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吸附剂作血液灌流适用于抢救多种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也可用于治疗肝、肾功能衰竭。血液灌流吸附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它与血液透析不同,是一种固液两相物质转移的临床应用,能较有选择地清除血液中某些内生或外源性毒物,且具有简便、高效等优点;此外还开辟了某些生物活性制剂,如固相酶临床应用的新途径。可用于临床的吸附剂,无  相似文献   

2.
潘继承  张杰 《右江医学》2003,31(5):487-488
重型肝病病情极其严重 ,病死率居高不下 ,现就近年来国内外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的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物理型人工肝  物理型人工肝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人工肝支持系统 ,主要是利用血液 (血浆 )灌流、血液透析、血液滤过或血浆置换 ,以去除肝功能衰竭 (肝衰 )患者血中的有毒物质。如过高的胆盐 ,一些中毒肝衰患者血中过高的药物等。1.血液灌流 (hemoperfusion ,HP) 是通过吸附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物、药物及代谢物 ,因此去除的毒物必须是可吸附的 ,常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和树脂。它对中分子物质清除效果好 ,其活性炭可无选择吸附中…  相似文献   

3.
李可    刘娟娟    刘辉    舒桂明    袁玉华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21,(3):291-295,306
目的:研制用于治疗尿毒症的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通过与已上市血液灌流产品对照研究探讨其对肌酐、尿酸和β2微球蛋白的清除效果及血液相容性。方法:通过体外血浆吸附实验研究血液灌流吸附剂对肌酐、尿酸和β2微球蛋白的清除效率,通过血浆蛋白吸附性、电解质吸附性、血细胞吸附性、溶血性以及凝血性实验评价血液灌流吸附剂的血液相容性。结果:新型HB-H-10血液灌流吸附剂对肌酐、尿酸和β2微球蛋白的吸附率分别达(40.5±2.3)%、(24.2±1.8)%和(46.9±1.3)%,与其他吸附剂相比,吸附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吸附剂对血浆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吸附率分别为(5.69±0.32)%、(4.76±0.42)%、(7.33±0.33)%、(2.88±0.32)%、(9.22±0.26)%和(11.98±0.43)%,与其他吸附剂相比,吸附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吸附剂对血浆电解质、溶血率、凝血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优异的血液相容性。结论:研制的新型HB-H-10吸附剂可作为血液灌流吸附剂治疗尿毒症,达到该产品更新换代和升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血液灌流是一种以吸附方法清除有毒物质的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它借助体外循环,将患者血液引入装有吸附剂的装置中,以吸附清除血液中的毒物,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我院血透室自2001年5月~2002年10月采用血液灌流抢救5例重度药物、毒物中毒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1948年Muirhead租Reid应用树脂作人工肾,1964年Yatizidis用活性炭吸除血液中的毒物和代谢废物,首创了用吸附剂经血液灌流解毒的疗法,但都因血液有形成份受到严重损害而无法推广。1970年Chang应用白蛋白-火棉胶微囊活性炭作血液灌流,大大改善了血液相容性,因而推动了吸附解毒的研究。由于用吸附剂作血液灌流比血液透析简  相似文献   

6.
血液灌流抢救重症药物中毒(附2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亦称血液吸附,是一种新的类似血液透析的新技术。其操作方法是将病人的血液引出体外和固体的吸附剂(活性炭或树脂)接触,以吸附的方式清除某些外源性毒物或内生的代谢产物,将净化了的血液重新输回体内,从而起到治疗作用。血液灌流在临床上多用于各种药物中毒、尿毒症及肝性脑病等重症患者的抢救。我科近10年来用血液灌流抢救药物中毒29例,都是经内科疗法抢救历时1~3天未脱离危险,并深昏迷,伴有呼吸衰竭、休克、心脏骤停或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危重病人,经血液灌流治疗,28例转危为安,重返学习、工作岗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在人工肝辅助装置血液灌流系统中,采用活性碳及树脂类等吸附剂,治疗肝衰竭及药物中毒已取得多方面进展。实验证明,碳血灌流可以有效地清除肌肝、尿酸、部分氨基酸及一些中分子物质,但对血氨,胆红质,胆汁酸等的清除率极低。而树脂类及琼脂胶——白蛋白则能有效地清除胆红质,胆汁酸,脂肪酸等。国内尚未见树脂血灌流的动物实验报道。我院以强碱性阴离  相似文献   

