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在中国老年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PCV)的连续性病例序列研究中,调查该病的发生频率及临床特征。方法:对166例年龄≥50岁确诊为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 D)病例进行连续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眼底照相及荧光素和吲哚青绿(ICG)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在166例患者中,37例(22.3%)被怀疑为渗出性A M D的患者最终被诊断存在PCV。其中,27例(73.0%)为男性,32例(86.5%)单眼被累及。在42只PCV患眼的ICG血管造影中,27只眼(64.3%)表现为息肉状扩张及分支状血管网,其他15只眼(35.7%)表现为散在息肉状扩张,未出现明显的连续分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病理性近视眼底血管造影表现;病灶类型与视力的关系。方法:对病理性近视68例(97只眼)眼底彩色照相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其中43只眼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结果:单纯黄斑出血8只眼;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出血20只眼;黄斑区萎缩7只眼;Fuchs斑18只眼;黄斑裂孔2只眼;漆裂纹58只眼;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矫正视力低于0.05约占病理性近视29%,矫正视力低于0.3约占病理性近视47%。结论:病理性近视FFA和ICGA检查有助明确黄斑病变类型,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是引起盲目和低视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联合抗VEGF(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体征和病史结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氰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确诊的7例(13只眼)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应用PDT联合抗VEGF药物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每1个月~1个半月1次,连续治疗3次,随访3~24个月,随访期间复查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眼底病变大小与中心凹渗漏/出血吸收状态,行FFA、ICGA、OCT检查。结果:PDT联合抗VEGF治疗后1个月,患者最佳矫正视力:5只眼保持不变,3只眼提高1行,5只眼提高2行。FFA和ICGA检查显示5只眼的渗漏停止,3只眼渗漏减轻,5只眼有轻微渗漏。治疗后随诊未见其他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结论:PDT联合抗VEGF能使PCV病灶渗漏停止或减轻,促进黄斑区出血、渗出及水肿的吸收,使患者视力稳定或改善,可作为治疗PCV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玻璃体内注射曲安西龙治疗不同病因引起的黄斑水肿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4只持续性黄斑水肿患眼玻璃体内注射2m g曲安奈德(继发于后葡萄膜炎的黄斑水肿17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3只眼,人工晶体性黄斑水肿4只眼)。分别在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检查最佳矫正视力并行经黄斑中心凹OCT检测。结果:经治疗患者的视力和主观视觉均有所改善,后葡萄膜炎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的黄斑水肿患眼黄斑中心凹变薄。人工晶体性囊样黄斑水肿患眼治疗后无明显改善。32%患者注射后眼内压明显升高。未见眼内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和白内障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评价频域光学相于断层扫描(SD OCT)诊断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在鉴别PCV和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方面的价值,制定一个相对完善的SD OCT诊断PCV标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在2012年8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62)例(63只眼)初诊为PCV或wAMD患者的临床特征,通过分析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吲哚菁绿造影最终确诊为PCV者为24例(25只眼),wAMD者38例(38只眼).当这些患者的SD OCT图像在尖锐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峰、双层征、多发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切迹、代表息肉的低反射腔、高反射硬性渗出这6条特征中,满足第1或第2条时,其余特征至少满足1条可诊断PCV;不满足第1和第2条时,其余特征至少满足3条可诊断为PCV.基于SD OCT的诊断与基于金标准吲哚菁绿造影的诊断相比较,评价其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确诊为PCV的25只患眼中有23只眼(92.0%)满足SD OCT诊断PCV标准,确诊为wAMD的38只患眼中则有4只眼(10.5%)满足SD OCT诊断PCV标准.SD OCT诊断PC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0%和89.5%.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一个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SD OCT诊断PCV的标准.SD OCT在鉴别PCV和wAMD方面显示出了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王菁 《海南医学》2012,23(12):66-67
目的观察多波长氪激光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1年应用多波长氪激光治疗增殖期糖网60例112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均进行视力、裂隙灯、散瞳眼底检查及眼底血管造影。结果视力提高52眼(46.4%),无变化51眼(45.5%),视力下降9眼(8.0%)。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视网膜新生血管、无灌注区及黄斑水肿消退或部分消退97眼,无效8眼,黄斑水肿加重4眼,玻璃体腔出血行手术治疗3眼。结论多波长氪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32例高度近视眼黄斑病变眼底荧光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罗雪英 《华夏医学》2012,25(2):209-212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眼黄斑病变眼底荧光造影(FFA)的表现特征。方法:选择-6.00D以上12~75岁的患者92例126眼行FFA检查,根据FFA的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出现黄斑病变32眼(25.4%),其中漆样裂纹性黄斑病变19眼(15.1%),漆样裂纹性黄斑出血6眼(4.8%),高度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下新生血管4眼(3.2%),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3眼(2.4%)。结论:高度近视眼的眼底黄斑部改变复杂多变,FFA的检查可明确病变的位置和性质,利于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描述糖尿病性黄斑囊样水肿(CM E)引起的浆液性黄斑脱离。