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原理我院使用的体表标测系统是中日友好医院关东旭博士提供的,由硬件、软件两部分组成。电极阵列接收心电信号,经高精度多道心电放大器放大,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后传输给586/133微机,由软件分析绘成等势图、积分图、参数图、偏差图送显示器显示或由彩色针式打印机打印。硬件部分:1.电极阵列:为91导联,在日本统一的87导联基础上,增加腋中线的A6和16导联,A7和17用单极肢体导联信号。电极由直径22mm圆镍片制成。2.心电放大器:对各导心电信号进行放大。是可切换的交/直流耦合放大器。每个放大器的电流只有0.9mA,128导联系统…  相似文献   

2.
基于ARM的心电采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介绍了嵌入式心电监护仪中心电采集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以ARM处理器S3C44BOX为核心,在嵌入式操作系统uC/OS-Ⅱ下实现了心电信号的数据采集与显示。详细阐述了基于ARM的程控心电放大电路的设计和采集程序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罗中宁  招静 《现代保健》2009,(29):29-30
目的探讨心肌炎在心电综合分析系统的表现及与普通心电图的结果对比。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分别对13例患者进行心电综合分析系统及普通心电图检查。结果心电综合分析系统的各项结果与普通心电图对比:频谱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及心向量图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电综合分析系统比普通心电图对心肌炎诊断的帮助有更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如何有效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而建立心电的网络远程监测将极大的有助于此类问题的解决。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局域网,GMS/CDMA无线传输模式的心电网络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心脏病患者进行实时监护,从而方便患者与医护人员随时进行沟通。经过临床测试受到医疗界专家和心脏病患者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年人群不同业余静态时间与肥胖/超重及高脂血症患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湖北省不同地区中年人群中随机整群抽样调查共4613人,采用问卷调查及个体血清学检测。对不同业余静态时间与肥胖/超重及高脂血症患病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每日静态生活时间不足1h的人相比,静态生活时间1h以上者超重/肥胖、高甘油三酯及高胆固醇患病率及患病相对风险值(以OR表示)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超过4h以上者患超重/肥胖、高甘油三酯及高胆固醇血症与不足1h者相比,其相应风险(以OR表示)分别增加19%、38%和92%。结论中年人群静态生活时间长短与超重/肥胖及高脂血症发病率高低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静态时间越长,个体患超重/肥胖和高脂血症风险性越高,静态时间延长对高脂血症的影响大于超重/肥胖,超重/肥胖可能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试用院外集群监护系统(TTM)检测心血管疾病,以了解该系统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对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就医的2131名各类心血管疾病以及部分常规体检的人员分别使用常规心电图及院外集群系统进行心电活动监护,然后进行两种结果的比较。结果 院外集群监护系统心电传输共计10903次,接收成功9922例(91%)。TTM与心电图结果对比显示,TTM捕捉到了8820次(80.9%)的异常心电活动,而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出现异常心电活动的比例是4350次(39.9%)。结论 院外集群监护系统能够有效的检测到异常的心电活动,是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识别率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态心电设备与HIS系统的接口设计及应用。方法我院自2018年6月开始采用医院信息系统,将静态心电设备信息进行统一化应用,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25 000例患者作为应用前组,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5 000例患者作为应用后组。对比两组患者检查治疗所用时间与满意度。结果与应用前组比较,应用后组的检查治疗所用时间明显较短,满意度明显较高(P <0.05)。结论在医院患者进行检查与治疗的过程中,静态心电设备与HIS系统的接口设计及应用能够有效节省时间,同时也提升医院检查治疗的效率与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清远市2001~2002年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奕标 《职业与健康》2003,19(10):110-111
目的 了解清远市2001~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状况,为麻疹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疑似病例血清进行麻疹抗体(IgM)检测,对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02年共确诊麻疹病例104名,男性50名,为48.08%(50/104);女性54名,为51.92%(54/104);8月龄~20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2001及2002年麻疹发病高峰期分别在4~7月和3~7月。农村麻疹病例82名,为78.85%(82/104);城镇麻疹病例22名,为21.15%(22/104),城镇和农村有较大差别。结论 针对麻疹的流行病学状况,做好麻疹疫苗的接种工作,加强麻疹的监测和投入,有必要在全市开展一次麻疹的强化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9.
体表心电电位的研究主要有两个部分的内容,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关于体表心电电位的采集系统,介绍了利用虚拟仪器概念并借助于高速开放总线标准的设计方案,对于心电数据的处理方法则分析介绍了定性和定量的处理方法,在定性处理方法中讨论静态和动态的标测方法,在定量处理方法中讨论了统计学方法,逆运算方法和主分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在院外老年人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用远程心电监测网络体系,对驻津320名军队离退休老干部每人进行3次/d监测。结果:检查结果显示符合率92.4%,患病率1.1%。结论:远程心电监测网络技术能够实时处理患者信息,使患者不管是在工作中、家中,还是在紧急医疗状况下都可以由医院进行随时随地的监控。  相似文献   

