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癌气管食管沟巨大淋巴结转移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CT检查和放射治疗对食管癌和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治疗价值和疗效。方法 收集我科自 1992年 3月至 2 0 0 1年 5月治疗的食管癌气管食管沟巨大淋巴结转移 15例。常规放射治疗 12例 ,3例配合立体照射。 13例按计划完成放射治疗 ,照射剂量 6 5Gy。 结果 按计划完成放疗的患者局部病变完全缓解率为 10 0 %。 12例生存 6~ 18个月 ,中位生存时间 10个月 ,1例已生存 2年仍健在。结论 CT对食管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食管癌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者放疗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气管食管沟淋巴结(TGLN)转移患者3DCRT±化疗疗效。方法 对2003—2010年间符合入组条件的95例有TGLN转移的食管癌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分析疗效、预后影响因素及治疗失败模式等。 95例放疗 54~68 Gy分27~34次5~7周完成, 38例加“顺铂”为基础方案化疗,其中同期放化疗14例、序贯放化疗24例。Kaplan Meier 法计算生存率, Cox 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100%。治疗结束后患者食管病变总有效率为94%;转移淋巴结病变治疗后有效率为100%。1、2、 3年OS分别为53%、32%、24%,中位生存时间13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有无胸背部疼痛(P=0.041)、病变造影长度(P=0.002)及食管病变近期疗效(P=0.000)为预后影响因素。全组患者出现单纯食管复发18例,单纯淋巴结转移或复发 4例,食管复发伴淋巴结转移或复发 5例,单纯远处转移 28例,食管复发伴远处转移4例,远处转移伴淋巴结转移或复发3例,食管复发合并淋巴结转移或复发并伴远处转移 2例。结论 食管癌伴TGLN转移患者接受3DCRT ±化疗较为安全,但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影响食管癌伴TGLN转移患者的主要预后因素与食管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气管癌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提高原发性气管癌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进行8例原发性气管癌的X线、CT、MRI检查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8例影像学显示气管壁广基底菜花状或乳头状肿块影致管腔狭窄,肿块大小2~4.5cm,1例伴纵膈淋巴结肿大转移。病理诊断:气管鳞癌4例,腺样囊性癌4例。结论:MRI多体位进行气管癌检查,在显示气管癌的形态、大小、气管壁浸润、纵膈淋巴结有无转移等信息优于X线和CT,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4.
刘翔  高明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9):494-496
目的:观察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复发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远期预后,并探讨其治疗。方法:1970—1987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59例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患者(≤20岁),其中行腺叶切除术12例、患侧腺叶切除加气管食管沟淋巴结清除术8倒、腺叶切除加颈淋巴结清除术39例术后均行内分泌治疗结果:术后随访20年,20年生存率为91.53%,、34例患者(57.63%)发生颈淋巴结转移,12例(20.34%)术后肿瘤复发肿瘤侵犯被膜、双例腺体受累者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术后肿瘤复发.年龄≤15岁者易发生术后肿瘤复发cN0患寺中甲状腺叶切除术与甲状腺叶切除+气管食管沟淋巴结清除术相比、cN+患者中功能性与根治性颈淋巴结清除术相比,术后肿瘤复发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的治疗应分层细化和注重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5.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气管沟转移淋巴结的疗效及早期并发症。[方法] 43例食管气管沟转移淋巴结病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照射剂量为DT40~45Gy,DT5Gy/次,1次/天,5次/周。[结果] 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CR)19例,部分缓解(PR)21例,无变化(NC)3例,总有效率(CR PR)93%。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1%、37.2%、18.6%。[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是食管癌并发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的较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施怡  李梅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2):2542-2545
目的:回顾分析食管癌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及其与放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至2008年有完整临床和CT资料并有病理证实且放疗前均无远处转移,放疗后随访2年以上的食管癌食管气管沟淋巴结病例152例,分析其CT表现和预后情况,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152例均接受放射治疗,采用60Co、X射线照射,DT 50-70Gy,25-35次,35-49天,少数合并化疗。结果:各段食管癌均可发生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CT是确诊的可靠方法。食管气管淋巴结转移右侧较左侧多。2年局部控制率轻度、中度强化相似(69.2%,57.1%,P﹥0.05),密度均匀型好于小低密度和边缘强化内部坏死型(72.9%,54.0%,31.3%,P<0.05,P<0.05),边缘规则者好于边缘不规则和明显外侵者(73.9%,37.2%,33.3%,P<0.05,P<0.05)。结论:食管癌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强化程度高、密度不均匀、边缘不规则或外侵的局部控制率明显下降,据此可以粗略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右颈气管旁三角区域的淋巴结清扫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Xue HC  Wu CR  Zhang ZB  Zhu ZH  Ma ZK  Lin AM 《中华肿瘤杂志》2003,25(4):397-400
