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浮肩损伤手术治疗的内固定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浮肩损伤的适应证、复位顺序、内固定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浮肩损伤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平均年龄31.6(18~62)岁;肩胛颈骨折合并锁骨骨折18例,肩胛颈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1例.全部采用内固定治疗.取浮动侧卧位,先将患者体位向后浮动,变为侧仰卧位,复位固定锁骨后,X线透视检查锁骨及肩胛骨,如果此时肩胛骨也已复位,可以考虑仅固定锁骨即可而不必再内固定肩胛骨.如果肩胛骨未复位,或复位后不稳定,则将体位向前旋转变为侧俯卧位,取后路复位并固定肩胛颁,若存在肩胛骨等其他部位的肩胛骨骨折,应考虑同时复位固定.如果锁骨骨折无明显移位,则仅采用后入路复位固定肩胛骨.本组中肩胛骨与锁骨同时固定13例,单纯肩胛骨同定2例,单纯锁骨固定3例,1例合并肩锁关节脱位者采用张力带固定并行韧带修复.结果 1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4年,平均26个月.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1.8(8~16)周.肩关节功能根据Rowe疗效评价标准,优11例,良4例,可2例,优良牢为88.2%.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浮肩损伤的有效方法,但应根据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选择复位顺序与固定方法.浮肩损伤大多须将两处骨折同时固定,以便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手术时先复位固定锁骨后复位固定肩胛骨有利于手术完成,减小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2.
关节镜下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方法 1999年4月~2002年6月,17例胫骨平台骨折在关节镜下通过撬拨复位植骨重建塌陷的胫骨平台,并经皮用松质骨螺钉固定. 结果 17例术后3个月都达到临床骨愈合.无感染和严重骨关节炎等并发症. 结论关节镜下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复位直观、固定可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3.
2004年6月-2008年8月,我科采用骨折复位后用克氏针和抽出钢丝固定的方法解剖复位.术后不用外固定,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方文 《颈腰痛杂志》2002,23(4):310-311
目的 研究滑脱腰椎过度复位纠正椎弓钉复位固定术后滑脱椎体发生再滑移。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 1987.1- 2 0 0 2 .1,132例腰椎崩裂性滑脱病人行椎弓钉复位内固定 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 2年的情况 ,其中滑脱椎体过度复位固定 植骨融合术 2 1例 (平均复位至反向滑脱 10 -2 0 % )。结果 术后 2年脊柱滑脱程度 :一般复位组为 15 .9% ,过度复位组 - 7.9% ,一般复位组植骨融合率为 92 .2 % ,过度复位组为 10 0 % ,并发症发生率两个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椎弓钉腰椎过度复位固定 后外侧直骨融合术能更有效矫正腰椎滑脱 ,增加植骨融合率 ,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5.
根据下肢骨折的特点和复位内固定要求,作者设计和制作了一套可以与国产手术床连接的下肢牵引复位架.临床用于治疗68例各种下肢骨折,均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内固定效果,2年后复查,骨折处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折断情况.该牵引复位架成本低,可与手术床配套使用,缩短了复位和手术所需的时间,减小了下肢手术病人的创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不同时间和采用不同复位方法 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术后骨折愈合质量. 方法 1997年1月-2007年9月,收治240例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男121例,女119例;年龄22~79岁,平均56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骨折根据部位分型:头下型133例,经颈型64例,基底型43例.根据Garden骨折分型,Ⅲ型105例,Ⅳ型135例.全部患者接受空心钉内固定,伤后至手术时间6 h~7 d.急诊行闭合复位内固定55例,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59例:择期行闭合复位内固定65例,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61例.比较骨折愈合率、复位优良率及固定优良率. 结果 闭合复位及有限切开复位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4例,其中急诊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坏死率低于其余3组(P<0.01).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72个月,平均38个月.193例骨折愈合,愈合时间10~23个月,平均14个月.急诊闭合复位内固定组骨折愈合率、复位优良率及固定优良率分别为74.55%、73.73%、76.36%,急诊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分别为91.53%、94.92%、93.22%,择期闭合复位内固定组分别为69.23%、70.77%、73.85%,择期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分别为86.89%、91.80%、88.52%.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组骨折愈合率、复位优良率及固定优良率均高于闭合复位内固定组(P<0.01),急诊手术组与择期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复位方式对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术后骨折愈合有显著影响,手术时间对骨折愈合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儿童移位性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刘忠堂  温宏  张宇  池永龙  徐华梓 《中国骨伤》2002,15(10):608-609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牵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移位骨折的治疗问题很多,包括神经、血管损伤,获得和维持复位困难,以及肘关节僵硬或肘内翻畸形.本文就1990年1月至1996年9月93例移位性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不同方法治疗的结果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8.
袁世民  丘青中  刘伟忠  李豫明 《骨科》2011,2(3):120-121
目的 探讨在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中,应用喉箍辅助复位固定,评估其优越性.方法 在38例股骨干骨折病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使用喉箍辅助复位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中应用喉箍辅助复位固定,术中操作方便,术后骨折均近解剖复位,固定效果满意.结论 喉箍在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应用,可得到良好的复位固...  相似文献   

