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艺  吴涛  符健  施理  符小莉  林锋 《传染病信息》2020,33(2):151-154
目的分析12例老年重症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总结老年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患病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6月24日—2017年5月6日救治的12例老年重症破伤风患者资料。结果总体救治成功9例(75.00%),死亡3例(25.00%)。气管切开者11例,气管切开后存活率81.82%;11例发生院内感染者,以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最多见,主要病原体为鲍曼不动杆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最常见的真菌感染是酵母菌。抗生素治疗时间平均为(11.29±7.50)d,抗感染治疗有效率100%。1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7.50±15.21)d。结论老年重症破伤风患者潜伏期长,病初症状不典型。及早识别重症患者,尽早气管切开、合理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是老年重症破伤风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破伤风的临床资料,总结重症破伤风的救治经验,降低破伤风的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5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普外科、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例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破伤风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57.4±14.8)岁,潜伏期3~60d,中位数11d。职业构成以农民和工人为主(10例)。有明确外伤史者8例,临床表现为发热、张口受限、腰背疼痛、肢体抽搐、呼吸困难;重症病例9例,患者入院后经伤口处理、中和毒素、抗感染、控制痉挛、呼吸支持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10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成人破伤风易出现重症,早诊断,尽早综合治疗,可减轻病情,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临床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1-03~2013-05收治的119例老年患者,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椎管内麻醉组(85例)和全身麻醉组(34例),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85例接受椎管内麻醉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1%;34例接受全身麻醉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椎管内麻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组( P<0.05)。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经采取相应措施后,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对老年患者术前进行正确评估之后采取适宜的麻醉方法以及麻醉药物,配合有效的术前安抚以及术后访视工作,可降低老年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接受首次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药物难治性阵发性房颤患者85例,按年龄大小分为老年人房颤组(≥60岁,45例)和非老年人房颤组(〈60岁,40例),所有患者接受环肺静脉隔离术治疗。观察患者房颤的复发情况。结果通过(37.2±3.2)月的随访,85例患者中,共23例(27.1%)出现房颤复发,其中≥60岁与〈60岁年龄组在复发率上无显著性差异(12/45 vs 11/40,P=0.931)。85例患者中无1例出现消融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是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手段,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与非老年人群并无临床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主要把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诊断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2例作为分析主体,对这5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为患者进行专业诊断之后,把患者合理分类开来,观察52例患者的最终临床特点。结果经过观察研究,老年人在58-85岁之间比较容易患老年冠心病,在临床表现上,主要包括心绞痛症状、心律不正常以及心肌梗死,另外还有心绞痛伴有心律不正常症状和心力衰竭伴有心肌梗死症状,患者例数分别为6例、5例、4例、12例和13例,没有明显症状的患者为10例。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当丰富,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上,没有出现明显症状的患者人数比较多,而单一症状却不明显,另外合并并发症症状的情况相对来说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75岁以上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996年8月至2015年4月所有75岁以上MM患者8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老年MM患者平均年龄为(78.5±3.78)岁,DS分期Ⅲ期52例、R-ISS分期Ⅲ期5例。接受治疗的70例患者中,治疗方案中含硼替佐米29例,不含硼替佐米41例。含硼替佐米与不含硼替佐米的治疗相比,对75岁以上老年患者治疗有效率、无进展生存(PFS)期、总生存(OS)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75岁以上老年MM患者为虚弱状态,虚弱比例达87%,含硼替佐米方案无明显有效率、PFS及OS获益。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62年~1963年8月、1971年~1972年10月,共收治破伤风患者333例(占同期住院人的1.55%;占外科住院病人的6.9%),死亡107例,病死率为33.3%;其中新生儿破伤风110例,死亡58例;产后破伤风24例,死亡13例。  相似文献   

8.
破伤风合并肺炎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9~1998年共收治破伤风患者28例,其中25例在入院48~96小时后合并肺炎。我们观察了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5例患者,全部符合破伤风及肺炎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在30~68岁,平均49岁。于...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唐山地区老年患者肺动脉高压的现患率。方法选取唐山地区三家三甲医院就诊的1054例老年患者。常规进行心脏超声评价,进行唐山地区老年患者肺动脉高压的现患率统计。结果 121例老年住院患者被诊断为肺动脉高压。老年住院患者肺动脉高压的现患率为11.5%。年龄85以上人群肺动脉高压现患率为17.9%,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老年患者肺动脉高压发生率较高,肺动脉高压更易发生在85岁及以上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肥厚型心肌病(HC)主要发生在20~50岁成年人,但近年老年人HC有增加趋势。本文报告对老年HC临床特点研究的结果。对象与方法选择134例符合HC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5例、女69例,年龄65~85、平均72岁。进行详细地临床观察,117例做了超声心动图检查,108例做了心导管检查。并设对照组为64例年轻HC患者,年龄15~35、平均25岁。  相似文献   

11.
