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评价人院时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在预测失代偿的收缩功能不全性心衰患者住院病死率中的价值.方法 连续检测366例急性失代偿的收缩功能不全性心衰患者入院时的血浆NT-proBNP浓度,依据出院时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间血浆NT-proBNP浓度的差异.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浆NT-proBNP在判断住院死亡中的意义并找出其切点.比较血浆NT-proBNP浓度高于切点和低于切点者的住院病死率.并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判断NT-proBNP是否为心衰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366例失代偿的收缩功能不全性心衰患者中有19例住院期间死亡,死亡组的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存活组[3970(3452,6934)pmol/L比2340(1132,4002)pmol/L,P<0.01].血浆NT.pmBNP判断住院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762(95%CI:0.657~0.857,P<0.01).根据ROC曲线,通过切点定量对比发现NT-proBNP在3300~3700 pmol/L时判断死亡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维持在70%左右,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恒定在10%和97%以上.当将血浆NT-proBNP判断住院死亡的切点值定为3500 pmol/L时,大于或等于此值时预测死亡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3.7%、66.9%和67.6%,阴性预测值高达98%.大于此值者住院病死率(10.9%)约是小于此值者(2.1%)的5倍(P<0.01).回归分析表明,血浆NT-proBNP、心率、房颤和NYHA心功能分级是心衰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或0.05),以NT-proBNP的作用最强.结论 入院时血浆NT-proBNP是急性失代偿收缩性心衰患者住院死亡的最强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206例患者不同时间的血浆NT—proBNP浓度,分析不同病因及不同分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的比较结果,并分析NT—proBNP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不同病因患者的NT-proBN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浓度随心力衰竭的分级增大而升高(/9〈0.05);随访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者(P〈0.05);NT-proBNP浓度与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明显相关(P〉0.05);死亡组入院时血浆NT-proBNP浓度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浓度在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时显著升高,其检测值越高,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越大,其对心力衰竭患者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T-proBNP(N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和hs-CRP(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BNP浓度(正常值〈300fmol/ml)和血清hs-CRP水平(正常值〈3mg/L),并平均随访246天,观察随访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患者hs-CRP〉3.5mg/l,NT-proBNP〉500pg/l比低于次2项数值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出11%。结论ACS患者hs-CRP和NT-proBNP的升高水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访期内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T—proBNP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血浆脑钠素N端前体肽(NT-proBNP)水平与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进行溶栓治疗,观察患者预后及血浆NT-proBNP浓度变化。结果: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NT-proBNP基础值分别为(1 745±772)ng/L和(1 767±743)ng/L。预后良好组NT-proBNP水平在入院后6 h升至(2 230±897)ng/L(P〈0.01)、24 h(5 227±2 311)ng/L(P〈0.01)、48 h(4 391±1 963)ng/L(P〈0.01)、14 d为(2 583±995)ng/L(P〈0.01)。在预后不良组分别为(2 869±878)ng/L(P〈0.01)、(9 355±4 665)ng/L(P〈0.01)、(7 749±3 187)ng/L(P〈0.01)、(5 528±2 648)ng/L(P〈0.01)。即两组入院治疗后6、24、48 h及14 d时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入院时水平。入院后预后不良组NT-ProBNP水平在6、24、48 h及14 d、6个月时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以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改善情况,能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早期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急性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体内BNP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77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25例,Ⅲ级27例,Ⅳ级25例,另选2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与对照组的血浆BNP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浆BNP变化,观察HF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再住院死亡率以及BNP对HF患者的诊断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健康对照组的血浆BNP显著低于心功能Ⅲ、Ⅳ级患者(P〈0.05);治疗后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较治疗前的血浆BNP均显著降低(P〈0.05);BNP≥250pmol/L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及院后随访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住院死亡率均显著高于BNP〈250pmol/L的患者(P〈0.05);随着BNP水平的升高,HF患者的特异性越来越明显,敏感性逐渐降低,最佳阈值为80~120pmol/mL。结论BNP对AMI后HF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BNP)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9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失代偿期和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代偿期患者治疗前BN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心功能失代偿右心功能不全组BNP为(296.1±96.8)pg/ml,左心功能不全组BNP为(520.7±172.6)pg/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心功能代偿组相比,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功能不全组BNP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与PaO2呈负相关;左心功能不全组BNP与左室内径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单变量和Cox模型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BNP的浓度检测可以作为心脏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指标。入院时BNP≥219.7pg/ml的患者,因心脏事件死亡和再次住院率提高。