8.
血液灌流的确切含义是血液吸附。即是将患者的动脉血引入装有吸附剂的灌流器中,使溶解在血液中的有毒物质被吸附到具有巨大表面积的吸附剂上,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处理,净化了的血液经静脉输回患者体内,如是经过反复多次的循环灌洗,以达到清除血中毒物、减少外源性毒素对患者的危害,甚至挽救生命的目的。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经洗胃后及时进行血液灌流是抢救重症药物中毒的可靠措施。而血液灌流中准确无误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本文总结我院1996年1月~1998年2月抢救急性药物中毒74例的护理体会。1 临床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血液灌流治疗重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特异性吸附剂的筛选及临床研究。方法 :将待筛选的 1 0种树脂分别处理后 ,进行水溶液胆红素吸附性能筛选实验 ,用筛选出性能较好的 5 #、9#两种树脂 ,吸附患者血清胆红素 ,对吸附前、后的检测结果 ,计算出其吸附前、后吸附率及吸附量 ,以及血液相容性实验。结果 :在待筛选的 1 0种不同类型吸附剂中 ,筛选出对胆红素具有较高吸附性能的 PVA- AA吸附剂 ,该吸附剂对水溶液的总胆红素吸附率为 6 8.1 6 % ,直接胆红素吸附率为 5 8% ;对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吸附率为 6 8% ,直接胆红素吸附率为 70 % ,且血液相容性良好。结论 :PVA- AA树脂 ,有望用于临床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10.
20多年来,血液吸附(HS)对肝肾疾病、急性中毒及代谢障碍等的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其在心血管病的综合治疗中,又取得明显效果。本文综合近年国外文献报道的699例冠心病HS治疗情况,对有关问题简介如下。 1 原理及方法 HS实际上是一种血液灌流过程,其利用吸附层析法原理,常以活性碳或树脂作为吸附剂,通过动脉或静脉径路使病人的血液流过充满吸附剂的仪器,非特异性地除去血液中的病理性物质或有害成份,从而达到“净血”治病的目的。进行HS前,病人应检查血脂、血液动力  相似文献   

11.
活性炭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渭清 《医学综述》2008,14(9):1392-1393
活性炭作为优良的吸附剂,除了在急救医学内用来口服吸附解毒,还被广泛用来作为血液灌流用吸附剂、人造器官吸附制剂,特异性地吸附中分子物质治疗某些以往的不治之症,近年来还被用来作为药物载体、溶质,治疗恶性肿瘤并指导清扫转移的淋巴结,以及通过调整活性炭的孔径及其分布,可以使其吸附不同的有害物质和细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HC吸附剂用于临床血液灌流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性能和效果。方法首先,对各类吸附剂进行预处理,然后对水溶液中的胆红素进行吸附实验,测定吸附前后溶液胆红素的浓度;再根据公式测定患者血清胆红素的浓度;最后,对血常规和血液生化进行测定,并通过血液相容性实验测定吸附前后血液有效成份的浓度变化,且与空白组做对照。结果 10种吸附剂中1#、5#、8#、9#对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有较好的吸附功效。本实验选用5#和9#吸附剂,结果表明9#吸附剂在10种不同类型吸附剂中对胆红素的吸附功能最好,其次为5#吸附剂。结论通过BHC吸附剂对胆红素吸附性能的研究,我们已经完成了动物模型的制作和动物模拟血液灌流的工作以及吸附剂的毒性和安全性的认定,并准备进行临床应用的实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血液灌流吸附清除毒物,以达到净化血液及挽救鼠中毒患者生命的目的。方法对25例鼠药中毒患者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治疗,将患者有毒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装有固态活性碳吸附剂的灌流器,吸附清除内源性和外源性游离毒物。结果25例中治愈23例,死亡2例。结论血液灌流是抢救鼠药中毒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活性碳和树脂血液灌流对肝性脑病的疗效仍未十分肯定。1982年Schafer和Jones提出有关肝性脑病发病机理的γ-氨基丁酸(GABA)假说,认为血GABA浓度升高在肝性脑病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为此,本文采用交联琼脂糖包膜活性碳(CAAC-Ⅱ)和中性树脂(NK-110)作为吸附剂,进行了对GABA的吸附研究。 称取CAAC-Ⅱ或NK-110 2g,加入GABA标准溶液20ml,采用磁力搅拌器持续搅拌或微量输液泵持续灌流,于吸附前及吸附后10、60、120min分别吸取溶液0.5ml,  相似文献   

