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夜间脉搏氧饱和度仪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121例打鼾者的夜间动态氧饱和度(SaO2)和夜间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并根据睡眠呼吸紊乱指数(RDI)分成非SAHS组(RDI<5)16例,轻度SAHS组(5≤RDI<20)24例,中度SAHS组(20≤RDI<40)36例,重度SAHS组(RDI≥40)45例,组间进行夜间动态血氧监测指标[每小时氧饱和度下降≥4%的次数(ODI4,即氧减饱和度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SIT90)]的比较。结果:ODI4与RDI、SIT90相关性较好(r=0.81,r=0.66,P<0.001),对RDI≥5次/h者,DI4≥5次/h的敏感性达95.1%,若以ODI4≥15次/h为标准,可以准确诊断所有的SAHS患者,组间LSaO2、SIT90、ODI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选择适当的ODI4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夜间脉搏-氧饱和度仪可以成为一种替代多导睡眠监测并准确预测呼吸紊乱指数的简易方法,LSaO2、MSa...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智能型持续气道正压通气(Auto-CPAP)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及治疗压力的变化.方法对60例诊断为中重度OSAHS的患者,分别行Auto-CPAP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改善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数(SIT90%)、每小时血氧饱和度减少4%(DI4)以上的次数及平均治疗压力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CPAP治疗时、Auto-CPAP治疗时,患者LSaO2、MSaO2、SIT90%和DI4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PAP治疗时和Auto-CPAP治疗时患者LSaO2、MSaO2、DI4和SIT90%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Auto-CPAP治疗第1天和治疗第7天时不同压力持续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uto-CPAP治疗OSAHS与传统CPAP治疗效果相同,且Auto-CPAP治疗第1天时,15 cm H2O压力水平所占时间比例最高,而在治疗第7天时4 cm H2O压力水平所占时间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睡眠时低氧血症发生的可预测因素.方法 分析和比较28例COPD患者与20例正常对照者的肺功能、白天动脉血气及夜间血氧水平.结果 COPD患者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COPD患者睡眠时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0% 的时间占睡眠时间百分比(T90)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日间SaO2、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绝对值与夜间MSaO2相关(r值依次0.704、0.435,P<0.01).建立了夜间血氧水平的预测公式:MSaO2(%)=0.536×日间SaO2(%)+2.35×FEV1绝对值(L)+38.805.日间SaO2、FEV1绝对值与夜间睡眠时血氧饱和度分布有关.结论 COPD患者睡眠时血氧饱和度较正常人出现明显下降,此时的血氧水平和分布可以通过日间SaO2、FEV1绝对值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4.
战涛  高士更  刘平国 《当代医学》2021,27(6):158-160
目的探究男性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男性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各20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多导睡眠仪(PSG)检测患者AHI、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I)、睡眠呼吸低通气指数(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比较3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3组AHI、AI、HI、LSaO2、MSaO2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SAS、SDS标准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SDS标准分与患者AHI、AI、HI、吸烟指数呈正相关,与LSaO、MSaO2呈负相关(P<0.05)。结论男性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抑郁标准分高于轻、中度OSAHS患者,男性OSAHS患者的抑郁焦虑标准分与患者的吸烟指数和PSG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鼻腔扩容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个性化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临床特点采取改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I)情况,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ESS)、鼾声评分情况.结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后LSaO2、MSaO2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HI、AI、ESS和鼾声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腔扩容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以明显的改善LSaO2、MSaO2、AHI、AI,提高睡眠质量,降低鼾声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夜间血氧饱和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特征及多导睡眠监测特点。方法 选用OSAHS患者289例,按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进行病情分组,其中轻度组69例,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为85%~90%,中度组73例,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为80%~85%,重度组147例,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为<80%。分析不同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OSAHS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MI)、颈围、Epworth嗜睡评分表(ESS)、氧减指数(ODI)、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暂停总时间、暂停最长时间、低通气总时间、低通气最长时间、睡眠结构中慢速眼球运动睡眠(NREM)1、2、3睡眠期及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EM)睡眠期分别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结果 3组患者的年龄、ESS评分、低通气总时间、低通气最长时间、REM期、NREM1期间无差异,BMI、ODI、AHI、暂停总时间、暂停最长时间、NREM2期、NREM3期间有明显差异,表现在重度组患者BMI、颈围显著高于轻度组与中度组,ODI、AHI、暂停总时间、暂停最长时间三组间均有明显差异,重度组NREM2期高于中、轻度组,重度组NREM3期少于中、轻度组。结论 患者的BMI、颈围对患者最低血氧饱和度有影响;患者缺氧程度越重,则患者氧减指数及呼吸暂停指数越高,暂停总时间、暂停最长时间、NREM2期睡眠时间越长,而患者深睡眠NREM3期睡眠时间则越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的夜间通气及血氧状态的区别.方法:通过夜间连续7 h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对43例单纯COPD患者(COPD组)与43例单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SAHS组)最长低通气时间及所处睡眠期、低通气次数、低通气指数(HI)、平均脉氧饱和度(mean SpO2)及最低脉氧饱和度(mini SpO2)、氧减饱和指数(ODI)对比进行比较.结果:COPD组与SAHS组在低通气指数、低通气次数、最长低通气时间(s)、低通气总时间(min)、夜间最低氧饱和度、夜间平均氧饱和度、ODI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两组间夜间平均氧饱和度差异性最为显著(P<0.01).COPD组与对照组患者发生最长低通气时间所处睡眠期存在明显差异.结论:COPD组患者较单纯SAHS组患者夜间睡眠低通气及低氧现象更显著,提示严重的反复加重的夜间睡眠低通气可能是导致COPD患者更易于发生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和对COPD患者开展夜间氧疗或无创正压通气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分析肥胖阻塞性与非肥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的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PSG检查的128例OSAHS患儿,按BMI分为肥胖与非肥胖组,对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及主要PSG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肥胖组的男性患儿比例、BMI、低通气指数(HI)较非肥胖组高,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及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均低于非肥胖组(P<0.05).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或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与低氧血症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AHI与MSaO2、LSaO2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肥胖OS-AHS患儿的低通气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程度较非肥胖者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睡眠时低氧血症发生的可预测因素。方法分析和比较28例COPD患者与20例正常对照者的肺功能、白天动脉血气及夜间血氧水平。结果 COPD患者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COPD患者睡眠时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0%的时间占睡眠时间百分比(T90)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日间SaO2、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绝对值与夜间MSaO2相关(r值依次0.704、0.435,P<0.01)。建立了夜间血氧水平的预测公式:MSaO2(%)=0.536×日间SaO2(%)+2.35×FEV1绝对值(L)+38.805。日间SaO2、FEV1绝对值与夜间睡眠时血氧饱和度分布有关。结论 COPD患者睡眠时血氧饱和度较正常人出现明显下降,此时的血氧水平和分布可以通过日间SaO2、FEV1绝对值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夜间低氧血症相关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57例,进行日间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检测和夜间睡眠监测。结果夜间低氧血症发生率为12.28%。病情严重程度、日间SaO2可作为夜间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OR=2.167、4.548,P<0.05)。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组MSaO2、LSaO2、SIT90%、ODI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SIT90%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2,P<0.05),MSaO2、SIT90%与日间SaO2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r=-0.43、0.61,P<0.05),FEV1%、日间SaO2对夜间低氧血症有预测价值(P<0.05),当日间SaO2为93.78%时,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分别为0.75、0.69。结论监测日间SaO2可作为预测COPD稳定期患者夜间低血氧饱和度状态及低氧血症的发生指标,病情严重程度与夜间低氧血症发生有关,但无明显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