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道清洗、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颗粒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肠道清洗、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颗粒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CRF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肠道清洗、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颗粒灌肠,疗程均为2个月;每半月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用药前后肾功能变化均值与对照组同期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肠道清洗、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颗粒灌肠可作为CRF患者延缓肾衰进展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结肠途径治疗机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疗效。方法72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运用结肠途径治疗机,专门设计的探头可深达肠腔50cm,使用自行研制的透析方法给予高位结肠透析,然后中药保留灌肠,每周2次,4周为1疗程;对照组使用常规中药保留灌肠,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明显下降、Ccr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SCr、BUN下降、Ccr升高,但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肠途径治疗机高位结肠透析治疗CRF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辨证处方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毒素清除及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结肠透析机中药辨证结肠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辨证人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肌酐、血尿酸、电解质、iPTH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Scr、Ccr、UA的改善,降低患者血清iPTH的浓度,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结肠透析机中药辨证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具有清除毒素及延缓肾功能进展作用,且疗效优于人工中药保留灌肠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衰宁胶囊联合发酵虫草菌粉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3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肾衰宁胶囊)和治疗组(口服肾衰宁胶囊联合百令胶囊),疗程45天。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情况。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SCr、BUN、UA明显下降;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TC、TG明显下降,Alb、HDL-c明显上升,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使用肾衰宁或肾衰宁联合发酵虫草菌粉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确切,后者更能有效降低血脂、升高血清白蛋白、改善肾功能、调节代谢紊乱、延缓CRF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尿毒清颗粒延缓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延缓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确诊为慢性肾衰竭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爱西特和尿毒清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月、治疗后6月分别检测患者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同时检查24h尿蛋白定量。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1月,两组Scr、Ccr、BUN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24h尿蛋白定量、TC、TG、HDL、LDL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月两组各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能通过减少尿蛋白排出、调节血脂、降低肌酐、尿素氮等多种途径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颈动脉钙化患者中CRP与高尿酸血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门诊和住院中所有CRF患者,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饮食治疗、血压、血糖及血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系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结肠透析,结肠透析治疗每周3次,治疗时间为2 h,治疗观察周期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CRP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结果:两组治疗前,BUN、Scr、UA、CRP及Ccr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8周治疗后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其Scr、UA及CRP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其Scr、UA及CRP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UN及C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透析能够减轻CRF颈动脉钙化患者CRP与高尿酸血症水平,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辨证分型应用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CRF)早中期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血肌酐707 μmol/L以下)63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电子结肠透析机进行辨证分型中药结肠透析,对照组采用辨证分型传统中药灌肠方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以及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症状积分比较显示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肾功能比较显示治疗组尿素氮、肌酐、尿酸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尿素氮、尿酸下降不明显;临床疗效比较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辨证分型应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早、中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黑地黄丸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古方黑地黄丸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两虚兼湿浊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口服黑地黄丸,对照组口服肾康宁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56%,显著优于对照组63.39%(P<0.01),失代偿期患者更突出;两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cr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Ccr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BUN、CO2—CP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黑地黄丸是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两虚兼湿浊证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衰六君子汤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3期~4期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要求的CRF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三组均予一般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肾衰六君子汤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口服,对照组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连用12周。观察三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嗜血链球菌、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嗜血链球菌、Scr、BUN、CRP、TNF-α、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 05),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Ccr较治疗前升高(P 0. 05),且试验组的变化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肾衰六君子汤可调节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肠道菌群状态,改善微炎症状态,进而起到保护肾功能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杏丁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LN和Col—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杏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1i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4h尿蛋白定量(24hupq)、血钾、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蛋白(Col-Ⅳ),并分析其时临床症状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Scr、BUN、24hupq、LN、Col—Ⅳ水平明显降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杏丁注射液有改善肾功能、减轻肾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肾衰宁胶囊治疗糖尿病肾脏病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糖尿病肾脏病肾衰竭代偿期、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口服肾衰宁胶囊,对照组口服药用包醛氧淀粉酶,观察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治疗45d后,治疗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SCr、BUN水平均降低,同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肾衰宁胶囊治疗糖尿病肾脏病肾衰竭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能明显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肾衰康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肾衰康延缓慢性肾衰竭(CRF)进展的疗效及机理。