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清气化痰汤结合西医疗法对痰热壅肺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临床疗效及证候积分变化的影响。方法:检索清气化痰汤结合西医疗法(清气化痰组)与单纯西医疗法(西医组)治疗痰热壅肺证AECOPD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文献,采用Jadad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对各结局指标使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符合条件的9项RCT中3项评价了证候评分的变化。与西医组相比,清气化痰汤结合西医疗法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RR值为1.24(95%CI:1.10~1.41),P0.01;而咳嗽、咳痰证候积分下降也明显,RR分别为-0.84(95%CI:-1.56~-0.11)和-0.71(95%CI:-1.31~-0.12),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清气化痰汤可有效提高治疗痰热壅肺证AECOPD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5,(12):1581-158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疗程为14d,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症候疗效、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及6分钟步行距离变化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加减,结合西医常规综合疗法可以更有效地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杨巧红 《光明中医》2015,30(1):77-78
目的观察清气化痰汤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痰热蕴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清热宣肺、祛痰止咳之法,方用清气化痰汤加减。结果 52例全部治愈,有效率为100%。结论清气化痰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痰热蕴肺型)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清气化痰丸为治疗痰热之要方.该方即二陈汤去甘草,加黄芩、瓜蒌、枳壳、杏仁、胆星而成.现介绍治验二则.例1:痰厥患者,男,48岁,工人.形体肥胖,咳嗽气促,喉中痰鸣,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P92次/分,BP120/70mmHg,两肺布满干鸣音.患者性情急躁,嗜好烟酒,证属痰浊壅肺,气郁化火,痰火互结,痹阻清窍.治宜清热化痰,舒郁开窍.方拟清气化痰丸治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气化痰汤化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急性加重期证属痰热郁肺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清气化痰汤化裁合并西药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气分析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气化痰汤化裁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气化痰丸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清气化痰丸加味中药煎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排痰情况、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FEV1%、FEV1/FVC)、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观察组临床显控率为55.56%,高于对照组的33.33%(P 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咳嗽、咯痰、喘息)、排痰情况及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改善(P 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FEV1%、FEV1/FVC、PO_2及PCO_2较治疗前均改善(P 0.05),观察组FEV1%、FEV1/FVC及PCO_2改善程度优于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血常规WBC、CRP、PCT、IL-6值较治疗前均下降(P 0.05),治疗后观察组WBC、CRP、IL-6均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 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清气化痰丸加味中药煎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痰热壅肺证)可以提高疗效,能够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排痰,从而改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林丽珠教授认为,鼻咽癌属中医古籍"颃颡岩"范畴。根据经脉络属关系,认为其发病涉及肝、肺二脏,病机首责邪热犯肺,肝郁痰凝。治则上重视宣肺清热,疏肝理气,而论治上提倡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辨病辨证相结合。临证常以清气化痰丸清肺热,逍遥散加减疏肝气,在临床各证型中配伍使用,灵活加减。  相似文献   

8.
李崇红  廖莎 《中医药导报》2009,15(11):14-15
目的:观察清气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服用中药汤剂清气化痰汤,10d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对照组为70.6%,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清气化痰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痰热壅肺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秦东风主任医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平素痰瘀阻络,急性加重多表现为痰热蕴肺证。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蕴肺证多为感受外邪所致,所以初期治疗应以清宣为主,日久热重可用清肺泄肺药物,期间均要配伍清热化痰药物,清热化痰的同时要兼顾气阴亏虚、肝郁气滞、瘀血阻络等常兼证候,治疗总的原则是清热化痰,利肺平喘,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应用海贝平喘汤加减治疗AECOPD能较好地改善患者喘憋症状,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近年来清热化痰法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的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年来运用清热化痰法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报道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为COPD属于"肺胀"范畴,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较为多见,运用具有清热化痰作用的中药汤剂及中成药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均有较好疗效。结论清热化痰法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作用机制:减轻气道黏液高分泌,抑制炎症反应;对抗生素的增效作用;抑制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1.
