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耳廓假性囊肿的病理演变及去顶盖手术切除病变耳廓前软骨膜对耳廓假性囊肿患者耳廓外形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1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以去顶盖手术方法切除耳廓假性囊肿病变的软骨膜后,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并观察耳廓外形的恢复情况。结果 术中发现耳廓假性囊肿随病程延长,囊性病变范围扩大,软骨膜软骨化及纤维化加重,甚至出现失去弹性,耳廓机化增厚变形,严重影响美观。以去顶盖手术早期干预,能快速恢复耳廓外形,减轻耳廓增厚机化及变形等并发症。结论 耳廓假性囊肿是耳廓前软骨膜软骨化病变与原耳廓弹性软骨之间形成的积液,不是原耳廓弹性软骨之间形成的积液,及时行去顶盖手术,去除病变软骨膜,有利于耳廓外形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前壁软骨切除加对穿“V”型缝合与前壁软骨切除并加压包扎固定治疗大型耳廓假性囊肿的疗效,并做对比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比较前壁软骨切除加对穿“V”型缝合(45例)与前壁软骨切除并加压包扎固定(43例)治疗大型耳廓假性囊肿的疗效差异。结果在术后第6个月观察,治疗组治愈率88.89%,对照组治愈率72.09%,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壁软骨切除加对穿“V”型缝合治疗大型耳廓假性囊肿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囊肿前壁软骨切除加缝线包扎治疗耳郭假性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耳郭假性囊肿57例(60耳)采用囊肿前壁软骨切除加缝线包扎治疗,术中彻底切除囊肿前壁的软骨和软骨膜、缝线包扎48~72 h,切口不缝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痊愈85%(51/60),显效11.67%(7/60),无效3.33%(2/60),总有效率96.67%(58/60)。除无效2例外,其余病例随访0.5~2年无复发。结论 囊肿前壁软骨切除加缝线包扎治疗耳郭假性囊肿,手术和加压包扎方法得到改良,病程缩短,耳郭假性囊肿的治愈率提高,临床疗效可靠,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耳郭假性囊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囊壁软骨切除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优点和操作体会。方法将104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8例,以前囊壁软骨切除法治疗;观察组46例,以囊肿前壁切开引流+局部加压包扎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有效率100%,观察组有效率84.8%;治疗组术后无复发病例,观察组4例复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囊壁软骨切除法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一种可靠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耳廓贯穿缝合碘仿纱条加压包扎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疗效。方法将49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耳廓贯穿缝合碘仿纱条加压包扎)和对照组(倒三角形切口开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两组患者均无复发。改良组有效率达100.0%,无并发症;对照组有效率达82.6%,其中4例患者并发耳廓软骨膜炎、耳廓畸形,给予抗感染及换药等治疗,患者仍有耳廓畸形及增厚。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人均换药次数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廓贯穿缝合碘仿纱条加压包扎治疗耳廓假性囊肿,具有术后恢复快、换药次数少,复发率低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耳廓碘仿纱条贯穿缝合加压包扎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疗效。方法将68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耳廓碘仿纱条贯穿缝合加压包扎组和碘仿纱条绷带加压包扎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术后VAS评分。结果耳廓碘仿纱条贯穿缝合加压包扎组有效率达100%,碘仿纱条绷带加压包扎组有效率达82%,差异具有统计数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疼痛量表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廓碘仿纱条贯穿缝合加压包扎的方法,能很好的促进囊肿的痊愈,恢复快,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我科2006-07-2013-09采用切除囊肿前壁软骨加塑料片贯穿缝合压迫法治疗87例(88耳)耳廓假性囊肿患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87例(88耳)耳廓假性囊肿患者中,男80例,  相似文献   

8.
囊前壁软骨切除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耳廓假性囊肿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不甚清楚。目前治疗方法虽多,但均有一定不足。我科自1994年9月~2001年3月,采取囊前壁软骨切除、刮除囊后壁表面纤维层的方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6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耳廓假性囊肿是耳廓软骨间的无菌性浆液性渗出性炎症,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对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治疗方法多样,缺乏统一,且多数疗效不佳,复发率高,遗留有耳廓增厚,变形等后遗症。本研究首先对耳廓假性囊肿穿刺抽液,然后采用高分子石膏加压外固定治疗耳廓假性囊肿6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科2009-02-2013-03收治24例(24耳)耳廓假性囊肿治疗后复发的患者,采用耳廓假性囊肿前壁切除加耳廓全层间断褥式缝合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耳郭假性囊肿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合适的患者30例进行治疗。沿对耳轮作皮肤切口,充分暴露囊肿腹侧的软骨膜及其附着的薄层软骨,然后予以切除,并清除囊肿背侧软骨表面可能存在的纤维束或肉芽组织。以常规方式缝合切口后,再作贯穿耳郭的双侧钮扣缝合固定。结果 所有病例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未见复发。 结论 对耳郭假性囊肿,建议采取手术治疗,但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并防止术后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2.
