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目的探讨使用F8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处理孤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孤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6例,其中左侧结石12例,右侧结石14例。结石直径0.6~2.2 cm,平均直径为(1.38±0.22)cm。采用F8"铂立"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进行碎石。术后常规留置F6 D-J管4周,留置导尿1周。术后1 d查腹部平片(KUB)。结果 23例一次顺利置入输尿管导引鞘,2例留置D-J管2周后二次软镜碎石成功,1例D-J管头端未越过结石,仍无法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改经皮肾通道顺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成功。一次碎石成功率88.5%(23/26),二次碎石成功率100%(26/26)。手术时间15~45 min平均(27±3.2)min。术中输尿管穿孔1例,术后感染1例。结论采用F8组合式输尿管软镜处理孤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微创、有效,可作为治疗孤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吸引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智能监控内压输尿管软镜吸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高于观察组[(134.14±31.05)min vs(68.61±29.12)min],术中出血量多于观察组[(378.14±40.69)ml vs(205.04±31.6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82% vs 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智能控压的输尿管软镜吸引取石术应用于肾结石中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患者下床活动,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处理大于2.0 cm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采用电子输尿管软镜(Olympus V5)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直径≥2.0 cm的肾结石的43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预先留置F5双J管1~2周。术中先用F8.0/9.8输尿管硬镜留置导丝,沿导丝置入输尿管软镜输送鞘,再引入输尿管软镜进行钬激光碎石,尽可能将结石粉末化,直径大于3 mm的结石碎屑尽可能用套石网篮取出。结果 43例患者结石长径2.0~3.2 cm,平均2.4 cm。一次进镜成功率95.3%(41/43),2例因输尿管腔狭小未能一期行输尿管软镜手术。手术时间35~120 min,平均68 min。术后3例出现寒战、发热等感染症状,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无严重出血等并发症。术后住院2~4 d,平均3.2 d。术后12周随访,结石清除率86%(37/43)。结论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2.0 cm肾结石,安全、有效,特别适用于高龄、孤立肾、既往有切开取石或经皮肾镜术后复发肾结石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髓质海绵肾结石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经输尿管输送鞘(UAS)置入软镜至各肾盏,镜下找到结石所在部位,采用钬激光切开乳头黏膜,然后粉碎结石,冲洗或取出结石碎片。术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复查尿路平片。结果 14例患者均发现结石并行碎石处理,切开黏膜及乳头管未导致大出血,部分患者腰疼症状在术后3~7 d内或拔除双J管后缓解,大部分结石碎片自行排出,术后3个月复查,多数患者结石数量明显减少。结论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技术治疗髓质海绵肾结石效果良好,可显著减轻患者结石负荷,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微创、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葛平刚 《医学信息》2019,(20):114-115
目的 探究经皮肾镜与输尿管镜在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采取经皮肾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输尿管镜碎石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54.3±9.23)min、术中出血量(238.21±32.63)ml、住院时间(8.75±3.16)d均高于对照组的(51.4±7.64)min、(184.37±96.22)ml、(5.92±2.4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高热6例,对照组5例(P>0.05);研究组术后1月结石清除率(98.28%)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输尿管损伤、穿孔。结论 尽管经皮肾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相对出血量稍多、住院时间较长,但结石清除率高,且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科2012年01月~2014年4月122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109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手术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结石直径>1.0 cm的患者中,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34.5±3.6)min,术后3个月结石排净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56.7±5.7)min,术后3个月结石排净总有效率为6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石直径≤1.0 cm的患者中,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22.3±2.3)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40.8±4.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结石排净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2%,对照组为89.6,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对于直径P>1.0 cm的输尿管结石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分析16F微通道输尿管镜经皮肾钬激光治疗肾结石与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肾结石(<2 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16 F微通道输尿管镜经皮肾钬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石清除率、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6.19±1.37) mL、(2.37±1.92) g/L、(4.26±1.04) d、(3 325.48±413.51)元]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4.38±6.52) mL、(7.76±5.83) g/L、(7.15±2.17) d、(4 226.15±546.8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清石率(95.56%)比对照组(82.22%)更高,对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月清石率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BUN和Cr水平[(19.86±0.19) mmol/L、(315.08±10.84) μmol/L]高于对照组[(15.44±0.32) mmol/L、(267.29±19.25) μmol/L],对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8.89%)显著高于对照组(28.89%),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16F微通道输尿管镜经皮肾钬激光治疗相比,输尿管软镜治疗结石直径<2 cm的肾结石患者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建议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围术期多元化体温保护策略对智能监控肾盂内压输尿管软镜吸引取石术患者内稳态及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3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择期行输尿管软镜吸引取石术手术患者60例,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D组多元化体温保护组,C组常规体温保护组,记录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即刻(T1)、手术开始后30min(T2)、术毕即刻(T3)、清醒拔管即刻(T4)时间点的鼻咽温度值。分别于T0、T2、T4时间点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乳酸含量及碱剩余值。观察并记录患者麻醉复苏情况及术后24 h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T1 ~T4时C组的鼻咽温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无明显变化;D 组在T1~T4 时的鼻咽温,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麻醉诱导后各时间点碱剩余值低于诱导前,乳酸高于麻醉诱导前;而D组与麻醉诱导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D组患者苏醒时间及复苏室离室时间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24 h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智能监控肾盂内压输尿管软镜吸引取石术患者围术期中,采用多元化体温保护策略可保护患者体温、维持内环境稳定,提高患者术后复苏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从而促进患者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中动态监测肾盂压变化及手工冲洗法调整灌注压力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18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动态监测肾盂内压患者136例(监测组),未监测患者53例(未监测组);监测组患者依据肾盂内压力(IPP)又分为高压组49例(术中IPP≥40 cm H2O且累计时间超过1 min)及低压组87例。统计监测组及未监测组、高压组及低压组患者术后3 d的发热率(T≥38.5℃)。结果术后发热与患者年龄、性别、患肾、术前尿路感染、结石部位无明显关系,而与是否监测肾内压、感染性结石、手术时间、术中肾盂内压肾盂压力大于等于40 cm H2O且累计时间超过1 min相关。未监测组术后发热率高于监测组,高压组术后发热率高于低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术术中动态监测肾盂压变化,手工灌注控制肾盂内压力对患者术后恢复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减少术后发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S)与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直径≤2 cm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为≤2 cm肾结石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160例直径≤2 cm的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FURS组和PCNL组,每组80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碎石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FURS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PCNL组[(45.05±12.89)min vs (65.95±14.63)min],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费用均低于PCN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URS组和PCNL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5.00%和92.50%,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0.79%和87.8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UR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CNL组(5.26% vs 17.