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病(GRE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发病机理复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几年的研究表明,GERD与肠道菌群之间存在某种相关性。GERD可能与肠道菌群的紊乱引起机体炎症介质、5-羟色胺及脑-肠轴变化有关。本文就GERD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生、发展与"肠-肝轴"、肝脾相关理论的关系,探讨ALD的病理机制和中医药研究思路。方法:通过回顾整理中医学肝脾理论的相关内容,并查阅近年国内外与ALD、"肠-肝轴"相关研究报道,分析中医肝脾相关理论和现代医学"肠-肝轴"学说在生理、病理和治疗方面的内在相关,以及两者对ALD防治的临床指导意义。结果:ALD患者存在异常的"肠-肝轴",过量酒精摄入引起的肠道通透性增加及肠道菌群改变是促进AL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结果提示传统中医酒湿伤脾、肝脾相关理论与肠-肝轴具有相通之处,肝脾同治法则贯穿于历代医家及现代治疗学中,肠道是防治酒精性肝病的重要靶位。结论:针对"肠-肝轴"的病理机制进行药理与物质基础研究,对传统中医肝脾相关理论的现代诠释以及提高中医药防治ALD的疗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因胃内容物逆流引起的一系列以反酸、烧心为典型症状的疾病。邱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以脾胃虚弱、肝郁气滞为辨证之要,再根据痰饮、气滞、热邪、淤血等标实的不同针对性用药,将胃食管反流病分为脾胃虚弱、肝脾不和、寒热错杂3个证型,运用健脾和胃、疏肝行气、肝脾同治之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多伴有其它功能性胃肠病症状。特别是与肠易激综合征(IBS)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症状存在高度的重叠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反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者中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在小肠过度增生的细菌酵解碳水化合物产生氢气和二氧化碳,在有产甲烷菌存在的情况下还会产生甲烷。过量的气体会通过三种机制导致胃食管反流:1.导致腹胀和腹内压增加,压迫胃内容物逆行进入食管;2.部分气体在压力作用下上行,通过胃和食管溢出;3.引起反射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了解胃食管反流病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关系有助于为寻找胃食管反流病的致病原因,制定合理的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机制复杂,情绪障碍在GERD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相互影响的可能机制为:应激导致的脑肠互动异常;情绪障碍可引起某些促炎因子释放及5-HT信号通路紊乱,加重食管免疫炎症及动力异常;迷走神经功能紊乱;食管内脏高敏感;食管及肠道菌群异常。情绪障碍可促进GERD与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影响GERD药物及抗反流手术的治疗效果。其治疗策略包括:建立互信的医患关系、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重症难治者可使用神经递质药。另外,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对于治疗该类患者显示出明显优势,未来建立GERD中西医结合防治体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人体肠道内的菌群参与了许多生理功能的维持和疾病的发生。作为大脑和胃肠道功能相互调节的重要桥梁,脑-肠轴功能的正常发挥是肠道菌群维持稳定的条件。脑-肠轴紊乱可激活肠黏膜免疫,对肠道菌群产生影响,使菌群结构发生改变。反之,肠道菌群结构改变亦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导致脑-肠轴功能紊乱,其中迷走神经和血清代谢物质在脑-肠轴功能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肠道菌群与脑-肠轴功能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建立脑-食管轴理论,并通过升降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及对脑-食管轴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雷贝拉唑+和胃降逆汤+热敏灸)、对照组(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观察2组总有效率、主要症状(烧心、胸痛、嗳气、反酸)治疗前后、随访的积分、5-羟色胺(5-HT)和血管活性相关肠肽(VIP)数值的变化。[结果](1)2组治疗后烧心、胸痛、嗳气、反酸积分均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2)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6%vs.8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正常健康志愿者比较,2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5-HT指标明显下降,VIP指标明显上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治疗组主要症状积分、5-HT和VIP数值均优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症状积分、5-HT和VIP数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食管轴的失衡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升降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切,可能通过上调5-HT,降低VIP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肠道内数量庞大的菌群对宿主的生理病理功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研究显示肠道菌群能够通过合成和释放一些重要的神经递质及调节因子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肠道菌群的紊乱与血脑屏障完整性降低有关.肠道菌群的稳态在预防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有重要意义.本文拟综述血脑屏障完整性与菌-肠-脑轴相关性的最新进展,为从肠道出发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质子泵抑制剂与胃底折叠术,然而目前一大部分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控制症状不理想,且不愿意承担胃底折叠术后风险。磁环下括约肌增强术是近年来国外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新兴手段,患者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对质子泵抑制剂的需求减少,酸暴露恢复正常。本文就磁环下括约肌增强术的适应证、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质子泵抑制剂和益生菌的基础上应用曲美布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胃食管反流病患者96例,以随机数字法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40 mg于早晚饭前服用,2次/d;以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630 mg口服,2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曲美布汀片100 mg口服,3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后对其疗效、治疗前后GerdQ评分、食管远端收缩积分(DCI)、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症状和发作频率评分以及肠道菌群变化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GerdQ评分、DCI、HRM、症状发作频率评分以及肠道菌群分布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DCI、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GerdQ、上食管括约肌静息压、症状以及发作频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疗效评价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为79.17%(38/48),观察组疗效评价总有效45例、总有效率为93.75%(45/4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球菌、肠杆菌以及酵母菌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质子泵抑制剂和益生菌的基础上应用曲美布汀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增加食管的运动能力,而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肠道菌群状态,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1.