9.
股骨颈骨折复位及固定不佳常造成预后不良.2002年8月~2006年7月,我科采用克氏针提拉复位后经皮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移位型股骨颈骨折31例,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32例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讨论13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及相关问题.方法:40例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92例采取手术开放复位、交叉克氏针或骨片钉内固定,要求手术中解剖复位,保留尺骨鹰嘴窝的完整性.结果:闭合复位外固定并发肘内翻3例( 7.5%);手术组1例(1.1%)并发肘内翻;随访最长达5年,本组优良率为96.9%.结论:通过本组132例治疗,认为手术精确复位、稳固固定、早期功能活动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因素,肘内翻发生率显著降低.内固定方式的改进有利于骨折的稳定和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1.
背侧和桡侧联合切口内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已广泛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1-3].借鉴韧带复位原理、"三柱"的概念和"骨块特异性固定"的概念[1,4-5],在实际手术操作上,注重骨折显露以及固定方法和技巧,无疑对降低手术难度、提高复位质量和防止复位丢失意义重大.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我科应用背侧和桡侧联合手术人路、利用桡骨掌侧弧复位技巧和克氏针三角形结构固定加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1989年1月~1993年12月我们采用切开复位改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髋臼粉碎性骨折7例,获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 手术方法要点硬膜外麻醉.脱臼前柱骨折:采用 Judet—Letournel(髂腹股沟前切口或改良的Smith—Petersen切口.剥离骨盆内侧面肌肉,显露髋臼前柱,复位.改形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如遇有耻骨联合分离和脱位,切口延长,同时作联合复位固定,进一步稳定前柱.前柱固定后,后柱相应复位和稳定(图1).  相似文献   

13.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且治疗较复杂,预后欠佳,特别是在条件较差的基层医院,往往难以准确地复位及合理地内固定.以往采用多针固定或三翼钉固定,效果都不太理想.1995年1月~2000年6月作者采用半开放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15例,收到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聚氯乙烯和泡沫骨骼骨折教学模型在手术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进行骨科规范化培训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均接受骨折复位内固定的理论知识培训和观看骨折复位固定的手术操作视频.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名学生.聚氯乙烯(PVC)组学生在PVC塑料管上模拟骨折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15.
闭合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采用闭合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收治19例距骨颈骨折.所有骨折全部采用闭合复位辅助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1~3年,疗效评定采用Hawkins评分:优5例,良7例,中3例,差4例,优良率为63.2%.结论 闭合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是一种治疗距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既能实现骨折复位和稳固固定的作用,又避免了切开复位内固定对骨折周围血供的进一步破坏,可降低距骨缺血性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疗效.方法 11例儿童股骨远端骨骺骨折患儿中,2例Ⅰ型均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3例Ⅱ型中2例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1例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1例Ⅲ型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5例Ⅳ型中2例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1例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2例行切开复位空心钉结合克氏针固定.根据Th...  相似文献   

17.
踝关节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2%[1],青壮年最易发生.我科1997-2003年共收治70例,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椎已僵硬畸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合并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的合理手术入路.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4年3月收治的12例颈椎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合并不完全性瘫痪,1例完全性瘫痪.3例行前路手术未能纠正脱位而行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2例先行前路手术,发现无法复位而立即改为后路手术完成复位、固定后再经前路减压、融合;另7例均先经后路完成脱位复位、侧块固定融合,然后再经前路行减压融合.结果:3例仅行前路内固定者于术后第3~7天发现钢板松动移位,行后路翻修术,通过后路完成了复位固定;9例先行后路手术再行前路融合者均顺利完成脱位复位及固定融合.随访3个月~4年,10例不完全性瘫痪患者2例恢复到伤前水平,8例恢复部分功能;1例完全性瘫痪者术后半年无改善,死于并发症.结论:对于颈椎已发生僵硬畸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发生外伤性骨折脱位时应先经后路复位固定融合,然后再一期行前路减压和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19.
手法结合跟骨夹复位弹拨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跟骨关节塌陷骨折的临床治疗颇为棘手,手法复位常因骨折复位不良而遗留后遗症,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又较易引起严重的伤口并发症[1-3].自1999年10月至2008年2月,尝试结合手法、跟骨夹复位及骨圆针弹拨固定治疗此类骨折26例33足,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体位复位加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麻醉后采用伸展位间接复位加切开椎弓根螺钉固定直视下复位治疗40例脊椎胸腰段骨折病人.结果 40例病人均获随访6月~28月,平均13.6月.螺钉植入椎弓根位置的优良率为89%,椎体压缩高度恢复率为96%,无内固定断裂发生.结论 采用过伸位间接复位加手术切开椎弓根螺钉固定直视下直接复位治疗脊椎胸腰段骨折病人手术并发症少,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