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睢县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与瓣环舒张早期峰值流速的比值(E/e')、脑钠肽水平、心率低于对照组,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晚期血流速度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脑钠肽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运重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5例AMI患者分为两组,常规强化内科保守治疗组(A组,n=20)和在此基础上的血运重建治疗组(B组,n=45),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C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两组AMI后1周、3月及6月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与心房收缩期流速的比值(VE/VA)。。结果:A组和B组各时点的LVEDD、LVESD、LVEDV及LVESV均大于C组(P〈0.05),LVEF和VE/VA均小于C组(P〈0.05);B组6月时LVEDD、LVEDV、LVESV及3月和6月时LVESD较A组相应时点显著降低(P〈0.05),而B组6月时LVEF较A组显著升高(P〈0.05),A组和B组同时点间的VE/V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MI患者出现明显左室重塑和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减退,血运重建可有效恢复冠状动脉前向血流,抑制AMI后中期心室重塑,并改善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米力农对高危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心脑血流动力学及心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高危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54),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加用米力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指数(FS)及心室舒张早期最大流速/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E/A)等心脑血流指标的变化,记录患者颅脑损伤的改善情况,记录心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s、Vd、Vm、PI、RI均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指标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LVEDD、LVEF、FS、E/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DD降低,LVEF、FS、E/A均上升,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上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神经缺损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日程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危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加用米力农,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患者心肺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螺内酯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室重构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加用螺内酯治疗对心力衰竭、左心室重构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加螺内酯组(治疗组)和不加螺内酯组(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周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VE)与心房收缩期流速(VA)比值(VE/VA)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和血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LVEDVI治疗12周后分别为71.22±4.23、71.22±3.83(P<0.05),治疗24周后分别为65.82±3.52、68.52±3.64(P<0.01),两组间治疗后比较(P<0.01);LVESVI治疗12周后分别为41.62±3.52、43.92±3.63(P<0.05),治疗24周后38.62±3.22、41.23±3.33(P<0.05),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VE/VA随治疗时间延长呈逐渐上升趋势,但螺内酯治疗组升高幅度更明显。两组血钾及高血钾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螺内酯可以明显减轻心力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100)和观察组(n=100)。常规组给予呋塞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洋地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治疗。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MMP-9的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容积(LVEDV),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2组治疗前血清MMP-9水平、LVEDD、LV-EDV均高于健康对照组,LVEF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MP-9及LVEDD和LVEDV明显降低,LVEF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MMP-9水平及LVEDD和LVEDV较常规组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可降低血清MMP-9水平,可能是其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刘可征  徐立松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1650-1652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应用依那普利和(或)缬沙坦对调节细胞外基质降解和改善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 将9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依那普利10 mg/d,B组:缬沙坦80 mg/d,C组:依那普利10 mg/d+缬沙坦80 mg/d,均服药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1)3组CHF患者治疗后MMP-9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患者MMP-9与LVEF呈负相关(r=-0.355,P=0.001),与LVEDV呈正相关(r=0.346,P=0.001).(2)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MP-9、LVESV、LVEDV均较治疗前减少,LVEF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组患者治疗后MMP-9、LVESV、LVEDV低于A、B组,LVEF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MMP-9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CHF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依那普利或缬沙坦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MMP-9质量浓度,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改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分析2013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LVESV、LVEDV、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LVESV、LVEDV均低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SV、LVEDV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很好的协同效果,在改善心功能方面的效果更佳,心功能改善明显,提高了心肌收缩水平,效果良好,利于患者临床疗效的改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的疗效。方法 70例CHF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卡维地洛治疗,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VA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VA和心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2组患者LVEF及室性期前收缩(P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2组患者LVEF及P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2组患者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PVC显著少于治疗前(P<0.05);治疗12周时观察组患者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VC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冠心病CHF并发VA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VA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基础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缓释片,坚持服用24周后分析心率、血压、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和血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快速充盈E波最大流速(VE)和心房充盈A波最大流速(VA)比值(VE/VA)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增高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氟伐他汀能显著抑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AMI患者分为瑞舒伐他汀(10 mg/d)常规剂量治疗组和瑞舒伐他汀(20mg/d)大剂量治疗组,每组35例。2组均在治疗24 h、12周抽取患者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hs-CRP、MMP-9水平;应用超声心动图分别于治疗24 h、20周测量患者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心室舒张早期左房室瓣血流峰值流速/心室舒张晚期左房室瓣血流峰值流速(VE/VA)。结果:2组患者治疗24 h和12周血清hs-CRP、MMP-9水平差值,治疗24 h和20周LVESD、LVEDD、LVEF、FS、VE/VA差值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78、12.595、4.813、6.339、6.313、15.148和6.472,P均<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抑制AMI患者的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其效应较常规剂量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