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酸反流事件和基础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的关系。方法:对48例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GERD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测定食管内PH值和食管压力。结果:有呼吸系统症状的GERD患者,其食管下括约肌功能有所改变;质子泵抑酸剂和促胃肠道动力药物治疗前后24h食管反流变化和食管内pH值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呼吸系统症状得到改善。结论:胃食管反流可以作为独立原因引起呼吸道病症状,抑酸抗反流治疗对胃食管反流相关的呼吸系统症状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肝纤维化是全球肝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慢性肝病的焦点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改善肠道菌群失衡成为抗纤维化治疗的新靶点。目前中医药在改善肠道菌群方面的相关研究备受瞩目。研究表明,“调和肝脾”在减轻纤维化程度、延缓肝纤维化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基于“调和肝脾”理论分析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肠肝轴与肠道菌群的成果,为临床从“调和肝脾”论治肝纤维化提供有利的理论基础,为中医药抗肝纤维化提供新方向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症状的改善。 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和济南市中医医院山东省名老中医门诊78名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失败的GERD患者,根据中医六型辨证施治,给予中医药方剂或中成药治疗,采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联合食管24 h pH监测,积分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和评价。 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85.8%(67/78),症状明显改善,食管24 h pH平均值和DeMeester评分在中药治疗前后未见统计学差异,两组参数比较仅反流次数减少,食管下段括约肌静息压力增高,说明可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P<0.05)。 结论中医药辨证施治对PPI失败的GERD患者能够缓解症状,可以成为西药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正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反流相关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1]),其发病原因多样,主要与防御机制减弱有关,其中包括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等。目前GERD主要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和Barrett食管(BE)三大临床类型。中医药作为一种综合治疗手段,通过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病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特色优势。基于此,中华中医药学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其发病与食管下括约肌(inferio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一过性松弛、食管酸清除功能障碍以及食管抗反流屏障下降等机制有关。研究表明,胃内酸袋的存在亦为导致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的机制之一。本文就胃内酸袋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主要有改变生活方式、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以及中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胃食管反流病,内镜治疗如内镜下射频消融、注射治疗以及抗反流手术及外科手术治疗均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发生,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胃肠道中存在着人体内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其微生态平衡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生、发展与食管、胃、肠微生态密切相关,胃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变化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诱导食管黏膜炎症反应和下食管括约肌(LES)松弛、增加胃内压力、延迟胃排空,最终引发或加重胃食管反流。本文就胃肠道微生态系统与GERD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肠道菌群是多种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致病因素。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脑-肠轴具有双向联系,对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胃肠道功能等具有调节作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FD发病中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肠道菌群对脑-肠轴和FD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34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胶囊治疗,以8周为治疗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94%(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在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中,疗效优于单用雷贝拉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452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分析、初步探索其发病规律和病因.方法在2000例内镜检查中检出胃食管反流病452例,从发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疾病分类、Hp感染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按一般统计学处理,初步探讨其发病规律和病因.结果从2000例内镜检查中检出452例胃食管反流病,检出率为22.6%,高于广州、四川等地.发病年龄20岁一50岁偏多,男女之比相当,同广州、四川等地.临床症状以反酸、烧心。嗳气、胸痛为主.疾病分类依次为:单纯性胃反流235例(51.7%);食管、贲门反流92例(20.4%);胃食管、责门反流44例(9.7%);胃反流伴胃溃25例(5.8%);胃反流伴糜烂、出血20例(4.4%),胃反流伴球炎15例(3.3%);胃反流伴球溃13例(2.9%);反流性残胃炎8例(1.8%).经临床检查,综合分析其发病因素,主要是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致使食管下段和幽门括约肌张力降低所致胃肠内容物反流引起.同时发现30岁~50岁女性偏多,可能因体内雌性激素紊乱,而引起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所致;以及部分患者有肝胆疾病或胃、胆手术切除后引起.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胃肠功能运动障碍,以及内分泌紊乱、胆疾病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