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八聚体结合蛋白4(Oct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食管鳞癌及21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Oct4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并结合Oct4表达情况及患者最短为期8年的随访资料,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Oct4与食管癌患者生存的关系;Cox回归模型评估Oct4及各病理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Oct4阳性表达率为60.3%(35/58),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中的19.0%(4/21),χ2=10.519,P=0.001;Oct 4的表达与患者年龄(χ2=0.023,P=0.879)、性别(χ2=0.043,P=0.836)、淋巴结转移(χ2=0.551,P=0.458)、外膜浸润(χ2=0.364,P=0.546)及UICC分期(χ2=1.038,P=0.308)均无相关性,但与组织学分级明显相关,χ2=6.061,P=0.014。死亡患者的Oct4表达程度也明显高于生存患者,χ2=7.958,P=0.005;且Oct4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阴性表达的患者,χ2=7.703,P=0.006。Oct4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患者预后明显相关,RR=2.243,P=0.001。结论:Oct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及患者生存期相关,Oct4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6(protein tyrosine kinase 6,PTK6)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03-01-01-2005-12-0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切除的67例食管鳞癌及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中PTK6表达水平;在蛋白质和RNA水平检测7对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中PTK6的RNA与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PTK6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弱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50.7%(34/67)的食管鳞癌组织中检测到PTK6蛋白高表达,73.1%(49/67)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中检测到PTK6蛋白高表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3,P=0.008。食管癌组织中PTK6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χ2=0.647,P=0.03)和病理分级(χ2=0.577,P<0.001)密切相关,PTK6低表达组5年总生存率为31.9%,显著低于PTK6高表达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RT-PCR及蛋白质印迹结果证实,无论是在基因水平还是蛋白水平,PTK6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均呈低表达。结论 PTK6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作为食管癌判断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RhoC mRNA和Kiss-1 mRNA 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手术切除食管癌标本62例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62例;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每例食管组织中RhoC mRNA、Kiss-1 mRNA 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3.0 软件行χ2检验及Spearman 相关分析进行相关统计。结果:RhoCmRNA 在正常食管黏膜、食管鳞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0% 、80.6%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73,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组、不同浸润深度组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食管鳞癌组织中RhoC mRNA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
为9.520、4.478、3.898,P 均<0.05);食管鳞癌组织中Kiss-1 mRNA 的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正常食管黏膜Kiss-1 mRNA 的阳性表达,表达率分别为51.6% 95.2%(χ2=30.102,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及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食管鳞癌组织中Kiss-1 mRNA 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 、61.9% ,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2,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组、不同浸润深度组食管鳞癌组织的Kiss-1 mRNA 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758、1.241,P 均>0.05);食管鳞癌组织中RhoC与Kiss-1 mRNA 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γ =-0.311,P<0.05)。 结论:RhoC mRNA高表达和Kiss-1 mRNA 表达的降低或缺失可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二者可望作为判断食管鳞癌侵袭转移能力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徐绮腻  王鸿彪 《肿瘤学杂志》2018,24(10):977-980
摘 要:[目的] 探索CENP-F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ENP-F在186例食管鳞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水平,分析CENP-F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Kaplan-Meier法比较生存时间,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CENP-F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4%(90/186)和0.54% (1/186)(χ2=115.23,P<0.01)。CENP-F表达水平与T分期(χ2=7.69,P<0.01)、病理分期(χ2=6.24,P<0.01)有关;与年龄(χ2=2.93,P=0.08)、性别(χ2=0.008,P=0.93)、淋巴结转移(χ2=1.34,P=2.24)、分化程度(χ2=1.37,P=0.50)无关。CENP-F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9个月和14个月(χ2=57.57,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CENP-F蛋白是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CENP-F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高表达,且提示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5.
