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恶性淋巴瘤的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福建省肿瘤医院1209例恶性淋巴瘤(ML)治疗现状和研究进展,1209例ML中霍奇金病(HD)202型占16.7%,其总有效率为94.4%,Ⅰ至Ⅳ期5年生存率为79.4%,Ⅰ、Ⅱ期5年生存率为88.2%,其疗效与国内外相近,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007例,Ⅲ`Ⅳ期点66.9%,中、高度恶性占92.9%,用不同方案化疗。ProMACE-MOPP方案疗效较CHOP为高,对难治性,复发性MHL,老年NHL、小儿ML以及NHL的综合治疗也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颌面颈部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颌面颈部恶性淋巴瘤(ML)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10月-2000年10月收治的ML患者68例临床资料。结果:男42例,女26例,年龄11-67岁,中位年龄46岁,霍奇金病(HD)5例,非霍奇金林巴瘤(NHL)63例,41例患者采用综合治疗,27例采用单纯化疗或放疗,68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4.12%,19.12%,和13.23%,存活患者中以临床I,II期者占绝大多数,死亡患者中以Ⅲ,Ⅳ期为多。结论:颌面颈部ML发病率有增长趋势;对颈部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应反复活检以明确诊断。综合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分期对预后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恶性淋巴瘤是化疗敏感的肿瘤之一,但仍有很多淋巴瘤治疗后会复发,复发后的淋巴瘤治疗往往比较棘手,我们用Vp-16联合化疗治疗52例复治的恶性淋巴瘤,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股资料:本组52例,均经病理学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且全部为复治病例,Kanorfsky评分为60-90分。男36例,女16例,年龄15-79岁,平均为43岁。低度恶性5例,中度恶性26例,高度恶性18例,未分型3例,中一高度恶性占85%。ⅠB期3例,ⅡA期12例,ⅡB期9例,ⅢA期3例,ⅡB期20例,ⅣA期5例。化疗方案: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加用Vp-16,具体用法如下:①CO…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肠道恶性淋巴瘤的发病、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例占同期恶性淋巴瘤的12.9%,66例患者平均年龄35.8岁,临床上常见状是腹痛、腹块、腹泻、便血,主要井发症为肠套叠、肠梗阻。按AnnArbo会议分期:Ⅰ期13例,Ⅱ期27例(ⅡA21例,ⅡE6例),Ⅲ期18例(ⅢA15例,ⅢE3例),Ⅳ期1例。本组病例均经病理确诊,病理类型上均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59例为B细胞淋巴瘤,5例T细胞淋巴瘤,2例组织淋巴瘤。结论肿瘤越大、病期越晚预后越差,病理类型以T细胞淋巴瘤预后最差;手术、化疗加放疗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女性生殖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女性生殖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female genital system lymphoma,PFGSL)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76年1月-2006年8月收治的25例原发性女性生殖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分期、恶性程度、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25例PFGSL患者平均年龄41.2岁,病变部位分别位于卵巢(11例)、宫颈(7例)、子宫(5例)和外阴(2例)。其中B细胞来源22例,T细胞来源1例,来源不明2例。按照国际工作分类(1WF),PFGSL低、中度恶性占78.3%。高度恶性占21.7%。按Ann Arbor分期,ⅠE期8例(32.0%),ⅡE和ⅣE期各6例(24.0%),ⅢE期5例(20%)。治疗方法采用手术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采用手术+放疗+化疗3例,手术+化疗18例,放疗+化疗2例,单纯手术2例。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MST)25个月,5年生存率32.0%。研究发现原发部位、临床分期及IWF不同,其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原发于卵巢者预后最差,晚期(ⅢE,ⅣE)、高度恶性的病例预后明显差于早期(ⅠE,ⅡE)、低度恶性的病例。结论:PFGSL临床症状不典型,预后较差,治疗方法应采用手术及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原发部位、临床分期及IWF是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颌面颈部恶性淋巴瘤 (ML)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 1991年 10月~2 0 0 0年 10月收治的ML患者 68例临床资料。