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篇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流灌注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2月至2008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急诊治疗的147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72例)行急诊PCI治疗同时静脉推注盐酸替罗非班,对照组(75例)直接行PCI治疗。应用心肌灌注分级(TMP)和心电图ST段变化(sumSTR)法评价急诊PCI时心肌组织的再灌注情况。结果盐酸替罗非班可使PCI前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提高,治疗组有68例(94.44%)心肌灌注良好,4例(5.56%)心肌灌注不良;对照组中64例(85.33%)心肌灌注良好,11例(14.67%)心肌灌注不良,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mSTR评价结果:治疗组有68例心肌灌注良好(94.44%),4例心肌灌注不良(5.56%);而对照组中有62例心肌灌注良好(82.67%),13例心肌灌注不良(17.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相关血管的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抗抑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在常规心脏病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及加服抗抑郁药盐酸舍曲林(左洛复)50mg/d,共12周;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心脏病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心肌缺血明显改善,心绞痛复发率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比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双心诊疗模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远期疗效。【方法】随机将85例AMI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AMI治疗,观察组另进行心理疏导与治疗。随访观察1年,比较两组随访前后患者焦虑程度及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随访1年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平均得分明显低于入院时(P〈0.01),且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46.51%(X^2=8.73,P〈0.01)。【结论】对AMI采用双心诊疗模式治疗,患者的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焦虑状况明显改善,其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凤臣  柳兢  王少久 《现代医学》2002,30(6):386-387
目的 了解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住院患者的基本临床特点,干预措施和预后。方法 选择UAP的住院患者,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记录并随访半年,2年的情况。结果 完成UAP记录216例,心电图异常者91.7%,住院期间死亡3例,出院诊断为心肌梗死8例,UAP185例,出院后半年随访人数168例,2年随访人数123例。2年内有规律地应用β-受体阻滞剂者24.4%,阿司匹林81.3%,硝酸盐类79.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40.6%,抗凝剂8.1%,随访期间因心绞痛再住院69例(半年32例),心绞痛频发或加重者52例(半年21例),心力衰竭15例,无变化者7例,心绞痛发作频次减少者20例,缓解15例,死亡13例,其中心源性死亡10例。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为高危病人,早期及时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的疗效。方法 70例CHF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卡维地洛治疗,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VA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VA和心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2组患者LVEF及室性期前收缩(P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2组患者LVEF及P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2组患者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PVC显著少于治疗前(P<0.05);治疗12周时观察组患者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VC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冠心病CHF并发VA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VA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16层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显示情况及临床价值。方法:39例患者进行16层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疑似冠心病者31例,PTCA术后8例)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析16层CT对冠状动脉各节段的显示情况。以管腔直径减小>50%为标准,判定冠状动脉狭窄。分析1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及对病变性质的显示情况。结果:16层CT对冠状动脉的总体显示率为94.8%(333/351)。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总体敏感性为82.2%,特异性为94.7%,符合率为86.0%。16层CT显示钙化及非钙化斑块混合存在致血管狭窄21处,高估3处;中间密度斑块致狭窄8处,高估3处;软斑块3处,无显著狭窄。16层CT能清晰显示支架位置、形态及远端血流,1例再狭窄,1例闭塞,余通畅,其结果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一致。另外,16层CT显示冠状动脉起源变异2例,前降支冠状动脉瘤1例,室壁瘤1例,房间隔缺损1例。结论: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颇具潜力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全面的评价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7.
心理、行为疗法对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柳兢 《中国临床康复》2004,8(9):1685-1685
为研究心理、行为疗法对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将7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给予降压药物加心理、行为疗法。对照组只给降压药治疗。疗程6个月。结果显示:康复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心理、行为疗法对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卒中与心率变异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方法 对急性脑出血46例(A组),急性脑梗死55例(B组),在72h内行HRV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50例(C组)进行对照。结果 脑卒中患者HRV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右大脑半球病变患者的HRV降低较左侧明显;脑出血组HRV较脑梗死组降低更明显(P<0.01);死于心脏事件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左心衰竭、严重心律失常)HRV最低。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自主神经系统严重失衡,HRV下降,易诱发心脏事件,严重影响预后,早期检测HRV对判断疾病的演变、及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预防心脏事件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均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替罗非班组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并静脉维持48h,术后应用达肝素钠注射液。对照组PCI术中仅给予普通肝素。两组PCI术前均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观察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时溶栓(TIMI)血流、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2周内并发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PCI术后TIMI 3级占94.9%(37/39),高于对照组的78.4%(29/37),替罗非班组TMPG 3级占89.7%(35/39),高于对照组的67.6%(25/3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替罗非班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7.7%(3/39)低于对照组的18.9%(7/37)(P〈0.05),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中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心肌的再灌注,减少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伊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伊贝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既往未服用降压药的 2 3 9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分为 2组 ,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 ,分别每日口服 1次伊贝沙坦 150~ 3 0 0mg(伊贝沙坦组 )或依那普利5~ 10mg(依那普利组 ) ,治疗 8周 ,观察用药前后坐位血压 ,对比用药前后血生化、血尿常规检查结果 ,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伊贝沙坦组有效率 84.3 5% ,依那普利组 69.3 %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伊贝沙坦和依那普利组分别有 2 6.96%和 54.3 8%患者加用利尿剂。 8周伊贝沙坦组及依那普利组SeSBP/SeDBP均下降 ,其中 2、4、6、8周伊贝沙坦组SeDBP的下降幅度大于依那普利组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4周P <0 .0 5,2、6、8周P均 <0 .0 1) ;依那普利组咳嗽 14例 ,发生率 12 .3 %。结论 :伊贝沙坦 150~ 3 0 0mg/d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有效率近似于依那普利 5~ 10mg/d ,但耐受性好于依那普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