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下同),一直被认为是“走穴”合法化,后经有关人士和媒体解读,“医师多点执业”与“走穴合法”的区别基本上得到了确认。不管是“医师多点执业”还是“走穴合法”,都意味着将这一医疗方式纳入法制化轨道。但是,仅有一纸“通知”显然不能确保这一形式的顺利推行,具体的实施细则才是“多点执业”正常开展的保障。“实施细则”到底何时出台?“细”到何种程度?我们将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2.
卫生部日前下发了“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备受社会关注的医师多点执业问题给出了规范,明确了医师多点执业的定义,同时要求,医师执业地点原则上不超过3个,并鼓励医师主动到基层和农村多点执业。允许医师多点执业,是不是意味着医生“走穴”的合法化?这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医疗资源不均衡的现实难题……伴随卫生部这一新规的出台,各方对医师多点执业的争议和思考再度多了起来。那么,站在十字路口的医生多点执业将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3.
“看病难”一直是困扰中国医疗改革的一大难题。怎么样才能根治“看病难”这一难题,成为了医疗卫生界的专家们长期探讨的热点。新医改方案出台后,“多点执业”的提出,是新医改的亮点之一。多点行医,能否缓解“看病难”,应该如何加以监管和规范,又走进人们关注的视线。  相似文献   

4.
刘薇薇 《重庆医学》2015,(27):3868-3869
医生多点执业,是中国医改的关键一步。在我国,多点执业还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许多法律和法规尚不健全。而纵观别国,多点执业已趋于成熟,成为常态[1]。我国政府目前实施的多点执业试点,一个主要目的是扶持下级医院,实现医疗资源合法有效流动,通过双向逐级转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另一个目的是改变过去医生只能单点执业的情况,使他们从“走穴”中脱离出来,通过多点执业使“走穴”阳光化[2-3]。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当前北京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方法:在北京四个区县民营医疗机构的343名从业人员中开展一次随机整群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有57.7%的人对当前工作感到满意;有39.8%的人认为所在机构最大的优势是“拥有特色疗法”;“行政审批程序复杂”和“公立医院垄断了市场”制约了民间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导致民营医疗机构“诚信”问题前两位的原因是“夸大宣传”和“社会偏见”。结论:建议停用“非公医疗机构”的提法,扩大民营医疗机构医保定点,开展民营医院医改试点,鼓励和引导知名专家多点执业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关于“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伦理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医改方案中“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实施会遇到和引发一系列伦理问题,其核心是如何在保障患者的健康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医患双方的共赢。这就涉及医师多点执业制度建设的问题,而这些都需要进行伦理学的追问和相应对策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赵汝成  胡滨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4):1738-1743
目的 探索在医联体背景下,医务人员对多点执业的意向及优势的认识,分析合理引导医生开展多点执业的路径。方法 2017年3—4月,以上海市4家三级医院的临床医生、医技人员、护理人员、科研人员、医院管理人员等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以及对开展多点执业的优势、对医生和医院的相关影响的认识。结果 本次研究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22份(其中临床医生256名),有效率为84.4%。当前,仅11名(4.3%)临床医生已在两个及以上的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30名(7.1%)调查对象不赞成多点执业。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开展多点执业具有促进医疗人力资源合理流动〔72.0%(304/422)〕、缓解三级医院就医拥挤的现状〔64.7%(273/422)〕、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69.7%(294/422)〕、提高患者满意度〔52.6%(222/422)〕的优势,并认为多点执业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前景〔59.5%(251/422)〕。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开展多点执业能提高医生收入〔76.3%(322/422)〕、工作积极性〔74.2%(313/422)〕、医术水平〔54.0%(228/422)〕和增加医生工作负担〔46.2%(195/422)〕,分别有20.4%(86/422)、23.5%(99/422)的调查对象认为开展多点执业会对医生晋升或职业发展造成阻碍、分散医生精力导致医疗差错和风险。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开展多点执业对一级或二级医院更有利〔76.8%(324/422)〕、会缩小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差距〔56.2%(237/422)〕,分别有45.0%(190/422)、50.9%(215/422)的调查对象并不认为开展多点执业对三级医院不利、会削弱医院的品牌特色。结论 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多点执业具有促进医疗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缓解三级医院就医拥挤的现状、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提高患者满意度等实际的社会价值,并且具有一定的动机开展多点执业。如果在医联体平台上运用激励机制、权益保障等举措合理引导医生开展多点执业,有助于医联体内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较为显著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医医疗效果是中医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而加强与提高中医医疗品质的管理,是增强中医药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台湾地区中医门诊总额支付制度的实施,强化与提高中医医疗品质日益成为台湾地区主管部门与医疗机构所关注的重点。为此,台湾地区主管部门近年来从下述诸方面来提高中医医疗品质。1提升中医执业人员素质中医执业人员包括中医师与中医护理人员两类,其业务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中医医疗品质的优良;而他们的业务素质得以提升,则有赖于从资格考试与继续教育两方面来把握。为此,近年来台湾卫生主管部门依据“医师法”公布了多项提升中医临床疗效的管理条例,如2003年4月颁布的“医师执业登记及继续教育办法”管理条例,以建立起营业执照定期更换及继续教育的制度。该条例明确规定:“医师执业执照及每次办理执业执照更新,其执业执照有效期间为六年”。对于中医执业人员的资格条件亦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该条例还要求:“医师执业,应每六年接受下列继续教育的课程积分达180点以上:一、医学课程,二、医学伦理,三、医疗相关法规,四、医疗品质。前项第二款及第三款继续教育课程的积分数,至少应达18点以上”。还对医师继续教育之实施方式、管理办法与积分数的规范,做...  相似文献   

