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缝线桥修补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袖撕裂合并关节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肩袖撕裂合并关节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缝线桥修补组(43例,采用关节镜下缝线桥修补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和双排缝合术组(39例,采用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术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疼痛程度(VAS评分),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肩关节活动度,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肩关节功能(SST评分),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与双排缝合术组比较,缝线桥修补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更短/少(P 0.05)。2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周(P 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个月(P 0.05),且术后6个月低于术后3个月(P 0.05);与双排缝合术组比较,缝线桥修补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更低(P 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旋和外旋活动度均大于术前(P 0.05),且术后6个月大于术后3个月(P 0.05);与双排缝合术组比较,缝线桥修补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旋和外旋活动度更大(P 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SST评分均高于术前(P 0.05),且术后6个月高于术后3个月(P 0.05);与双排缝合术组比较,缝线桥修补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SST评分更高(P 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关节镜下缝线桥修补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袖撕裂合并关节粘连,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能显著减轻患者关节疼痛,有助于患者肩关节活动和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好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关节镜下采取双排缝合桥无结与有结修复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效果对比分析。方法 前瞻性入选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69例老年肩袖损伤病患者,随机分配为有结组(关节镜下行双排缝合桥有结修复技术)35例与无结组(关节镜下行双排缝合桥无结修复技术)34例,比较两组不同程度损伤患者术后3、6月的关节功能及再撕裂发生率。 结果 基线资料及术前UCLA、ASES、Constant-Murley评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无结组及有结组 UCLA、ASES、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术前好转(P<0.001)。在整体人群以及轻-中度撕裂亚组中,术后无结组和有结组之间UCLA、ASES、Constant-Murley无显著差异(P>0.05)。重-巨大撕裂亚组中,无结组的UCLA、ASES、Constant-Murley显著优于有结组(P <0.05),两组术后肩关节前屈与外旋活动度差异不显著(P>0.05)。有结组再撕裂发生率倾向于高于无结组(17.1% vs 2.9%,P=0.051)。 结论 老年肩袖损伤采取双排缝合桥有结及无结修复术均有效可行,对于重-巨大撕裂的患者,无结技术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治疗不同程度肩袖损伤临床效果、肩关节功能及预后效果。方法选择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40例不同程度肩袖损伤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38~60岁,平均年龄46.58岁。根据患者肩袖损伤程度分为2组,即中小型肩袖损伤为对照组,大型肩袖损伤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实施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治疗,分析两组肩关节相关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0.00%vs 95.00%;χ~2=5.161 3,P 0.05)。对照组术后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量表(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及康斯坦特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评分)比手术前高[UCLA评分:(30.48±1.42)分vs (16.95±1.30)分;ASES评分:(95.56±2.31)分vs (71.23±2.45)分;Constant评分:(89.63±1.15)分vs (69.55±1.40)分。t=31.429 4、32.313 0、49.565 1,P 0.05],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手术前低[(1.45±1.09)分vs (5.78±1.52)分。t=10.352 8,P 0.05];研究组术后UCLA评分、ASES评分及Constant评分比手术前高[UCLA评分:(26.25±1.58)分vs (13.19±1.43)分;ASES评分:(83.44±2.21)分vs (59.47±2.16)分;Constant评分:(81.62±1.96)分vs (58.65±1.87)分。t=8.905 0、16.954 6、15.763 4,P 0.05],术后VAS评分低于手术前(t=3.772 3,P 0.05)。研究组并发症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35.0%vs 5.0%;χ~2=3.906 3,P 0.05)。结论与大型肩袖损伤相比,中小型肩袖损伤更容易恢复并且预后效果更好。而不同中小型肩袖损伤肩行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治疗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是治疗巨大肩袖撕裂的常用手术方式,目前对于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的临床疗效报道较少且转位后肩袖再撕裂的相关因素尚无定论。