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化术前禁饮禁食流程对脊柱关节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脊柱关节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前禁饮禁食流程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化术前禁饮禁食流程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术后口渴感、饥饿度、PONV评分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口渴感、饥饿度、PONV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空腹血糖浓度、胰岛素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第1、3天空腹血糖浓度、胰岛素浓度、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术前禁饮禁食流程能够缓解脊柱关节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的PONV症状、不良情绪以及口渴感、饥饿度,改善患者术前的HOMA-IR,对术后HOMA-IR影响不大,患者预后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择期手术病人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对病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术前12 h禁食、禁饮.试验组进行循证护理,术前禁食6 h,禁水2 h.结果:两组病人禁食禁饮前脉搏、血压、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禁食禁饮后血糖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术中无1例发生误吸;两组病人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口渴、饥饿、寒冷及焦虑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适当缩短病人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对病人进行个体化术前饮食指导,可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了病人术前舒适度,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施惯性运行与调度运行管理教育模式对手术患者术前不良情绪的干预效应。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手术患者158例,按照手术进行的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73例,两组均进行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惯性运行和调度运行管理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在手术前一天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症状自评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SCL-90)进行心理健康诊断和精神病学研究,采用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AS)和医院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DS)对患者的主观感受及症状进行测评,并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惯性运行与调度运行管理教育模式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术前护理,消除患者术前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于琴 《当代护士》2013,(11):45-46
目的 分析宫外孕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从2011年1月~2012年2月所收治的宫外孕手术治疗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3例.2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患者抑郁、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所制定的心理护理.调查2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SAS和SDS评分.结果 护理组患者舒适度优良率为97.0%,满意率为 93.9%;对照组舒适度优良率为57.6%,满意率为7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经过护理后2组抑郁焦虑程度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护理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外孕患者术前常有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状态,通过针对性护理后可取得令人满意的良好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近视眼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的近视眼手术患者106例,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干预1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SAS、SDS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8.1%)明显高于对照组(79.2%,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98.1%)明显高于对照组(79.2%,P<0.05).结论 对近视眼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视力,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支气管镜检查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中的应用.方法 针对小儿支气管镜检查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的安全性及合理性提出问题,并应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OVID医学电子全文期刊数据库进行证据检索,分析评价后,对130例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儿进行循证应用.结果 实验组显著减少了因禁食禁饮引起的口渴、饥饿、哭闹、家长焦虑等不良反应(P<0.01).结论 循证护理这一科学的工作方法,为小儿支气管镜检查术前安全有效的禁食禁饮时间提供了科学依据,达到满足患儿需求,促进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前馈控制管理理论方法,对婴幼儿术前禁食禁饮护理安全盲点控制,使实际的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与标准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接近.方法 以分析2005年9月-2006年9月择期手术治疗的婴幼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普遍过长原因为基础,制订前馈控制后的术前禁食禁饮护理流程.将124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66例与对照组58例,分别实行前馈控制后的术前禁食禁饮护理流程和传统的术前禁食禁饮护理流程,比较2组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结果 2组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实际禁食禁饮时间接近标准时间. 结论 实行前馈控制后的术前禁食禁饮护理流程,可消除部分护理安全盲点,使婴幼儿术前实际禁食禁饮时间接近标准时间.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对术前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手术室护士根据每日择期手术的先后顺序和手术持续时间的长短,预计评估手术开始时间,对手术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干预从而有效的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结果 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与我国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标准接近; 未出现因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过短而引起的手术停刀或者胃内容物的返流呕吐误吸; 患者适当的饥饿、口渴可以耐受,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 结论 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参与术前患者的饮食护理和指导,可纠正患者术前不必要的或者是错误的禁食、禁饮时间,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和手术的安全性,并且切实可行。国内外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过长或者过短的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路径在疝气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禁食禁饮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疝气择期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健康宣教路径进行术前禁食禁饮宣教。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术前禁食禁饮宣教。比较两组术前禁食禁饮执行的正确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家长健康宣教内容知晓率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前禁食禁饮执行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家长对健康宣教内容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宣教路径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执行正确率,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好配合手术,提高了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前禁食禁饮再造流程在乳腺癌妇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10月103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试验组5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前禁饮禁食,试验组实施流程再造的术前禁饮禁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术前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中误吸事件发生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对医护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前实际禁食禁饮时间短于试验组(P 0. 