自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治疗后,其死亡率虽然降低,但仍在45—70%之间。近来据许怀瑾报告,使用破伤风抗毒素、镇静剂、抗菌素,死亡率为43%(Ⅰ类疗法)。抗菌素、破伤风抗毒素、冬眠药物加气管切开(Ⅱ类疗法),死亡率为44%。用中药“存命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12例死亡1例,死亡率降低至8.3%。这在破伤风治疗上展开了新的一页。我院自1961年至1963年10月的二年十个月中,共治疗破份风患者50例(占该阶段外科住院病人数2.49%,死亡率16%),现分析如下: 此组病例事先均未接受过破伤风抗毒素及类毒素的预防注射和治疗。年龄:最小者1岁,最高者70岁。年小与年长者死亡率均高(见表1)。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老年人患破伤风后的特点及预后,将我院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老年人破伤风32例(老年组),与同期住院治疗的34例青壮年破伤风(对照组)进行了对照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E)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所有238例老年AMI患者中的20例老年AMI合并MOFE患者的资料,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结果:老年广泛前壁AMI患者死亡率为80%;合并心源性休克的MOFE患者死亡率为60%;在老年AMI合并MOFE患者中以肺感染为诱因的占85%;老年AMI患者如合并脑血管基础性疾病,则死亡率为83.3%;在衰竭器官中,以心、肺、肾最为多见,分别占100%、80%、60%;早期介入治疗较溶栓治疗对患者的存活意义更大。结论:老年人AMI合并MOFE时心肌梗塞部位、是否合并心源性休克、脑血管基础疾病对患者预后影响非常大,心脏衰竭可能是老年AMI合并MOFE的始动因素,积极预防肺感染的发生、对合适病人早期实施介入治疗可能会逆转某些老年AMI患者发生MOFE的过程,或者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85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对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随着社会老年化 ,老年结核病相对增多 ,老年肺结核患者在抗痨中的副反应出现早且相对严重。为进一步明确其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性 ,本文对 85例 6 0岁以上患者与 82例 6 0岁以下患者对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性进行对比分析。1 方法病例选取 6 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住院 1个月以上、无肝炎、无肿瘤及重症感染 ,首次入院肝功正常者共 85例作为分析对象 ,其中男性 6 1例 ,女性 2 4例 ,平均年龄 6 7.9岁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结核病患者 ,年龄 2 0~ 5 9岁符合上述条件者 92例作为对照 ,其中男性 6 9例 ,女性 73例 ,平均年龄 37.6岁。2 结果观察组 85例 …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6例来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老年癫痫患者,男49例,女37例,年龄60~85岁,平均(71.3±12.5)岁,临床确诊为癫痫,全部病例无癫痫家族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成年破伤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破伤风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69例成年破伤风患者,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55例及死亡组14例,比较两组预后相关指标[年龄、性别、职业、Ablett分级、发病期、潜伏期、合并基础疾病、并发症、是否使用破伤风抗毒素(TAT)、是否使用免疫球蛋白(TIG)、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是否行气管切开、损伤部位、破伤风分型等],采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破伤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破伤风Ablett分级高、发病期短、住院时间长、机械通气及并发症比例高(X2分别为37.104、11.471、5.449、11.152、5.983;P均<0.05)。破伤风Ablett分级高和住院时间长是成年破伤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成年破伤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破伤风Ablett分级高、住院时间长。成年破伤风患者在入院后应尽早进行破伤风Ablett分级、评估病情进展,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时应用临床路径进行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选取我院所收治的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每组各4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对照组4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4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比较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两种不同护理干预下,其血压水平、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4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要明显比对照组4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低(P0.05);观察组4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度要明显比对照组4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高(P0.05);观察组4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比对照组4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高(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时应用临床路径进行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升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85例老年药物性肝炎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老年人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药物种类及防治原则。方法对85例老年和87例非老年药物性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对照分析。结果在老年药物性肝炎患者,由中(成)草药引起的42例(49.4%),抗生素28例(32.9%),抗结核药7例(8.2%),其他8例(9.4%);肝细胞型38例(44.5%),胆汁淤积型34例(40.0%),混合型13例(15.3%),死亡4例(4.7%);在非老年患者,抗结核药38例(43.7%),抗生素26例(29.9%),中(成)草药15例(17.2%),其他7例(8.0%);肝细胞型58例(66.7%),胆汁淤积型18例(20.7%),混合型11例(12.6%),无一例死亡。结论中草药和抗生素是引起老年人药物性肝损害的常见药物。应用中草药和抗生素的老年人应定期检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GCD)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89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PGCD治疗的临床资料,从操作、疗效、并发症及愈后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89例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术后临床症状迅速缓解。89例患者中5例引流不畅,调整引流管;7例引流管脱落,行二次置管。其中85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71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14例长期置管;4例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4~7 w后拔管,治愈出院。结论 PGCD作为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00例患者中,有效85例,无效15例。结论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情复杂,治疗困难,因此应重视对其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