目的:观察肩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加强缝合治疗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28例巨大肩袖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1.79±10.50)岁,均在关节镜下行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加强缝合进行修复。术前及术后1年,评估患者目测类比评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术后1年,利用肩关节MRI检查修复结构的完整性。根据术后1年的Sugaya分型将23例(28例失访5例)患者分为肌腱完整组(n=18)、肌腱撕裂组(n=5),根据术中肱二头肌长头腱质量分为正常组(n=8)、退变组(n=9)、部分撕裂组(n=6),对比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与结论:(1)与术前比较,23例患者术后1年的目测类比评分、UCLA评分、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改善(P &l...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及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对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骨科收治的72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6例)进行关节镜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研究组(36例)进行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治疗。对比归纳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住院时间、关节功能恢复等。结果两组手术前后加州大学肩关节(UCLA)评分、美国肩与肘协会(ASES)评分、关节活动度、肌力等比较,0.05,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术后视觉疼痛量表(VAS)评分、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0.05,差异显著;组内比较:两组术后VAS评分、UCLA评分、ASES评分、关节活动度、肌力等均优于术前,差异明显(0.05)。结论全关节镜与关节镜辅助小切口肩袖修补对肩袖损伤的治疗近期疗效相当,患者术后肩关节肌力、功能恢复佳;但全关节镜治疗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迅速,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与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肩袖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9例),观察组行关节镜下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肘外科医师(ASES)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肌力分级等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VAS(1.14±0.28)分、ASES(91±5)分、UCLA(34.8±2.7)分,优于对照组的VAS(1.36±0.43)分、ASES(88±5)分、UCLA(32.5±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0、2.544、2.956,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旋(67±6)°、外旋(65±8)°、外展(138±14)°,高于对照组内旋(64±5)°、外旋(62±6)°、外展(133±12)°,t=2.040、2.027、2.064,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旋(4.62±0.64)级、外旋(4.81±0.62)级、外展(4.87±0.56)级,优于对照组内旋(4.26±0.67)级、外旋(4.47±0.60)级、外展(4.51±0.62)级,t=2.053、2.085、2.274,均P<0.05。 结论 关节镜下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更显著,术后恢复快,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与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肩袖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9例),观察组行关节镜下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肘外科医师(ASES)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肌力分级等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VAS(1.14±0.28)分、ASES(91±5)分、UCLA(34.8±2.7)分,优于对照组的VAS(1.36±0.43)分、ASES(88±5)分、UCLA(32.5±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0、2.544、2.956,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旋(67±6)°、外旋(65±8)°、外展(138±14)°,高于对照组内旋(64±5)°、外旋(62±6)°、外展(133±12)°,t=2.040、2.027、2.064,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旋(4.62±0.64)级、外旋(4.81±0.62)级、外展(4.87±0.56)级,优于对照组内旋(4.26±0.67)级、外旋(4.47±0.60)级、外展(4.51±0.62)级,t=2.053、2.085、2.274,均P<0.05。 结论 关节镜下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更显著,术后恢复快,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脂肪浸润程度对肩袖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修补术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6月因退变性肩袖损伤在我院进行关节镜修补术治疗的患者62名,根据Goutallier脂肪浸润程度分级将患者分为3组:0级患者为无脂肪浸润组(A组),1~2级患者为轻度脂肪浸润组(B组),3~4级患者为严重脂肪浸润组(C组)。所有患者经肩袖MRI诊断为全层肩袖撕裂,进行关节镜下双排固定修补术,术后定期随访,评估三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美国肩肘医师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Elbow Scale,ASES)、肩关节简单评分(Simpe shoulder test,SST)及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的差别。