清气化痰丸来源于明代医家吴昆所著《医方考·痰门》,由黄芩、瓜篓仁、杏仁、胆南星、半夏、陈皮、枳实、茯苓。功效清气化痰。下气止咳。治痰热阻肺之症。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中医治疗痰热内结的经验,运用现代中药制剂技术设计“清气化痰冲剂”的生产工艺,并制订了其质量标准。 清气化痰冲剂具有清气化痰、理气止咳的功能,适用于痰热内结、咳嗽痰黄、咯之不爽、胸膈痞满等症,其方出自明末医家吴昆所著《医方考》一书。清气化痰丸收载于1990年版《中国药典》中,是治疗痰热内结的首选药物,但丸药服量大、吞服困难,尤其儿童更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减清气化痰丸治疗痰热壅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3例煎服加减清气化痰丸,每日一次,结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41例单用西药常规治疗。两组同时用药1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加减清气化痰丸对痰热壅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咳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7,(12):1658-1659
目的:观察曹氏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对辨证属于痰热郁肺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41例,在常规基础上加用曹氏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疗程结束后分别评定疗效。结果:加用曹氏清金化痰汤后,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等指标。结论:辨证应用曹氏清金化痰汤有助于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小儿痰热壅肺证为肺系外感热病,属祖国医学"咳嗽""肺炎喘嗽""哮喘"及西医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范畴。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稍有不慎外邪入里化热,热邪灼津成痰,痰热阻肺,肺失宣肃,发为咳喘,其痰热壅肺证为小儿咳喘之最常见证型。我们采用麻杏化痰合剂治疗痰热壅肺证的患儿,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气化痰汤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小儿痰热壅肺型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清气化痰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肺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 00%,高于观察组的2. 22%,观察组疗效及FEV1、PEF、FEV1/FVC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痰热壅肺型哮喘患儿给予清气化痰汤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肺功能各项指标,降低用药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清气化痰丸出自明代医家吴昆《医方考》,由胆南星、黄芩、瓜蒌仁、制半夏、杏仁、枳实、陈皮、茯苓组成,具有清热泻火,理气化痰功效,是为治疗热痰证而设[1]。可治疗因饮食不节导致脾胃痰湿不运,久而生热,痰热阻内,清气不得上达,从而引发的耳鼻咽喉疾病。现介绍典型治案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有许多疾病虽非气机郁滞之病,但也存在气机不调的表现。;合理地运用理气药,巧妙组合,能够治疗多种疾病。笔者浅述如下。1痰证《景岳全书》曰;“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补天之手”。然而痰为有形之物,痰浊内阻,必然阻碍气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之而顺。故化痰宜配用理气药。化痰代表方二陈汤,以陈皮理气化痰,意在气顺痰消之意。陈皮、枳壳、枳实、厚朴、莱菔子、沉香等理气药为化痰方中常用药物。如寒痰宜配伍干姜、细辛(小青龙汤);热痰宜配伍黄芩、瓜萎、黄连(清气化痰丸);痰热内扰、…  相似文献   

19.
李淑琴 《光明中医》2016,(6):869-870
目的观察《医方考》中清气化痰汤加减治疗内伤咳嗽:痰热蕴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2015年3月,选用痰热蕴肺型咳嗽62例,采用清热肃肺,豁痰止咳之法,方用清气化痰汤加减治疗。结果痰热蕴肺型咳嗽62例,57治愈,3例好转,2例无效,有效率达96.8%。结论清气化痰汤加减治疗痰热蕴肺型内伤咳嗽有很好疗效,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正>何新慧教授是江南何氏世医第29代传人,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研室主任,是博士生导师。其在治疗肺系疾病方面有自己的理论特色及用药特点。何氏认为,治疗肺系疾病时不论在急性发作期还是慢性缓解期,"痰"作为病理因素及病理产物始终存在,故临证注重化痰之法,或温化痰饮,或清化痰热,或燥湿化痰。痰去则咳嗽自止、喘促渐消。另外,肺系疾病大多反复发作,内伤脏腑,阴虚成劳。何氏在《虚劳心传》中谓:"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