9.
公立医院在编医师每周到外单位执业行医,原则上不超过一个工作日;未经医院批准,擅自到外单位行医的人员将按医院规章制度和《执业医师法》给予严肃处理。日前,上海市卫生局首次对医生“走穴”作出了明确界定。据介绍,市卫生局之所以如此界定,目的在于加强公立医院执业医师的管理,保证正常业务的开展,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0.
孟玉 《中国乡村医生》2009,(18):254-254
让医师自由行医,被不少专家看作医改的突破口。是否放开及如何放开“多点执业”,在业内始终备受关注。昨日,中国卫生部在其网站公布《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对此概念和具体操作方式作出了官方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新医改提出了“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方案,这意味着我国医师制度的重大变革,医生的多点执业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以温州市为例,分析医生多点执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认为政府应在医生多点执业的考核、监管、对多点执业中医生和民众的引导上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2.
速读     
《中国医院院长》2013,(24):18-19
第七届年会在内容设置上力求创新,如“医生多点执业,能否推动医改进程?”的辩论赛,引起参会嘉宾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3.
执业医师法在我国已施行 2年多了 ,它的施行是我国卫生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 ,标志着我国医师队伍的建设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对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社会地位 ,维护医师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执业医师法的施行对于推动卫生改革的深化 ,规范医疗服务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1 执业医师法规范医师队伍 ,为杜绝无照行医的顽症创造了条件执业医师法规定了医师资格考试和注册方面的原则和制度 ,它也是医师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对提高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促使医师队伍建设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 …  相似文献   

14.
医师多点执业对打破垄断、做强基层、促进民营医院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的医疗网络,皆有重要意义。困外对医师多点执业的探索已有多年,体系亦较为完善。美国医生经合法注册,可同时在本州内不同医疗机构中执业;日本允许医生每周安排一个工作日于院外行医;德圈则实行巡诊制度,70%以上医生同时服务于两家以上医疗机构,公直医院队生每周4天为公赢医院服务,其余时间自行支配。  相似文献   

15.
视窗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3):I0001-I0002
全科医疗执业管理研讨班在大连隆重开幕由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举办的“全科医疗执业管理研讨班”于2006年6月25-29日在大连顺利召开,卫生部原基妇司司长、中国医院协会社区卫生服务分会主任委员李长明教授,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秘书长、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汉亮博士,山东  相似文献   

16.
医师多点执业一直被认为是可有效解决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的手段之一,2014年国家卫计委出台《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各地方也陆续出台了相关配套鼓励性文件。政策实施已有四年时间,本文通过对医师多点执业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政策推行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7.
接触了多得,便接触了一个行业。 “多得”是由孟建昇一手创建的从事医疗设备服务的第三方公司。  相似文献   

18.
多点行医落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允许医师多点执业给当今医疗体系的各个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医师多点执业分为三类:政府指令型,医师由所在医疗机构批准执行政府指令任务,如卫生支农、支援社区和急救中心(站)、医疗机构对口支援等;医疗合作型,多个医院以整合医疗资源、方便患者就医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目的,通过签订协议等形式开展横向或纵向医疗合作;医师主动受聘型,医师受聘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执业,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增加注册的执业地点。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中国医药导报》记者刘志学)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地,儿科医疗保健的“供需矛盾”正逐渐凸显。记者从2月24日召开的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家卫生计生委正会同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门研究有关政策措施,共同做好儿童医疗卫生工作,以期解决我国儿科执业(助理)医师缺口较大的问题。据初步统计,我国0~14岁儿童总人数约2.3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8%。医疗机构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约为11.8万人,每千名0~14岁儿童儿科执业(助  相似文献   

20.
一、多点执业可实现优质资源扩散基层 针对我国目前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实行医师多点执业确实能够起到缓解"看病难"现象的效果,但我认为这一政策的真正核心是使优质医疗资源最大化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