结果 62例患者术后12个月有5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2个月;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各评价指标评分结果相比(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三组患者在VAS、Constant-Murley、ASES、SST及ROM评分结果比较中均存在明显差异(0.05),且两两相比,除ConstantMurley评分只有AC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0.05),其余各评分中两两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12月,A组患者有1(5.26%)名患者发生术后再撕裂,B组患者6(30%)例,C组患者9(45%)例(X~2=7.9114,=0.0191)。两两比较,除B、C两组相比(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肪浸润程度的不同能够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在脂肪浸润不明显前进行手术对于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节镜下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合并肩袖撕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合并肩袖撕裂关节镜下肩峰减压成形术及肩袖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自2007年始,对20例肩峰撞击征合并肩袖撕裂行关节镜下肩峰减压成形术及肩袖修复术,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25~72岁,16例无外伤史,4例有外伤史,均有肩关节疼痛伴有夜间痛、活动受限,Neer征阳性,疼痛反射弧阳性、撞击诱发试验阳性,术前MRI扫描示肩袖损伤,关节镜检查可见肩袖大撕裂10例,中撕裂6例,小撕裂4例,均行关节镜下肩峰下减压成形术,其中13例行缝合锚钉肩袖修复术,分别在术前及术后最终随访时采用ASES和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功能评估。 结果 术后随访24个月(10~32个月),ASES评分优良率为85%,Constant-Murley评分优良率为90%,术后各项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ASES:P<0.001,Constant-Murley:P<0.001)。 结论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合并肩袖撕裂是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关节镜下肩峰减压成形术及肩袖修复是治疗的有效方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军事训练伤致肩袖损伤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40例肩袖损伤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军人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美国肩肘外科(ASES)评分、VAS疼痛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情况。结果 ASES评分由术前(49. 26±9. 34)分到术后1个月(77. 14±6. 07)分、术后3个月(85. 14±6. 07)分; VAS评分由术前(6. 1±1. 3)分到术后1个月(1. 5±0. 5)分、术后3个月(1. 0±0. 4)分; Constant-Murley评分由术前(45. 4±7. 5)分到术后1个月(79. 4±5. 4)分、术后3个月(86. 4±6. 4)分;UCLA评分由术前(12. 1±3. 7)分到术后1个月(31. 3±1. 4)分、术后3个月(34. 2±1. 5)分,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军事训练伤致肩袖损伤的早期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棕榈酸酯联合利多卡因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8 月至 2022年 10 月期间本院康复科收治的 78 例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37 例)和观察组(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棕榈酸酯联合利多卡因治疗,41例).治疗 1 m后以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量表(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shoulder rating scale,UCLA)评估肩关节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6,IL-6)、C 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同时观察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UCLA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UCLA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IL-6、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的IL-6、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棕榈酸酯联合利多卡因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状态,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背景:肩袖修复的常见方式有单排缝合法和双排缝合法。既往有报道双排缝合法在临床上并未显示出比单排缝合更优的效果。目的:比较肩袖损伤中单排与双排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评价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Medline(2003年1月至2014年2月)、Embase (2003年1月至2014年2月)、Cochrane library (2014年2月)等数据库,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比较肩袖损伤中单排与双排缝合方法的随机对照研究,系统评价各研究方法学质量,并采用Revman5.2进行Meta分析。比较单双排缝合两组治疗方法的constant,ASES(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Scale),UCL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score)治疗前后评分差异,肩袖再断裂率,肩袖肌力恢复情况,以森林图回顾两组数据比较情况及行漏斗图检测其发表偏倚情况。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LevelsⅠ,Ⅱ),Meta分析结果显示:双排缝合组与单排缝合组的constant评分,ASES评分及UCLA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别;在治疗后随访结果上:双排缝合治疗后肩袖再断裂率概率低于单排缝合,外展肌力双排缝合组优于单排缝合组。