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RP—HPLC法测定氯地滴耳液中两组分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霉素地塞松米滴耳液(氯地滴耳液)为医院自制制剂,其处方为:每100mL含氯霉素0.25g,地塞米松磷酸钠0.025g,氯化钠0.4g,硼酸0.85g,硼砂0.025g,羟苯乙酯0.03g。目前标准中测定其中氯霉素含量多用微生物效价法,较烦琐且不准确,或用UV法在278nm处测定,而地塞米松磷酸钠和羟苯乙酯在此波长处亦有吸收,测定结果偏高。为了更好地控制该制剂质量,本文采用RP—HPLC法同时测定2组分含量,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做为质控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制氯霉素糊,建立氯霉素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乙醇将氯霉素溶解出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氯霉素溶解后在278nm波长处可进行测定含量。结果氯霉素糊经乙醇溶解后稀释为每1ml中含20μg的溶液的分光光度法,在278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论氯霉素糊性质稳定,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糊剂中氯霉素含量快捷准确,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557-5558
选取我院收治的中耳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行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对照组行氯霉素滴耳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经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经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不仅能够改善中耳炎症状,还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展 《浙江临床医学》2012,(11):1391-1392
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性疾病,其病变部位主要位于鼓室,可累及中耳其他组织结构,患者多表现为耳痛、耳鸣和脓性分泌物渗出现象,同时伴随听力明显减退等现象。除胆脂瘤型和骨疡型需要手术方法治疗以外,大部分患者仅需局部药物治疗。作者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氧氟沙星滴耳液与氯霉素滴耳液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比较两者临床疗效及细菌清除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812-1813
观察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中耳炎的效果。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进行治疗的88例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氯霉素滴耳液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8%,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1例耳部瘙痒,并发症发生率为2.3%,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头痛,3例耳部瘙痒,2例耳部刺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中耳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背景:将地塞米松以某种涂层方式固定到体外循环管道表面,既可持续地起到抗炎作用,又不至于由于血药浓度过大而产生不良反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塞米松的抗炎作用.目的:研制新型抗凝血活性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涂层管路,评价涂层管道稳定性、抗凝活性及抗血小板等性能.方法:用浓硫酸、聚乙烯亚胺依次预处理聚氯乙烯体外循环管路表面.分别通过预混、离子键两种方式制备地塞米松磷酸钠涂层聚氯乙烯体外循环管道,对涂层管道进行涂层物定量分析,以未涂层的聚氯乙烯体外循环管路为空白对照,评价3组抗凝血、抗血小板、抗蛋白黏附等性能及涂层聚氯乙烯体外循环管道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与结论:预混及离子键制备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涂层聚氯乙烯管道表面固定地塞米松磷酸钠的最大固定量分别为(2.06±0.68),(3.33±0.75)μg/cm2.预混制备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涂层聚氯乙烯管道抗凝血、抗血小板及蛋白黏附效果优于离子键制备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涂层聚氯乙烯管道和空白对照组(P 〈0.05),且体外释放效果优于离子键制备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涂层聚氯乙烯管道.表明通过预混方式制备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涂层缓释及抗凝性能良好,有抗血小板黏附及血栓形成的功能,能满足体外循环中短期转流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负压吸引和微波照射联合氯霉素硼酸粉在治疗慢性单纯型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耳鼻喉科门诊慢性单纯型中耳炎的临床诊断共1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高负压吸引、耳部微波照射,氯霉素硼酸粉吹患耳,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星滴耳液。观察两组治疗10 d后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负压吸引和微波照射联合氯霉素硼酸粉治疗的慢性单纯型中耳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宋某,男,2岁。两耳流脓,半年有余,曾先后用冰片、氯霉素、滴耳液吹耳、滴耳无效。处方:全蝎末、僵蚕末各5克,分16包,每天早晚各服一包,开水送下。服药一天半,脓液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核性中耳炎的临床特征及应用不同药物进行耳浴法滴耳辅助治疗结核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回顾2000-2008年间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就诊的27例结核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和分析两组分别用异烟肼(INH,H)加利福平(RFP,R)混合滴耳液和氧氟沙星(Ofl)滴耳液耳浴法滴耳辅助治疗结核性中耳炎的疗效.结果:15例用HR混合滴耳液耳浴法滴耳辅助辅助治疗结核性中耳炎患者中,4例5耳鼓膜穿孔愈合,13例16耳2个月后干耳,2例2耳3个月后干耳.12例用Off滴耳液耳浴法滴耳辅助治疗结核性中耳炎患者,1例1耳2个月后干耳,11例13耳3个月后干耳.27例随访2年均无复发.结论:HR混合滴耳液及Ofl滴耳液辅助治疗结核性中耳炎均有较好疗效,但以前者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10.
