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涛  张霞  魏玮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50(11):46-48, 68
目的 观察胃康宁治疗脾虚寒热瘀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调节COX-2蛋白的机制。方法将90例脾虚寒热瘀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口服胃康宁组方,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临床疗效、病理改变,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胃黏膜COX-2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57.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炎症、萎缩、肠化生积分和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两组炎症、萎缩、肠化生积分和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胃痛、痞满、嘈杂、乏力、纳呆积分和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胃痛、痞满、纳呆积分和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COX-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COX-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康宁治疗脾虚寒热瘀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临床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胃黏膜炎症,逆转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降低胃黏膜COX-2蛋白表达可能为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藤莪清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藤莪清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给予藤莪清瘀方和胃复春治疗,疗程6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病理学的改变情况。结果:藤莪清瘀方组的总有效率为91.19%,胃复春组为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病理学检查总有效率比较,藤莪清瘀方为88.23%,胃复春组为6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藤莪清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胃络瘀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胃络瘀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治疗组口服补阳还五汤加减颗粒剂,对照组口服康复新液联合叶酸片。疗程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镜、病理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慢性、活动性炎症、萎缩和肠化生方面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改善萎缩和肠化生方面,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胃络瘀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明显改善症状,逆转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拟莪黄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钠治疗脾虚湿瘀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脾虚湿瘀型慢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莪黄和胃汤口服。两组均治疗3周,治疗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莪黄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钠治疗脾虚湿瘀型慢性胃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胃广平颗粒治疗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6年1月84例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并随机分组。A组采用果胶铋胶囊、叶酸片等西药进行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胃广平颗粒治疗。比较两组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转阴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症状积分;干预前后患者胃液游离酸水平、蛋白酶水平、PH。结果:B组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治疗效果高于A组,P0.05;B组幽门螺杆菌转阴时间短于A组,治疗前症状积分相似,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A组,P0.05;干预前两组胃液游离酸水平、蛋白酶水平、PH相近,P0.05;干预后B组胃液游离酸水平、蛋白酶水平、PH优于A组,P0.05。结论:胃广平颗粒治疗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促使幽门螺杆菌转阴,改善胃液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安肠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探索疏肝在IBS-D肝郁脾虚证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为IBS-D中医治疗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将120例辨证为肝郁脾虚证的IBS-D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安肠汤组)、B组(痛泻要方组)、C组(柴胡疏肝散组)、D组(匹维溴铵组),分别予相应药物治疗,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A、B、D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A组优于B、C组(P0.01),但A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A组明显优于B、C组(P0.01),但A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肠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表明疏肝在IBS-D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芳  周笑甜 《新中医》2017,49(6):47-49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以养胃颗粒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4月。治疗前后进行脾胃虚弱证评分的评定、胃镜评价和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镜评价和脾胃虚弱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胃镜评价和脾胃虚弱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腺体萎缩程度、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炎症活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4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养胃颗粒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能阻断或逆转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延缓慢性萎缩性胃炎向胃癌发展,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固本通络配方颗粒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无先兆偏头痛患者81例,随机分为3组,A组27例,给予固本通络配方颗粒;B组27例,给予氨酚待因片;C组27例,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3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12周。治疗后评价急性期和缓解期疗效。结果治疗后,急性期疗效比较,A组和B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优于C组(P0.05);缓解期疗效指数比较,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比较,A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症状及次症比较,3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头痛NRS评分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积分计算的疗效指数比较,各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通络配方颗粒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既能缓解急性期头痛,又有较好的预防性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胃舒煎剂联合幽门螺杆菌(Hp)根治方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肠腺化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替硝唑,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中药胃舒煎剂;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胃镜疗效及治疗后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胃镜总有效率分别为86.0%和74.0%,对照组分别为60.0%、58.0%;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p感染情况及胃黏膜组织病理均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舒煎剂联合幽门螺杆菌根治方案可以显著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肠腺化生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并且改善胃黏膜的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阳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山莨菪碱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阳健脾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周、6周、9周及12周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患者采用温阳健脾汤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A组和B组,各46例。