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 研究应用脑电图(EEG)检查对有宫内窘迫史但Apgar评分正常、神经症状不明显的新生儿是否有临床价值。方法 对该类新生儿常规做脑电图分析、NBNA评分,6个月大时做运动情况、姿势发育、反射发育及Vojta检查,得出数据后分析其意义。结果 58例该类患儿中EEG异常者18例,其中并NBNA评分低于35分者16例,6个月大时做姿势、反射发育及Vojta检查并有异常者15例。结论 EEG能早期发现该类新生儿有脑功能受损者。并为其预后及继续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行为神经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化莲  李文涛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5):1007-1007,1012
目的探讨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对围生期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对57例妊娠糖尿病母亲所产新生儿及48例同期分娩的母亲孕期和出生时无异常的足月新生儿进行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并行脑电图(EEG)和头颅B超检查。结果27.6%患儿生后7 d NBNA≤35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被动肌张力及主动肌张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EEG检查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NBNA测定和EEG检查能够早期发现母亲妊娠糖尿病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影响,可尽早对轻微脑损伤婴儿进行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3.
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通过临床分度,新生儿行为测定,脑部CT对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患儿进行早期评估,判断预后,以便早期干预治疗。方法 按照1996年杭州会议修定的HIE临床分度标准,轻度13例,中度27例,重度14例,同时对其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进行评估,头颈CT扫描检查,并随访至6个月时进行发育商评估,以DQ≥90为达标水平。结果 临床分度为轻、中度HIE者在6个月时DQ达标率无显著差异。轻、中、重度HIE患儿在不同日龄NBNA评分有显著差异性(P<0.001),临床分度越重,NBNA评分越低。14d时NBNA≥35分和<35分者在6个月时DQ达标率有显著差异性,对判断HIE预后有较大的价值。临床分度与颅脑CT分度符合率80.8%,CT分度轻、中度在6个月时DQ达标率无显著差异性,中与重度有显著差异性,与预后有关。结论 只有将临床分度、NBNA评分、头颈CT三者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能早期准确地判断HIE的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通过临床分度 ,新生儿行为测定 ,脑部CT对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患儿进行早期评估 ,判断预后 ,以便早期干预治疗。 方法  按照 1996年杭州会议修定的HIE临床分度标准 ,轻度 13例 ,中度 2 7例 ,重度 14例 ,同时对其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进行评估 ,头颅CT扫描检查 ,并随访至 6个月时进行发育商评估 ,以DQ≥ 90为达标水平。 结果 临床分度为轻、中度HIE者在 6个月时DQ达标率无显著差异。轻、中、重度HIE患儿在不同日龄NBNA评分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0 1) ,临床分度越重 ,NBNA评分越低。 14d时NBNA≥ 35分和 <35分者在 6个月时DQ达标率有显著差异性 ,对判断HIE预后有较大的价值。临床分度与颅脑CT分度符合率 80 8% ,CT分度轻、中度在 6个月时DQ达标率无显著差异性 ,中与重度有显著差异性 ,与预后有关。 结论  只有将临床分度、NBNA评分、头颅CT三者结合起来 ,综合分析才能早期准确地判断HIE的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已经认识到新生儿抽搐是引起新生儿脑损害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已证实,新生儿抽搐间期的脑电图(EEG)描记是一种有用的判断预后的方法。方法观察组为1982~1985年住院的经 EEG 检查有过抽搐或被怀疑有过抽搐的40例新生儿。依据EEG 记录和既往规定的标准,将其划分为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和重度异常,追踪了全部存活者并进行了详细的临床神经学检查和 Denver 发育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儿重度一氧化碳中毒(COP)的可行性。方法1例生后18d的新生儿重度COP急性期患儿,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减弱,NBNA评分15分。取孕12周胚胎前脑细胞体外培养扩增11d,获取人神经干细胞(NSCs)球,经患儿脑室穿刺注入。结果移植后28d,患儿肌张力、原始反射明显改善,NBNA评分35分。移植后9个月Peabody量表,0~6岁儿童神经心理检查量表评估,患儿运动、智力、语言发育正常。结论本例人胚胎来源NSCs移植治疗急性期新生儿重度COP,临床疗效显著。最终的疗效还需更多病例的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生后14天行为神经测定低评分新生儿的早期干预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研究早期干预以生后14d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低评分新生儿的作用。