结果 :男 4 2例 ,女 2 6例 ;年龄 11~ 67岁 ,中位年龄 4 6岁。霍奇金病 (HD) 5例 ,非霍奇金林巴瘤 (NHL) 63例。 4 1例患者采用综合治疗 ,2 7例采用单纯化疗或放疗。68例患者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4 4 12 %、19 12 %和 13 2 3% ,存活患者中以临床Ⅰ、Ⅱ期者占绝大多数 ,死亡患者中以Ⅲ、Ⅳ期为多。结论 :颌面颈部ML发病率有增长趋势 ;对颈部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应反复活检以明确诊断 ;综合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临床分期对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 B-NHL-BFM95方案治疗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入组20例经病理确诊的14岁以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均接受改良 B-NHL-BFM95方案治疗,未行放疗。结果近期疗效:18例(900%)CR,2例(100%)PD。治疗期间大部分患者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经对症处理恢复正常,不影响下一步治疗。中位随访55个月,全组3 a 无事件生存率800%,Ⅰ~Ⅱ期1000%,Ⅲ~Ⅳ期600%;低危组1000%,中危组857%,高危组500%。结论改良 B-NHL-BFM-95方案治疗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特别是低、中危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1993年6月至1996至6月,我们应用噻替哌(ISPA)、足叶乙甙(VP-16)、平阳霉素(PYM)和强的松(PDN)联合组成的TEPP方案,治疗应用一般化疗方案治疗无效或缓解后又复发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6岁,中位42岁。全部病例均经病理学确诊为NHL,按国际标准分类,低度恶性1例,中度恶性22例,高度恶性13例。按AnnArbor会议制订的临床分期标准,ⅡA期6例,ⅡB期7例,ⅢA期9例,ⅢB期8例,ⅣA期3例,ⅣB期3例。36例中20例应用CHOP方…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临床及预后分析(附3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BL)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经过及预后因素,探讨更好的治疗模式。方法:收集1992年9月,2006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37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BL)的临床发病特点、治疗经过及疗效、预后随访结果。结果:37例PBL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5岁(29~82岁)。根据Ann Arbor分期标准,ⅠE期16例,ⅡE期12例,ⅢE和ⅣE期9例,病理类型均为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26例例/37例)。治疗情况:单纯根治术组2例,手术+化疗组21例(其中乳房根治或改良根治手术12例,象限切除手术9例),乳腺局部放疗+化疗组8例,单纯化疗组6例,化疗一般采用CHOP方案,4~6个周期。随访时间1个月~1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全部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3个月,3年生存率为80%,5年生存率为38%。手术+化疗组和放疗+化疗组,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38.1%和37.5%,P=0.20)。原发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是预后主要相关因素(P=0.04和P=0.01)。结论:PBL多为女性患者,好发生于单侧乳腺,病理以弥漫性大B细胞型最常见。治疗应以局部放疗联合全身化疗为主,须定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程敏  吴令英  白萍  张蓉  佐晶  郑闪 《癌症进展》2009,7(3):339-344
目的研究原发性宫颈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宫颈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宫颈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症状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接触性阴道出血,4例患者因宫颈息肉而发现病变。临床分期按FIG0分期标准:Ⅰb1期4例、Ib2期2例、Ⅱa期1例,Ⅱb期3例、Ⅲb期2例,Ⅳ期1例。按AnnArbor分期标准:ⅠE期10例,ⅡE期2例,ⅣE期1例。6例Ⅰb期和1例Ⅱa期患者行手术治疗,5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或化疗加放疗,最长生存180个月。3例Ⅱb期、2例Ⅲb期、1例Ⅳ期患者行化放疗,生存期最短为6个月。