刘伦  徐秀丽 《临床荟萃》1998,13(5):211-212
氯麻滴鼻液为氯霉素与盐酸麻黄素的复方制剂,主要用于急慢性鼻炎,鼻粘膜阻塞。文献用中和法测定盐酸麻黄素的含量,但该法突跃不明显,终点难以掌握,滴定误差较大。本文参考有关文献在有氯霉素存在的情况下,用旋光法直接测定盐酸麻黄素的含量,取得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硫酸铵—EDTA比浊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推荐并评价了一种比浊测定血浆纤雏蛋白原的新方法.该法简便实用,可进行微量分析;纤维蛋白原浓度在0.025~8g/L 内呈线性。批内、批间CV 分别是3.47%和4.58%,回收率平均为98.9%,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强.作者在文中还重点讨论了所用试剂浓度的选择及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复方左旋氧氟沙星滴耳液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高效低毒稳定的复方左旋氧氟沙星滴耳液。方法:以盐酸左旋氧氟沙星配伍硫酸锌,甘油、乙醇、水作溶媒制备复方左旋氧氟沙星洋耳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左旋氧氟沙星的含量,化学法测定硫酸锌的含量。结果:左旋氧氟沙星的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0.21%(n=6);硫酸锌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7%,RSD为0.94%(n=6)。结论:制备的滴耳液符合该制剂质量标准,疗效确切,可供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防御性输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量效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行剖宫产术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C组,不使用去甲肾上腺素)、NE0.025组[去甲肾上腺素0.025μg/(kg·min)]、NE0.05组[去甲肾上腺素0.05μg/(kg·min)]、NE0.075组[去甲肾上腺素0.075μg/(kg·min)]、NE0.10组[去甲肾上腺素0.10μg/(kg·min)],每组20例。麻醉药注射完成后,NE0.025组、NE0.05组、NE0.075组、NE0.10组分别持续输注去甲肾上腺素0.025μg/(kg·min)、0.05μg/(kg·min)、0.075μg/(kg·min)、0.10μg/(kg·min)。记录低血压、心动过缓、高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NE0.05<...  相似文献   

14.
0.1%地塞米松磷酸钠滴眼剂稳定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塞米松磷酸钠滴眼剂为中国药典95版收载的眼科常用制剂.该制剂与抗生素合用具有很好的抗炎效果.但地塞米松磷酸钠为光敏感物质,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易发生光化降解反应,严重地影响了该制剂的稳定性.本文从稳定剂和包装容器两方面对该制剂进行了改进,通过抗氧化和避光两种手段,大大地提高了该制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厌氧菌的微量稀释法与纸片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并以临床上最常见的脆弱类杆菌21株对10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微量稀释法的 MIC_(90)分别为:甲硝哒唑4μg/ml;氯林可霉素8μg/ml;林可霉素16μg/ml;氯霉素8μg/ml;头孢噻肟16μg/ml。纸片法药敏结果与微量稀释法者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6.
复方替硝唑凝胶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利平  石林  彭静  李里 《华西医学》2001,16(4):452-453
目的;研制复方替硝唑凝胶剂并制定质量控制标准。方法:以替硝唑和氯霉素为主药制成凝胶剂,并用双波长法干272.5nm,343.5nm处测定氯霉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17%(RSD1.44%);98.40%(RSD1.47%)。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控制可行。  相似文献   

17.
赵建  刘红辉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9):1486-1487
【目的】建立康妇灵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VP-ODS色谱柱;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钠(磷酸调pH至3.0)-0.025 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52:24:2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 nm;流速:1.0 ml/min【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2~1.8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1.13%.【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康妇灵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并分析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效果,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05年1月~2015年1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100例患者行氯霉素传统治疗,研究组100例患者行氧氟沙星治疗,探讨并对比患者预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耳部刺痛发生率14%,瘙痒发生率13%,恶心发生率19%,头晕发生率6%,明显优于对照组23%、25%、32%、30%,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相较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效果明显(P0.05)。研究组经治疗后患者满意度97%,显著高于对照组51%(P0.05)。结论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能够有效改善刺痛、瘙痒、恶心、头晕发生率,提高预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运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三种方法对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溶液的样本测定总蛋白量,并进行比较,确定一种可行且简单的测定血红蛋白溶液中总蛋白量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BCA法、Bradford法和Lowry法测定溶液总蛋白量,并采用HiCN法测定溶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比较不同方法测得数据的差异.结果 5份样本用BCA法测得总蛋白量为76.33 g/L,Bradford法测得值为179.59 g/L,Lowry法测得值为22.81 g/L.HiCN法测定血红蛋白量为133.65 g/L.结论 Bradford法是一种可行且重复性好的测定血红蛋白溶液中总蛋白量的方法,BCA法和Lowry法的测定结果明显低于实际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一种线性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的血糖测定方法以满足临床高血糖样本测定之需要.方法:通过对葡萄糖速率法的改良,进行精密度试验、线性试验、对比试验和干扰试验以评价改良方法.结果:批内CV为2.04%~2.51%,批间CV为2.53%~3.01%;线性范围0.012 3~60 mmol/L;与终点法比较相关系数(r)为0.999,相关无显著性(P>0.05),直线回归方程为y=0.996x-0.025;甘油三酯<20.5 mmol/L、血红蛋白<4 g/L、总胆红素<960μmol/L不影响测试结果.结论:该法快速、准确、抗干扰能力强,线性范围宽,适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