阐述及治法对我们现代中医治疗难治性抑郁证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的防治是当今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作者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出发,阐述抑郁症的主要病因病机,认为"气机失调,情志郁滞"是抑郁症的发病基础及"阳气失运,温养失责"亦是抑郁症的主要致病因素。文章论述以中医典籍论著为参考,归纳总结古人关于该病发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的论述,运用临证医案治疗的有效性为指导依据,以近年来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进展为实践支撑,对临床上导师粟胜勇教授运用"温阳调气法"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学术思想进行思考总结,认为针刺治疗此病重在以针之道调节气机升降、宣发郁结之气机而助阳、行阳,运用艾灸治疗以温调失运之阳气、温煦机体、平衡脏腑进而通调气机,两种治法的有机结合运用旨在情志气血阴阳同调,从而有效改善抑郁症状,为临床针灸治疗抑郁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相当于中医“消渴病”范畴。大多数医家认为消渴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其治疗大法为清热滋阴润燥。本人在跟师侍诊及总结前人经验文件中,切身感到消渴病的病机除了阴虚燥热外,尚有痰热互阻,脾胃气虚之病机及患者存在。因此,本文着重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药等方面阐述温胆汤在2型糖尿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中医以阴虚燥热作为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但随着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及对消渴病认识的逐步深入,其病机与"湿热瘀"愈加密切相关。卢芳教授认为,"湿热瘀"既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又是消渴病变证的病理的基础。掌握这一致病特点,指导临证处方用药,对于提高中医药治疗消渴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属中医学"郁证"范畴,病始在肝,与脑相关。本文基于抑郁症"肝郁气滞"基本病机和"脑失神明"的病机关键,立足"肝脑相关",提出"脑郁"病机理论,并通过对原发性抑郁症、糖尿病并发抑郁症、乳腺癌并发抑郁症、卒中后抑郁和焦虑性抑郁症中医病机特点及治法方药的系统性研究,体现抑郁症"脑郁"病机理论的合理性,为抑郁症辨证论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国医大师吕仁和融合古今经验并结合临床实际,将消渴病分为脾瘅、消渴、消瘅3期。消渴病基本病机为“热伤气阴”,脾瘅期以脾热为主要病机,消渴期以二阳结滞化热为主要病机,消瘅期以血脉不行、血气逆留为主要病机。而作为消渴病基本病机的火热邪气则贯穿3期始终,笔者研究发现消渴病热邪具有易损伤络脉、常造成血脉瘀滞、波及五脏六腑、常因病人体质不同而表现不同、常与有形之邪胶结、易成毒邪六大特点。治疗方面,在重视消渴病热邪属性及消渴病分期的基础上,强调重视患者体质差异、重视活血化瘀治法的应用、重视祛除有形邪气。  相似文献   

14.
从脾虚论治老年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霞 《陕西中医》2004,25(11):1052-1054
老年糖尿病多属于 2型糖尿病 ,在中医属“消渴病”范畴。关于消渴病的中医病机 ,历来偏重于“阴虚燥热”,且以上、中、下三焦分病位 ,故有上、中、下三消。近世从临床及理论研究发现“气阴两虚”是消渴病的主要病机 ,而且瘀血伴随着糖尿病的始终 ,脾虚在消渴病的发病及发展中渐受到重视 ,笔者在诊治糖尿病的临床实践中发现 ,脾虚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极其重要病机 ,尤其是老年糖尿病 ,因而在临床提倡从脾虚辨治老年糖尿病 ,收到较好疗效 ,试述如下。1 历代关于脾虚致消渴的论述 消渴之名始见于《内经》,《素问·奇病论篇》:“此肥美之所发也…  相似文献   

15.
《广西中医药》2015,(4):41-43
<正>糖尿病在中医称为"消渴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山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钱秋海主任医师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近40载,临床经验丰富,在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方面有独到见解,认为该病的基本病因病机为血不利则病水、寒凝血脉而病水;在治疗上钱秋海教授注重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原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7,(1):63-65
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情感性精神障碍,属中医学"郁证"范畴,以心情抑郁、兴趣减退、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临床缺乏有效干预药物及防治策略。文章从心肝失调是抑郁症致病的核心因素,肝气郁结、心神不安是抑郁症发病的基本病机,疏肝解郁、宁心安神为治疗抑郁症的基本法则方面进行探讨。并选用对药酸枣仁-合欢花进行验证,希望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十味忘忧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十味忘忧汤加基础治疗)和对照组(百忧解加基础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3.3%,对照组7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味忘忧汤为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有效方剂,证实了肝郁化火、气阴两虚为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重要病机,疏肝清热、益气养阴为其重要治法。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病机研究进展马成福(长春中医学院130021)关键词糖尿病,病机研究,综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属中医消渴范畴。综观中医对消渴病机的研究,大多以阴虚燥热为其主要病机特点,但用之于临床,疗效并不理想。近10年来许多医家对消渴之病机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苏秀海主任医师诊治糖尿病变的临床经验。苏秀海主任中医师从医30多年,擅长诊治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中医归为"消渴病"范畴,苏师认为脾肾两虚为消渴病发病根本,气阴两虚为消渴病主要证型之一,临床选用参黄降糖胶囊治疗;同时针对现代人肥胖糖尿病患者,采用清热利湿祛浊治法,注重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祖国医学大多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作为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以滋阴润燥为治疗原则。随着对消渴病认识的逐步深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总结,补虚化瘀法在消渴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徐寒松教授运用“虚瘀并治法”论治消渴,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分析消渴病“虚”“瘀”的发病病机,提出补虚化瘀并治的治疗大法,辨证分型,随证加减,可以有效治疗消渴病及其变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