方法 18例NBNA评分的婴儿接受早期干预。6-12个月应用儿心0-3小时精神发育量表检查。结果 18例中除1例DQ<70分外,余DQ均>70分。3例出现脑性瘫痪。结论 早期干预有利于促进低NBNA平分小儿的智力恢复,且能早期发现脑性瘫痪,可得到矫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儿重度一氧化碳中毒(COP)的可行性。方法 1例生后18d的新生儿重度COP急性期患儿,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减弱,NBNA评分15分。取孕12周胚胎前脑细胞体外培养扩增11d,获取人神经干细胞(NSCs)球,经患儿脑室穿刺注入。结果 移植后28d,患儿肌张力、原始反射明显改善,NBNA评分35分。移植后9个月Peabody量表,0—6岁儿童神经心理检查量表评估,患儿运动、智力、语言发育正常。结论 本例人胚胎来源NSCs移植治疗急性期新生儿重度COP,临床疗效显著。最终的疗效还需更多病例的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窒息新生儿超早期诊断脑损伤的价值。方法:对2003年9月至2005年6月收治住院的49例窒息新生儿生后6 h内进行EEG检查。结果:49例窒息新生儿中,诊断缺氧缺血性脑病(HIE)33例,EEG异常21例,异常率63.3%;单纯窒息16例,EEG仅1例异常,异常率6.3%,中重度HIE患儿EEG异常100%。EEG异常程度与HIE临床分度基本一致,EEG表现为电静息、爆发抑制改变且2周后持续不恢复者预后差。结论:新生儿窒息早期(6 h内)即可出现EEG改变,EEG可早期反映窒息后脑损伤及程度,EEG可作为窒息新生儿超早期诊断脑损伤的重要检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该文报道1例卡马西平(CBZ)引起复杂性部分癫痫伴有局灶性脑电图(EEG)异常。病例男性,6个月时出现全身性强直一阵挛性癫痫发作(GTC),每周2~3次。足月顺产,个人史,过去史均无特殊。神经系统、实验室、头颅 CT、EEG、脑脊液检查均正常。服鲁米那(PB)后血清浓度≤30mg/L 仍有发作。8个月时 EEG 示左枕叶棘波,停 PB 改用丙戊酸钠(VPA),尽管血清浓度达100~120mg/L,仍未能控制发作。14个月时言语发育延迟,全身体检及神经系统检查正常,磁共振成像及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几种脑损伤类型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符合HIE诊断标准的 6 5例患儿于生后 5~ 10d做头部CT检查 ,并于生后 6、12、18、2 4个月做智力测验及神经系统检查。 结果   6 5例中 5 3例发育正常( 81 5 % ) ,12例有不同程度发育落后 ( 18 5 % )。其中智能发育异常 5例 ,可疑 6例 ,脑性瘫痪 (CP) 6例 ,视听障碍 1例。 5例智能发育异常者中 4例为生后头部CT呈广泛低密度改变导致的脑软化、脑发育不良 ( 80 % )。 结论  HIE患儿头部CT呈广泛低密度改变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中枢性协调障碍的诊断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方法患儿常规进行围生期高危因素、V0jta反射、脑干诱发电位、智能、头颅CT或删检查。结果28例婴儿具有高危因素的16例(57%)、Vojta姿势反射异常28例(100%)、听觉诱发电位异常2例(2/6,33.3%)、头颅Cr或删异常13例(46.4%)、智商低下3例(3/6,50%)。结论Vojta姿势反射检查对于早期诊断ZKS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合围生期的高危因素等项检查可提高其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早产儿根据产前有无胎膜早破分为未足月胎膜早破组(n=40)和对照组(n=37)。分别对二组患儿在纠正胎龄至40周、纠正胎龄后3个月、纠正胎龄后6个月进行新生儿神经发育评分(NBNA)及婴幼儿智能运动发育检测(CDCC),比较二组神经发育情况。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组3个月及6个月运动心理发育指数(PDI)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a〈0.05)。二组NBNA评分、3个月及6个月智能发育指数(MDI)比较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a〉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对早产儿远期运动心理发育有明显的延迟和滞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神经节苷脂GM1(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对患儿急性期及远期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将51例中度HIE患儿分为GM1治疗组(n=27)和对照组(选用1,6-二磷酸果糖或脑活素治疗,n=24)。新生儿期采用NBNA评分,随访期间每3个月采用Gesell量表法对其进行发育评价,对出现神经系统异常者给予相应的康复训练。结果治疗组中死亡1例,失访2例,随访的24例中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者8例,包括适应性异常3例、大运动异常5例、精细运动异常4例、语言异常3例、个人-社交异常2例;对照组中死亡1例,失访4例,19例随访病人中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者8例,包括适应性异常4例、大运动异常5例、精细运动异常5例、语言异常6例、个人-社交异常4例。两组Gesell在总均值和语言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9月龄随访时两组Gesell均值在语言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GM1治疗新生儿HIE可以减轻HIE所致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相似文献   

15.