结论宫颈淋巴瘤是罕见的结外型淋巴瘤,临床易误诊,联合应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检查可提高宫颈淋巴瘤诊断的准确性。治疗可采用手术、化疗及放疗的综合治疗,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是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我科从2003年8月至2007年2月共有25例经病理确诊的CD20阳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接受美罗华联合化疗,中位疗程数为4(2~6)。化疗方案包括CHOP、ProMACE/cytaBOM、FMD、FC、COP、COPP、DVAE。结果25例中完全缓解(CR)16例(64.0%);部分缓解(PR)8例(32.0%);总有效(OR)率为96.0%。治疗后随访期3~44个月,中位缓解期32个月,4例存活3个月以上,1例因肿瘤晚期进展死亡,其余20例存活8个月以上(80%),最长已存活45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22例出现白细胞减少,其中Ⅲ~Ⅳ度6例;其它毒副反应包括Ⅰ~Ⅱ度恶心呕吐、轻度脱发和肝功能受损等。美罗华输注相关毒副反应主要有Ⅰ~Ⅱ度寒战和发热、皮疹、诱发哮喘、间质性肺炎、低免疫球蛋白血症等,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缓解。结论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毒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道8例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根据患者初诊时的临床分期选用放疗、化疗或放疗加化疗等不同的治疗手段。结果:6例Ⅰ期、Ⅱ期患者均达完全缓解,2例Ⅲ期、Ⅳ期患者达部分缓解。结论:对于原发于眼附属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初诊时宜进行系统的检查以确定其临床分期,Ⅰ期低度恶性的眼附属器淋巴瘤患者,单纯局部放疗即可达最佳效果。而对于Ⅰ期中高度恶性患者及Ⅱ期以上患者宜采用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142例恶性黑色素瘤的分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分期治疗的意义。方法收集1961—1999年住院治疗的恶性黑色素瘤142例,按照1997年TNM分期标准,Ⅰ期20例(14.1%)、Ⅱ期36N(25.3%)、Ⅲ期64例(45.1%)、Ⅳ期22例(15.5%);Ⅰ期手术治疗、Ⅱ期手术+放疗、Ⅲ期化疗+手术或放疗、Ⅳ期以化疗为主要综合治疗。结果Ⅰ期5年生存率高达97%,Ⅱ期5年生存率47%~74%,Ⅲ期5年生存率13%~41%,Ⅳ期3年生存率0~10%。结论分期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有助于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及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乳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文献报道病例数较少,治疗及预后因素值得探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Ⅰ/Ⅱ期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1981年至2001年本院收治的25例Ⅰ/Ⅱ期乳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其中ⅠE期16例,ⅡE期9例。中位年龄42岁(范围:23~74岁)。全部病例经病理证实。23例患者行局部肿块切除术或活检术,2例行乳腺根治切除术。23例患者术后接受辅助化疗,14例患者在术后接受辅助放疗。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5年,全组5年、10年、1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69.1%、55.3%.36.9%;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7.5%、34.6%、34.6%。COX单因素分析发现分期、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乳酸脱氢酶(LDH)和辅助放疗对无瘤生存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总结本组Ⅰ/Ⅱ期乳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点,发现患者以中年居多,症状以单侧的乳房肿块为主,常伴有LDH升高,病理类型以弥漫性B细胞型为主。IPI是有价值的预后因素。术后联合放、化疗是较合理的治疗方案,但如何进一步降低远处播散是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EP方案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NHL)一般对放、化疗敏感,但部分病例在用过两个以上的化疗方案后,很易因耐药而复发,称为难治性NHL。本院从1996年3月至1999年6月对23例难治性NHL应用EP方案,其治疗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有病理学证实,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32~72岁,平均56岁。曾用过两种以上化疗方案无效的晚期患者,平均每例患者均用过6~7个化疗周期。临床分期:Ⅲa12例,Ⅲb4例,Ⅳa4例,Ⅳb3例。高度恶性10例,中…  相似文献   

16.
