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创伤性髋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各45例。观察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空心螺钉加压固定术。出院后对2组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1.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髋关节感染1例(2.2%),对照组发生髋关节感染3例、深静脉感染2例、髋关节松动共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效果优于空心螺钉加压固定术,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分析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分析和防治对策.[方法]本科自2001年1月~2006年12月行全髋置换术311例,对术后脱位1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术后脱位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结果]所有病例中术后6个月发生脱位15例(脱位率4.82%),首次全髋置换术后脱位11例,脱位率4.00%,而全髋翻修术后脱位4例,翻修手术脱位率11.11%,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首次全髋置换手术患者中,骨折组、侧卧外展试验阳性组、后外侧入路组、髋臼假体置于安全区外组,患者术后脱位率分别为6.04%、10.29%、4.52%、9.9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以及使用不同直径股骨头的患者中术后脱位率无明显差异(P>0.05).15例脱位中14例经保守治疗后未再发生脱位.1例患者发生习惯性脱位,行全髋翻修后未再发生脱位.[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与是否翻修,术前疾病状态,组织的肌力平衡,手术入路,假体位置的安放等因素有关,与患者性别、年龄以及假体设计无关.大多数脱位患者通过保守治疗未再发生脱位.通过改进手术方式,正确安放假体位置,及在医师指导下康复训练等会降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率.  相似文献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6):1517-1520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术式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本科近2年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符合研究需求者7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患者,对照组为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对两组患者采用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对比、术中观察指标的对比、远期髋关节功能的对比、术后不同时间等方面进行手术方法效果的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84.62%,对照组为61.54%,研究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评分明显优于术后3个月;研究组术后随访3、6个月髋关节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之间的不良反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有利于提高术后远期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2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术中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8.89%)高于对照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4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7362,P0.01;t=16.5410,P0.01;t=11.2559,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大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均能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但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较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临床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综合分析,选择个体化治疗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则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随访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且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较好。但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更短、创伤小,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期患者髋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8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关节外科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期髋关节病变13例(13髋),对比术前及随访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UCLA活动能力评分、SF-12生命质量评分,分析影像学结果,记录人工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相关并发症。[结果] 13例13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63±0.77)年(2~9年),患者患侧髋关节外展角度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患侧髋关节屈曲角度较术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Harris评分、UCLA活动能力评分、SF-12生活质量评分PCS、MCS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髋影像学资料均显示假体稳定性良好,无脱位、假体松动及下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改善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期髋关节病变患者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经合理的术前评估、正确的术中处理及科学的术后功能锻炼,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股骨距压迫复位与固定,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9月医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采用手术内固定术对对照组进行治疗,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研究组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2.5%与对照组27.5%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优良率方面,研究组92.5%与对照组72.5%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股骨距压迫复位与固定,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关节恢复迅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成人严重先天性髋脱位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成人严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13例CroweⅣ级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前进行骨牵引治疗2周,术中在松解延长的基础上,重建髋关节旋转中心及髋关节外展功能。术后评估肢体延长长度及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90分,患肢长度平均延长3.1cm,有1例出现坐骨神经牵拉症状,短期未出现假体失败现象。[结论]通过松解延长、重建关节功能、选择合适的假体,并注重对神经血管的保护,成人严重先天性髋脱位可以通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后,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标准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时间、Harri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叭),但是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3、6个月、1年时Harri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但是术后2年时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减少术后损伤、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势,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将7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均获12~18个月随访。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依据Harris评分标准,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均有可靠效果。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更高,且能够有效预防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需全面进行评估、积极控制基础病变并规范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