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GM132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2周为一疗程;对照组40例,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除加用GM1外,两组治疗基本相同。于治疗前、后对两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及日常生活活动量(ADL)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比较NDS评分及ADL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NDS评分和ADL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GM1能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预后,降低病人的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2.
醋酸格拉默(GA)和干扰素β(主要是干扰素β‐1a和干扰素β‐1b)作为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 S )的一线药物,二者的药理作用机制,降低RRM S患者的复发率,延缓残疾积累,不良反应及成本效用等均有明显不同。本文将通过对比以上差异,对比性地评价二者治疗RRM S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激素联合β-干扰素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01—2013-11我院诊治的63例多发性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采用激素联合β-干扰素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激素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IFN-γ和IL-10浓度以及血清IL-6的变化,同时对2组伤残等级的疗效以及临床疗效作出评定。结果 2组治疗后IFN-γ浓度相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治疗后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5595,P0.05);治疗后IL-10浓度相比治疗前明显升高,2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886,P0.0001);2组治疗前后血清IL-6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伤残等级平均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41,P0.05);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4.4978,P0.05)。结论激素联合β-干扰素治疗多发性硬化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干扰素-γ(IFN-γ)在化脓性脑膜炎(BM)及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发病中的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选取RRMS急性期患者24例,BM患者8例及作为对照组的非炎性神经系统疾病(NIND)患者12例,应用ELISA法测定受试者血清及脑脊液中IL-18、IFN-γ水平。结果与NIND组相比,RRMS组血清IL-18水平显著升高,而血清IFN-γ水平无明显差异,但两者间呈显著正相关。脑脊液中IL-18、IFN-γ在RRMS组和NIND组检测到的阳性例数极低,相比之下无统计学差异。与NIND组相比,BM组血清中IL-18水平明显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而血清中IFN-γ及脑脊液中的IL-18、IFN-γ水平在BM组中均有显著性升高。结论IFN-γ及IL-18参与了多发性硬化及化脓性脑膜炎这两种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的免疫病理生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外有不少关于IFN—1a有效预防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复发的报道,但未见有MS急性期使用干扰素能够迅β速缓解症状的报道,本院收治1例急性期MS患者,使用干扰素β后症状短期内迅速缓解,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GM1治疗61例急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GM1治疗急性脑卒中(脑出血和脑梗塞)的疗效。方法:130例急性脑卒中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应用GM1组(61例)为治疗组,未用GM1组(69例)为对照组。治疗组除应用GM1外,两组治疗基本相同。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NDS(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和ADL(日常生活量表),并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NDS和AD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周、4周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中治疗前与治疗2周、4周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治疗2周与4周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脑卒中病人应用GM1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干扰素(IFN-β)用于中国早期多发性硬化(MS)的疗效。方法对6例MS患者采用IFN-β治疗,并随访4~27个月。根据扩展的功能缺损状况量表评分(EDSS)、磁共振(MRI)T2加权病灶演变及持续缓解的时间,综合评价IFN-β的治疗疗效。结果6例患者随访期EDSS评分明显改善,T2W病灶负荷明显缩小,无复发者。结论IFN-β用于中国MS患者能改善其神经功能障碍,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β治疗多发性硬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要临床研究均证实干扰素-β(IFN-β)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疗效肯定,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疗效与剂量、频次呈正相关,IFN-β已经成为治疗RRMS的首选药物之一。IFN-β常见副作用包括流感样症状和注射部位反应等,在应用IFN-β早期尤为明显;大多数副作用比较轻微,严重的或患者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少见。IFN-β中和抗体阳性可能影响疗效,但尚无统一结论。此文就不同类型IFN-β的异同及其治疗MS疗效判定标准、治疗时机和治疗剂量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β-1a干扰索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54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β-1a干扰素治疗组或安慰剂组,治疗组每次皮下注射β-1a干扰素20mg,每周3次,维持2年。用药患者在最初6个月中每月作1次神经系统检查,之后每3个月查1次。所有病人每年做2次MRI检查,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β-1a干扰素治疗的病人第1年和第2年的复发率比安慰剂组有明显降低(治疗组平均每人1.62次,安慰剂组2.78次);复发危险性减低27%;首次复发时间推迟3个月(20mg组),并且无复发的病人比例大大提高(P〈0.05)。治疗组病人注射部位的局部反应很常见,但大多轻微。结论 在降低复发率、减轻残障程度和改善MRI病灶等方面,用皮下β-1a干扰素治疗多发性硬化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联合β-干扰素治疗多发性硬化(MS)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临床确诊为MS急性期的患者随机分为甲基强的龙组和甲基强的龙+β-干扰素组(联合治疗组)。