方法:采用5/6肾切除大鼠CRF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洛汀新组及肾衰康组治疗,观察各组Scr、BUN及尿中细胞外基质成分(ECM)排泄量。结果:洛汀新组及肾衰康组Scr及BUN均显低于模型组(P<0.01及P<0.05),而肾衰康组Scr又低于洛汀新组(P<0.05),肾衰康组尿中Ⅳ型胶原(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及层粘连蛋白(LN)含量均明显比模型组高(P<0.01)。结论:肾衰康有延缓CRF进展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促进ECM成分从尿中排泄,从而减轻肾小球内ECM的聚集有关。但肾衰康对ECM是抑制合成还是促进降解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肾衰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衰方(叶任高教授的经验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12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对照组用单纯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同样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衰方治疗,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分析治疗后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的变化,并对血清肌酐浓度的倒数(1/Scr)和时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BUN、Scr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1/Scr与时间的回归关系其统计斜率b值为正值;而对照组则相反。结论:以肾衰方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能阻止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结肠透析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治疗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CRF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结肠透析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尿毒清颗粒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微炎症及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前白蛋白(PA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透析治疗可改善CRF患者的微炎症及营养状态,延缓肾功能进展,延长非透析治疗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容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适用于CRF早中期特别是合并有习惯性便秘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38例,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观察各组患者肾功能及症状改变。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及临床症状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疗效确切,有效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内皮素受体桔杭剂阿魏酸钠对慢性肾衰竭患血浆内皮素(KT)、D—二聚体(DDi)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常规治疗加注射用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45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KT—1、DDi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改变,并与21例常规治疗组、35例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加阿魏酸钠组治疗前血浆KT—1及血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o.01),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加阿魏酸钠组治疗前血浆KT—1及DDi无明显差异(P>o.05)。常规治疗加阿魏酸钠组治疗后,其血浆KT—1、DDi及Scr、BUN均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显(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其血浆KT—1、DDi及Scr、BUN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阿魏酸钠能够降低慢性肾衰竭患KT及DDi水平,改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中药综合措施治疗慢性肾衰竭1 0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中药综合疗法对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实验对照,选择广东省中医院住院及门诊血肌酐在178-707umol/L的慢性肾衰竭患265例,随机分组,综合措施治疗组103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综合措施治疗,包括中药辨证分型治疗,口服本院制剂成药,中药辨证结肠透析,静脉滴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疗程30天,连续两个疗程,单纯辨证治疗组82例,仅使用一般治疗及辨证分型中药治疗,西药对照组80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包醛氧淀粉,观察对比三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综合措施治疗组的总有效稳定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单纯辨证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P<0.05,P<0.005);治疗前后三组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均保持稳定,经统计学分析三组间无显性差异;综合措施治疗组血清TC,TG治疗后降低较其他两组明显(P<0.05),血清HDL-C治疗前后三组均保持稳定,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综合措施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Scr 在178-707umol/L有较好疗效,总有效稳定率高达88.3%,同时能显降低患血脂,春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辨证治疗组及包醛氧淀粉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低不同渗透压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脏病(CKD) 3~4期微炎症-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CKD3~4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高渗透压(320 mosm/kg H_2O)透析液结肠灌洗透析后再行低渗透压(280 mosm/kg H_2O)复方大黄净化液进行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低渗透压(280 mosm/kg H_2O)透析液进行结肠灌洗透析后再以低渗透压(280 mosm/kg H_2O)中药复方大黄净化液保留灌肠结肠透析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Scr、BUN、Ccr、hs-CRP、IL-6、TNF-α、SOD、Hb、PA、Alb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IL-6、TNF-α、hsCRP、Scr、BUN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 01或P 0. 05),治疗后治疗组IL-6、TNF-α、hsCRP、Scr、BUN降低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两组治疗后SOD、Hb、PA、Alb、Ccr均较治疗前上升(P 0. 05),治疗后治疗组SOD、Hb、PA、Alb、Ccr升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1或P 0. 05)。结论:高渗透恒温结肠透析治疗可以显著改善CKD患者的微炎症、抗氧化及营养状态,延缓肾功能进展,延长非透析治疗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容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肾衰合剂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肾衰合剂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217例CRF患者给予肾衰合剂50ml口服,每日2次,连续1个月。观察CRF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血内皮素、血液流变学及血色素的变化。结果肾衰合剂能显著降低CRF患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并且可显著降低血内皮素,提高肌酐清除率(Ccr),但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没有显著影响。结论肾衰合剂可以降低CRF患者血内皮素,改善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20.
肾衰饮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解中药肾衰饮对慢性肾衰竭 (CRF)的疗效及延缓肾衰进展的作用。方法 :6 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与对照组 (30例 ) ,在治疗原发病 ,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等西医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服用肾衰饮治疗 ,对照组服用包醛氧淀粉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血脂、血红蛋白的变化 ,计算血清肌酐倒数与时间的直线回归斜率作为评估CRF的进展速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4 % ,对照组为 6 6 .6 %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Scr、BUN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Ccr有增高的趋势 ,且HDL -C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直线回归斜率两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肾衰饮结合基础治疗对CRF有良好的疗效且能延缓CRF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