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加强对精密仪器的系统化管理,其中包括使用操作者的管理以及建立档案制度、设立操作程序卡、使用登记制度、保养和维修制度,提高了精密仪器的使用率和完好率,培养了护士科学的使用和管理方法。现将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手术室精密仪器管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相关科室的床位使用率、周转率和病人住院日等重要工作任务指标的完成。我科制定并严格执行精密仪器保管制度,采取全方位的管理措施,提高了仪器的使用率,加快了手术速度,提高了手术质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室精密仪器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办法。方法:加强对精密仪器操作者的培训和管理,同时为仪器建立档案,设操作程序卡,坚持执行使用登记制度、保养和维修制度,以提高精密仪器的使用率和完好率。结果:通过对手术室精密仪器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使精密仪器设备使用率达100%,使设备完好率达99%,无1例因仪器管理而影响手术进行。结论:对手术室精密仪器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可有效保障仪器的良好工作状态,有助于提高手术质量,同时降低了仪器维修的成本,应成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腔镜仪器的管理方法.方法 改进泌尿科镜的管理模式, 规范器械交接、清洗、保养、灭菌、保存流程,减少巡回护士的工作量及离开手术间的时间.结果 规范了尿道镜使用、清洗、保养、保管制度,提高了尿道镜的使用率、完好率,提高了器械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率和损坏率、丢失率.缩短接台时间,大大加快了手术速度,提高手术质量.结论 器械清洗、保养、灭菌、保管应专人管理;制定科学、系统、有效的规章制度是延长器械使用寿命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日常使用管理及保养,延长器械使用寿命。方法建立规范化机器人器械使用管理及保养条例。结果器械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医生满意度调查分数得到提高。结论机器人设备、器械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保养,延长了使用寿命,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  相似文献   

6.
陈春兰  刘娟娟 《中外医疗》2008,27(32):109-109
目的 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设专人使用及保养,提高了仪器的使用率及完好率.结果 总结提高有效的管理措施,健全和落实设备的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至关重要.结论 科学的仪器设备的管理是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值耗材及精密仪器应用到手术当中,既提高了手术的质量和速度,也满足了患者的美观要求。与此同时,患者在经济上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但由于价格相对昂贵,又属于患者全额负担,如果管理不到位,既容易给患者和科室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也容易造成医患纠纷。我们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管理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手术需要精密仪器辅助完成。如何合理使用 ,保证其正常运行 ,符合手术需要 ,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精密仪器过程中加强管理 ,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精密仪器质量保证管理制度。1 建立精密仪器档案  将仪器的名称、规格、生产厂家、购买日期和价格等整理归档。为了提高管理效率 ,采用计算机管理手段 ,输入各仪器的档案材料 ,可以随时通过计算机了解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情况 ,对仪器所附的资料应集中保管 ,便于查询、维修。2 设立专人维修保养制度  配备一名懂设备的工程师担任仪器的维修工作 ,选择手术室护士经过…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管理的实施主要采用分工合作 ,责任到人的责任制方法。1 手术间管理责任化每间手术间由 2名责任护士负责 ,负责该手术间的手术配合工作 ,采用轮流洗手、巡回工作法。并共同做好手术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护理。负责手术间内固定的物品、药品、仪器设备的补充、清洁、保养 ,做好精密仪器的使用登记。2 手术敷料责任化敷料班根据手术通知单 ,负责次日手术敷料的准备及特殊敷料的制作和灭菌。每天检查各种备用敷料包的灭菌日期及固定数目的补充。3 器械管理责任化器械班由工龄 15年以上护士担任 ,时间为 3个…  相似文献   

10.
“5s”法在眼科手术室精密仪器与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惠敏  张玉凤  邹莹 《吉林医学》2008,29(4):276-277
目的:研究“5s”在眼科手术室对精密仪器与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5s”法纳入日常对精密仪器与器械的管理中,制定明确的要求和相关措施,要求人人按规定办事,形成良好习惯。结果:实施“5s”管理法后手术器械完好率、精密仪器设备使用保管完好率、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手术科室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5s”管理理念的运用可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确保腹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方法 总结腹腔镜手术设备的护理管理经验,建立腹腔镜器械和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设立腹腔镜手术设备专人维护.结果 通过不断完善的设备管理、正确地使用和保养、强化护理人员培训,确保腹腔镜器械和设备运转正常.结论 健全的操作制度、严格地管理、认真地培训学习、精心地维护保养是延长腹腔镜器械和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保证手术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手术室的技术设备进一步完善与更新。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精密仪器被运用于手术当中:如腔镜仪,高频电刀,电动止血带,C型臂等。它们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清洗、保养、消毒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这些精密仪器的使用,除了更达到无菌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才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高效优质”的行医作风。用院手术室在具体的手术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以护士长为主制定了一套精密仪器的保管方法与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手术室消毒天菌质量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手术室消毒灭菌质量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定期监测,加强物品管理,加强手术间空气消毒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落实刷手制度及卫生清洁制度等管理方法,确保手术室的消毒灭菌质量达标。  相似文献   

14.
高云  赵方方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3):106-107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提高膝关节手术的配合技术。方法回顾总结2006年7月-2007年7月施行的20例关节镜手术配合的方法。结果通过有效的配合,手术顺利,提高了膝关节的手术质量,效果满意。结论手术室护士应熟练掌握关节镜的使用与保养,对有效的配合手术及延长关节镜的使用寿命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实行手术全过程监控管理。结果实施查对制度,健全手术室护理质控体系。结论查对制度可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腔镜手术量的日益攀升,内镜器械越来越多,内镜器械结构复杂,工艺精细,价格昂贵,因此内镜器械清洗、保养及专职人员的培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专业化的清洗、保养和专职人员的培训管理,器械保养好,使用寿命延长,医生对器械质量满意度升高,既节约了资源,又提高了效益,值得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眼科手术室护理质量规范化管理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眼科手术室的护理质量规范化管理措施。方法对现有眼科手术室根据其特点,进行护理常规及制度的改进,按照“程序、质量、医疗”的程序进行细化,分析总结改进后的工作情况。结果通过规范管理方法,提高了手术效率,增加了手术医生及病人的满意度。结论规范眼科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管理对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保证手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专科护理合作组在手术室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调动每住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注重护士自我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医疗改革的发展,根据各科手术的不同要求和每名护士的自身特点,成立了专科护理合作组。通过组织有效学习,迅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更新知识结构,培养了“一专多能”的能力;实现了从客观上从严要求的他律机制,自觉地转化为自身严格要求的自律机制;精密仪器和器械的管理与保养得到妥善安排;增强了手术室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9.
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加强手术物品统一回收、供应和管理,解除手术室护士非护理工作,采取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有利于手术器械的管理和保养,有利于感染控制,有利于合理使用人力,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作为现代化、规范化医院,为加强各项建设,进一步完善精密仪器管理制度,改变以前无专人管理仪器,仪器备用时性能不佳,患者及家属无安全感,从而因为收费产生矛盾和纠纷的状况.我科为肝胆外科,精密仪器有:多功能监护仪(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输液泵、推注泵、紫外线消毒仪.现将一年来使用、保养及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