2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Kurtzke伤残等级疗效评定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治疗后Kurtzke伤残等级评分(EDSS)与甲基强的松龙组比较,差异性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β-干扰素治疗MS急性期有效,能较快的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缩短病程。在降低复发率减轻残障程度和改善MRI病灶等方面,用皮下β-干扰素治疗多发性硬化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苏木醇提物治疗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探讨苏木醇提物治疗MG可能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ELISA法对苏木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MG患者治疗前、后及3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AChRab、IFN-γ水平进行检测并作分析。结果①苏木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MG患者血清ACh-Rab水平治疗前后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苏木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MG患者治疗前血清AChRab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苏木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MG患者血清IFN-γ水平治疗前后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苏木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MG患者治疗前血清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苏木醇提物可能通过降低IFN-γ水平从而减少血中AChRab的生成,缓解肌无力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评价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维持治疗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崩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通过电子检索MEDLINE、EMbas、CBMdisc、Cochrane Library、ISI和美国临床试验登记中心等的数据库文献(1990~2008).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4.2.10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IVIG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比较,研究期限内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elapsing-remitting muhiple sclerosis,RRMS)患者的复发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OR:0.40.95%CI=0.19~0.86),RRMS患者EDSS评分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WMD=-0.27,95%CI=-0.40~-0.13),不同剂量IVIG(每个月0.2 g/kg与0.4 g/kg)治疗RRMS的复发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OR=1.16,95%CI=0.56~2.41);IVIG与干扰素-β1a治疗RRMS的疗效比较,显示二者均能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1),而在治疗前后EDSS评分的比较中,仅IVIG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VIG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比较,研究期限内进展型MS患者的疾病进展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OR=0.68,95%CI=0.31~1.46),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secondary-progressivemultiple sclerosis,SPMS)患者的复发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OR=0.93,95%CI=0.66~1.32).结论 IVIG用于维持治疗MS,其安全性好,可降低RRMS的复发率及EDSS评分显示的神经功能障碍.不同剂量的IVIG治疗RRMS无剂量-效应关系.IVIG与干扰素-β1a均能降低RRMS的复发率,IVIG改善神经功能方面的疗效优于低剂量的干扰素-β1a.目前尚不能认为IVIG用于进展型MS的维持治疗可以阻止疾病的进展及复发.  相似文献   

13.
早期程序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早期程序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A组)和对照组(B组),均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A组同时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48h后配合程序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殆疗前和治疗1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殆疗1月后还进行ADL缺陷程度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CSS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A组在治疗后C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DL缺陷程度比较,A组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B组(P〈0.01);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A组显效率51.4%、有效率82.9%;B组分别为28.6%、51.4%,康复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康复组死亡率(11.4%)和对照组(14.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程序康复对急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及ADL改善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与中医穴位按压联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12例脑梗死合并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功能锻炼康复护理,研究组在采用功能锻炼联合穴位按压联进行康复护理。治疗前后对患者肌张力进行评级,并进行NDS、FMA、ADL评分,参数资料采用t检验,非参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肌张力、NDS评分、FMA评分以及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肌张力、NDS评分、FM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ADL评分低于治疗前;研究组肌张力NDS评分、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锻炼联用中医穴位按压,能有效提高患者患侧肢体的肌张力,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β-干扰素治疗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临床疗效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β-干扰素(interferon-β,IFN-β)维持治疗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通过电子检索MEDLINE、EMbas、CBMdisc、Cochrane LibraryI、SI和美国临床试验登记中心等的数据库文献。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4.2.10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RCTs研究。