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在预防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产生的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用。方法:抽调200例剖宫产产妇,视2014年收治的100例产妇为对照组,术前给予布比卡因麻醉,视2015年收治的100例产妇为观察组,遵医嘱给予布比卡因+舒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寒战和牵拉痛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的寒战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35.00%),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仅有8例轻度牵拉痛;对照组牵拉痛的发生率为28.00%,两组比较P0.05。结论:小计量舒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因舒芬太尼起效较快,且有效预防寒战和牵拉痛,减轻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剖宫产术的单纯足月妊娠产妇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给予布比卡因+葡萄糖麻醉,观察组7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产妇寒战及牵拉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牵拉痛发生率及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不良反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可有效预防寒战和牵拉痛情况,降低产妇产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纯足月妊娠并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40例,均实施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并按麻醉用药分为舒芬太尼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舒芬太尼组产妇采用0.75%布比卡因(1mL)、舒芬太尼(5μg,0.1 mL)、10%葡萄糖(0.5 mL)作为麻醉用药;对照组产妇采用0.75%布比卡因(1mL)、10%葡萄糖(0.5mL)作为麻醉用药。记录两组产妇寒战和牵拉痛的发生情况、麻醉中最大感觉阻滞平面和踝关节运动恢复时间及手术时间;记录术前,注药后1、3、5、10min及术毕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新生儿出生后1、5min时的Apgar评分等。结果舒芬太尼组产妇牵拉痛的发生率以及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麻醉期间平均动脉压、心率、最大感觉阻滞平面、踝关节运动恢复时间、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的蛛网膜下腔注射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术产妇麻醉后寒战,并减少牵拉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在预防剖宫产术麻醉中寒战和牵拉痛的效果。方法选择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50例剖宫产术产妇纳入此次研究工作,按照数字随机分方式将其划分成2组,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有75例。对照组采用浓度为0.75%的布比卡因与浓度为5%的葡萄糖行蛛网膜下腔注射,实验组以此为基础增加使用小剂量舒芬太尼行蛛网膜下腔注射,对比两组产妇麻醉中寒战发生率、牵拉痛情况。结果实验组麻醉中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牵拉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应用于产妇剖宫产术麻醉中,明显降低了患者发生寒战的几率,且牵拉痛出现概率随之降低,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和常规麻醉组,每组26例。舒芬太尼组用药情况为:0.75%布比卡因1 mL、舒芬太尼5μg、10%葡萄糖0.5 mL;常规麻醉组用药为0.75%布比卡因1 mL、10%葡萄糖0.5 mL。观察两组产妇术前术后的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寒战和牵拉痛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术前、术后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寒战和牵拉痛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可降低寒战和牵拉痛的发生率,并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剂量舒芬太尼运用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剖宫产术的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产妇的麻醉用药为舒芬太尼(5μg,0.1mL),10%葡萄糖(0.5 mL),0.75%布比卡因(1 mL);对照组产妇的麻醉用药为10%葡萄糖(0.5 mL),0.75%布比卡因(1 mL)。对2组产妇注射麻醉药后1 min、3 min、5 min 的体征情况以及术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等分析指标进行记录,对麻醉过程中寒战及牵拉痛的情况进行记录。结果观察组产妇寒战及牵拉痛的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的应用,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寒战及牵拉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应用在剖宫产术麻醉中对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妇为分析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n=30)给予布比卡因实施麻醉,观察组(n=30)给予舒芬太尼以及布比卡因实施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寒战、牵拉痛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1-3级寒战发生率为66.67%;观察组1-3级寒战发生率为2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牵拉痛发生率为70%;观察组牵拉痛发生率为2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应用在剖宫产术麻醉中对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麻醉后产妇使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对预防产妇麻醉后寒战及牵拉痛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接收的116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8例。两组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后,对照组产妇使用布比卡因及葡萄糖等药物,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使用小剂量的舒芬太尼,观察两组产妇麻醉后寒战、牵拉痛程度,同时观察两组相关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麻醉后寒战0级及牵拉无痛率分别为81.03%、70.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66%、43.1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手术产妇,麻醉后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药物可有效预防寒战、牵拉痛程度、缩短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7,(3):400-402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对预防剖宫产术麻醉中寒战与牵拉痛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足月妊娠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3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选用麻醉用药0.75%布比卡因和5%葡萄糖给予蛛网膜下腔注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舒芬太尼(5μg,0.1ml),比较手术前、使用药物后1min、3min、5min、10min和手术结束后的两组产妇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使用药物后踝关节运动恢复时间和手术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min、5 min时的Apgar评分、寒战、牵拉痛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使用药物后1min、3min、5min、10min和手术结束后两组产妇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踝关节恢复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时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疼痛、寒战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可以预防剖宫产术麻醉中寒战的发生率,降低产妇出现牵拉痛的概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手术中使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后对患者发生寒战及牵拉痛的预防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5~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70例,将其按照使用的麻醉药物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n=35)。观察组麻醉用药为布比卡因、舒芬太尼、葡萄糖;对照组麻醉用药为布比卡因、葡萄糖。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术前、使用药物后1 min、3 min、5 min、10 min、术毕的MAP、HR和1 min、5 min、10 min的最大感觉阻滞平面、踝关节运动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和1 min、5 min的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中牵拉痛中无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寒战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使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对产妇麻醉后寒战的发生能够起到明显的预防作用,能够使患者牵拉痛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剖宫产产妇60例(均为足月妊娠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进行椎管内麻醉,按照术中使用辅助麻醉药物的使用情况均分为2组(n=30).