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七通舒胶囊对缺血性卒中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烷B_2(TXB_2)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缺血性卒中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服西洛他唑,观察组则加服三七通舒胶囊,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TXB_2及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及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后1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个月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TXB_2及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TXB_2及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三七通舒胶囊和西洛他唑均可明显改善缺血性卒中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降低TXB_2、IL-6水平,但三七通舒胶囊效果更好,且更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S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静脉滴注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容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水平;观察白细胞、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同时期选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SAP患者PLT、PCT明显下降,MPV、PDW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SAP患者治疗后PLT、PC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MPV、PDW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且白细胞、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SAP患者血小板参数异常,可能是SAP发生和发展因素之一;丹参有效治疗SAP与其降低血小板活性、改善微循环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孟君  秦鉴  金明华  丘瑞香 《中药材》2007,30(10):1337-1340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代谢综合征(MS)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流变及血瘀证积分的影响,旨在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MS及ACS患者高粘血症的临床作用。方法:63例MS合并AC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服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YD)和西药,对照组单纯服用西药,两组疗程为3个月;观察其血粘度变化及血瘀证积分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还原高切、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变形指数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好转(两组治疗后相比P<0.05)。治疗组患者胸痛症状减轻、发作次数或例数减少,舌质紫暗瘀斑、口唇齿龈暗等均有明显改善(P<0.01),血瘀证积分值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患者胸痛症状、血瘀证积分值也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其它血瘀症状未见显著改善。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不但可改善ACS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和血瘀证积分,而且可改善MS患者的血流变,提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中药可能会通过改善患者的血液高粘滞状态而起到改善代谢及治疗心绞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用抗原诱发脬鼠哮喘30 min 和4 h,致外周血小板减少(P<0.01),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P<0.01),血小板释放和分泌β-TG、PF_4、TXB_2增加(P<0.01),血浆6-酮-PGF_(1a)减少(P<0.05)。证明川芎嗪可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功能的变化,并明显改善哮喘豚鼠的发作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培元固本法治疗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乳腺癌根治术后并行化疗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口服利血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培元固本法治疗。比较两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变化情况及治疗后两组骨髓抑制程度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严重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粒细胞减少症(FN)的发生率情况。观察两组化疗延迟率、化疗延长时间情况。结果:化疗4个周期时,观察组白细胞、血小板含量提升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骨髓抑制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严重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FN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延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化疗延长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培元固本法可有效防治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从而确保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玉肾汤对IgA肾病免疫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玉肾汤对IgA肾病 (IgAN)免疫影响的机制。采用口服牛血清白蛋白 (BAS)和尾静脉注射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免疫复合法诱发大鼠IgAN模型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模型组、玉肾汤治疗组 ,检查红细胞C3b受体 ,IgA免疫复合物在肾组织中的沉积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模型组中红细胞C3b受体减少 ,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提高 (P <0 0 5 )。正常组无IgA沉积 ,治疗组IgA在肾小球沉积较模型组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玉肾汤能够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减少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上的沉积  相似文献   

7.
中药加味桂枝人参汤治疗化疗毒副反应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加味桂枝人参汤对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对未接受5-HT3受体拮抗剂及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化疗加中药治疗)及对照组(单用化疗),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T细胞及亚群,胃肠道反应等指标变化。结果:白细胞及血小板;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P<0.001)。T细胞及亚群变化与白细胞及血小板情况类似。胃肠道反应情况;治疗后治疗组有17例只有恶性的感觉,13例有轻度呕吐,对照组恶心6例,轻度呕吐7例,中度呕吐14例,难治性呕吐3例。结论:加味桂枝人参汤对机体部分免疫功能具有保护和促进作用。并能防治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减轻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8.
王炎炎  朱会超  李来来  肖扬  王怡 《中草药》2014,45(18):2669-2672
目的研究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质量分数为95%)体外对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采用Born法,检测ADP、AA、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注射用血栓通7.2、14.4 mg/mL组能显著抑制ADP、AA、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率(P<0.01),注射用血栓通3.6 mg/mL组能显著抑制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率(P<0.01)。结论注射用血栓通具有体外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益气血类中药配伍对使用a-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过程中由于骨髓抑制的副作用而发生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方法:选择78例骨髓抑制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八珍汤(人参、茯苓、白术、当归、川芎、熟地、赤芍、甘草),对照组采用利血生,鲨甘醇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中性粒细胞均有升高,八珍汤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治疗因使用干扰素所致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注射用血塞通对急性脑梗死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塞通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3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3例。两组均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给予相应的内科治疗处理。抗凝采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晚饭后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塞通,0.4 g/次,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量表评估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分别于第7,14天评价;检测治疗前后抗凝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定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聚集率(MPAR)、血栓素B2(TXB2)及6-酮-腺素F_la(6-Keto-PGF_la)变化。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两组NIHSS评分均比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后14 d,两组NIHSS评分继续下降(P<0.01),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FIB,D-D及MPAR均低于对照组(P<0.01),ATⅢ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PDW,MPV较治疗前减小,PLCR较治疗前减少,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TXB2水平低于对照组,6-Keto-PGF_l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注射用血塞通可通过多途径的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作用,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区及其周围半暗带的血液供应,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以益气养阴活血法为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及对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予糖尿病教育、常规降血糖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以益气养阴活血为主的中药治疗。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NO明显升高,治疗8周后,两组均能较好地降低症状积分、空腹血糖(FBG)及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症状、降低UAE及NO水平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对NO改善不明显。结论:提示DN早期高NO生成与肾小球高滤过有关,益气养阴活血法为主可能通过降低肾脏NO水平,改善肾小球的高滤过。  相似文献   