IFN-β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EDSS评分显示的2年疾病进展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5,OR=0.82,95%CI=0.70~0.97),EDSS评分显示的3年疾病进展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0.05,OR=0.85,95%CI=0.62~1.15),平均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OR=0.48,95%CI=0.41~0.57)。结论IFN-β维持治疗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能降低EDSS评分显示的2年疾病进展率,不能降低EDSS评分显示的3年疾病进展率,可明显降低平均年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正> 2009年第6期Lancet Neurology发表了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口服甲强龙作为干扰素β1a添加治疗的北欧研究(NORdic trial of oral methylprednisoloneas add-on therapy to interferon beta-1a for treatment of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NORMIMS study)结果。该研究采用双盲评价法,对使用干扰素治疗期间仍有复发的RRMS患者添加口服大剂量甲强龙或安慰剂,经96周的治疗发现,定期添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而严重不良反应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HBOT)辅助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治疗烟雾病(MMD)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MMD患者50例,随机分为HBOT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开颅STA-MCA搭桥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HBOT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HBOT,共2个疗程20 d。采用盲法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0 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洛文斯顿认知评定量表(LOTCA)评分、GCS评分,治疗后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估患者预后。结果 HBOT组总有效率为88%(22/25,NDS评分降低18%以上),显著高于对照组(64%,16/25;P〈0.05)。治疗后20 d,两组患者NDS评分、LOTCA评分和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HBOT组改善情况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HBOT组预后良好率(80%,20/25;ADL分级Ⅰ~Ⅱ级)明显高于对照组(52%,13/25;P〈0.05)。结论 HBOT辅助STA-MCA搭桥术治疗MMD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意识状态恢复,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干扰素-β(IFN-β)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荷兰医学文摘、CINAHL、LILACS、PEDR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检索截止时间:2014年6月);并通过阅读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联系参与IFN-β治疗多发性硬化临床试验的研究者和企业,进一步获取研究信息或未发表的数据。由两名评价人员独立筛选研究、提取研究信息和数据、评价偏倚风险。应用Review Manager软件(Version 5.3.3)进行Meta分析,GRADEpro软件评价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局限性(偏倚风险)、结果的不一致性和不精确性、证据的间接性和发表偏倚对主体证据质量的影响。结果共检索相关文献576篇,阅读标题和摘要后初步筛选出26项研究;进一步阅读全文后纳入5项研究(共2129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高剂量IFN-β组1076例、安慰剂组1053例)。所有纳入的研究均为IFN-β单药治疗且随访时间≥1年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临床试验。大多数研究存在方法学局限性,主要缺陷为随访偏倚风险较高,且数据分析未使用意向治疗原则,仅919例受试者(43.17%)的数据可用于分析随访2年时的主要结局。Meta分析显示,IFN-β可轻微减少随访2年时复发病例数(RR=0.810,95%CI:0.740~0.890;P=0.000)和残疾进展病例数(RR=0.700,95%CI:0.550~0.880;P=0.002);敏感性分析(最差情况的演示分析)显示,IFN-β治疗无效(RR=1.110,95%CI:0.730~1.680,P=0.620;RR=1.310,95%CI:0.600~2.890,P=0.500)。共1581例患者(74.26%)的数据可用于分析随访1年时至少复发1次的病例数(RR=0.740,95%CI:0.590~0.930;P=0.010),绝对危险降低率为13.24%,需治疗的病例数为8例,表明需要治疗8例患者才可防止1例在第1年内复发。但在年复发率方面,IFN-β治疗无效。IFN-β常导致注射部位局部反应、寒颤、发热、肌肉疼痛、流感样症状、头痛、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升高等不良事件,但并不增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抑郁、自杀行为或自杀观念的发生。结论高质量证据显示,IFN-β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可轻微降低第1年内的复发病例数,但超过1年的疗效尚不能确定。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证明IFN-β在减少残疾进展病例数方面的疗效,尚待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其长期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MS患者认知情况进行评价,初步探讨MS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频率、特点以及认知障碍对M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8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心理评价、临床功能障碍评价(EDSS)和生活质量评价(ADL和IADL),观察多发性硬化患者认知障碍发生情况,分析它们与其他临床表现相关关系,及各因素对认知的影响。结果患者中有认知障碍占71.4%(20/28),其中韦氏成人(或儿童智力)量表测查,全量表智商(FIQ)低于正常(〈90分)为60.7%(17/28),临床记忆量表检查:记忆商(MQ)低于正常(〈90分)为64.3%(18/28)。有认知障碍与无认知障碍2组间比较:受教育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归分析发现EDSS、受教育时间对FIQ的影响以及年龄对MQ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结论MS患者有较高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与之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及地塞米松治疗急性多发性硬化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急性发作多发性硬化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并检测治疗前后各组血清IFN-γ水平。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药后EDS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清IFN-γ浓度相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2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多发性硬化急性发作疗效疗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