食管鳞癌组织MMP-9和VEGF-C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临床意义,分析两者与食管鳞癌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检测86例食管鳞癌组织及42例食管正常黏膜组织中MMP-9和VEGF-C表达情况。结果:正常42例食管黏膜组织未见有MMP-9和VEGF-C表达。MMP-9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5.12%(56/86)。其中在高中分化和低分化食管鳞癌组织中,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06%(24/47)和82.05%(32/39),χ2=9.01,P=0.0027;Ⅰ~Ⅱ期和Ⅲ~Ⅳ期患者分别为42.86%(15/35)和80.39%(41/51),χ2=12.90,P=0.0029;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75.81%(47/62)和37.50%(9/24),χ2=11.20,P=0.0008。食管鳞癌组织VEGF-C阳性表达率为52.32%(45/86)。在高中分化鳞癌和低分化鳞癌VEGF-C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8.30%(18/47)和69.23%(27/39),χ2=9.500,P=0.0116;Ⅰ~Ⅱ期和Ⅲ~Ⅳ期患者的VEGF-C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4.29%(12/35)和64.71%(33/51),χ2=10.37,P=0.0023;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VEGF-C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29%(38/62)和29.17%(7/24),χ2=13.32,P=0.0002。Kaplan-Meier分析发现,MMP-9高表达和VEGF-C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MMP-9低表达和VEGF-C低表达患者。结论:MMP-9和VEGF-C的表达和食管鳞癌关系密切,MMP-9及VEGF-C的高表达可预示食管鳞癌高恶性度,高转移能力和低生存期;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有助于判断食管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和同源盒异型基因5(HOXA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5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27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 CDC6和 HOXA5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 CDC6及 HOXA5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食管鳞状细胞癌中 CDC6与 HOXA5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CDC6和HOXA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34/51)、60.8%(31/51),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8.5%(5/27)、22.2%(6/27)。两组 CDC6及 HOXA5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70,P =0.000;χ2=10.528,P =0.001);CDC6和 HOXA5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细胞分化程度(χ2=9.031,P =0.011;χ2=10.064,P =0.007)和肿瘤 TNM 分期(χ2=10.474,P =0.015;χ2=11.667,P =0.009)有相关性,与患者的年龄(χ2=0.000,P =1.000;χ2=0.001, P =0.972)、性别(χ2=0.000,P =1.000;χ2=0.107,P =0.743)及淋巴结转移(χ2=3.186,P =0.074;χ2=2.212,P =0.137)无相关性;两种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 =0.454,P =0.001)。结论CDC6和 HOXA5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高表达均明显高于食管正常组织,且与肿瘤的 TNM 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提示 CDC6及 HOXA5的高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以及增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分子14(Fn1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8例行根治切除手术的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及配对正常食管鳞状上皮黏膜组织中Fn14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Fn14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Fn1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7%(61/118),高于正常黏膜组织的4.2%(5/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食管鳞癌患者Fn14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Fn14蛋白阳性表达者的中位生存期(OS)为23个月(95%CI:17~29个月),而Fn14蛋白阴性表达患者的中位OS为54个月(95%CI:50~5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除T分期、N分期外,Fn14蛋白表达亦是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HR=1.51, 95%CI: 1.02~2.24;P=0.022)。结论 Fn14蛋白表达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p53 codon72)突变与人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PCR-RFLP)方法检测118例人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p53 codon72的突变及其差异,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53 codon72的Arg/Arg和Pro/Pro或Arg基因型在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频率分别为11.0%和38.1%、4.2%和7.60A。p53 codon72Arg/Pro基因型在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5.75,P〈0.01),p53 codon72突变与p53蛋白表达有关(χ^2=15.21,P〈0.01);且p53 codon72的Pro等位基因与食管癌的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抑癌基因p53第72位密码子突变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1(1ysinespecificdemethylase1,LSDl)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探讨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01—01—2006—12—31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接受食管癌三野根治术且术前未接受放疗或化疗的食管鳞癌患者135例。免疫组化检测135例食管鳞癌及其配对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LSDl表达水平。运用Y。检验分析肿瘤组织LSDl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运用Kaplan-Meier方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肿瘤组织LSDl表达与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的关系。采用Cox模型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食管鳞癌组织LSDl强阳性表达率为53.3%,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16,P=0.002。LSDl高表达与性别(x2=0.396,P=0.546)、年龄(x2=2.530,P=0.123)、T分期(x2=1.264,P=0.286)、淋巴结转移(x2=1.136,P=0.343)、TNM分期(x2=0.396,P=0.546)和分化(x2=0.415,P=0.537)无显著相关性,而与生存时间是否超过5年(x2=6.699,P=0.013)显著相关。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p=0.001)、肿瘤浸润深度(P=0.004)和LSDl表达水平(P=0.020)是食管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生存分析提示,LSDl强阳性组患者预后明显差于LSDl弱阳性组患者,P=0.008。亚组分析显示,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肿瘤LSDl强阳性与患者预后相关,P=0.014;而在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LSDl强阳性与预后无显著相关性,P=0373结诊.T-Snl在仓管鳞痛钼织申表达上调.