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安进  张芳  徐艳 《中国药房》2007,18(26):2010-2011
目的:评价干扰素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济学效果。方法:对2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并运用Bootstrap法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干扰素组、拉米夫定组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9 128.31、11 491.70;以成本较低的干扰素组为基本组,拉米夫定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45 727.01;Bootstrap分析得拉米夫定组的增量成本平均中值为46 236.24。结论:干扰素治疗方案虽有效率较低,但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2.
李宏 《中国医药指南》2013,(12):217-217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并与干扰素治疗方案进行比较。方法选取85例CHB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分别给予拉米夫定和干扰素治疗,观察拉米夫定组和干扰素组治疗一年后效果。结果治疗1年后,拉米夫定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HBeAg转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ALT复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部分患者见流感样症状,4例出现骨髓抑制,对症治疗后减轻或消失。结论拉米夫定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较好,不良反应较小,干扰素HBeAg转换率较好,提示拉米夫定有较好的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乙肝的5种方案的临床疗效及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对慢性乙肝的5种治疗方案(A组:α1b-干扰素;B组:拉米夫定;C:上两种药联合使用;D组:α1b-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E组:α1胸腺因子)进行评价。结果HBeAg阴转率方面,B组即拉米夫定组最低,仅为10.94%,而其他4个组均>50%;在HBV-DNA阴转率方面,拉米夫定组和α1b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组最高,分别为85.94%和8 7.93%;在ALT复常率方面,C、D、E三组复常率明显高于A、B两组,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从成本效果比看,在获得相同效果时所花费的成本中α1b干扰素组、拉米夫定组和α1b-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组较其他2组明显降低,其中α1b-干扰素组8156.7元;拉米夫定组6935元;α1b-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组15091.7元;α1b-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组26033.4元;α1b-干扰素联合α1胸腺因子组89978.4元。结论在慢性乙肝病人的药物选择上应首先考虑以单用α1b-干扰素、单用拉米夫定或α1b-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为最佳治疗方案,而这3组当中α1b-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略好于另外2组。经济条件允许下、上述治疗效果确实不佳者可考虑联合使用胸腺五肽及α1胸腺因子免疫调节药。  相似文献   

4.
张青  岳瀛  尚北城  陈燕 《中国药房》2007,18(17):1292-1293
目的:比较3种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方法:查阅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文献,按不同的给药方案将其分为3组:干扰素+苦参素(A组)、干扰素+胸腺肽(B组)、拉米夫定+苦参素(C组),3组用药时间均为90d,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3种给药方案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成本间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B组为较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覃英镨  徐唯 《中国药房》2012,(44):4189-4191
目的:评价2种含苦参素治疗方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经济学效果。方法: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拉米夫定+苦参素(A组,40例)、干扰素α-2b+苦参素(B组,43例)治疗,总疗程均为12个月。以药品费和给药费为治疗成本,以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3项指标为临床疗效指标,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组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3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B组3项指标的成本-效果比(333.3、345.2、256.5)比较,A组更低(220.8、276.0、200.73),以A组为参照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289.9、906.4、818.0。结论:A组方案较B组方案治疗HBeAg阳性CHB疗效相似,但经济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4种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种疾病所产生的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4种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方案(A-苦参素注射液、B-拉米夫定 胸腺肽、C-干扰素、D-拉米夫定)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4种方案的有效率分别为74.14%、91.25%、82.86%、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07%、8.75%、38.57%、1.39%;成本-效果比分别为88.83、134.89、174.11、91.03。结论:D方案为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曾达武  谢碧霞  江家骥 《海峡药学》2009,21(11):135-137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与α-干扰素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疗效。方法98例HBeAg阳性CHB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用拉米夫定100mg.d^-1口服,8周后联合α-干扰素5MIUsc,隔日1次,治疗8周,最后单用α-干扰素5MIU16周;B组单用α-干扰素5MIUsc,隔日1次,共24周;两组患者在α-干扰素停药后随访6个月。结果结束时,A组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V DNA〈105与B组比较,P值均〈0.05;但完全应答率无差异;而随访6个月时,A、B两组各指标均无差异。结论拉米夫定与α-干扰素二者序贯治疗CHB短期疗效优于单一α-干扰素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单采用干扰素α-2b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干扰素α-2b治疗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复发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要加强护理,减少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几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青云  林琴 《海峡药学》2005,17(5):161-162
通过药物经济学理论的成本分析,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出费用合理、效果显著的处方,为药品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对几种不同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案药物经济学分析做一简述,并分析了不良反应、疗效与成本的关系.结果显示拉米夫定治疗组的成本-效益比最好,但在HBeAg阴转率方面α-干扰素优于拉米夫定组,而联合治疗组与α-干扰素组的成本效果比无明显差别.α-干扰素不良反应引起的直接成本高于拉米夫定不良反应所引起的直接成本,但远期疗效较好.拉米夫定的近期疗效好,但必须长期给药,从而增加了直接成本.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应用干扰素a-1b和拉米夫定(贺普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干扰素a-1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成本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a-1b治疗病毒标志物的阴转率较高;贺普丁治疗病毒标志物的反跳率较高;但拉米夫定的治疗成本、成本-效果比均优于干扰素a-1b。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经济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