12.
壮新军 《河北中医》2008,30(4):349-352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早中期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早中期肾衰竭患者3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例予保肾片4片,每日3次口服;百令胶囊或金水宝4片,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肾健脾、清利活血中药汤剂,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口服。2组均予基础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每2周测定尿蛋白1次,观察血肌酐(Cr)、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尿蛋白有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r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健脾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早中期肾衰竭可稳定肾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   

13.
肾炎益气液对家兔实验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复制家兔膜性肾小球肾炎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动物模型,选用肾炎益气液进行实验性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尿蛋白和血肌肝酐明显低于病理组。光镜图像立体学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肾小球平均直径、平均周长、平均表面积、平均体积、平均塔截面积均小于病理组,肾小球细胞增生数目及毛细血管壁增程度皆轻于病理组(P<0.01)。结果提示,肾炎益气液可减轻肾小球病变,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细胞凋亡角度研究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围绝经期大鼠随机分为围绝经期组、针刺组和药物组,并设青年对照组。围绝经期组大鼠不治疗,作为空白对照;针刺组大鼠针刺肾俞、足三里、三阴交治疗;药物组大鼠采用更年安药物治疗;青年对照组大鼠不治疗。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卵巢颗粒细胞Fas、Bcl-2 mRNA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围绝经期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Fas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Bcl-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针刺治疗后围绝经期大鼠卵巢颗粒细胞Fas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Bcl-2 mRNA表达明显提高(P<0.01)。结论针刺能够下调围绝经期大鼠卵巢颗粒细胞Fas mRNA表达,上调Bcl-2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对血脂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涂伟钦 《山西中医》2004,20(5):29-30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法针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对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风合并高血压患者 34例 ,另取年龄、性别相同其它条件相当的健康人群 34例作对照 ,观察针刺前两组 HDL、TC的差别及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 ,HDL - C明显降低 (P <0 .0 1) ,TC显著升高 (P <0 .0 1) ;治疗后 ,治疗组 HDL - C显著升高 (P <0 .0 1) ,TC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醒脑开窍法针刺治疗中风合并高血压者可调节血脂的变化 ,从而起到治疗该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邓广业 《河北中医》2007,29(11):980-980,987
目的观察熄风通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类风湿关节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用熄风通痹汤治疗,对照组20例用雷公藤片治疗。2组均30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55.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熄风通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多元醇通路(PP)中醛糖还原酶(AR)灯盏细辛联合依帕司他(EPST)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氧化应激以及肾功能的干预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以及各干预组(模型组、EPST组、灯盏细辛组和EPST+灯盏细辛组)。各干预组采用单次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合并喂养高脂高糖饲料的方法制备大鼠DN模型。持续灌胃给药6周后,观察大鼠一般形态学变化; 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形态变化; 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FBG)水平; 动物体重天平检测体重水平; 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 试剂盒检测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 ELISA检测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mAlb)和肾组织AR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三多一少”糖尿病典型症状,肾小球肥大,肾小管呈空泡样变性,FBG水平升高(P<0.01),体重水平降低(P<0.01),24 h UmAlb、Scr和BUN水平升高(P<0.01),SOD和GSH水平降低(P<0.01),MDA水平升高(P<0.01),AR活性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整体状态好转,肾组织病理结构损害显著降低,FBG水平降低(P<0.01),体重水平升高(P<0.01),24 h UmAlb、Scr和BUN水平降低(P<0.01),SOD和GSH水平升高(P<0.01),MDA水平降低(P<0.01),AR活性降低(P<0.01),而EPST+灯盏细辛组的作用显著优于EPST或灯盏细辛组(P<0.05)。结论:灯盏细辛与EPST联合给药能改善DN大鼠肾功能以及提高其抗氧化能力,且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给药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肾组织AR活性来抑制PP的激活,并协同减轻肾组织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ISMN-SR)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69例ISH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35例口服ISMN-SR 40mg,B组34例口服吲哒帕胺2.5 mg,均每日1次,疗程均为8周。结果用药后A组收缩压(SBP)显著下降(P<0.01),但舒张压(DBP)用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SBP、DBP均有显著下降(P均<0.01)。2组比较,DBP与脉压(PP)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用药期间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ISMN-SR能降低ISH患者的SBP,而对DBP影响不大,从而使PP减少,有利于ISH患者的降压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芪仙安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予芪仙安肠方,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口服;对照组18例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每次1g,每日3次口服。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7.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IgA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IgG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芪仙安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张伯鹏  赵艳  何淑宏 《河北中医》2008,30(5):523-524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HBV-GN)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5例HBV-GN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予拉米夫定10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4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2组均24周为1个疗程。2组均在治疗前、治疗第122、4周及随访6个月后行症状积分评定各1次,并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食欲及腹胀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乏力及水肿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组证候及尿蛋白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实验室指标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V-GN在改善证候及尿蛋白方面优于单纯拉米夫定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