11.
心电信息系统将病人检查的心电数据采集、保存到网络上的数据库中,在网上进行心电数据分析、书写报告及心电数据的波形回放,它与医院HIS系统的数据交换是系统成功应用的前提。本文采用存储过程、触发器、数据库链接实现数据库间的数据交换,该方法在交换时机选择、交换内容收集、语义转换方面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心电信息系统与医院HIS系统的数据交换中应用该方法,实现了两个系统的无缝联接,使得心电信息系统在医院的应用受到广泛欢迎。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研究ICP-AES测定车间空气中金属元素的方法。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微波消解-ICP-AES分析方法。结果:该法用微波消解法对大气颗粒物样品进行前处理,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AP炬管)对铅、镉、锰、锌进行了分析,检出限分别为:Pb0.007mg/L,Mn0.0007mg/L,Cd0.007mg/L,Zn0.002mg/L,RSD〈2.59%,回收率在95%~104%之间。结论:分析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3.
刘桂芳 《药物与人》2014,(9):217-217
总结分析低血压与电风暴的关系,预防电风暴的发生。在论述的过程中通过分析病例资料、心电圈变化、化验结果等。结果:患者血钾小于3.5mmol/L时可发作恶性心律失常一电风暴,血钾正常4.0mmol/L以上时电风暴可有效得到控制,进而得出结论:血钾应维持在4.0—5.0mmol/L,可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尤其是电风暴)发生。  相似文献   

14.
便携式心电检测放大电路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便于日常心电监护,开发了一种便携式心电检测系统,介绍这种便携式心电检测系统中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该心电放大电路以AD620、OPA4277和TLC2254作为放大电路核心元件,针对心电信号的特殊信号和干扰频率范围,进行了分析,对由电极采集到的心电信号,通过前置放大部分,将微弱的心电信号高保真放大,并通过低通滤波、高通滤波及50Hz陷波滤除干扰。结果:差模电压增益为1000,共模抑制比为90dB,输入阻抗大于10GQ,通频带为0.035~110Hz。结论:系统具有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低噪声、低温漂和高信噪比等优点,而且成本低、体积小、耗电少、携带方便。  相似文献   

15.
基于虚拟仪器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一种远程心电监护系统,满足众多心脏病患者在医院之外享受医疗保健的愿望。方法:采用ECG105单通道心电板采集心电信号.并进行相应的预处理;通过串口将心电数据传入计算机,充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信号分析处理功能.采用LabVIEW平台研制出基于虚拟仪器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结果:在实时显示心电波形的同时,可对已保存的心电记录进行回放和分析.可对心率是否异常进行判断和报警,并可实现心电数据的远程传输。结论:方便地实现了心电信号的显示、存储、回放、诊断分析以及远程通信,系统将大部分需要由传统硬件检测电路来完成的功能改由软件来实现.便于今后的功能扩展。强大的功能及低成本为众多心脏病患者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6.
采用PEAA一4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饮用水中钠,对仪器条件、精密度、准确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性实验,结果满意:该方法标准曲线在5~lOOpg/ml范围,相关系数r=O.9994,回归方程Y=O.00346+0.00274X,方法检出限为0.028gg/M,相对标准偏差为1.87%,加标回收率为95.20%~104.76%。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已有心电数据压缩方法开销较大、难以用于工程实践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心电数据压缩方法。方法:基于BP神经网络的思想,建立两个3层漏砂型前馈人工神经元网络.将单个心搏分为P波、QRS波和T波.分别对3个波用两个人工神经网络系统进行压缩.采用不完全联结结构提高神经网络压缩算法的波形重现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结果:利用BP神经网络对心电信号数据进行压缩可以实现较高的压缩比,能有效提高波形的重现能力和抗干扰的能力。结论: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心电信号采集器采集到的心电信号进行滤波和压缩等预处理.能较好地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8.
基于LabVIEW开发的心电实时信号采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以hbVIEW开发的心电实时信号采集系统。该系统COM口将来自于硬件的数字心电信号读入PC机,经一系列处理后.在虚拟示波器上显示。作为开发项目“网上心电实时监护系统”的一部分,还要进一步开发成具有存储、网上传输及心电识别等功能的临床实用虚拟仪器。  相似文献   

19.
絮凝沉淀法除铁、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我市郊一居民区深井地下水中铁、锰进行处理实验。通过烧杯法、正交法静态试验、相似模型法动态试验,从而确定自然氧化(曝气),碱式氯化铝(PAC)絮凝沉淀除铁除锰,处理设备选用一体化高效净水器。结果表明除铁从源水3.2mg/L降至0.4mg/L,除锰从0.48mg/L降至0.1mg/L,可作为生活饮用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SⅠSⅡSⅢ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肢体导联标准Ⅰ、Ⅱ、Ⅲ导联的QRS波群同时存在s波的心电图185例,分析标准Ⅰ、Ⅱ、Ⅲ导联的S波的特点和额面心电轴及其他导联、年龄、性别、体型、病史的相关参数。结果185例中130例心电轴正常(70.27%),以Ⅰ、Ⅱ、Ⅱ导联R/S均〉1为主有7l例(54.62%),没有出现3个导联R/s〈1;11例额面心电轴位于无人区心电轴,3个导联R/s〈1有10例(90.9%),没有出现1个导联R/s〈1,年龄45岁以下多见;35例心电轴左偏,9例心电轴右偏心电图,同时都伴有一、二项心电图异常改变。结论SⅠSⅡSⅢ综合征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部分见于正常变异,少数其心电轴落入无人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