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淋球菌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青霉素酶的淋球菌(PPNG)和质粒介导的耐四环素的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88株淋球菌检出PPNG 34株(38.6%)、TRNG 51株(60%)、环丙沙星耐药株87株(98.9%),同时检出PPNG、TRNG、环丙沙星高度耐药(MIC≥161 mg/L)菌株16株,占18.2%。阿奇霉素耐药株24株(27.2%),未发现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的耐药菌株。结论推荐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作为广州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加强淋球菌耐药性的连续性监测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惠州地区淋球菌对于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及产β-内酰胺酶的淋球菌(PPNG)和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的淋球菌(TRNG)的流行情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钠及壮观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用纸片碘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137株淋球菌检出PPNG 51株(37.2%)、TRNG 82株(59.9%)、环丙沙星耐药菌株137株(100.0%)、阿奇霉素耐药菌株41株(29.9%),未发现头孢曲松钠、壮观霉素的耐药菌株。结论推荐壮观霉素和头孢曲松钠作为惠州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同时定期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淋球菌对五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连续六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6年来广州地区淋球菌对5种抗生素的耐药趋势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s)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719株淋球菌检出PPNG94株(131%)、TRNG119株(166%),6年来,PPNG、TRNG流行率及环丙沙星耐药率,经μ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头孢曲松、壮观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壮观霉素抗菌活性最强。结论壮观霉素在临床上可以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淋球菌感染患者对抗生素的多重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K-B琼脂扩散法分析女性感染淋球菌对不同类别抗生素的敏感性,筛选出多重耐药菌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对淋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碘量法检测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结果112例女性患者标本经分离、培养、鉴定的淋球菌为86株。从86株淋球菌中筛选出58株(67.44%)多重耐药株。青霉素耐药率为51.16%(44/86),四环素耐药率61.25%(49/80),其中质粒介导的PPNG和高度耐四环素(TRNG)菌株的阳性率分别为18.60%(16/86)和12.50%(10/80);环丙沙星耐药率92.94%(79/85)。结论本地区女性感染淋球菌出现的多重耐药状况较为严重,有必要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13年的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及对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趋势。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1 324株淋球菌中,2000~2005年度PPNG检出率占23.5%(156/665),2008~2014年度PPNG检出率占36.4%(240/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0~2005年度TRNG检出率占33.4%(222/665),2008~2014年度TRNG检出率占42.6%(281/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霉素耐药率从71.1%(473/665)升高至87.1%(574/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丙沙星耐药率由88.9%(591/665)升至98.0%(646/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曲松中度敏感率从12.3%(82/665)提升到21.5%(142/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观霉素未发现耐药菌。结论持续进行淋球菌耐药性监测非常重要,大观霉素在临床上可以作为治疗淋病的优选药物,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门地区淋球菌流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改良碘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84株淋球菌共检出PPNG20株(23.8%)、TRNG22株(26.2%),环丙沙星、四环素、青霉素、大观霉素及头孢曲松钠耐药率分别为89.3%、84.5%、82.1%、4.8%和3.6%,75.0%(63/84)的菌株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交叉耐药,81.0%(68/84)的菌株对四环素和环丙沙星交叉耐药。结论广东省江门市目前流行的淋球菌菌株耐药状况十分严重,尤以耐环丙沙星为甚,大观霉素、头孢曲松钠的耐药性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警惕,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监测韶关地区2009年度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研究淋球菌的耐药性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碘量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菌株.结果 200株淋球菌中检出154株对青霉素耐药(77.0%),PPNG菌株36株(占18.0%);四环素耐药率为79.5%,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29株,占14.5%;环丙沙星耐药率为70.0%;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50%菌株抑菌浓度(MIC50)及90%菌株抑菌浓度(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珠海地区2011~2013年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壮观霉素、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和头孢克肟的敏感性及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和质粒介导的四环素高度耐药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6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敏感性判断按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其中头孢克肟敏感性试验和判断标准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判断。使用纸片酸度法检测PPNG菌株。结果 192株淋球菌检出PPNG66株(34.4%),TRNG94株(49.0%)。其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和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68.8%、100.0%和99.0%,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未发现壮观霉素、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耐药株,其敏感性分别为100.0%、66.7%和95.8%;但头孢曲松中敏率达到33.3%(64/192),头孢克肟中敏率为4.2%(8/192)。结论 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较差,壮观霉素、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可作为珠海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该地区PPNG和TRNG仍处于高流行率,持续对淋球菌耐药监测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都引起全球关注的问题.在我国,淋球菌对抗牛素耐药主要表现为:以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的淋球菌菌株(PPNG)、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菌株(TRNG)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淋球菌菌株(QRNG)耐药率较高,甚至有些地方QRNG耐药率已经达到100%.  相似文献   

10.
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都引起全球关注的问题.在我国,淋球菌对抗牛素耐药主要表现为:以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的淋球菌菌株(PPNG)、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菌株(TRNG)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淋球菌菌株(QRNG)耐药率较高,甚至有些地方QRNG耐药率已经达到1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17.
淋球菌流行株对5种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