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B超在诊断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焰  赵辉  翟宇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22):114-11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中的意义.方法采用ALOKA SSD-1000型B超诊断仪,对临床疑有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的患儿进行B超检查.结果超声检查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的准确率(98.8%)明显大于临床诊断,并且具有特异性,而临床诊断准确率较低(62.1%),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128例中,有83例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包括1例先天性幽门前瓣膜),42例幽门无异常,3例超声检查为幽门痉挛.结论此种方法大大提高了临床的诊断率,明显优于X线钡餐检查,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具有诊断意义,可以作为新生儿及婴儿呕吐乳汁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超声诊断仪,对呕吐患儿临床上怀疑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者进行超声检查,注意观察幽门形态结构,测量幽门管长径、直径及幽门肌厚度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0例临床怀疑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患儿,其超声检查测量各经线均达到了诊断标准,并与手术结果相符无明显差异性。结论超声对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凼门肥厚性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超声诊断仪,对呕吐患儿临床上怀疑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者进行超声检查,注意观察幽门形态结构,测量幽门管长径。直径及幽门肌厚度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0例临床怀疑先天性凼门肥厚性狭窄的患儿,其超声检查测量各经线均达到了诊断标准,并与手术蛄果相符无明显差异性。结论超声对小儿先天性凼门肥厚性狭窄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岳湘竹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9):1261-126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10月至2011年9月间经手术证实的28例CHPS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幽门管长度、直径,幽门肌层厚度及胃蠕动和排空情况等超声指标。结果28例患儿术前均经超声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检查后3d之内进行丁术,均证实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其中1例合并幽门前瓣膜,诊断符合率100%。结论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方便快捷,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手术依据.可作为常规及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及X线造影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6例经手术证实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病例的超声及X现检查结果分析。结果 106例患儿超声确诊99例,X线造影确诊101例。结论超声及X线造影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上无明显差别,超声检查操作简便,避免使患儿接触放射线,应首选超声检查,而对个别超声诊断不满意的患儿再进一步行X线消化道造影。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分析应用高频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进行检测的结果 与X线造影检查结果 对照,以探讨高频超声检查与X线造影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3例X线造影下诊断为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进行高频超声检查,测量幽门管各径线,观察胃腔情况,并与X线造影结果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例X线造影检查疑似肥厚性幽门狭窄病例,经超声检查后排除;其余32例高频超声诊断为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病例均经胃镜检查证实.高频超声测得幽门管长度为20.3±3.31mm,X线造影下测得16.2±3.68mm,与胃镜下测量相比较,超声下测量较为准确,X造影下测得的幽门管较短.结论 高频超声可作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的首选筛查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方法通过对120例患儿的影像学检查,达到确诊的目的。结果经过手术证实,120例患儿全部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结论影像学检查适用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病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检查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HP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生后出现呕吐并进行性加重的患儿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分析研究病变的二维声像特点。结果与结论8例临床可疑患儿超声均诊断为HPS。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鉴别诊断儿童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和幽门痉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隆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HPS患儿40例作为CHPS组、41例幽门痉挛患儿作为幽门痉挛组、30例正常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进行幽门部位的超声检查并对幽门管长度(PL)和幽门环肌厚度(MT)进行比较,评估超声鉴别诊断CHPS与幽门痉挛的效果。结果 CHPS组患儿PL、MT超声测定值明显高于幽门痉挛组和对照组,幽门痉挛组PL、MT超声测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PS组患儿PL、MT超声测定值与手术中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鉴别诊断CHPS和幽门痉挛的灵敏度为95.00%,特异度为93.68%,漏诊率为5.00%,误诊率为7.32%。结论超声鉴别诊断CHPS与幽门痉挛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可对PL和MT进行测量和动态观察,准确率较高,具有方便、快捷、无创、可重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陆煜州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122-3123
[目的]总结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X线特征,探讨X线检查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35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并计算X检查结果的诊断敏感度。[结果]①35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者,X线检查发现有胃排空延迟35例(100.0%),胃扩张31例(88.6%),胃食管反流26例(74.3%);"鸟嘴征"30例(85.7%),"线样征"29例(82.9%),"肩样征"25例(71.4%),"双轨征"22例(62.9%),"蕈伞征"20例(57.1%)。②上述5项征象,以任意2项阳性即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X线钡餐的诊断敏感度为100.0%;以任意3项阳性作为诊断标准,诊断敏感度为88.6%;以任意4项阳性作为诊断标准,诊断敏感度为65.7%;以5项同时阳性为诊断标准,X线钡餐的诊断敏感度为31.4%。[结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典型X征象包括狭窄、细长的幽门管以及肥厚压迫的幽门环肌。使用任意3项阳性作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标准较好,可以得到较好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1.
林涵  王銮虹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9):2950-2951
目的:观察口服阿托品治疗新生儿先天性不典型幽门肥厚狭窄与典型幽门肥厚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的情况(是否有典型"线样征"及"鸟嘴征"),将60例幽门肥厚狭窄患儿分为典型组与不典型组,分别口服阿托品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不典型组治愈率为96.88%,而典型组治愈率仅为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阿托品治疗新生儿先天性不典型幽门肥厚狭窄的疗效较好,而对典型幽门肥厚狭窄的治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分析X射线消化道造影(X射线造影)及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价值。方法 123例患儿均行了X射线造影及超声检查,然后将二者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 123例患儿X射线造影确诊122例,超声确诊120例。结论 X射线造影诊断率略高于超声检查,但同时患儿也接触大量的X射线,检查原则应为超声检查确诊后不宜再做X射线造影,只有在临床高度怀疑而超声又不能确诊时选用X射线造影为宜。  相似文献   

13.