目的 探讨食管癌右颈气管旁三角区内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及其清扫方法。方法 在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 ,采用经右胸打开右胸顶胸膜 ,显露右颈气管旁三角进行该区域淋巴结清扫。对不同区域淋巴结进行分组编号及病理检查。结果  333例食管癌患者右颈气管旁三角区内淋巴结转移率为 36 .0 4 % ,转移度为 2 4 .96 % ;颈段食管癌右颈气管旁三角区淋巴结转移率为 6 6 .6 7% ,转移度为 4 4 .4 4 % ;上段食管癌右颈气管旁三角区淋巴结转移率为 4 5 .4 5 % ,转移度为 2 7.0 4 % ;中段食管癌右颈气管旁三角区淋巴结转移率为 34.19% ,转移度为 2 4 .32 % ;下段食管癌右颈气管旁三角区淋巴结转移率为 15 .79% ,转移度为 18.92 % ;转移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转移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PTis、PT1、PT2、PT3、PT4期右颈气管旁三角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0、17.2 4 %、2 8.70 %、4 5 .16 %和 5 3.5 7% ,转移度分别为 0、8.77%、17.6 2 %、33.0 0 %和 4 1.17% ,各期转移率及转移度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乳头型早期食管癌的右颈气管旁三角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 0 .0 0 % ,转移度为 2 3.5 3% ;糜烂型转移率为 3.85 % ,转移度为 1.82 % ;斑块型和隐伏型转移率和转移度均为 0 ;四者转移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主任医师周纯武等自1989年始,用CY随诊食管癌术后患者。分析150例转移或复发病例CT结果,发现食管癌术后转移主要表现为纵隔及锁骨上区淋巴结肿大,大者直接侵及甲状腺、气管及支气管,甚至形成气管疾。其次是吻合口或胸胃复发。远处转移主要发生在胸膜、骨骼、肝脏等处。除小的淋巴结转移位于气管、食管为,压迫喉返神经,早期可出现声嘶外,待出现吞咽困难、咳血、胸痛等症状时,病变都已较大,再治难奏效。约15%食管癌术后转移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是由O随诊被早期发现而得到早期治疗的。Cf在发现淋…  相似文献   

9.
邵峰  楼寒梅 《肿瘤学杂志》2011,17(5):385-388
病理无转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盆腔淋巴结存在病理检查难以发现的微转移,微转移具备临床及病理的双重意义。作为较准确地预测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病理状态的前哨淋巴结,其微转移的临床意义尤为重要。全文综述宫颈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方法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癌转移或侵犯气管所致呼吸道梗阻常为致死的主要原因,必须解除梗阻,重建呼吸道。我院自1980——1989年共收治甲状腺癌30例,其中有2例气管受侵,经手术治疗恢复正常呼吸,今报导如下: 病例资料例1,女性,38岁,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半年,出现呼吸困难,逐渐加重,端坐呼吸,检查:营养中等,颈部及锁骨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X线胸片检查,未发现异  相似文献   

11.
126例食管癌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临床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 回顾分析食管癌食管气管沟淋巴转移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本院收治的食管癌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126例中男95例,女31例,111例(88.1%)主诉声嘶,91例食管癌原发灶有病理诊断。初诊食管癌时即发现有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29例,放射治疗后出现22例,手术后69例,手术加放射治疗后6例,126例均接受放射治疗,采用^60Co、X射线或β射线照射,DT50~70Gy,25~40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46例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接受3DCRT.结果总有效率为87.0%,中位生存期15个月,1、2、3 a生存率分别为63.0%、30.4%、2.2%.生存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年龄、术前肿瘤部位、病变长度、病理分型、术后分期、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部位、转移淋巴结长径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Ⅰ、Ⅱ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65.2%(30/46),Ⅰ、Ⅱ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45.7%(21/46).结论 3DCRT治疗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常见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再手术治疗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方法 对 2 6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例 ,施行包括转移灶在内的颈部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 ,所有病例均经检查、证实、确认除颈部外无其他部位临床转移灶 ;清扫术前有一部分曾是接受过化疗、放疗或不能耐受继续放、化疗的患者。结果  2 6例再手术病人 ,单纯探查3例 (11 5 % ) ,清扫 2 3例 (88 5 % ) ,术后并发症主要有 :吻合口瘘、淋巴瘘 ,膈神经、喉返神经损伤等 ;2例术后 3个月内死亡 ,1例半年内死亡。