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髓外造血的影象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髓外造血(EMH)是发生于骨髓腔以外部位的造血增生现象,是在造血器官不能维持机体所需足够数量的红细胞时的一种代偿机制。肝、脾是髓外造血最常见的部位,本文着重述及肝、脾以外的EMH。 发病情况 EMH可继发于多种疾病:1.慢性严重贫血,如地中海贫血中间型或重型、镰状细胞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等;2.骨髓增殖或取代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白血病、淋巴瘤及恶性肿瘤转移等。少数EMH发生于原因不明的髓样化生(AMM)。其中以溶血性贫血多见,特别是地中海贫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理分型与临床诊疗间的关系。方法:用不脱钙的塑料包埋法,制成2μm厚的骨髓病理切片,用网形测微器计点法测定切片内造血主质与脂肪组织所占容量的百分比率,确定骨髓增生度;以骨髓增生度、局限性造血细胞灶或岛、巨核细胞数等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病理分型依据。结果:在380例/次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理检查患者中,依据此方法分型,其中:再生不良型83例(21.84%),再生障碍型II196例(51.58%),再生障碍型I101例(26.58%);提出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理与低增生骨髓象、低增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鉴别特征。结论: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用不脱钙的塑料包埋法进行骨髓活检以及骨髓病理分型,可有效的指导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骨髓腔内输注复方丹参对再生障碍性贫血 50例的疗效 .方法 :采用骨髓腔内输注复方丹参液并中医辨证的方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 :治愈 2 4例 ,缓解 8例 ,明显进步 1 3例 ,无效 5例 ,总有效率 90 %。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骨髓腔内输注与中医辨证结合治疗再障 ,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骨髓腔内注射临床应用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髓腔内注射临床应用进展。方法查阅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的文献,结合我们的研究进行分析。结果共查出相关文献100多篇。其中有代表性的15篇。为临床用药开辟新的给药途径的论文4篇,骨髓腔内注射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篇,骨髓腔内骨髓移植2篇,提高异种移植的植活能力1篇,延长大鼠复合组织移植物存活时间1篇,骨髓腔内注射造血干细胞移植促进HSC的归巢1篇,骨髓腔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白血病4篇。结论骨髓腔内注射临床应用广泛,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正>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由于多种病因导致造血组织减少、造血功能衰竭,临床以贫血、出血、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我院自1988年3月至12月共收治急慢性再障30例,采用骨髓腔输注丹参复兴液治疗10例,有效率达90%,现  相似文献   

6.
<正>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不同部位的骨髓检查,其增生程度和细胞成分均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对慢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根据诊断的需要,从髂骨、棘突、胸骨等不同部位进行骨髓穿刺检查,以资从红骨髓的总体,阐明本病骨髓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骨髓腔内输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骨髓腔内输注复方丹参对再生障碍性贫血50例的疗效。方法:采用髓髓腔内输注复方丹参液并中医辨证的方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治愈24例,缓解8例,明显进步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骨髓腔内输注与中医辨证结合治疗再障,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对8例低增生型难治性贫血和1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进行了实验室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骨髓淋巴细胞、浆细胞比值、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和积分、细胞外铁染色阳性程度均显著高于低增生型难治性贫血,而外周血幼红和幼粒细胞数及检出率、Pelger核异常率、骨髓红系比值、巨核细胞层数及小巨核发生率又显著低于低增生型难治性贫血.  相似文献   

