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脊髓型颈椎病是造成老年人脊髓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颈椎退变常导致脊髓功能障碍以及脊髓血管的压迫。在北美,脊柱退行性疾病占非创伤性脊髓损伤的54%,55岁以上人群中约50%的人被影像学诊断为颈椎病,约10%的人临床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2]。脊髓型颈椎病通常表现为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或感觉异常,下肢无力,步态困难。脊髓型颈椎病发病隐匿,脊髓病变水平以下的上运动神经元的损害占主导,早期主要以颈部僵硬为主要表现,随后出现颈肩部以及上肢疼痛,当颈椎病患者发展到脊髓压迫或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  相似文献   

2.
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宝淦  贾连顺 《中国骨伤》2000,13(12):764-766
脊髓型颈椎病 (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 ,CSM )是由慢性颈椎间盘退变引起的一种脊髓和神经根功能障碍性疾病[1] 。它是 5 5岁以上人群中引起脊髓功能障碍的最常见病因[2 ] 。它的直接病理基础是脊髓的外部压迫和血供障碍。脊髓型颈椎病常呈隐性发病 ,颈、肩部症状轻微甚或毫无颈部症状 ,经常由于诊断和治疗不及时而导致病人生活能力的丧失[3] 。所以 ,在发病早期能及时作出诊断 ,以便采取正确的治疗和控制疾病发展的预防措施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脊髓型颈椎病开始于脊髓…  相似文献   

3.
脊髓型颈椎病的外科治疗与从督论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脊髓型颈椎病是脊髓受压和(或)缺血而引起的脊髓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常见于40~60岁患者,平均54.6岁,发病率占所有颈椎病的5%~10%~([1])。由于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相对隐匿,症状呈进行性加重,体征逐渐恶化,一旦延误诊治会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害,若未达到手术指征,应进行保守治  相似文献   

4.
MRI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MRI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6例MRI显示有脊髓压迫患者。(1)确定脊髓的压迫程度;(2)根据X线片确定颈椎的稳定性;(3)对临床症状进行JOA评分。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脊髓压迫:I度12例,Ⅱ度31例,Ⅲ度38例,Ⅳ度25例。临床症状:严重1例,重度18例,中度20例,轻度38例,无症状29例。106例中有29例不能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结论:诊断脊髓型颈椎病不能单独依靠MRI表现,MRI表现必需与症状和体征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福嘉欣  江汉 《实用骨科杂志》2014,(12):1107-1111
<正>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由于颈椎骨质或其相邻软组织出现退行性改变,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或椎体后缘的骨赘引起的脊髓及血管的压迫,进而出现四肢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障碍。脊髓型颈椎病占全部颈椎病的10%~15%[1],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随着影像医学的发展,MRI技术广泛应用于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该病一旦确诊,应立即考虑手术治  相似文献   

6.
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时机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Jia L  Yuan W  Ni B  Zhu H  Chen X  Shi Z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4):224-226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和外科手术时机。方法报告并讨论7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早期诊断,并经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融合术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结果等。结果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起病隐匿,颈部痛觉轻微,以肢体运动和感觉异常及手臂症状最为常见,检查时可发现神经功能的改变;影像学检查的特征性变化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本组74例患者中,68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按我国40分评定法,30分以上者58例(85.3%)。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早期施行手术治疗是提高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在颈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引起周围骨与软组织的继发改变,造成颈椎管狭窄,压迫颈脊髓,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与体征。该病复杂,起病缓慢,脊髓受损后往往出现不可逆的改变,治疗难度大,效果较差。早期的正确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可显著增加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就近年来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是颈椎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是指由于颈椎的退行性变引起的椎体及椎间盘、韧带等周围软组织退化,压迫脊髓,导致肢体功能障碍甚至瘫痪等症状的一组综合症状。最新研究显示,脊髓型颈椎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0万分之1.6~([1]),且在亚洲男性及欧洲白人女性中发病率最高~([2])。了解脊髓型颈椎病的自然病史,有助于在疾病  相似文献   

9.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磁共振成像可准确提供更多的信息,直接评价脊髓损伤范围和程度,从而提高了脊髓型颈椎病(CSM)确诊率。但颈椎退变引起脊髓受压并不一定伴随脊髓病变,且大部分MRI显示椎管狭窄的患者既无脊髓损伤的临床症状也无电生理的改变[1]。王新家等[2]发现脊髓电生理特性的改变与病理变化以及功能变化相一致;并发现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与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潜伏期与椎管侵占率、CBS功能评分呈正相关。Maertens等[3]发现MEP与SEP在脊髓型颈椎病的异常率分别为93%和73%。因此MEP与SEP是比影像学诊断和临床检查脊…  相似文献   