15.
我院2004年开始使用丽珠HA330-Ⅱ型树脂吸附血液灌流器行血液灌流(HP)治疗肝性高胆红素(TBil≥ 180umol/L)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选择肝性高胆红素血症1例,观察血液灌流治疗前后的胆红素变化情况,评价灌流的效果及灌流治疗的安全性,树脂吸附血液灌流器治疗肝性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有较满意疗效和交好安全性,可明显降低胆红素,改善肝衰症状,是肝性高胆红素血症的又一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6.
白蛋白、硝酸纤维素包裹的活性碳(Albumin—Collodion Activated Charcoal,ACAC)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及吸附水溶性物质的性能,在血液灌流中可清除大量毒性物质,故已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注意,并试用于临床以治疗急性暴发型肝炎,迄今全世界已有200余例的经验。活性碳能吸附引起肝性昏迷的有毒物质,因而已作为人工  相似文献   

17.
血液灌流(HP)是血液借助体外循环,被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容器(灌流器)中,通过吸附作用清除外缘性和内源性毒物,达到血液净化的一种方法。其对有机磷中毒具有良好的疗效。HA型一次性使用无菌血液灌流器为300mL大孔吸附树脂,具有吸附能力大,吸附谱广、特异性强等特点,治疗有机磷中毒效果确切、疗效迅速,疗程短、治愈率高。我科应用新型树脂灌流器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物理型(血液灌流吸附)、中间型(血浆置换)及组合型(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吸附)人工肝支持方法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的支持效果、安全性. 方法: 75例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分别进行血液灌流吸附(24例)、血浆置换(17例)和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吸附(34例)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变化. 结果: 血液灌流吸附、血浆置换及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吸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三种方法治疗后转氨酶、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血浆置换及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吸附治疗后PT、总血清蛋白(TSP)下降,PTa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 三种方法治疗的不良反应均较轻. 结论: 三种人工肝支持方法对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均有肯定的支持效果,中间型及组合型人工肝的支持效果优于物理型.  相似文献   

19.
<正>血液灌流(HP)是通过建立体外循环,把血液引入装有活性炭或树脂等吸附剂的灌流器中,吸附其中的有毒物质,从而达到血液净化治疗的目的[1]。HP是目前临床上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急性中毒(AOPP)的血液净化方法,灌流器凝血和出血是其常见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选用合适安全有效的抗凝剂为其治疗的关键。2007年8月—2010年8月,我们使用低分子肝素钠作为抗凝剂,成  相似文献   

20.
非生物型人工肝是目前临床中对于肝衰竭患者广泛使用的体外肝脏支持方法,主要包括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吸附、血液滤过、肝透析等。通过对非生物型人工肝概念、治疗方式及临床应用特点进行综述,结合案例及ICD编码规则,分析总结不同治疗方式对应的ICD编码:血浆置换术分类于99.01,另编码38.92-38.94经导管或切开操作;体外免疫吸附分类于99.76;血浆灌流吸附包括胆红素吸附和双重分子吸附分类于99.71;血液滤过分类于39.95;肝透析分类于50.92。具体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联合使用其中一种或几种编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