刘军 《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0):44-4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高频超声探头对37例CHPS婴幼儿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患者幽门肌层厚度、幽门管长度,检查结果与40例正常同龄婴幼儿对比。结果 CHPS患儿幽门肌层厚度为4.2~5.7 mm,幽门管长度为14.3~22.4 mm,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别(P<0.05)。CHPS超声图像非常典型:沿幽门管横切面扫查,图像呈"环状征";沿幽门管纵切面扫查,图像呈"子宫颈"征;幽门腔呈线样稍强回声;胃腔多见大量潴留物,通过受阻,可见逆蠕动。结论高频超声能对CHPS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于鉴别诊断肥厚性幽门狭窄( CHPS)患儿与幽门痉挛患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41例CHPS患儿( CHPS组)、40例临床确诊的幽门痉挛患儿(幽门痉挛组)、2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各组新生儿进行幽门部超声检查,对比各组新生儿的超声幽门管长度、幽门环肌厚度,并以临床最终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鉴别诊断CHPS患儿与幽门痉挛患儿的诊断学效能指标。结果 CHPS组患儿的幽门管长度、幽门环肌厚度超声测定值均显著的高于幽门痉挛组、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幽门痉挛组比较t值分别为13.827和15.033,与对照组新生儿比较t值分别为18.726和22.049,均P<0.05);幽门痉挛组患儿的幽门管长度、幽门环肌厚度超声测定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391和5.510,均P<0.05);CHPS组患儿的幽门管长度、幽门环肌厚度超声测定值与手术中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740和1.301,均P>0.05);超声鉴别诊断CHPS患儿与幽门痉挛患儿的灵敏度为95.12%、特异度为92.50%、漏诊率为4.88%、误诊率为7.50%、超声诊断结果与最终确诊结果的一致性(kappa=0.876,P<0.05)。结论超声检查对于鉴别诊断CHPS患儿与幽门痉挛患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婴儿呕吐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早期症状易被忽视,导致部分患儿延误诊治。对呕吐患儿及时行胃肠造影检查,可协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现将我院2002年至2005年经胃肠造影检查并手术证实的1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资料完整并经手术证实的21例CHPS,全部病例术前常规进行了X线钡餐检查,并将两种检查方法加以比较,选取30例健康婴幼儿幽门的测量作对照组,并对其测值与CHPS组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证实的21例CHPS,超声及X线检查完全正确。超声测量CHPS幽门管的长度≥16mm,幽门管直径≥14mm,幽门管壁厚度≥4mm。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X线钡餐检查对CHPS均具有特征性表现,但前者既可实时显示幽门管狭窄的程度、胃的蠕动及其内容物的动力变化,又可清晰显示肥厚幽门管壁的厚度。结论 高频超声是CHPS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鲁莹  马岩  张晓杰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4074-4075
目的:了解小儿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发病情况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2011 ~ 2012年长春市儿童医院住院的消化系统患儿中肥厚性幽门狭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幽门狭窄的相关情况进行总结.结果:两年间消化系统手术共1114例,其中肥厚性幽门狭窄40例,占3.59%,处消化系统疾患的第5位,但在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中占第2位.结论:肥厚性幽门狭窄在小儿消化系统手术疾病中占有重要比例,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脐部正中切口行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3例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采用经脐部正中切口行Fredet—Ramstedt幽门环肌切开术进行治疗。结果23例患儿均获痊愈,无十二指肠黏膜破裂或梗阻解除不完全、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3个月,效果较好且切口愈后更加美观。结论采用脐部正中切口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超声诊断标准。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者206例,同时选取在本院做儿童保健的正常婴幼儿100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超声测量值的差异;比较超声测量值与手术测量值的差异;以及超声评分诊断CHPS的ROC曲线分析。结果 CHPS患者的超声图像显示:幽门管明显增厚且呈梭形低回声,浆膜层为高回声,黏膜为强回声,幽门管腔为无回声,幽门管横切面呈"靶环征",纵切面呈"宫颈征"。CHPS患者的超声评分、幽门管肌层厚度、幽门管长度高、幽门管直径高于正常对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99.77、45.34、29.24、38.42,均P<0.05);两组的胃体部肌层厚度的差异无显著差异(t=0.99,P>0.05)。CHPS患者幽门管长度、幽门厚度、幽门管直径、幽门管肌层厚度的超声测量值与手术测量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1.62、0.57、1.82、1.78,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超声评分诊断CHPS的阈值为4.49、灵敏度85.92%、特异度77.00%、约登指数0.629、ROC曲线下面积为88.82%。结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超声诊断可根据超声动图,超声测量值和超声评分进行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价值、分析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手术及病理证实为CHPS患儿的声像图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评价。结果:42例患儿超声明确诊断40例,40例超声测值和术中测值无明显差异;2例漏诊患儿,超声测值均临界,1例为早产儿,1例为足月儿。结论:高频超声诊断CHPS简便易行、准确可靠,是诊断CHPS及随诊可疑CHPS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