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8例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及其管理经验。[方法]对8例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病人的麻醉资料进行分析。在充分术前准备的基础上,采用单纯全麻5例,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3例。全麻诱导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罗库溴铵及气管内表麻,术中根据PETCO2和PaCO2调节呼吸参数,术中麻醉维持采用吸入异氟醚,微量泵泵入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者,给硬膜外试验剂量后全麻诱导,术中间断经硬膜外导管给予局麻药。肿瘤切除前,使用酚妥拉明降压,必要时加用硝普钠,肿瘤切除后,减浅麻醉,加快输液,使用多巴胺或复合去氧肾上腺素维持循环。[结果]在探察、分离肿瘤过程,血压均有升高,尤以单纯全麻更为明显。 肿瘤切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降低,给予多巴胺或复 合去氧肾上腺素很快可以恢复血压在安全范围,8例术终均清醒拔管。[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应用,恰当的麻醉选择和管理,严密的监测是可以保证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在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以提高治疗水平,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8~2010年收治的12例择期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通过完善麻醉前准备和术前用药,选择硬膜外阻滞联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同时采用控制性降压、扩容等麻醉管理技术,确保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成功切除肿瘤,顺利渡过围术期。结果 1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均临床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采用硬膜外阻滞联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传统的开腹手术切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后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44例单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22例,侧卧位,经腹膜后途径的腹腔镜下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开腹组22例,行传统的外科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观察记录术中出现高血压的次数、低血压的次数、血压波动的幅度、升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结果 手术时间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出现术中高血压的比例腹腔镜组比开腹组低,肿瘤切除后出现术中低血压的比例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的术后疼痛程度较轻.结论 腹腔镜组的术中血流动力学较传统外科手术平稳.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地总结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方法:观察嗜铬细胞瘤手术病人41例,麻醉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全麻26例,静吸复合全身麻醉8例,硬膜外麻醉7例。入室后行心电图、血压、SPO2、CVP监测。结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病人术中管理关键在于肿瘤释放儿茶酚胺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危险期是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探查剥离肿瘤和肿瘤切除。结论: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风险极大,但是如果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改善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管理,有效的控制血压,可使麻醉手术的死亡率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联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下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及其管理。方法:对16例择期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完善麻醉前准备和术前用药,选择硬膜外阻滞联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同时采用控制性降压、扩容等麻醉管理技术,加强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动脉血气监测,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结果:与术前比较人工气腹后,MAP、HR、CVP、PaC02均明显升高(P〈0.05),pH值稍降低;肿瘤探查时MAP、HR、CVP明显高于探查前(P〈0.05),但肿瘤切除后显著降低(P〈0.05);术毕血流动力学维持平稳,麻醉苏醒迅速。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围术期是安全可行的,关键在于做好麻醉前准备、合理的麻醉方法及其管理。  相似文献   

6.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阮林  黄冰  黎阳  黄宇 《微创医学》2008,3(1):26-27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与管理.方法 对10例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病人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选用静吸复合全麻.麻醉中给予严密监测,注意CO2气腹对病人的影响,及时有效的处理高血压和低血压.结果 全组病人安全度过麻醉和手术,无麻醉并发症.结论 合理的麻醉与管理可保障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病人的麻醉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地总结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观察嗜铬细胞瘤手术病人41例,麻醉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全身麻醉26例,静吸复合全身麻醉8例,硬膜外麻醉7例。入室后行心电图、血压、SPO2、CVP监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病人术中管理关键在于肿瘤释放儿茶酚胺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危险期是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探查剥离肿瘤和肿瘤切除。结论 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风险极大,但是如果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重视改善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管理,有效地控制血压,可使麻醉手术的死亡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嗜铬细胞瘤手术 14 6例 ,总结其麻醉处理方法。结果 术中 10 3例血压波动明显 ,4 2例心动过速 ,切除肿瘤后 88例血压过低 ,均经积极处理后好转。结论 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内全麻是嗜铬细胞瘤手术首选的麻醉方法 ,术中应常规监测有创动、静脉压 ,麻醉前应备妥血管活性药物 ,以便及时处理血压和心率波动。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惠花  蔡伟华  莫坚 《河北医学》2006,12(9):884-887
目的:总结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方法。方法:22例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加硬膜外组和全麻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血流动力学变化方面,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气腹及肿瘤探查时有显著性变化,全麻加硬膜外组HR、MAP、SBP、DBP较对照组降低,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术中有一定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全麻加硬膜外麻醉是最适宜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进行后腹腔镜下切除术。结果8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2例出现血压升高,随后2~12个月内血压恢复正常。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