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抗感染药学》2017,(1):200-202
目的:评价头孢噻肟钠术前给药与综合护理对预防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1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手术前A组患者给予头孢噻肟钠和综合护理治疗,B组患者给予头孢噻肟钠和一般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体温复常时间、感染的发生率与炎性因子值的变化。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的体温升高率和复常时间明显小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感染率低于B组(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CRP(C-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A组患者的CRP、PCT值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术前使用头孢噻肟钠和综合护理措施治疗对预防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临床疗效较好,可避免患者的体温上升,使其体温加速复常时间,以及降低其感染率和炎性因子值。  相似文献   

2.
《抗感染药学》2017,(7):1317-1319
目的:比较头孢噻肟钠术前术后给药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抗感染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妇产科患者手术患者81例临床资料,按给药时间(术前、术后)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41例和参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术前给予抗感染药物(头孢噻肟钠)及综合措施治疗,参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抗感染药物(头孢噻肟钠)及普通措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围手术期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各指标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用药后感染的发生率为9.76%低于参照组为50.00%(P<0.05),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各指标测得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抗感染药物(头孢噻肟钠)术前给药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抗感染的疗效较明显,有效改善了炎症因子和降钙素原水平。  相似文献   

3.
叶华英 《海峡药学》2016,(12):209-210
目的 观察剖宫产围术期中应用头孢唑林钠的预防效果.方法 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实验组产妇围术期中预防性应用头孢唑林钠1d,对照组产妇围术期中预防性应用头孢唑林钠3d,观察两组产妇术后热病率、切口感染及生殖道感染发生率,观察两组产妇术后体温情况,并记录发热患者退热时间,血象升高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热病率、切口硬结红肿发生率、血象升高发生率、术后体温及退热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殖道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围术期中预防性应用头孢唑林钠1d即可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情况,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郭远超  徐克惠  张伶俐 《中国药房》2010,(28):2615-2619
目的:比较头孢噻肟钠与环丙沙星预防生殖内分泌科围手术期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我院内分泌科2009年7月~2010年1月的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受试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配入组,各120例。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给药。试验组给予头孢噻肟钠2.0g+甲硝唑0.5g,对照组给予环丙沙星200mg+甲硝唑0.5g。结果:对照组泌尿道感染2例;试验组泌尿道感染1例,呼吸道感染1例,不明原因感染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受试者血常规、C-反应蛋白、尿常规、生命体征、术后最高体温、术后退热时间、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噻肟钠与环丙沙星在预防生殖内分泌科围手术期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重症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2例重症肺炎患者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在1 d内行降钙素原、血常规、体温测定以及C-反应蛋白检测,在实验组中,根据降钙素原水平分为<0.5μg/L组、0.5~2.0μg/L组、2.0~10.0μg/L组、≥10.0μg/L组,观察其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病死率、呼吸机使用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水平明显上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体温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重症肺炎患者中,降钙素原水平与呼吸机使用天数、抗生素使用时间与住院时间等具有密切联系,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中,使用降钙素原对病情进行诊断与评估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细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30例未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两组研究对象的静脉血液,进行检测。统计比较两组血清中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阳性概率、浓度以及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浓度都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检测的阳性概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浓度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应用于细菌感染检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择期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同用药方法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住院符合研究条件的剖宫产产妇按顺序分3组.A组50例,选用头孢噻肟钠,于手术前30min内单次静脉冲击给药,术中冲洗宫腔、子宫切口及腹腔留置;B组50例,术后头孢噻肟钠用药3天;C组50例,术后头孢噻肟钠全身用药5天.结果 术后最高体温、退热时间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率、腹部切口感染、子宫内膜炎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副反应中白细胞计数、胃肠道反应及药物性皮疹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安全、有效,合理、低成本的理想方法.术后全身用药5d较用药3d对预防感染无益.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7,(6):1210-1212
目的:评价头孢噻肟钠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基础组和预防组(每组60例);基础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预防组患者在基础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孢噻肟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预防组患者用药后住院时间优于基础组(P<0.05),感染率、再出血率、病死率和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基础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预防组患者CRP、WBC测得值均低于基础组(P<0.05)。结论:头孢噻肟钠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感染具有防治作用,可有效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感染率、再出血率、病死率及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症感染患者病情危重程度与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的相关性,以期降低感染率和感染程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重症感染患者56例,作为研究组,其中13例住院期间死亡(死亡组),余均好转(好转组).以同时期上呼吸道感染52例作为对照组,抽取静脉血,观察在不同组别、不同时间点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并以APACHEⅡ评分作为感染程度与以上3个指标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在降钙素素原、C-反应蛋白上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血小板上则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天死亡组和好转组在C-反应蛋白、血小板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降钙素原则好转组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入院后第3天、入院后第7天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上死亡组显著高于好转组,在血小板上则显著低于好转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感染危重程度和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正相关,和血小板负相关,即重症感染越危重,则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越高,而血小板则越低(P<0.05).结论 重症感染病情危重程度和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有相关性,结合APACHEⅡ评分可作为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同用药方法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选择我院剖宫产产妇共80例,数字表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的产妇给予术后常规使用头孢噻肟钠3 g,每日2次,用药3~5 d的方法,观察组采取术前半小时给予头孢噻肟钠3 g,术后6 h重复使用1次的方法。比较两组抗生素总使用时间、药物费用、住院的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发热的比例。