鼻咽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Yuan ZY  Li YX  Zhao LJ  Gao YH  Liu XF  Gu DZ  Qian TN  Yu ZH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7):425-429
目的 探讨鼻咽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国际预后指数(IPI)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3—1997年间136例首程治疗的鼻咽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工作分类原则进行分类,高度恶性18例,中度恶性77例,低度恶性2例,未分类39例。根据Ann Arbor分期,Ⅰ期25例,Ⅱ期91例,Ⅲ期12例,Ⅳ期8例。Ⅰ期单纯放疗13例,综合治疗12例;Ⅱ期单纯放疗31例,综合治疗57例,Ⅲ和Ⅳ期以化疗为主。结果 5年和10年总生存率(OS)、癌症相关生存率(CSS)和无病生存率(OFS)分别为56.2%和48.3%,61.2%和58.0%,51.1%和46.5%。IPI为0,1及2~3分的5年CSS分别为70.9%、44.9%、30.0%(P=0.004)。Ⅰ期化放疗综合治疗和单纯放射治疗的5年CSS分别为82.2%和83.1%,10年CSS分别为82.2%和66.4%,差异无显著性(P=0.779)。Ⅱ期综合治疗和单纯放射治疗5年CSS分别为70.9%和46.0%,10年CSS分别为65.4%和46.0%,差异有显著性(P=0.04)。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因素为Ann Arbor分期、B组症状和IPI。结论 IPI是判断原发于鼻咽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的重要指标,Ⅱ期鼻咽非霍奇金淋巴瘤应考虑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恶性淋巴瘤的发病、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我院1989年7月至2000年7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儿童恶性淋巴瘤72例,其中NHL55例,HD17例,男47例,女25例,年龄2~14岁,平均9.6岁,高发年龄在6~13岁,占79.2%.Ⅰ、Ⅱ期患儿28例,Ⅲ、Ⅳ期44例.结果本组72例儿童恶性淋巴瘤经治疗5年生存率达45.8%;Ⅰ、Ⅱ期和Ⅲ、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75%和27.3%;HD和NHL5年生存率分别为76.5%和36.4%.结论早诊断断、早期治疗可提高儿童恶性淋巴瘤病人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居云铭  金杏泉  沈归金  赵风莲 《肿瘤》2002,22(2):168-168
本院从 1997年起至今共收治 3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 ,2 0例可评价为CVBDP方案联合化疗对象 ,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恶性淋巴瘤患者 2 0例 ,男性 11例 ,女性9例 ,年龄 16~ 87岁 ,中位年龄 5 0岁。均经过淋巴结穿刺或活检方法病理确诊。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NHL) ,其中低度恶性 :滤泡型小裂细胞 3例 ,中度恶性 :弥漫型小裂细胞 3例 ,混合细胞 1例 ,高度恶性 :组织细胞 2例 ,分类不明 11例。临床分期 :Ⅰ期 7例 ,Ⅱ期 5例 ,Ⅲ期 6例 ,Ⅳ期 2例。根据有无症状分A、B二类 :A(无症状 )为 11例 ,B(…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内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癌基因产物(c-erbB2、p21、p53、c-myc)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探讨肿瘤细胞内ER、PR。PCNA及癌基因产物的表达,以及与临床期别、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资料与方法1.对象:自1995年1月至1996年6月,在我院手术的子宫内膜癌病人32例”,年龄47-74岁,平均年龄56岁。其中18例为绝经后妇女,术前均未接受化疗、放疗和性激素治疗。临床分期按FIGO分期法:Ⅰ期四例,Ⅱ期7例,Ⅲ及Ⅳ期共4例。组织学分化程度:Ⅰ级17例,Ⅱ级10例,Ⅲ级5例。组织学…  相似文献   

20.
Ⅰ、Ⅱ期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治疗分析于永清雷少波吴振瀛我们自1985年1月~1990年12月共收治了原发于咽淋巴环Ⅰ、Ⅱ期非霍奇金氏淋巴瘤58例,现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58例中男性36例,女性22例,男女之比为1.7∶1。年龄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