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戴月 《中国医药导报》2014,(19):107-10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理念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治疗的符合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标准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循证护理组,各50例。常规组在PCI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满意度及术后健康知识达标率。结果循证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术后满意度及术后健康知识达标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术后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不良反应,提高了临床疗效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PCI术治疗的50例心肌梗死患者,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生存质量情况以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SF-36生存质量各项评分之中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总几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临床应用PCI术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后使用循证护理能够保障术后预后情况,减少并发症出现,保障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之中大力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我科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的106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二组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对5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观察和护理,总结合适的护理策略及护理体会。结果 57例患者经上述针对性护理后康复出院。结论良好的针对性的护理可以预防及减少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得以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187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93例)和循证组(94例),常规组按传统方法护理.成立循证小组,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关于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的相关文献,证据的真实性、实用性评估后,对循证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结果 循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循证护理有效降低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吴蕾 《基层医学论坛》2016,(25):3590-359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术后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持续性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康复速度,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黄金莲 《海南医学》2013,24(4):616-6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PCI治疗的12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6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66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采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干预后生存质量的差别。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和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SF-36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显著减少冠心病行PCI术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接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统计并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行PCI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效惠  刘小菊 《西部医学》2012,24(12):2423-242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胸外科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胸外科手术的19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108例)和循证组(9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循证组按循证护理程序实施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和出院时间。结果循证组患者肺功能水平在术后优于常规组(P<0.05),循证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胸外科患者术后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可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缩短住院时间,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心脏康复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常规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PCI术后的护理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脏指数(CI)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早期心脏康复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护理中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且少,应用价值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护理。方法选择60例行急诊PCI术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实行常规护理同时加强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等。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护理干预可缓解焦虑情绪,提高手术依从性,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循证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循证护理干预后,循证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分别为11.11%、4.35%,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89%、17.39%(P<0.05);循证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3.48%,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术护理,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3.
梁淑仪  唐晓琴 《吉林医学》2013,(28):5937-5938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手术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对行脑血管介入术的160例脑血管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循证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各8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常规护理组发生并发症者共28例,占35%;循证护理组发生并发症者共16例,占20%。两组对比,循证护理对组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脑血管介入手术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希玲  刘晓燕  康嵘  何玉梅 《吉林医学》2013,(29):6198-6199
目的:总结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PCI术并发症采取护理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对并发症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7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6.3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PCI术的并发症采取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骆媛嫦 《吉林医学》2015,(4):812-813
目的:对比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6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循证组(43例)和常规组(43例),循证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体温、并发症与满意度。结果:循证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体温无明显变化,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体温具有明显的变化,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与常规组患者在术后的体温进行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疼痛评分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循证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能够明显减少经皮肾镜手术患者的住院天数、并发症少、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罗传惠  瑚彩霞  徐唐芝 《吉林医学》2011,(29):6290-6291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在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心肌梗死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短,便秘及猝死发生例数低(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效地预防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发生,减少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入院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及再次发生心动过快、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06±3.12)d,明显低于对照组(13.12±3.26)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现3(5.17%)例心动过速,对照组患者中出现7例心动过速,3例严重心律失常,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肯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小儿全麻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64例全麻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家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情况。结果循证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循证组患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利于减少小儿全麻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52%比2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65%比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行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陆赟 《中外医疗》2016,(25):144-14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该院住院时采取循证护理服务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循证组,同时选取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4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常规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循证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7%,循证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循证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2%,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8.9%,循证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服务有助于减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该护理方式可作为临床高血压出血患者的首选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