耳廓假性囊肿是耳廓软骨间的无菌性浆液性渗出性炎症,常表现为耳廓表面出现一个半球形的无痛囊性隆起。目前对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治疗方法多样,缺乏统一,且多疗效欠佳,复发率较高,可遗留耳廓增厚、变形等后遗症[1]。本研究采用前壁切除联合改良荷包缝合加压固定术治疗复发及复杂性耳廓假性囊肿2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总结2004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治疗的耳廓假性囊肿患者28例,均采用耳显微镜下手术切除,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耳廓假性囊肿患者28例,男24例,女4例,年龄32~70岁。平均49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7个月。表现为耳廓前上侧局限性隆起包块,有胀痒感,有些患者有轻微疼痛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囊肿前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术前至少进行过一次穿刺抽液及石膏加压治疗后复发的耳廓假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前壁切除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行囊肿前壁切除的患者切口均于14d后愈合,随访3月~7年均无复发,治愈率100%。结论囊肿前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耳廓假性囊肿疗效可靠,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5.
软骨部分切除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廓假性囊肿又名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病因不明,可能与机械损伤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因囊肿内表面富有纤维素而非上皮细胞而与真性囊肿相区别[1].近5年来,我科应用软骨部分切除术治疗60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耳廓假性囊肿病理及治疗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病理学,探讨该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993-2008年门诊和住院的60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行手术治疗,采用彻底切除囊肿外壁的软骨膜和新生软骨组织的方法,观察手术疗效和切除的囊壁组织,研究该病的病理学特点.结果 耳廓假性囊肿外壁的软骨膜是渗出性浆液之源.囊肿早期,其外壁系软骨膜,随着病程进展,囊肿外壁软骨膜增生、变厚、生成新生软骨.新生软骨由小变大,由薄变厚,最终形成整片软骨,此时浆液渗出终止,形成软骨间积液.最后软骨间积液被吸收、机化.囊肿内增生的软骨组织与耳廓软骨机化、粘连,导致耳廓增厚、变形.光镜下观察囊壁发现: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有少数血管扩张和淋巴细胞浸润.增生的纤维组织中有极薄到厚薄不一,乃至较厚的软骨细胞层,软骨陷窝囊和软骨细胞较小,软骨囊及基质呈嗜伊红色.故为新生软骨而非软骨退化变性.按照以上手术治疗的60例耳廓假性囊肿随访3个月至1年,均取得满意疗效,无耳廓变形等后遗症.结论 耳廓假性囊肿病理发展过程,可分为早期(急性渗出期),中期(软骨形成期)和晚期(机化增生期).治疗应根据其病理进展时期选择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彻底切除囊肿外壁的软骨膜和新生软骨组织,该手术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前囊壁软骨切除术联合对穿缝合治疗耳郭假性囊肿的疗效及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耳郭假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接受耳郭假性囊肿前囊壁切除联合对穿缝合法,对照组接受耳郭假性囊肿穿刺抽液并加压包扎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5.6%,对照组治疗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整体满意率为87.5%,对照组患者术后整体满意率为66.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良前囊壁软骨切除联合对穿缝合法治疗耳郭假性囊肿效果确切,疗效优于传统切开引流、穿刺抽液、 加压包扎、冷冻、 注射硬化剂等,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囊肿前壁软骨切除治疗复发性耳廓假性囊肿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耳廓假性囊肿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发病原因未明.可能与机械性刺激和变态反应有关。治疗方法很多.如抽尽囊液加压包扎、穿刺抽液加注射药物、抽液后石膏固定等.但均存在易复发的问题。自2004年起。我们对上述方法治疗后复发及初次发病的16例患者采取切除囊肿前壁软骨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耳廓假性囊肿单囊壁刮除加压治疗的临床改进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21例27耳耳廓假性囊肿患者,其中左右耳廓均有囊肿者6例计12耳(左右耳廓假性囊肿分属2组)。耳廓假性囊肿14耳行单囊壁刮除加压治疗(治疗组),耳廓假性囊肿13耳做前后囊壁刮除加压治疗(对照组)。结果随访6个月,患者均治愈,无手术并发症,组间治愈率没有差别,组间观察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囊壁软骨刮除加压法手术方法更简单,实用,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外观接近正常耳。  相似文献   

20.
发生于外耳道软骨段或骨段的囊肿临床并不常见,儿童居多,囊壁与外耳道皮下软组织多有粘连,手术完整摘除囊肿实属不易。我科自2006年3月~2014年7月共诊治外耳道囊肿9例,经耳显微外科手术彻底清除囊壁,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