方法:包括58例糖尿病性CM E患者78只眼。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面眼科检查、荧光血管造影和OCT检查。视网膜前膜或玻璃体黄斑牵拉患眼未被纳入该研究。所有患者接受三维O CT检查,对眼底进行水平位、垂直位及通过中心凹中央的四个斜面扫面。结果:所有病例的视网膜增厚程度主要与视网膜下腔的低反射有关。OCT检查发现78只眼中有24只眼(31%)存在浆液性黄斑脱离,表现为在无反射腔隙上的视网膜隆起,其下组织的声影极为微弱。荧光血管造影在所有病例中均未显示出浆液性黄斑脱离。结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在老年性黄斑变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Zeiss FF450眼底荧光造影摄像机对老年性黄斑变性(SMD)进行FFA检查,并结合临床其他检查进行分析.结果:SMD 41例(53眼)中,萎缩型39眼(73.58%),渗出型14眼(26.42%).萎缩型表现均为点状或斑驳样透见荧光,未见荧光素渗漏.渗出型早期可见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态(CNV),晚期大量荧光素渗漏,周围有出血者则表现为荧光遮蔽.结论:对SMD患者早期应用FFA检查有助于发现CNV,并显示其范围和部位,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背景和目的:报道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TTT)治疗继发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典型性和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后28个月的随访结果。患者和方法:对33例患者的36只眼进行一项非随机操作性的试验研究。经血管造影确诊为CNV的患眼(其中11只眼主要是典型性CN V,25只眼是隐匿性CNV)经大光斑的二极管激光(810nm)TTT治疗1m in,结束时未见或者只见很小的改变。结果采用最佳矫正的LogM AR视力、临床检查和荧光血管造影来判定。结果:患者平均随访28.7个月(18~40个月)。以典型性膜为主的患眼其LogM AR视力的平均变化-1.91(s=4.3),11只眼中有5只…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及剥离内界膜(ILM)治疗慢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55例患者的60只眼,均因慢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而进行了玻璃体切割并ILM剥离术。所有患者均至少有6个月的黄斑水肿病史,大多数患眼事先经过了格子样激光光凝,并且排除了玻璃体出血、明显的黄斑牵拉或中心凹毛细血管网显著丢失等其他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术前、术后例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底镜检查以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平均随访期为3个月,另外还通过向眼科医师咨询,了解了术后9个多月的BCV A。结果:荧光血管造影及临床检查显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评价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应用曲安奈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40只眼)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曲安奈德治疗,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有效治疗后,视力经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黄斑视网膜平均厚度(258.9±128.8)um明显小于治疗前(744.9±239.8)um;黄斑水肿复发15例(15只眼),复发率为37.5%;发生高眼压者4例(4只眼),发病率为(10%)。其余患者并未出现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但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极易复发,建议重复在玻璃体腔内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CNV患者23例(24眼),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19例(20眼),病理性近视(PM)4例(4眼).所有患者每月玻璃体内注射Bevacizumab 2.5 mg/次,连续治疗3次;治疗前后检查视力,应用OCT观察黄斑区视网膜形态,并对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进行测量.随访期 1~7个月.结果 24眼接受75次治疗(平均3.1次),无1眼发生不良反应.治疗后17眼(70.8%)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ETDRS)视力提高8个字符以上,7眼(29.2%)视力稳定.OCT检查显示,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治疗前为(355.83±113.21)μm,治疗后为(258.46±74.5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所有患眼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均明显减轻,黄斑囊样水肿(4眼)、视网膜下积液(7眼)和色素上皮脱离(3眼)都有改善甚至消失.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 Bevacizumab治疗AMD和PM引起的CNV近期疗效良好;OCT具有准确、客观、方便、可重复性和定量的特点,为临床随访和评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治疗效果提供了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19,(5):632-635
目的:观察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眼底、造影表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特征及对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雷珠单抗)药物后的治疗反应。方法:取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氰绿造影(ICGA)及OCT确诊的42例(42只眼)PCV患者,观察PCV患者的眼底、造影及OCT的表现,并对这42只眼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每月1次,连续3次,观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变化,OCT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RT)的变化,脂状突起及双层征的变化。结果:PCV患者视网膜下出血、橘红色病灶及脂质沉着为眼底镜下特征性表现;息肉(Polyps)及脉络膜异常分枝血管网(BVN)为ICGA的影像特征;脂状突起,双层征为OCT的影像特征。抗VEGF治疗3个月,患者的BCVA多数有改善;所有患者的CRT均较治疗前降低,部分患者脂状突起及双层征消退。结论:PCV有其特征性的眼底、ICGA和OCT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把握可更好的诊断PCV;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对PCV的治疗有明确的效果,可做为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CNV患者23例(24眼),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19例(20眼),病理性近视(PM)4例(4眼).所有患者每月玻璃体内注射Bevacizumab 2.5 mg/次,连续治疗3次;治疗前后检查视力,应用OCT观察黄斑区视网膜形态,并对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进行测量.随访期 1~7个月.结果 24眼接受75次治疗(平均3.1次),无1眼发生不良反应.