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直径≤2 cm的肾结石,FURS和PCNL两种手术方式均具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但PCNL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相比PCNL,FURS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以及住院费用低等优势,因此FURS是治疗直径≤2 cm肾结石更好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硬膜外麻醉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下段输尿管结石患者16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局部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其中应用局部麻醉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者80例(局部麻醉组),硬膜外麻醉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80例(硬膜外麻醉组)。结果局部麻醉组与硬膜外麻醉组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及总并发症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具有严格适应证的患者中,行局麻下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和经济的碎石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针对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5月的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碎石时间、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通过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碎石时间、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碎石成功几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碎石成功几率为73.33%,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比较,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针对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效果好,并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与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32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观察组采用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0.91%)高于对照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7.53±3.97) min,短于对照组的(42.59±4.34) min,术后出血量(18.59±5.21) m L,少于对照组的(31.68±4.72) 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5.31±1.62) d,与对照组的(5.28±1.48)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较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更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在肾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从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接收并治疗的肾结石患者中抽取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使用输尿管软镜治疗,对照组使用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到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结论在肾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于结石直径在20mm以下的,采用输尿管软镜效果较好,而结石直径在20mm以上的,适合使用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而当患者具有凝血功能以及解剖结构异常、穿刺困难、肾功能不全情况时,无论结石直径是否大于20mm,均当选用输尿管软镜治疗。  相似文献   

15.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9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06年7月至2009年8月196例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碎石率、排石率和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时间(56.2±18.1)min;单次手术结石粉碎率94.4%(185/1%),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4±3.2)d。术后发热33例次;所有患者均有轻度血尿,3~4d可消失;随访1~3个月,结石排净率为97.8%(181/185),4例未排净结石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治愈;4例改开放取石术,7例结石上移入肾盂,留置双J管,后行外冲击波碎石后治愈。结论钬激光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一种安全、高效、微创的碎石方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尿道狭窄切开术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尿道狭窄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10例采用传统疗法,观察组11例采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切开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3.6±3.7)min。对照组为(63.8±5.9)min,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6.142)。无1例患者出现尿瘘现象。随访后观察组排尿正常患者10例(90.1%),对照组仅5例(5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7.253),其他患者接受定期尿道扩张排尿也恢复正常。结论对于尿道狭窄患者采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切除术相较于传统术式有可准确切割、视野清晰、出血量少且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等优点,且降低再复发率,有优良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输尿管硬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520侧(50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37侧,中段86侧,下段397侧.结果:输尿管上段、中段、下段结石治愈率分别为86.5%、89.5%、94.7%,下段结石治愈率明显高于中、上段结石(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5.4%;其中输尿管穿孔共16例(3.1%),发生于输尿管上段结石者明显高于中、下段结石者(P<0.05).结论:输尿管硬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损伤小,可作为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 URSL)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3年7月铜陵市人民医院采用URSL治疗的132例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1周复查输尿管B超或腹部X线平片显示无结石残留或结石<3 mm为成功、反之为失败的标准分组,其中手术成功111例为成功组、失败21例为失败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病程长短(>8周 vs≤8周)、结石嵌顿与否、结石大小(>1.2 cm vs≤1.2 cm)等指标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是影响URSL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病程长、结石嵌顿、结石较大等因素直接影响URSL的效果;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减少输尿管镜碎石术的失败比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硕通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脓肾对清石率、尿脓毒血症、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上尿路结石合并脓肾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1例。两组术前均行B超引导下肾穿刺引流脓液与抗菌治疗,炎症控制后,硕通镜组给予硕通镜钬激光碎石术,输尿管软镜组给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置鞘成功率、术后第1 d和术后1个月清石率、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肾功能指标尿中α1微球蛋白(α1-M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硕通镜组手术时间长于输尿管软镜组(P<0.05);硕通镜组术后第1 d清石率(84.31%)高于输尿管软镜组(66.67%)(P<0.05);两组术后1个月清石率(96.08%、92.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硕通镜组术后6 h、术后24 h CRP、IL-6、TNF-α低于输尿管软镜组(P<0.05);硕通镜组术后6 h、术后24 h CD3+、CD4+、CD4+/CD8+水平高于输尿管软镜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2周α1-MG、BUN、SCr、Cys-C、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并发症总发生率(1.96%、5.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硕通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脓肾均安全有效,但硕通镜术后早期清石率较高,并能改善围手术期炎症反应与机体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使用铂立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58例肾结石患者,经术前尿路造影(CTU)定位,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4~12周。结果 52例一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8 min左右,6例行二期软镜治疗,术后1周复查有24例结石残留,56例术后发生感染,其中17例脓毒症/脓毒症休克。结论铂立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能较好完成各类肾结石手术,损伤小,但伴发的感染尤其是脓毒症要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