结论血浆BNP水平在肺源性心脏病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何卫华  潘海清  王世昌 《安徽医学》2012,33(11):1493-1495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动态变化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45例NYHA分级III-IV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检测急诊入院时即刻、入院后24 h和72 h测量的血浆NT-proBNP,并计算72 h内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NT-proBNP),根据72 h△NT-proBNP结果分为A组(△NT-proB-NP%≥30%)、B组(△NT-proBNP%<30%),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B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和心源性死亡率均高于A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长于A组患者(P<0.05)。结论 NT-proBNP的动态变化可以较客观地评估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收缩性心力衰竭(SHF)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0例失代偿性SHF患者为SHF组,7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NYHA分级法分级诊断心功能,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比SHF组与对照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分析SHF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级别和LVEF的关系。结果:SHF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为(3695.2±1425.7)ng/L,显著高于对照组[(65.5±18.9)ng/L](P〈0.05),并随NYHA心功能级别增高而升高。心功能Ⅱ、Ⅲ和Ⅳ级DHF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分别为(1395.2±247.1)、(2663.7±697.5)、(6348.5±1201.1)n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Dd呈正相关。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失代偿性SHF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有助于SHF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血浆NT-proBNP和血清ST2水平变化,探讨其与ADHF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4月期间急诊科就诊的ADHF患者75例(心衰组),根据预后分为事件组30例及非事件组45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血浆NT-proBNP、血清ST2、CK-MB、cTnI及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 ADHF患者NT-proBNP、ST2均高于对照组(P<0.01);事件组NT-proBNP、ST2和cTnI均高于非事件组(P<0.01或P<0.05);NT-proBNP、ST2和cTnI与预后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 [B=1.61,P<0.01,OR=4.43,95%CI=(2.20~10.98)]和ST2[B=1.7,P<0.01,OR=2.03,95%CI(1.47~4.16)]是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NT-proBNP、ST2水平升高是ADHF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宋涛  姚园 《湖南医学》2014,(2):262-265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评估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100例心衰住院患者,在入院d2常规行心脏彩超及血液生化检查,并测定患者血浆中N T-proBN P水平。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心脏彩超、NT-proBNP水平及18个月随访期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分析。按随访期内是否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分为事件组与非事件组,根据 NT-proBNP水平高低分为高 NT-proBNP组(NT-proBNP>3200 pg/mL)和低NT-proBNP组(NT-proBNP≤3200 pg/mL),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事件组NT-proBNP水平较非事件组明显增高( P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NT-proBNP是预测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NT-proBNP水平预测心衰患者18个月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3,以随访患者平均NT-proBNP水平均数3200 pg/mL作为分组的界值,通过Kaplan-Meier法作NT-proBNP不同水平患者在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曲线,计算Log-rank为29.563( P =0.000)。【结论】 NT-proBNP水平是心衰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不同 N T-proBN P水平对心衰患者的预后影响不同,超过3200 pg/mL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NSTE-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74例NSTE-AMI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组(20 mg/晚)及强化治疗组(40 mg/晚),超声测量治疗24 h内及3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并于24 h内、3个月测定血浆NT-proBNP。结果两组患者LVEF、LVEDd及NT-proBNP在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24 h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LVEF较常规治疗组升高更明显,LVEDd则进一步下降,血浆NT-proBNP亦进一步下降。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较常规剂量治疗NSTE-AMI心力衰竭可以进一步提高心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306例高血压确诊患者按标准进行分级分组,208例同期体检无高血压者为对照组,共同检测血浆NT-proBNP以及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2级、3级高血压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1级高血压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LVEDd、LV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血浆NT-BNP水平与高血压分级以及左室构型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为诊断早期高血压心脏病一种快捷、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心功能、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方法将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均常规予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治疗,治疗组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6个月后对比观察2组临床症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分钟输出量(CO)、NT-pro BNP、cTnI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34%vs.80.00%,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NT-proBNP、cTnI、LVEDD均明显降低,LVEF、CO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且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与对照组同期比较NT-proBNP、cTnI水平下降更明显,LVEDD、LVESD、LVEF、CO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能够降低NT-proBNP、cTnI的水平,逆转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祖秋菊 《实用医技杂志》2013,(11):1165-1167
