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汤药暖心汤治疗阳虚水停型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心血管科住院符合Framing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阳虚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汤药暖心汤治疗,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6 min步行距离、血浆BNP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6 min步行距离、血浆BNP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暖心汤联合常规西医常规治疗阳虚水停型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且无明显毒副反应,暖心汤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具有良好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心衰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衰方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衰计分、心功能等级和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在心衰计分总有效率为93.3%,心功能等级总有效率为96.7%,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为93.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衰方治疗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一方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慢性心衰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心一方,疗程为12周。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分级、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及6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60.0%,心功能分级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7.5%和50.0%;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心功能分级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及6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增加,NT-proBNP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心一方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及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血清NT-proBNP。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冠通方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治疗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冠通方,疗程20周。观察中医证候、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左室射血分数以及血浆脑钠素(BNP)浓度。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和5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左室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浆脑钠素浓度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安全性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冠通方能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具有明显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益心舒胶囊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对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西医规范治疗;治疗组58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应用超声心动图(UCG)测定治疗前后心脏舒张功能指标、6 min步行试验(6MWT),评价患者活动耐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优于对照组的78.8%(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超声心动图指标、6 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心方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纳入时间的先后进行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益心方+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采取西医基础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证候积分、B型脑利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症候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3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检查均未发现恶化者。结论益心方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优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芪苈强心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组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率37.5%,总有效率92.5%,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功能疗效显效率45.0%,总有效率95.0%,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B型利钠肽(BN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治疗组BNP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降低BNP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康复运动疗法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药物联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慢性心衰症状改善时间、慢性心衰心电图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六分钟步行距离、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性心衰症状改善时间、慢性心衰心电图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六分钟步行距离、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六分钟步行距离、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药物联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六分钟步行距离、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西医基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60例,根据双盲随机化的原则,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方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中医证候、6 min步行试验、心功能指标、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脑钠肽(BNP)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的心力衰竭程度均得到较大改善,中医症候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小便清少、喘促憋气等相关症状消失或缓解。临床疗效和6 min步行试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之比(E/A)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血浆BNP水平及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两组治疗后BNP和TNF-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西医基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明确,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西医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强心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规范治疗;治疗组在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强心合剂,疗程12个月。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分级、心脏彩超各指标、6min步行距离、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积分变化,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病人心功能较前均明显改善,强心合剂能进一步减轻病人症状体征,改善心功能,提高活动耐量,减少因心力衰竭加重的再住院率,可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论强心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综合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强心汤,疗程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评定病人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Lee氏心力衰竭计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实验(6MWT)、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LVEF、6MWT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F、6MWT及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心功能疗效、Lee氏心力衰竭计分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86.7%与70.0%,83.3%与73.3%,90.0%与70.0%,P0.05)。结论常规西药基础上联合应用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可改善病人的心功能分级、Lee氏心力衰竭计分、LVEF、6MWT、生活质量,降低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宗气理论自拟益气舒心汤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心气虚证病人。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DHF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舒心汤。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心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 BNP)、C反应蛋白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益气舒心汤加西医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在改善心气虚证证候、E/A、NT-pro BNP、生活质量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宗气理论自拟益气舒心汤能改善舒张性心衰心气虚证病人的中医证候及心功能指标,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LCZ696)联合温肾活血方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生存质量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5月在重庆市中医院心内科就诊的9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A组、治疗B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基础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B组在治疗A组基础上加用温肾活血方治疗,3组均以治疗8周为1个疗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试验距离和NT-proBNP、LVEF、LVEDD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A组、治疗B组中医证候疗效更佳(均P<0.05),且NYHA分级提高更显著(P<0.05),NT-proBNP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改善LVEF更为明显(均P<0.05)。治疗B组较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增加(P<0.05),而治疗A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改善6 min步行距离方面优于治疗A组(P<0.05)。而在改善NYHA分级、降低NT-proBNP、升高LVEF、缩小LVEDD方面治疗A组、治疗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改善中医证候,提高NYHA分级,降低NT-proBNP,升高LVEF,降低LVEDD,但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增加6 min步行距离方面与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比较改善不明显,在沙库巴曲缬沙坦基础上加用温肾活血方可明显改善病人6 min步行距离,并进一步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益心舒胶囊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治疗组(100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益心舒胶囊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计分、Lee氏心力衰竭积分、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心脏彩超指标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与Lee氏心力衰竭积分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均可明显降低血浆AngⅡ、hs-CRP水平(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NYHA分级及血浆VEGF水平均有所升高,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加用益心舒胶囊能有效干预神经内分泌因子的表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心衰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心衰患者60例,按Framingham诊断标准进行评估,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在西医标准治疗心衰基础上加用心衰合剂;对照组仅用西医对心衰的标准治疗.治疗15 d后重新评价心功能分级、射血分数(EF)以及NT-proBNP浓度.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NT-proBNP浓度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功能分级、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T-proBNP较EF和心功能分级敏感性更高,是一个很好的评价中药治疗慢性心衰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暖心胶囊对心力衰竭病人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方法,选择60例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治疗方案,在此基础治疗上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加用暖心胶囊和安慰剂胶囊,疗程2周。测定两组血浆肾素活性(PRA)、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观察中医证候和心功能的分级。结果两组治疗后PRA水平、AngⅡ水平均有下降,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能更有效地降低血中PRA水平、AngⅡ水平(P0.05),两组治疗后AL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6水平均有下降,且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能更有效地降低血中IL-6水平,治疗后组间比较TNF-α、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6%和6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暖心胶囊能抑制心力衰竭病人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激活,改善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芪红胶囊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中医临床证候疗效、6min步行距离以及明尼苏达生活质量(MLHF)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芪红胶囊治疗,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Lee氏心衰计分、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浆B型钠尿肽(BNP)含量、6min步行距离以及MLHF评分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浆BNP含量有所减少,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所增加(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BNP含量、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MLHF评分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MLHF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5);中医证候积分、Lee氏心衰计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联合芪红胶囊能够改善难治性心衰病人中医临床症状,提高病人运动耐力和生存质量,可以作为难治性心衰的有效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炎症及氧化应激角度观察真武汤加减对阳虚水泛型心力衰竭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参桂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真武汤加减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症状积分、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右心房上下径(RAD)、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总症状积分、Hcy、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AD、RAD均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炎症及氧化应激角度观察发现西医基础治疗联合真武汤加减可改善阳虚水泛型心力衰竭病人临床症状,降低Hcy、hs-CRP、IL-6水平,改善心肌重构,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茯苓四逆汤化裁结合艾灸疗法治疗老年心阳亏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老年心阳亏虚型慢性心衰患者109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4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地高辛、卡托普利、硝酸异山梨酯等),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茯苓四逆汤化裁及艾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心悸、频发咳嗽、小便短少、面浮跗肿、形寒畏冷、腰酸便溏等)、治疗前及治疗1、2、3个月患者6 min步行距离、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醛固酮(ALD)及血管紧张素(Ang)Ⅱ水平、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MLHFQ)量表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等心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心悸、频发咳嗽、小便短少、面浮跗肿、形寒畏冷、腰酸便溏等)、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ALD、AngⅡ水平、MLHF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参饮合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5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丹参饮合真武汤加减,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Lee氏心力衰竭计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积分、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肽(BNP)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8%(P0.05);治疗组治疗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积分和BNP较治疗前降低(P0.05),6 min步行距离和LVEF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饮合真武汤加减治疗CHF,可以改善病人心功能、增加病人活动耐量、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