在肩袖撕裂小于3 cm的亚组中,双排缝合组与单排缝合组在constant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比较上无明显差别。在肩袖撕裂大于3 cm的亚组中,双排缝合组较单排缝合组在ASES评分、UCLA评分比较上显示出更优效果。结果表明肩袖损伤的患者采用双排缝合相对于单排缝合法治疗后肩袖再撕裂率更低,外展肌力恢复情况更优。小于3 cm肩袖损伤单双排缝合法治疗后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大于3 cm的肩袖损伤采用双排缝合法可取得更佳的治疗后功能评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手术方法治疗初次肩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5例初次肩关节脱位并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合并Bankart损伤,术中应用缝合锚钉修复撕裂的关节盂唇,术后早期随访并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35例患者均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3个月,术后随访肩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性情况,未再发生脱位。肩关节美国肩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和Rowe评分术后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合并Bankart损伤的初次肩关节脱位术中创伤小、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快,是肩关节初次脱位较好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生物多糖胶液冲洗对冻结肩关节镜松解术后患者疼痛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自2016年3月 ~ 2018年11月,对68例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行关节镜松解手术。观察组:在关节镜松解后用生物多糖胶液冲洗关节腔;对照组仅行关节镜松解手术,未注入药物。平均随访7.3个月,分别观察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肩关节功能评分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评价手术疗效,并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数据对比,评价药物影响。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通过术前、术后6个月临床数据对比研究发现,观察组VAS评分由术前(8.1±0.5)分下降至(0.9±0.4)分(t=65.564,P<0.05),对照组由术前(8.3±0.4)分下降至(1.0±0.2)分(t=95.183,P<0.05)。观察组ASES评分由术前(55.4±4.5)分改善为(93.3±2.6)分(t=42.522,P<0.05),对照组ASES评分由术前(57.1±4.2)分改善为(82.5±3.1)分(t=28.372,P<0.05)。观察组UCLA评分由术前(13.5±2.2)分改善为(30.3±1.6)分(t=36.012,P<0.05),对照组UCLA评分由术前(12.9±2.4)分改善为(27.4±2.1)分(t=26.514,P<0.05),两组数据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4,P>0.05);观察组ASE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65,P<0.05);观察组UCL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05,P<0.05)。结论 生物多糖胶液冲洗的应用与常规关节镜松解手术相比,能有效提高术后的肩关节功能,防止关节再粘连,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2月至2018年1月诊断为肱骨头坏死的患者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左肩7例,右肩13例;年龄45~83岁,平均(67.40±5.06)岁。所有患者均完成至少6个月随访,随访时测量患肢前屈上举角、外展角、外旋角、内旋角,采用ASES评分、UCLA评分、SST评分、VAS疼痛评分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并行影像学检查。结果 20例患者术后随访6~37个月,平均(18.50±5.31)个月,其中2例患者肩关节活动时出现轻度疼痛,1例患者患肢出现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但在术后第3个月复查已恢复正常;患者术后未出现关节感染、脱位等并发症,在随访期内复查X射线片均提示肩关节假体位置及角度都较好。患肩术前前屈上举、外展、外旋、内旋角度分别是(55.24±8.21)°、(42.58±6.21)°、(12.95±2.74)°、(17.79±3.65)°,末次随访分别是(120.76±13.15)°、(103.08±10.54)°、(33.51±3.14)°、(50.10±7.25)°,末次随访的关节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肩术前ASES评分、UCLA评分、SST评分、VAS疼痛评分分别是(38.24±5.21)、(12.58±3.93)、(3.25±1.42)、(6.79±1.65)分,末次随访分别是(75.74±9.69)、(33.08±4.5)、(9.11±1.85)、(1.45±0.24)分,末次随访的各项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头坏死具有肩功能优良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可明显改善患者患肢功能活动范围及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虚拟情景结合常规康复疗法对肩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康复治疗的肩周炎患者4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4.5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5.00岁;左侧9例,右侧11例。对照组2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4.10岁;左侧7例,右侧13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含蜡疗、干扰电、超短波等项目),治疗组除了行常规康复治疗外,再加一项虚拟情景疗法,时间为20 min,治疗频次均为1周5次。2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系统进行打分评估。