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行为神经评估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有20项,检查包括:行为能力6项,主动被动肌张力8项,原始反射3项,一般状态3项,共20项.每项评分有3个分度(0,1,2),满分为40分.NBNA可早期判断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的脑功能异常,预测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且方便实用,经济可靠.现对HIE足月儿及健康足月儿进行NBNA评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评价神经节苷脂GM1(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对患儿急性期及远期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将51例中度HIE患儿分为GM1治疗组(n=27)和对照组(选用1,6.二磷酸果糖或脑活素治疗,n=24)。新生儿期采用NBNA评分,随访期间每3个月采用Gesell量表法对其进行发育评价,对出现神经系统异常者给予相应的康复训练。结果治疗组中死亡1例,失访2例,随访的24例中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者8例,包括适应性异常3例、大运动异常5例、精细运动异常4例、语言异常3例、个人一社交异常2例;对照组中死亡1例。失访4例,19例随访病人中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者8例,包括适应性异常4例、大运动异常5例、精细运动异常5例、语言异常6例、个人一社交异常4例。两组Gesell在总均值和语言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9月龄随访时两组Gesell均值在语言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并(P〈0.05)。结论早期应用GM1治疗新生儿HTE可以减轻HIE所致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相似文献   

17.
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身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2002-08—2004-12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49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低温组在生后2~10h内给予全身亚低温治疗,维持肛温在(33~34)℃,持续72h,对照组在监护下维持肛温在(37·0±0·5)℃,两组急性期及恢复期其余治疗措施相同。通过对两组患儿不同时期神经学评分、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及婴幼儿智能运动发育检测等来评价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远近期疗效。结果(1)神经学评分: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神经学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低温组在治疗12h、24h、48h、72h及80h的神经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神经行为测定:两组患儿分别在生后7d、14d和28d做NBNA检测,14d和28d的NBNA测定,低温组测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3)婴幼儿CD-CC智能发育评估: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低温组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全身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明显的近期和远期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防治早产儿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早产儿30例。男23例,女7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EPO治疗组,各15例。EPO治疗组于生后即开始予EPO治疗。所有患儿随诊至1岁,定期行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查及头颅B超等影像学检查,并于纠正胎龄40周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检测(NBNA)。结果1.EPO治疗组NBNA评分正常者占73.33%,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2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2.纠正胎龄1个月时二组患儿ABR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3~6个月时,EPO治疗组ABR异常率明显小于常规治疗组(P<0.05)。EPO治疗组后期ABR的异常程度较前明显减轻。结论早期使用EPO可改善早产儿预后,减少或减轻早产儿脑损伤。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5例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几种脑损伤类型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符合HIE诊断标准的65例患儿于生后5-10d做头部CT检查,并于生后6,12,18,24个月做智力测验及神经系统检查。结果:65例中53例发育正常(81.5%),12例有不同程度发育落后(18.5%),其中智能发育异常5例,可疑6例,脑性瘫痪(CP)6例,视听障碍1例,5例智能发育异常者中4例为生后头部CT呈广泛低密度改变导致的脑软化,脑发育不良(80%),结论:HIE患儿头部CT呈广泛低密度改善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胎龄、日龄、体重及性别对健康足月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的影响,并与常模数据进行比较,探讨NBNA的理想值范围.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至2012年6月河北省三河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健康足月儿,生后1周内行NBNA测定,对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学描述,对不同胎龄、检查日龄、体重及性别之间NBNA总分的差异应用秩和检验,探讨NBNA总分的影响因素.并且对比分析本项目与1988年中国12城市健康新生儿NBNA评分的差异.结果 共入选1345例健康足月新生儿,NBNA总分均在37分以上,平均(39.6±0.7)分.扣分项目主要出现在对光习惯的形成、对声音习惯的形成、握持反射及牵拉反应4个单项中,以牵拉反应扣分最多.不同胎龄、日龄、体重及不同性别之间NBNA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胎龄增加,NBNA满分率有增加趋势.与1988年中国12城市健康新生儿NBNA评分结果进行比较,NBNA得分分布有显著差异,本项目得分无37分以下者,且39分及40分所占比例更高.结论 NBNA作为一种足月新生儿的行为神经评估方法,在健康足月儿中总分的分布不受性别、日龄及体重的影响,但NBNA评分的满分率存在随胎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将生后7天以内新生儿NBNA总分35~36分视为正常须谨慎,足月新生儿NBNA评估中理想得分为37分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