治疗后17眼(70.8%)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ETDRS)视力提高8个字符以上,7眼(29.2%)视力稳定.OCT检查显示,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治疗前为(355.83±113.21)μm,治疗后为(258.46±74.5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所有患眼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均明显减轻,黄斑囊样水肿(4眼)、视网膜下积液(7眼)和色素上皮脱离(3眼)都有改善甚至消失.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 Bevacizumab治疗AMD和PM引起的CNV近期疗效良好;OCT具有准确、客观、方便、可重复性和定量的特点,为临床随访和评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治疗效果提供了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王利明  哈少平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6):531-532,480
目的对比分析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与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眼底造影表现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渗出型AMD患者98例119只眼及PCV患者61例68只眼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资料。结果 119只渗出型AMD患眼中,眼底彩照和FFA显示21只眼为经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占17.6%;29眼为微小经典型CNV,占24.4%;69眼诊断为隐匿型CNV,占58%;6只眼CNV与PCV共存,占5%。68只PCV眼中,54只眼荧光素眼底ICGA显示有异常分支的脉络膜血管网及其末梢的息肉状扩张、膨隆灶,占79.4%;14只眼见多个息肉状脉络膜血管扩张灶但无明显的分支状脉络膜血管网与之相连,占20.6%。造影后期部分息肉状病灶染料渗漏或染色,部分呈息肉状病灶中心为弱荧光,周围环状染色的"冲刷现象"。在疑似PCV的患者中,有90例行ICGA,确诊PCV 61例,占67.8%;PCV约占渗出性AMD的36.36%。结论渗出型AMD与PCV不同的ICGA表现,有助于两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商品名傲迪适,Ozurdex)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临床确诊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36例36眼纳入研究。其中,男22例22眼,女14例14眼;年龄42~78岁,平均(58.0±10.3)岁,病程5 d~30 d。所有病例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糖尿病早期治疗研究视力表(EDTRS)、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患眼治疗前BCVA 0.1~0.5,EDTRS视力表可看到(42.36±15.34)个字母,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520.23±157.38)μm。玻璃体腔注射Ozurdzx(含地塞米松0.7 mg)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9.56±3.51)个月,首次治疗后第12周随访检查时如发现黄斑渗漏增加或新病灶,则行再次注射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BCVA、ETDRS视力表及CRT检查结果。结果:首次治疗后8周,ETDRS视力表可看到(54.31±16.56)个字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23,P0.01)。BCVA相对基线31眼改善15个字母,占86.11%,;3眼改善11~15个字母,占8.33%;2眼改善0~10个字母,占5.56%。OCT检查显示CRT(196.23±108.23)μ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12,P0.01)。治疗16周随访时,ETDRS视力表可看到(58.41±17.33)个字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18,P0.01)。BCVA相对基线33眼15个字母(91.67%),2眼改善11~15个字母(5.56%),1眼改善0~10个字母(2.77%)。OCT检查显示CRT(186.11±97.46)μ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82,P0.01)。随访中未见与注射及药物有关的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注射Ozurdzx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可以改善患眼视力,减轻黄斑水肿。其远期疗效和安全性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评价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黄斑水肿患者12例14眼,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7眼,视网膜静脉阻塞(RVO)6眼,葡萄膜炎1眼。全部病例均经眼底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治疗前平均视力为0.076。玻璃体内注射药物剂量为40mg/ml的TA混悬液0.1ml。用药后全部病例随访不少于3个月,对比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晶状体、眼底黄斑水肿的变化及FFA的改变。结果治疗后全部病眼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治疗后3个月时视力均值为0.30,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内注射TA,可有效地治疗DR、RVO、葡萄膜炎所致的黄斑水肿,但有部分患眼黄斑水肿可复发。  相似文献   

19.
潘秀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257-3258
目的:观察视网膜颞上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确认为缺血型合并弥漫性黄斑水肿的患者,视网膜激光光凝和非光凝治疗对视力和黄斑水肿消退及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将65例视网膜颞上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65眼,根据患者对激光治疗的依从性分为激光光凝治疗组和非光凝治疗组,激光光凝治疗组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非光凝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视力、黄斑水肿改善方面的差异及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情况。结果:激光光凝治疗组与非光凝治疗组在视力恢复、黄斑水肿消退及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颞上支静脉阻塞眼的激光光凝治疗较非光凝治疗更有助于促进视力恢复和黄斑水肿的消退,可以明显的降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NV)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的24例25只患眼进行TTT治疗。采用810nm半导体激光,光斑0.5~3.0mm,照射时间60s,能量100~300mW,随访2~22个月。通过视力,裂隙灯加 78D双凸透镜及FFA检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视力提高者17只眼,占68%,无变化者8只眼,占32%。治疗后1~6个月FFA复查,有效20只眼,占80%,无效5只眼,占20%。结论 TTT对治疗黄斑下CNV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