10.
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颈椎间盘退变和相关病理变化引起的一种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它是中老年人群最常见的退变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脊髓遭受外部压迫和脊髓血运障碍。脊髓型颈椎病常呈隐性缓慢发病,颈、肩部症状轻微甚或毫无颈部症状,经常由于患者自身忽视或医师认识不足造...  相似文献   

11.
赵鑫  马迅 《实用骨科杂志》2004,10(2):141-143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由于颈髓受压,功能受损,致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影像学的发展,MRI、CT对颈椎病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但不能对颈髓的功能状态作出评价,临床发现有些患者影像显示明显受压,而临床症状、体征却很少,为诊断带来困难。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弥补不足。神经电生理检查是一项重要的神经科辅  相似文献   

12.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thy,CSM)是各类颈椎病中危害最严重的。CSM约占颈椎病总数的10%~15%.以慢性颈椎间盘退变为基础引起的一种脊髓和神经根功能障碍性疾病。CSM是55岁以上人群中引起脊髓功能障碍的最常见病因。由于其早期临床表现的隐匿性和发展过程的多样化,往往容易误诊(但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其共性),而丧失早期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脊髓型颈椎病自然史规律研究   总被引:29,自引:8,他引:21  
目的了解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规律,评价自然史在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综合分析1 263例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的自然史,将其演变方式归纳为5型,Ⅰ~Ⅳ型为起病轻者,其中Ⅱ~Ⅳ型无论是否经过稳定期,最后均出现恶化,Ⅰ型长期保持稳定,随访期内无恶化倾向或结果,Ⅴ型为突然严重起病,无法缓解者.结果Ⅰ型137例(10.88%),Ⅱ型534例(42.31%),Ⅲ型96例(7.57%),Ⅳ型407例(32.24%),Ⅴ型89例(7.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仅少数长期处于良性稳定状态,该病多数呈相对恶性的发展趋势,其发展结果将造成更加严重的脊髓损害.下肢麻木、行走缓慢、步态异常、手臂麻木、精细动作障碍等可作为早期诊断的参考要点.  相似文献   

14.
脊髓型颈椎病是退行性颈椎疾病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类型之一,约占颈椎病的5%~10%[1].在MRI应用临床以前,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5.
正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躯体感觉障碍或大小便障碍等。弥散张量成像(DTI)是一种在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MRI功能成像技术,其利用体内水分子弥散的各向异性无创地追踪和观察神经纤维的走行及完整性,同时通过相关参数的定量分析反映神经组织微观结构的改变~([1-2])。笔者就脊髓DTI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及预后判定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慎重诊断无症状颈椎退变性脊髓压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耕町教授的文章中指出,影像学(主要是MRI检查)上发现脊髓压迫而不具备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症状和体征者称为无症状压迫.其无症状和体征指的是典型的脊髓压迫产生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症状和体征,不包括颈肩痛、神经根刺激症状和颈部活动受限等.  相似文献   

17.
影响脊髓型颈椎病手术远期预后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随访调查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探讨影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预后的因素。方法:评估本科18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访时的四肢肌力,感觉异常的平面,有无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肢精细活动能力,有无头昏头痛及其余不适症状或体征,并记录分析。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年,所有186例患者中,优82例,良62例,可19例,差13例。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的预后至少与适应证的选择、脊髓压迫的程度、手术技巧及术后康复锻炼有关。  相似文献   

18.
颈椎不同位置时Hoffmann征对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脊髓型颈椎病起病时症状往往较轻,且临床表现多隐匿,尤其在早期容易被临床医生忽视。因此,寻找灵敏性较高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用于物理诊断,无疑具有重要价值。1991年Denno首先报道了动态Hofmann征在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他发现颈椎处于中立...  相似文献   

19.
重视认知误区 提高颈椎病诊疗水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文 《国际骨科学杂志》2004,25(6):323-323,325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以颈椎椎间盘退变为主要病理基础,并进一步继发相邻骨与软组织结构的退变,最终导致脊髓或其附属结构损害,并表现为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其中脊髓型颈椎病是引起中老年人脊髓功能障碍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老龄化,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然而由于该疾病病理过程在不同个体问存在很大差异,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发展速度和趋势各异,有些临床工作者对颈椎病认识不足,容易出现误诊或误治。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是指颈间盘退行性变,继发椎体及小关节骨质增生,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临床上根据症状的不同主要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和椎动脉型。而食管型颈椎病是由于椎体前缘骨质增生,形成骨赘,压迫咽部及食管,造成咽部异物感或吞咽困难,是颈椎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在1992年国内第一届颈椎外科研讨会上将其确定为颈椎病分型的一种,其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2%[1]。食管型颈椎病较其他类型颈椎病少见,且对其诊断及治疗的报道尚少。本文从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的方面对食管型颈椎病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