目的分析心脏病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超声心动图(UCG)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2012年我院住院的心脏病患者191例,所有患者均测定血浆NT-proBNP值,同时测定UCG各项指标。结果血浆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467,P<0.01),与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呈负相关(r=-0.438,P<0.01),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呈正相关(r=0.412,P<0.01),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正相关(r=0.333,P<0.01)。结论 NT-proBNP与UCG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二者结合有利于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方法 对76名NYHA分级Ⅲ~Ⅳ级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分组,心功能Ⅲ级为Ⅲ级组,心功能Ⅳ级为Ⅳ级组,另选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Ⅲ级组与Ⅳ级组给予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4周,对照组未予处理,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CA125浓度、LVEDd及LVEF大小并比较其变化,对CA125的浓度与LVEDd、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心力衰竭程度越严重,血清CA125越高,LVEDd越大,LVEF越低,心力衰竭好转后,上述指标改善明显(P<0.05),其中Ⅳ级组CA125浓度及LVEDd仍高于Ⅲ级组,LVEF仍低于Ⅲ级组.CA125浓度与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 血清CA125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可用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不全的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入院时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NT-proBNP)对远期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检测122例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入院时血浆NT-proBNP浓度。随访2年,记录发生的心脏事件。结果:(1)共入选慢性心衰患者122例,随访时间平均(279±237)d,发生心脏事件50例,其中死亡17例,心衰失代偿再入院33例,72例随访期间无心脏事件发生,心脏事件组的NT-proBNP[5 059.00(965.80~27 793.00)pg/mL]明显高于非事件组[1 897.50(65.18~12928.00)pg/mL,P<0.01)];(2)NT-proBNP>2 917 ng/L组的死亡14例(21.21%)、再发心衰20例(30.30%),NT-proBNP水平≤2 917ng/L组死亡3例(5.35%)、再发心衰13例(23.21%);Chi-Square检验显示,>2 917 ng/L组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于≤2 917 ng/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2 917 ng/L组的生存曲线高于NT-proBNP>2 917 ng/L组,而且两条曲线在各时点都没有发生交叉,log-rank检验P=0.001,Chi-Square10.28;(3)根据是否发生心脏事件,做NT-proBNP对预后判定的ROC曲线,其曲线下面积为0.755(95%CI:0.671~0.839)(P=0.000),对心衰患者心脏事件的阳性预测价值为75.5%,阴性预测值为24.5%;(4)COX回归分析表明,血浆NT-proBNP是慢性心衰患者再发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结论:血浆NT-proBNP可以用于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心衰后心脏事件再发的预后分析。  相似文献   

17.
陈虹霖 《当代医学》2014,(25):81-8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脑钠肽(BNP)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3月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86例AMI患者。入院时测定BNP浓度,根据早期血浆BNP水平分为A、B、C组,分别为BNP〈800pg/mL、800~8000pg/mL、〉8000pg/mL。比较不同BNP水平组3个月内患者因心衰再入院治疗的患者人次数,以及随访结束时生存情况和再次心脏彩超测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舒张末期内径(LVED),并进一步计算出ΔLVED,ΔLVED=(恢复期LVEDV-急性期LVEDV)/急性期LVEDV。结果 C组因心衰再入院率和死亡率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随着BNP水平升高,LVEF逐渐降低,ΔLVED逐渐升高,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血浆BNP〉8000pg/mL,3个月内因心衰再入院治疗和死亡的可能性增加。血浆BNP水平越高,左室心肌收缩能力损害和心室重塑程度越重。血浆BNP水平可以为AMI患者近期预后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以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33%,观察组有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LVEDd,NT-proBNP和hs-CRP较治疗前出现明显的降低(P〈0.01),而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而LVEF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的升高(P〈0.01),观察组的增高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明显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改善心功能,能降低NT-proBNP和hs-CRP的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儿茶酚抑素(CST)含量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月诊治CHF患者128例。入院后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及用药情况,测定血浆CST水平,并对患者出院后常规随访18个月,失访8例,依据随访期内出现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与否分为MACE组(n=84)与非MACE组(n=36),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探寻CST对于CHF患者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患者性别、收缩压、血肌酐(SC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率(HR)、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C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ST、NT-proBNP、LVEF、LVEDD是CHF患者18个月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ACE组CST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697,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784,P<0.05)。使用ROC曲线判定CST预测CHF患者18个月内发生MACE的几率,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36(95%CI 0.7740.886,P<0.05),CST水平为0.83μg/L时预测价值最高,灵敏度为69.41%,特异度为82.22%。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CST水平≥0.83μg/L的CHF患者MACE发生率高于CST水平<0.83μg/L者(X0.886,P<0.05),CST水平为0.83μg/L时预测价值最高,灵敏度为69.41%,特异度为82.22%。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CST水平≥0.83μg/L的CHF患者MACE发生率高于CST水平<0.83μg/L者(X2=3.89,P<0.05)。结论血浆CST水平升高是CHF患者18个月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CST水平可对CHF患者的预后转归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L-27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探讨IL-27与DCM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DCM患者共28例,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NYHA Ⅱ级组、NYHA Ⅲ级组、NYHA Ⅳ级组;同时体检无异常者30例为对照组。以心脏超声检测研究对象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脑钠肽(BNP)和IL-27表达。结果从对照组、NYHA Ⅱ级组、NYHA Ⅲ级组至NYHA Ⅳ级组,LVEDd、BNP浓度呈依次递增(P〈0.05),LVEF和IL-27依次递减(P〈0.05)。外周血浆IL-27浓度与BNP浓度、LVEDd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LVEF呈正相关(P〈0.01)。结论 IL-27在DCM外周血中表达降低,与DCM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