结果治疗前肩关节前屈活动度、外展活动度、后伸活动度、ASES评分,试验组分别为80.25°±35.52°、90.16°±28.21°、27.19°±10.02°、(63.90±11.80)分,对照组分别为87.40°±33.25°、89.23°±24.72°、23.15°±7.62°、(65.75±10.1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肩关节前屈活动度、外展活动度、后伸活动度、ASES,试验组分别为136.20°±29.92°、144.45°±32.66°、37.95°±6.61°、(80.10±8.20)分,对照组分别为115.65°±31.43°、126.05°±25.98°、30.90°±9.93°、(74.30±9.1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和ASE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情景可有效改善肩周炎中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肩关节功能,且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更有乐趣,易于被患者接受,但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研究悬吊钛板与锁骨钩钢板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中的应用。方法 2015年6月~2018年1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Ⅲ型)患者50例,随机分为悬吊钛板、钩钢板组两组,每组各25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医疗费用,根据Karlsson标准评定疗效,美国肩肘关节外科医师协会肩关节功能评分(ASES)评定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悬吊钛板组医疗费用高于钩钢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按Karlsson标准评定治疗优良率,与钩钢板组(68%)比较,悬吊钛板治疗优良率(92%)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钩钢板组比较,悬吊钛板组在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的ASES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钩钢板在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具有经济性,而悬吊钛板的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和适应症选择。方法 2011年1月~2015年1月,对52例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Ⅳ部分骨折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应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VAS疼痛评分评估治疗结果,观察肩关节活动范围,肌力、疼痛情况。结果 52例患者例患者术后获10~18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活动范围平均为前屈上举(130.4±20.4)°,外旋(35.8±14.2)°,内旋达T9水平。ASES评分平均为(83.4±11.9)分,VAS疼痛评分平均为(1.5±0.9)分,总体优良率为80.3%。48例患者未出现假体松动,4例术后出现肩关节假体上移,1例上举轻度受限,4例出现大、小结节吸收。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指征和掌握操作技术,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文题释义:肩袖:由起自肩胛骨的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包绕肱骨头形成一个袖套样结构。外伤和退行性变时,组成肩袖的肌腱会发生水肿、炎性病变甚至撕裂,是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 临界肩关节角:肩关节X射线片上肩胛盂上下骨边缘的连线与来自肩峰外下侧边缘的另一条线在肩胛盂下缘构成的夹角。临界肩关节角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背景:肩胛骨的解剖结构被发现与肩袖撕裂的发生有关,临界肩关节角可以反映肩胛骨的个体解剖学差异,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临界肩关节角为肩袖撕裂的一项危险因素,但其在国人中对预测肩袖撕裂的诊断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 目的:分析临界肩关节角(CSA)在国人中是否也是肩袖撕裂的一项危险因素,临界肩关节角与肩峰指数和肩胛盂倾斜度相比较在退行性肩袖撕裂的风险水平。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断为肩袖撕裂的患者32例作为肩袖撕裂组,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37-75岁,平均(54.7±9.2)岁;同时选取非肩袖撕裂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35-91岁,平均(53.6±11.8)。分别比较两组肩关节X射线片的临界肩关节角值、肩峰系数值以及关节盂倾角β角,并进行各参数相关性分析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以确定截断值和曲线下面积。结果与结论:①肩袖撕裂组的临界肩关节角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37.4° vs. 34.1°,P < 0.001);肩袖撕裂组肩峰系数值也明显大于对照组(0.72 vs. 0.68,P=0.007);但关节盂倾角β角和年龄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②相关性分析中,各参数中仅有临界肩关节角与肩峰系数呈较高度正相关(r=0.848,P < 0.001),其余各参数两两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P > 0.05);③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中,临界肩关节角和肩峰系数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和0.663,截止值分别为37.5和0.72。提示:在国人中临界肩关节角可能是退行性肩袖撕裂危险因素,且较肩峰指数有更高的退行性肩袖撕裂风险水平。 ORCID: 0000-0001-8369-4770(霍彦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0.
高骥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11):2051-2053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直接松解联合肩袖修复治疗对老年冻结肩合并肩袖损伤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冻结肩合并肩袖损伤治疗的85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3 m的肩关节活动能力和功能评分(Shoulder Function Test Scale,SST)、肌力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3 m,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SST评分、肌力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直接松解联合肩袖修复治疗老年冻结肩合并肩袖损伤能有效改善肩关节活动能力,促进肩关节功能及肌力水平的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