其强阳性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Ⅱa)及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蛋白表达与肺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肺鳞癌组织及20例正常肺黏膜组织中sPLA2-Ⅱa及cPLA2蛋白表达。结果肺鳞癌组织中sPLA2-Ⅱa(68.3%)及cPLA2(61.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肺黏膜组织中两者蛋白阳性表达率(15.0%、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239、16.027,P〈0.05);肺鳞癌组织中sPLA2-Ⅱa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χ^2=9.243、4.501及8.287,P〈0.05);cPLA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χ^2=6.160、8.013及4.785,P〈0.05)。sPLA2-Ⅱa与cPLA2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274,P〈0.05)。结论 sPLA2-Ⅱa及cPLA2在肺鳞癌的浸润、转移及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sPLA2-Ⅱa及cPLA2的联合检测可望成为肺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发生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以及Ki-67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01—2011-08-3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行根治术的128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分为早期复发组(62例)和对照组(66例),进行临床病理参数比较,应用Cox模型分析独立影响因素。分析Ki-67与各临床病理参数关系,运用Kaplan-Meier法分析其与患者生存时间关系。结果:128例患者中,早期复发组与对照组肿瘤病理分级(χ^2=11.170,P=0.004)、大体分型(χ^2=7.049,P=0.008)、浆膜浸透(χ^2=9.372,P=0.009)、淋巴结转移(χ^2=16.516,P〈0.001)、pTNM分期(χ^2=40.911,P〈0.001)、脉管癌栓(χ^2=23.944,P〈0.001)以及Ki-67表达(χ^2=18.01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i-67表达与肿瘤大小(χ^2=10.383,P=0.016)、浸润深度(χ^2=12.674,P=0.049)及淋巴结转移阳性率(P〈0.001)存在明显相关性。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病理分级(χ^2=10.013,P=0.007)、浆膜浸润(χ^2=11.632,P=0.003)、是否有淋巴结转移(χ^2=14.197,P〈0.001)、脉管癌栓(χ^2=37.532,P〈0.001)、pTNM分期(χ^2=58.200,P〈0.001)、大体分型(χ^2=6.251,P=0.012)以及Ki-67表达(χ^2=18.961,P〈0.001)对肿瘤术后复发时间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癌栓浸润、肿瘤pTNM分期和Ki-67表达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及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增加,其Ki-67的阳性表达率也增加,P〈0.001;当Ki-67阳性表达〉50%时,患者预后差。结论:脉管癌栓浸润、肿瘤pTNM分期和Ki-67表达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及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Ki-67对于判断胃癌肿瘤生物学行为有一定价值,可作为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任宏  姚佳  杜宁  赵磊  赵阳  熊健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7):1255-1258
目的:探讨Survivin与Nm23-h1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联合检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78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30例食管鳞癌切除标本断端(距肿瘤〉5cm)和食管鳞癌切除标本断端(距肿瘤〈2cm)30例的石蜡标本切片中Survivin和Nm23-h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51%,20.0%,6.67%,有显著性差异(P=0.001)。Nm23-h1在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26%,80.00%,96.67%,有显著性差异。(P=0.001)。Survivin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Nm23-h1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Survivin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08),nm23-h1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01)。Survivin与nm23-h1呈低度负相关(P=0.001),在促进肿瘤的进展和转移过程中起联合作用。结论:Survivin蛋白的抑制凋亡作用和nm23蛋白的抑制转移作用可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是判断食管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倾向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定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ESC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期因子(MK)水平变化以及肿瘤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ESCC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5例ESC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MK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ESCC患者肿瘤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结果 ESCC患者血清MK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吸光度值分别为0.1006±0.0624、0.0455±0.0155)(t=6.203,P< 0.001),术后血清MK表达水平下降明显(吸光度值为0.0752±0.0267)(t=4.357,P< 0.001).MK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x2=0.131)、TNM分期(x2=0.315)及淋巴结转移(x2=0.282)无关(均P>0.05),而与细胞分化程度(x2=10.326)、浸润程度(x2=20.556)、脉管累及情况(x2=4.223)相关(均P<0.05).结论 MK在ESCC患者血清及肿瘤组织中过度表达,与ESCC的发生相关,肿瘤是引起术前MK水平升高的始发因素,肿瘤的侵袭性对MK水平的影响远远大于肿瘤的进展情况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在食管癌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eIF4E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eIF4E mRNA在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61±0.079,0.442±0.061(P〈0.05);不同分化的食管鳞癌eIF4E表达量不同(P=0.012),多重比较显示低分化鳞癌的表达量高于高分化鳞癌的表达(P〈0.05);不同浸润深度的eIF4E mRNA的表达量不同(P=0.003),多重比较显示在深肌层和纤维膜的表达量高于黏膜层的表达量(P〈0.05)。eIF4E蛋白在食管癌和正常食管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0%、30.80%(P=0.001);与病理学分级呈正相关(rs=0.228,P〈0.05);不同浸润深度的eIF4E蛋白表达量不同(P〈0.05)。而两者均与食管癌的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学特征无关(P〉0.05)。eIF4E蛋白高表达组及低表达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1.8%、53.3%(P〈0.05)。Cox模型分析得出eIF4E蛋白不能作为判断食管鳞癌预后的独立指标(P=0.211)。结论:eIF4E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可能参与了肿瘤的浸润和发展,并可以和其他指标共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钙黏附蛋白9(protocadherin 9,PCDH9)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08-01-2013-05-31武警广东总队医院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337例,Q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检测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142例肿瘤及癌旁组织中PCDH9及cyclin D1基因和蛋白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在142例肺癌组织中,PCDH9的表达为0.386±0.008,低于癌旁组织的0.994±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48,P〈0.001;cyclin D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为7.392±0.079,较癌旁组织的1.004±0.007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19,P=0.003。