舒芬太尼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作为术中强化麻醉用药,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作为术中强化麻醉用药,分析2组产妇寒战和牵拉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舒芬太尼组有5例出现1级寒战,对照组有12例出现1级寒战、4例2级寒战,对照组寒战例数及发作程度均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有4例出现1~3分牵拉痛,对照组有15例出现1~3分牵拉痛、7例出现4~6分牵拉痛,对照组牵拉痛发生例数及发作程度均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麻醉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产妇麻醉后寒战、牵拉痛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与舒芬太尼预防剖宫产术中寒战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79)和观察组(n=79),两组均行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下的剖宫产术,对照组给予麻药为质量浓度为5 g/L的布比卡因,观察组为质量浓度为5 g/L的布比卡因+小剂量舒芬太尼,观察两组术中预防寒战效果。结果观察组寒战发生率(16.64%)低于对照组(39.25%)(P<0.05);MAP、HR组内各时间点间有差异(P<0.05),组间同时间点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牵拉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和5min Apgar评分无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3%,与对照组的12.66%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进行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和舒芬太尼,对预防产妇术中寒战的效果的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牵拉痛和寒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施行剖宫产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麻醉,观察组在常规麻醉中加入小剂量舒芬太尼,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无寒战率为26.00%,观察组无寒战率为86.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牵拉痛无痛率为32.00%,观察组牵拉痛无痛率为88.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牵拉痛和寒战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到我院就诊的足月妊娠产妇4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并发症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牵拉痛无痛率83.33%,无寒战率87.50%;对照组牵拉痛无痛率26.08%,无寒战率47.82%;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产妇行剖宫产术麻醉时,通过采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可有效避免或缓解产妇寒战与牵拉痛症状,且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来院的120例剖宫产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则在常规的腰硬联合麻醉基础上,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麻醉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牵拉痛的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示出统计学的意义(P0.05)。重度牵拉痛的患者,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示出统计学的意义(P0.05)。寒战等级为0的患者观察组多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示出统计学的意义(P0.05),其他寒战等级两组差异均不显示出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基础上,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临床麻醉效果好,牵拉痛和寒战发生情况较少,是临床用于剖宫产术的良好选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01月至2016年06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实行剖宫产的4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麻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麻醉时在麻醉剂中加入小剂量舒芬太尼,观察两组孕妇的寒战以及牵拉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各级寒战的发生率以及牵拉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剖宫产术常规麻醉剂中添加小剂量舒芬能使孕妇的牵拉痛和寒战发生率有效减少,安全性好,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17.
刘海飞 《吉林医学》2014,(9):1885-1885
目的:探讨分析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需要实行剖宫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24例。A组患者在进行麻醉时在麻醉药中加入小剂量舒芬太尼,B组患者给予常规麻醉,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A组产妇发生寒战及牵拉痛的几率明显较B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麻醉药中加入小剂量舒芬太尼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张宝华 《当代医学》2022,28(1):62-6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的蛛网膜下腔注射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48),观察组予以舒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对照组予以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比较两组给药后3 min(T0)、给药后10 min(T1)、术毕(T2)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变化情况及围术期产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T0、T1及T2时,两组MAP与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手术产妇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产妇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布比卡因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在剖宫再孕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剖宫再孕产妇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入选的产妇均接受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镇痛,观察组应用布比卡因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运动和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用药30 min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波动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与2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比卡因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腰-硬麻醉镇痛在剖宫再孕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显著,麻醉后产妇的生命体征的波动较小,镇痛有效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使用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3~6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单纯足月妊娠并行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的产妇共80例,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按麻醉用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麻醉用药蛛网膜下腔内给予0.75%布比卡因(2.0 mL)和5%葡萄糖(1.0 mL)混合液2.3 mL,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蛛网膜下腔内加用舒芬太尼(5μg,0.1 mL)。①比较两组产妇术前、注药后1、3、5、1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情况;②比较两组产妇注药后1、5、10 min时最大感觉平面,踝关节的运动恢复时间及手术持续时间;③比较新生儿出生后1、5 min时的Apgar评分情况及寒战和牵拉痛的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产妇术前、注药后1、3、5、1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产妇在注药后1、5、10 min时最大感觉平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及手术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1、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无痛比例高于对照组,轻度及中度疼痛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产妇未出现寒战(0级)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发生寒战(1~3级)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的舒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进行蛛网膜下腔注射可以有效地预防剖宫产手术产妇麻醉后的寒战发生率,并降低牵拉痛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