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发生单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再手术治疗是可行的和必要的 ,尤其对于颈静脉角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占 92 3 % )再手术非常必要 ,对于放、化疗无效或不能耐受放、化疗的患者 ,手术清扫应持积极态度 ;颈部转移灶较晚的病例 ,尤其是发生气管、食管沟或椎旁转移者 ,手术风险大 ,探查率高 ,效果差 ,应当慎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常见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再手术治疗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方法:对26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施行包括转移灶在内的颈部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所有病例均经检查、证实、确认除颈部外无其他部位临床转移灶;清扫术前有一部分曾是接受过化疗、放疗或不能耐受继续放、化疗的患者。结果:26例再手术病人,单纯探查3例(11.5%),清扫23例(88.5%),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吻合口瘘、淋巴瘘,膈神经、喉返神经损伤等;2例术后3个月内死亡,1例半年内死亡。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发生单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再手术治疗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尤其对于颈静脉角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占92.3%)再手术非常必要,对于放、化疗无效或不能耐受放、化疗的患者,手术清扫应持积极态度;颈部转移灶较晚的病例,尤其是发生气管、食管沟或椎旁转移者,手术风险大,探查率高,效果差,应当慎重。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54岁,因气管鳞癌伴双颈淋巴结转移于1988年11月24日至1989年1月26日在我科行放射治疗。气管病灶区及双颈部淋巴转移区肿瘤量均为6500cGy/23次/60天。放疗结束后10天,患者因进硬食后,突然进水后剧烈呛咳。上消造影提示食管中段有一约1cm左右的气管食管瘘,钡剂大量流入支气管。因患者拒绝胃造瘘术。于穿孔后第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分析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与放疗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对经术后CT及临床检查无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就诊资料完整的食管癌患者101例,就其随访资料中食管气管沟淋巴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101例中未予锁骨上放疗者30例(A组);行锁骨上放疗共71例.剂量〈45Gy52例(B组),≥45Gy 19例(C组)。照射采用^60Coγ线或6MV X线,下界常规为锁骨头下缘,按5cm深计算肿瘤量。结果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率A组20.0%(6/30),B组9、6%(5/52),C组0.0%(0/19)。多因素分析显示食管痛术后锁骨上野的放疗是影响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的惟一因素(P=0.037),而与性别、病理分期、术前病变部位无关(P〉0.10)。单因素分析放疗剂量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结果显示,C组优于A组(P=0.039);A组与B组及B组与C组间均无差异,但A、B、C组有降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的趋势性。结论食管癌术后锁骨上野放疗的剂量应以食管气管沟深度(常规5cm)计算,且预防剂量至少要45Gy。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RT-PCR法检测区域性淋巴结中肺癌微转移的临床病理相关性。方法:区域性淋巴结共261枚,取自4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将每枚淋巴结均分为两等份,分别进行病理学检测和细胞骨架角蛋白19(CK19)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18例患者同时被病理检查和RT-PCR法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另22例病理学检查未检淋巴结转移,但RT-CR法检测到其中6例存在淋巴结肺癌微转移。40例患者中,RT-PCR法显示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癌肿侵犯血管,肿瘤分化等级和肿瘤的P-TNM分期有密切关系(P<0.05)。22例病理检查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大小和肿瘤的P-TNM分期有密切关系(P<0.05)。普通病理检查则显示淋巴结转移与否与患者的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无明显关系。结论:RT-PCR法在检测淋巴结转移方面较普通病理检查优越,它能准确地检测到存在于淋巴结中的肿瘤微小转移灶,有利于筛筛选早期亚临床转移的人群和揭示肿瘤转移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8.
自扩金属支架治疗气管支气管恶性狭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傅剑华  马刚  许梅曦  张伟章  戎铁华 《癌症》1999,18(2):193-195
观察和评价Gianturco气管支气管自扩金属支架治疗气管支气管恶性狭窄的疗产及并发症。材料和方法:在X光支纤镜指引下应用Gianturco气管支气管自扩金属支架13个治疗气管支气管恶性狭窄10例,狭窄原因:食管鳞直接侵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压迫气道6例,  相似文献   

19.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热疗治疗食管癌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热疗治疗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36例食管癌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均接受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局部高频热疗,治疗结束后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36例均顺利完成治疗,CR 12例,PR18例,NC 6例,总有效率83.3%.主要毒副反应为放射性食管炎、气管炎.结论 三维适形...  相似文献   

20.
韩淦同  杨运有 《癌症》1997,16(2):143-144
气管癌19例临床分析韩淦同1杨运有2吴哲凡2林道平关键词气管肿瘤外科手术中图号R734.1原发性气管癌临床上并不多见,早期无特殊症状或体征,不易为常规检查所发现。我们自1980年以来诊治19例,现总结分析以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