同一患者组织标本中的PCDH9与cyclin D1的表达呈负相关,r=-0.478,P=0.009。PCDH9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和组织来源无关,P值均〉0.05;而与肿瘤的分期、转移、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及总生存时间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CDH9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较低表达者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51,P〈0.001,cyclin D1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较低表达者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36,P〈0.001。结论 PCDH9及cyclin D1表达可能与NSCLC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并可作为评估NSCLC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癌组织中整合素β样1(integrin bate-like 1,ITGBL1)mRNA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估其对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18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并随访3年以上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ITGBL1 mRNA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ITGBL1 mRNA水平分组的阈值;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时序检验比较组间生存期的差异。结果ER阴性乳腺癌患者的ITGBL1 mRNA高表达率低于ER阳性患者(χ^2=7.475,P=0.006),组织学Ⅲ级的乳腺癌患者ITGBL1 mRNA高表达率低于Ⅰ~Ⅱ级乳腺癌患者(χ^2=4.410,P=0.036),而在不同年龄和绝经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临床分期以及PR和HER-2状态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ITGBL1 mRNA低表达组患者3年无转移生存率低于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9,P=0.033);3年无病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无转移生存率组间比较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但随ITGBL1 mRNA表达降低而有下降趋势。结论乳腺原发癌中ITGBL1 mRNA高表达是ER阳性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之一;ITGBL1 mRNA低表达的乳腺癌恶性程度高、组织分化差且患者预后不良,提示ITGBL1基因是潜在的乳腺癌预后预测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对应的正常食管黏膜中ADAM17 mRNA的表达。结果 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对应的正常食管黏膜中ADAM17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937±0.241、0.225±0.077,食管鳞状细胞癌组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组(t=-19.899,P<0.01)。食管鳞状细胞癌中ADAM17 mR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4.703,P<0.01)、TNM分期有相关性(t=-2.652,P<0.05),与性别、年龄及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t=0.299、t=-0.907、t=-3.163,均P>0.05)。结论 ADAM17 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高表达,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对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小RNA-126(miR-126)和微小RNA-7(miR-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116例ESC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26和miR-7的表达差异,并对miR-126和miR-7表达情况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iR-126不同程度低表达病例数为73(62.9%),正常表达病例数为35(30.2%),高表达病例数为8(6.9%);miR-7不同程度低表达病例数为52(44.8%),正常表达病例数为35(30.2%),高表达病例数为29(25.0%)。miR-126和miR-7表达降低组无瘤生存期均较非降低组短(r=4.268,P〈0.05;x2=4.993,P〈0.05);miR-126低表达与ESCC肿瘤位置、家族史和饮酒相关(Xz=14.564,P〈0.05,x2=5.691,P〈0.05;X2=4.971,P〈0.05),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转移、吸烟不相关(均P〉0.05);miR-7低表达与ESCC的临床病理特征均不相关(均P〉O.05)。结论miR-126和miR-7的低表达可能与ESCC患者预后相关,具有一定的临床检测意义。  相似文献   

19.
CXCL12和CXCR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道峰  娄宁  曾灿光  张旭  陈福进 《癌症》2009,28(2):187-192
背景与目的:新近研究显示CXCL12/CXCR4在多种肿瘤组织中有表达,并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特性相关;本研究旨在检测CXCL12及其受体CXCR4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研究两者对食管癌预后的影响及其与临床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食管癌术后标本186例及正常食管上皮组织20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食管癌组织中CXCR4与CXCL12的表达。结果:186例食管癌组织中CXCR4的表达率为67.2%,CXCL12的表达率为63.4%,20例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无CXCR4及CXC112蛋白表达。多因素分析:PTNM分期及CXCR4的表达是影响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CXCL12阳性组与阴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18.8%和2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XCR4阳性组与阴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2.2%和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及病理分期T3期组CXCR4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组及病理分期T1-2组高(P〈0.05),食管癌组织中CXCR4的表达与CXCL12的表达之间无相关性。结论:CXCL12和CXCR4在食管癌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CXCR4的表达水平与食管肿瘤的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Livin与caspase-3的表达情况,以及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6例食管鳞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Livin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Livin 的阳性表达率为69.4%,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10.0%(P=0.000);caspase 3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9%,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80.0(P=0.003)。两者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性别、年龄无关。Livin与caspase-3的表达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呈负相关(r=-0.337,P=0.045)。结论Livin和caspase-3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