结果观察组抗生素总使用时间、药物费用、住院的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发热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同用药方法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存在差异,采取术前半小时给予头孢噻肟钠3 g,术后6 h重复使用1次的方法可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术后感染风险,并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在小儿血液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30例小儿血液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且选取同期30例非小儿血液感染的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实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人员(P <0.05)。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真菌感染组及病毒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真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白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在鉴别小儿血液感染及非感染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其中血清降钙素原能够准确鉴别细菌性感染及非细菌性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55例重症感染患者、155例局部感染患者及115例同期体检健康人群,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重症感染组及局部感染组的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且重症感染组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均有P<0.05。治疗后,重症感染组及局部感染组的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有P<0.05。结论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可有效评估细菌感染的程度,同时还能有效评估治疗效果,有助于病情恢复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降钙素原在重症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46例重症肺炎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体查的4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于1 d内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体温测定,并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出发,将实验组进行分级(包括≥10.0μg/L组、<0.5μg/L组、≥2.0~10.0μg/L组、≥0.5~2.0μg/L组),观察各组呼吸机应用状况、病死情况及住院时间与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实验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体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原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住院时间、呼吸机应用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降钙素原在重症肺炎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讨论在对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应用血液化验可产生的效果,服务于临床研究。方法:选取60例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被我院门诊接收治疗的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的对象均展开有关血清C-反应蛋白的检查、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查联合血常规检查,最后对比联合的检测结果与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血清降钙素原检测以及简单血常规检查感染结果的准确程度。结果: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确诊患者为阳性的例数占总数的56.7%,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确诊患者为阳性的例数占总数的55.0%,常规血检确诊患者为阳性的例数占总数的51.7%,三种联合检测患者为阳性的例数占总数的81.7%,各个方法间结果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结果与各个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当前阶段,血清C-反应蛋白的检查、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与常规血液检查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展开检验的步骤相对容易,结果的真实性较可靠,在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的诊断中的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三种方式联合使用分析结果获得的结果更为准确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2月于我院就诊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52例患者,按照其术后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对其血清中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中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较非感染组明显增高,而两组中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血清降钙素原较C反应蛋白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56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应用莫西沙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5.31±1.47)d、退热时间(2.65±1.41)d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6.11±1.3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27±2.16)、(3.64±1.27)、(8.44±2.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莫西沙星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效果理想,可早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与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本科2008年6月~2012年6月出生后经血培养确诊为早发型败血症的患儿39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新生儿39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抗生素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儿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结果 抗生素治疗前,实验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治疗后,实验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儿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对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有助于评估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评价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伴感染组30例、非感染组30例)及健康人对照组30例,进行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并进行各组间的含量比较。结果急性胰腺炎伴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降钙素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胰腺炎伴感染组患者降钙素原高于急性胰腺炎非感染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胰腺炎伴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C反应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胰腺炎伴感染组患者C反应蛋白均高于急性胰腺炎非感染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快速诊断,能够敏感的反应患者存在感染的程度,对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和预后的判断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临床判断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时血清降钙素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ICU病房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感染患者83例,依照有无感染性休克症状,40例伴有感染性休克患者记为A组,43例未伴有感染性休克记为B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ICU病房中住院但未发生感染的患者40例,记为对照组.3组均接受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并检查其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观察检测结果.结果 A组、B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判断感染患者严重程度时,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可提升判断的准确性,从而科学的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同用药方法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于术前30min给予二联抗生素单次预防性静脉滴注,对照组按常规方法于手术后对产妇给予二联抗生素静脉滴注3-7d.分析比较2组术后治愈率、最高体温、退热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及腹部切口感染情况.结果:2组术后治愈率均为100%.试验组术后退热时间为(39±8)h快于对照组的(63±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术后住院天数为(4.31±1.56)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32±3.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3%少于对照组的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安全、有效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