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联合小针刀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分为3组,龙氏正骨手法组40例给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小针刀组40例给予小针刀治疗,龙氏正骨手法联合小针刀组40例给予龙氏正骨手法联合小针刀治疗。结果:总有效率龙氏正骨手法联合小针刀组95.00%,龙氏正骨手法组82.50%、小针刀组80.00%,龙氏正骨手法联合小针刀组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氏正骨手法联合小针刀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4例颈源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8例。A组采用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B组采用针刺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C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VAS评分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差值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总有效率为100.0%,B组为87.5%,C组为83.3%,A组总有效率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是一种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观察正骨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1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正骨手法加小针刀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0%.正骨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深刺阿是穴配合龙氏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深刺阿是穴电针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1)。结论:深刺阿是穴配合龙氏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予改良PNF技术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5次)。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VAS评分、压痛积分、Borden氏法测量颈椎曲度、表面肌电图(surfaceelectromyography,s EMG)等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压痛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Borden值、表面肌电信号均增加(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AS评分、压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Borden值、表面肌电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PNF技术配合龙氏正骨手法可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症状,并且优于单纯使用龙氏正骨手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针刀松解术、传统针刺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颈源性头痛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松解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头颈部僵硬感以及颈椎活动度(ROM)评分及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 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 13%(P 0. 05);治疗后10 d,2组VAS评分、ROM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小针刀松解术治疗颈源性头痛总有效率高,同时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按诊断标准将43例头痛患者用龙氏正骨手法进行治疗,最后进行疗效评定;结论:在对头痛的诊疗中不应忽视颈源性头痛的可能,尤其是一些顽固性头痛,一旦确诊,龙氏正骨手法是一个低风险,高疗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5月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松解手法推拿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0.43%,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及ROM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及ROM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针灸联合推拿在治疗颈源性头痛中的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观察康复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划船运动员腰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划船运动员腰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康复治疗基础上结合龙氏手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ROM及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ROM评分及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联合龙氏手法治疗腰伤有较好疗效,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龙氏正骨手法和复方青藤碱注射液穴位注射组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用电针治疗,B组采用电针及龙氏正骨手法,C组应用电针、龙氏正骨手法及复方青藤碱注射液穴位注射,2周后观察三组患者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C组显著低于A组与B组(P〈0.05);C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与B组(P〈0.05);A组重度疼痛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及C组(P〈0.01)。结论:电针、龙氏正骨手法及复方青藤碱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6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针灸疗法,治疗组采用龙氏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CASCS评分为(66.3±7.8)分,高于对照组的(42.7±5.4)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氏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常规针灸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浮针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浮针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和对照组(单纯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前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V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个月回访,两组患者VAS评分仍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好且持久,标本兼治,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龙氏正骨手法+星状神经节阻滞组)38例和对照组(常规推拿手法+针灸组)38例。完成疗程后,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VAS值、颈椎DR片参数、椎-基底动脉TCD参数和随访1年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5%)高于对照组(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测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照VAS评分将两组患者的眩晕程度分为4个等级,以便于临床应对;颈椎DR片颈椎生理弧度和颈椎屈伸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基底动脉TCD检查结果,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舒张期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VA,RVA和BA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1年后总复发率(24.3%)低于对照组(6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龙氏正骨手法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眩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复发率,其主要机制与改善颈椎结构异常和相应椎动脉灌注有关,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隔姜长蛇灸联合龙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LIDH寒湿型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盆骨牵引治疗,观察组给予隔姜长蛇灸联合龙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姜长蛇灸联合龙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LIDH寒湿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中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216例慢性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偏振光加口服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采用小针刀配合口服中药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2组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每个月头痛时间、头痛复发率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及每个月头痛时间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患者随访6个月,治疗组疗效稳定。结论小针刀配合中药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颈源性头痛的疼痛程度,且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针药结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2例颈源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运用中医瘀血阻络辨证分型理念采取针药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VAS评分、ROM评分。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19%(23/3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29/3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VAS评分、RO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VAS评分、ROM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头痛症状,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拔伸、点压手法配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源性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予针灸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拔伸、点压手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复发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3.5%,低于对照组的34.6%(P0.05)。结论:拔伸、点压手法配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联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手法治疗,15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值、ROM及伴随症状总积分。结果:治疗组使用针刀联合手法治疗后在VAS值、ROM及伴随症状总积分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经辨证推拿联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法,治疗组采用循经辨证推拿联合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10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量表(VAS)评分、颈椎活动度评分量表(ROM)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疗率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0%(P0.05);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RO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经辨证推拿联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有效,能缓解患者头痛症状,提高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医医院 2017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 期间收治的 180 例颈源性头痛患者,按照是否应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90 例:应用手法治疗)与观察组 (90 例:应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颈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治疗 两组患者均无颈椎活动度(ROM)4 分个体,其中观察组患者 ROM 1 分个体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8.89 % 高于对照组的 85.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颈源性头痛患者应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有利于颈椎功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