05),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手术中误吸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手术前禁食禁饮流程再造可以减少患者不适,不会提高手术中误吸事件发生率,缩短禁食禁饮时间,减轻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品质管理圈(QCC)活动在改进择期接台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2011年12月起开展品QCC活动,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管理中存在的口渴、饥饿、烦躁、焦虑等问题进行分析,拟定管理对策,并将活动前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开展QCC活动后,患者口渴、饥饿不适感、烦躁、焦虑情绪明显减轻,与活动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QCC活动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使临床护理更有计划性,择期接台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进,提高了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与术后回访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0例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前准备、宣教及护理;观察组实施包括术前访视与术后及时回访的手术室全程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紧张情绪缓解率及对医护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访视与术后及时回访可以明显降低患者SAS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IKAP健康教育模式在脊柱关节外科患者术前禁饮食中的应用。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行脊柱关节外科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禁食、禁饮护理;实验组采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IKAP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前输液人数及术后输液量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口渴感、饥饿度、恶心呕吐、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IKAP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脊柱关节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中,不仅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口渴感饥饿度、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及恶心呕吐情况,在不增加并发症风险的同时还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术(MECT)术前准备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46例行MECT治疗术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禁食禁饮的执行有效率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术前禁食禁饮执行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MECT治疗术患者实施术前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系统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术前准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术前缩短禁食禁饮时间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70例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禁食禁饮时间组和缩短禁食禁饮时间组,分析两组患者母婴结局。结果:术后,研究组患者血糖(6.62±0.36)mmol/L与心理状态评分(2.67±0.3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2±0.37)mmol/L、(4.01±0.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5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剖宫产术前,适当缩短禁食禁饮时间,有助于提升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面部美容整形术后的循证护理对患者整形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的面部美容整形术患者108例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干预1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患者的整形效果、并发症、不良情绪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整形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发生瘀血、瘀斑、不确定的生理不适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面部美容整形术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整形效果,减少不良情绪和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进行肺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实施术前访视,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认知情况、应激水平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流程、术前准备、注意事项、麻醉方法等手术认知等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进入手术室时的血压、心率、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访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术前访视中应用能够提高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手术认知水平,减轻手术应激,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手术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术前访视与宣教后对睡眠、不良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8月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手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互动式术前访视与宣教方法展开对应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展开对应护理;就组间PSQI评分、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数据展开比较。结果:入院时,观察组手术患者PSQI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手术患者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观察组手术患者SAS、SDS评分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数据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术前访视与宣教对预期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情绪均可予以减轻,有利于优化其手术效果,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流程管理理论构建加速康复外科(ERAS)术前饮食管理模式,并分析新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2018年11月—2019年2月手术患者120例为对照组,术前采用常规禁食禁饮管理方案;选择2019年5—9月的118例手术患者为试验组,基于流程管理理论构建ERAS术前饮食管理模式,指导护士根据管理模式行术前禁食禁饮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术前饮食管理实施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术前实际禁食为(6.53±0.86)h,禁饮时间为(2.74±0.76)h,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85、36.31;P<0.01)。试验组患者对新流程的满意度为(98.03±1.81)分,护士对新流程执行满意度为(98.47±1.42)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57、-13.29;P<0.01)。结论基于流程管理理论的ERAS术前饮食管理模式能够提供合理有效的护理工作路径,改善患者术前不适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前馈控制管理理论方法,对婴幼儿术前禁食禁饮护理安全盲点控制,使实际的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与标准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接近。方法以分析2005年9月-2006年9月择期手术治疗的婴幼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普遍过长原因为基础,制订前馈控制后的术前禁食禁饮护理流程。将124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66例与对照组58例,分别实行前馈控制后的术前禁食禁饮护理流程和传统的术前禁食禁饮护理流程,比较2组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结果2组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实际禁食禁饮时间接近标准时间。结论实行前馈控制后的术前禁食禁饮护理流程,可消除部分护理安全盲点,使婴幼儿术前实际禁食禁饮时间接近标准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