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医辨证配合常规治疗脑梗塞100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乔树真  王杰  田腊群 《陕西中医》2004,25(2):116-117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配合常规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将 1 0 0例脑梗塞患者分为气虚血瘀型、痰瘀阻络型、阴虚阳亢型、肾虚血瘀型、痰热腑实型 ,给予中医辨证并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为 91 %。提示 :重视中医辨证治疗 ,有利于脑梗塞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100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配合常规西药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将 1 0 0例脑梗塞的患者 ,根据中医辨证分为气虚血瘀型、肝阳上亢型、肝胆湿热型进行辨证治疗 ,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蝮蛇抗栓酶等。结果 :总有效率为 92 %。提示 :重视活血化瘀通络 ,改善脑缺血状态 ,以利于脑组织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辨病和辨证治疗糖尿病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智敏  王宗录 《陕西中医》2006,27(7):778-77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配合西医治疗糖尿病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将其分为肺胃燥热型、气阴两虚型、气虚血瘀型、阴阳两虚型进行施治,配合西医常规治疗42例患者。结果:总有效率为85.7%。提示:本方法能改善症状,尤其是在防治并发症或合并症等方面有独特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4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建英  智春宁 《陕西中医》2006,27(11):1379-138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中医辨证分型为湿热瘀阻型、气虚血瘀型、脾虚湿阻型3型,分别给予四妙勇安汤、补阳还五汤、参苓白术散加减,并外敷中药,配合西药用尿激酶治疗本病4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100%。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段翠萍 《陕西中医》2012,33(11):1475-1475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配合西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分为4型肝阳上亢,气虚血瘀,痰浊中阻,肾虚血瘀。分别以天麻钩藤饮,补阳还五汤,半夏天麻白术汤和血府逐瘀汤,六味地黄汤和通窍活血汤等加减配合西药(西比灵、辛伐他汀、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本病48例,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疗组48例,总有效率97.92%,对照组43例,总有效率90.7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法治疗颈性眩晕优于单纯的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6.
辨证治疗黄褐斑41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宇傲霜 《陕西中医》2000,21(3):118-118
根据黄褐斑的病证特点,辨证分型为肝郁血瘀、肾阴虚血瘀、肾阳虚血瘀3型,辨证施治并配合中药面膏(白僵蚕、白芨、白芷等)外敷共41例,治愈率为68.29%,总有效率为92.68%。提示本病内外治疗并举的方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葛根素配合中医辩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茹易  赵永胜  叶秀红 《陕西中医》2006,27(2):165-166
目的:观察葛根素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维脑路通、肠溶阿斯匹林、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治疗组40例采用葛根素配合中医辨证施治,气虚血瘀型治以益气活血,风痰上扰型治以熄风化痰,肝阳化风型治以滋阴潜阳。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5%,治疗组92.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能显著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作频率,减轻痛苦,较单纯西药疗效为优。  相似文献   

8.
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为湿热型、血瘀型、阴虚型,湿重型。以中药消瘀汤为基本方,并配合西药治疗,获得了显著疗效。从而证实了本疗法为加速建立侧支循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促进康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辨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晓 《陕西中医》2004,25(9):812-813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将 60例患者分为 4型 ,血热型、血瘀型、血虚型、血燥型 ,同时设对照组口服复方青黛丸。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5 % ,对照组总有效率 76.6% ,( P<0 .0 0 1 )。提示 :中医辨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51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方法:选择寒凝血瘀型痛经病人51例,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当归、赤芍、小茴香、炮姜、元胡、灵脂、蒲黄、官桂、白芍、川芎、牛膝、香附)治疗。结果:治愈26例,总有效率96.08。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具有温经活血,调畅冲任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