9.
129例小儿贫血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贫血患者发病年龄、贫血性疾病类别之间存在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3月~2002年10月期间,临床上表现为贫血的小儿患者129例(血液常规检查显示血红蛋白<100 g/L)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结果小儿贫血患者无年龄差异性并且以急性白血病(AL)、再生障碍性贫血(A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型紫癜(ITP)的发病率较高.结论对临床上表现为贫血,并且伴有发热、脾脏或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要进行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查找贫血原因、确定贫血类型、排除或确诊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做到早期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0.
陈江明 《广西医学》2013,(6):758-759
目的观察同胞骨髓联合脐血混合移植治疗儿童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儿童4例,给予同胞骨髓联合脐血混合移植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儿移植后30 d,均检测为100%供者型完全嵌合,移植后90 d,再次检测仍为100%供者型完全嵌合,随访2年,4例患儿皆存活,血象与骨髓检测结果皆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同胞骨髓联合脐血混合移植治疗儿童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骨髓细胞学和外周血常规检查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88例疑似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32例确诊为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临床既定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骨髓细胞学和外周血常规单项及联合检查鉴别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能。采用Kappa检验骨髓细胞学和外周血常规单项及联合检查鉴别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骨髓细胞学单项和联合检查鉴别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外周血常规单项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骨髓细胞学检查与金标准鉴别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876,P<0.05);外周血常规检查与金标准鉴别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结果具有较差的一致性(Kappa值=0.390,P<0.05);联合检查与金标准鉴别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926,P<0.05);骨髓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骨髓巨噬细胞内铁测定对贫血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骨髓活检、塑料包埋、改良的骨髓组织铁染色方法和半定量分析。结果在402例各种贫血患者中,缺铁性贫血全部骨髓巨噬细胞内铁阴性,阳性率>85%的贫血有铁粒幼细胞贫血、慢性病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脾功能亢进。阳性率<70%的贫血有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肾性贫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二者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经对照分析,骨髓巨噬细胞内铁与骨髓涂片铁染色阴性符合率为61%~62%。与血清铁蛋白阴性符合率为78%~83%。骨髓巨噬细胞内铁阳性强度与血清铁蛋白之间显著相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阳性强度明显高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P<0.01)。结论骨髓巨噬细胞内铁测定在了解机体铁贮存方面其敏感性、特异性都优于骨髓涂片铁染色,并且在有些贫血的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233例贫血待查患者骨髓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明确 2 3 3例原因不明的贫血病人的诊断。方法 对 2 3 3例贫血进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结果 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及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 97例 ,占 41.6% ;增生性贫血 48例 ,占 2 0 .6% ;慢性溶血性贫血 19例 ,占 8.2 0 % ;感染性贫血 18例 ,占 7.7% ;再生障碍性贫血及MDS2 0例 ,占 8.6% ;骨髓瘤及各类型白血病 14例 ,占 6%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寄生虫、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3例 ,占 1.3 0 % ;正常骨髓象 14例 ,占 6%。结论 骨髓检查是诊断原因不明贫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邵水儿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8):820-820,822
目的 探讨骨髓涂片及骨髓切片在贫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骨髓涂片和切片检查64例贫血,分析贫血患者骨髓涂片和切片的诊断价值。结果 骨髓切片判断有核细胞增生程度优于骨髓涂片,对2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诊断高于穿刺涂片(100% vs 66.6%,P〈0.05),切片对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价值不及涂片(100% vs 68%,100% vs 44%,P〈0.01),而且骨髓切片检查巨幼细胞贫血不结合其他信息更容易误诊为血液肿瘤。结论 在常见的三种贫血中,骨髓涂片对缺铁性贫血(IDA)和巨幼细胞性贫血(MA)有独特的价值,对AA则差;而骨髓切片可以提高AA的诊断率,而对IDA和MA的诊断意义不及骨髓涂片。  相似文献   

15.
<正> 我们已认识到慢性肺心病Ⅱ型呼衰患者可出现代偿性红细胞增多,血色素增加,同时也注意到有些病人血色素不高,甚至贫血。但关于这种病人的骨髓象资料甚少,为探讨肺心病Ⅱ型呼衰病人造血系统方面的变化,我们近年来对38例肺心病Ⅱ型呼衰患者进行骨髓象及血粘度等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骨髓增生性全血细胞减少症为一种原因不明的贫血.临床表现为严重贫血,出血,感染,肝脾及淋巴结无肿大等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相似.实验室检查特点为周围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经多部位,反复骨穿始终为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但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本文报道5例,并对与该病相似而易混淆的增生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白血病前期进行了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分析和探讨,提高对缺铁性贫血的重视。方法:对100例缺铁性贫血的血象及骨髓象进行分析。结果:缺铁性贫血的血象主要以血色素减少为主;骨髓象主要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胞核小而致密,常见碳核,胞浆量少,偏蓝色,成熟红细胞体积偏小,中心淡染区扩大。结论:血象、骨髓象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不同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综合征。而增生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个特殊类型。我院于1973~1986年共收治增生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0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在77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有20例为增生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中男性8例,女性12例。  相似文献   

19.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指原发性或继发性的不同程度的骨髓增生低下,全血细胞减少,无潜在的骨髓恶性增殖性疾病的一组综合征.其特点是血液中的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均明显减少,进行性贫血、出血、继发感染等.临床分急性型和慢性型.  相似文献   

20.
低增生型难治性贫血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室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玲 《新疆医学院学报》1996,19(3):224-225,229
对8例低增生人治性贫血和1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进行了实验室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慢性再生障碍怀贫地骨髓淋巴细胞、浆细胞比值、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和积分、细胞外铁染色一程度均显著高于低增生型难治性贫血,而外周血红红和幼粒细胞数及检出率、Pelger核异常率、骨髓红系比值、巨核细胞层数及小巨核发生率为显著低于低增一难治性贫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