A组患者予以单纯西药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结合中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A组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52%)明显低于A组(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更加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保胃抗萎方联合艾灸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药灸治疗组(治疗组)、中药对照组、艾灸对照组3组。药灸治疗组口服保胃抗萎方联合艾灸疗法治疗,中药对照组和艾灸对照组分别采用单纯口服保胃抗萎方治疗或艾灸治疗。治疗前后详细记录各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下黏膜改变情况,并做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胃镜检查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镜下颗粒增生、血管透见、糜烂疗效显著优于各对照组(P0.05),而充血水肿疗效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对照组胃镜下血管透见疗效优于艾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胃抗萎方配合艾灸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胃化裁方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维酶素加益胃化裁方免煎颗粒模拟剂治疗,治疗组给予维酶素模拟剂加益胃化裁方免煎颗粒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黏膜炎症、肠上皮化生、腺体萎缩、异型增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胃化裁方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自拟芪莪柴胡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型12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自拟芪莪柴胡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型的疗效。方法:经电子胃镜及病检确诊的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型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丽珠得乐、克拉霉素、吗丁啉治疗,治疗组口服自拟芪莪柴胡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P0.01)。结论:自拟芪莪柴胡汤治疗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型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常玉双 《国医论坛》2019,34(3):34-36
目的:观察消痰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痰瘀凝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1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痰瘀凝滞证患者(癌前病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消痰化瘀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伴Hp(+)者联合三联疗法,两组均治疗6月,观察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疗效及胃镜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7%(51/55),高于对照组的61.8%(34/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痞胀、胃脘隐痛、纳呆、口淡无味等症状疗效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痰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痰瘀凝滞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经普通白光胃镜和窄带成像放大内镜(ME–NBI)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胃镜和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确诊为CAG的患者215例,按照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103例为普通白光胃镜检测,B组112例为ME–NBI检测,比较两组CAG患者的组织学和胃镜检查结果。记录两组患者病理诊断和胃镜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判断两种方法对CAG的诊断价值。结果:A组共25例诊断为CAG,符合率为24.27%,而B组共88例诊断为CAG,符合率为78.57%,B组符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共检出化生型萎缩性胃炎9例,符合率为18.75%,B组共检出化生型萎缩性胃炎49例,符合率为90.74%,B组符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E–NBI诊断CAG患者准确率明显高于普通白光胃镜,尤其是化生型萎缩性胃炎准确率更高,且可靠安全,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型患者的疗效。方法:对8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型患者分别采用中医和西医治疗,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两组患者各42例。同时选取42例健康人进行对照比较,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结果:中医组的总有效率为88.1%,西医组为64.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中医组和西医组TGF-α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和西医组患者的TGF-α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可通过调节TGF-α水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晚期胃癌患者按入组先后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艾迪治疗)33例;B组治疗组(艾迪+肠内营养)33例;C组治疗组(艾迪+肠外营养)34例。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各组的KPS评分、抗肿瘤疗效、相关脏器感染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监测生存期等。结果:营养状况指标:A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指标:A、C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上述指标均不等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率(DCR):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脏器感染率: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无不良反应发生。B、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生存期情况: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营养支持尤其肠内营养途径能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营养状态、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率,控制肿瘤病灶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对生存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B组采用针刺背俞穴治疗,C组采用针刺背俞穴配合埋线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治疗6周后脘腹胀满、嗳气泛酸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6周后脘腹胀满、胃脘疼痛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6周后脘腹胀满、胃脘疼痛、嗳气泛酸、饮食减少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6周后脘腹胀满、胃脘疼痛、嗳气泛酸、饮食减少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70.0%,B组为76.7%,C组为90.0%。C组总有效率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背俞穴配合埋线治疗CAG疗效确切,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及单纯针刺背俞穴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消瘀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30例,A组采用益气消瘀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B组单用益气消瘀汤治疗,C组单用西药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变,血清TNF-α、IL-2及IL-6含量变化。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93.3%,B组为70.0%,C组为90.0%,A、C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血清TNF-α、IL-2及IL-6含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C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消瘀汤联合耳穴压豆可以有效改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含量,增加血清IL-2含量,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