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生儿脐带血血铅浓度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在太原市区收集脐带血标本125份,用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血铅浓度并自拟访谈式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相应的125名孕妇进行诸多影响因素的调查,用多因素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不同的脐带血血铅水平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125例脐带血血铅浓度呈正偏态分布,范围4.233-23.87μg/dl,中位数为9.368 μg/dl,脐带血铅水平超过目前认为安全界限(10μg/dl)的占42.4%。孕妇使用粉质化妆品、缺钙、居住于污染区是胎儿期铅暴露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生儿脐带血血铅浓度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在太原市区收集脐带血标本125份,用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血铅浓度并自拟访谈式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相应的125名孕妇进行诸多影响因素的调查,用多因素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不同的脐带血血铅水平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125例脐带血血铅浓度呈正偏态分布,范围4.233~23.87μg/dl,中位数为9.368μg/dl,脐带血铅水平超过目前认为安全界限(10μg/dl)的占42.4%.孕妇使用粉质化妆品、缺钙、居住于污染区是胎儿期铅暴露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儿童铅中毒对其远期肾功能的影响,作者调查74例患者和21例配对对照组的肾功能。患者在1966~1972年(年龄1~6岁)患有铅中毒症,血铅(PbB)水平≥100μg/dl(范围为100~471μg/dl,均值为142 μg/dl),经驱铅后PbB降低到50μg/dl以下。21名对照者的PbB<40 μg/dl。1983年对患者组和对照组进行体重、身高、尿分析和肾功能试验等检查。结果:两组的PbB水平很低,患者组的PbB均值为14.5±4.5 μg/dl,对照组PbB的均值为11.6±2.6μg/dl,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患者组和对照组的血尿或白细胞  相似文献   

4.
德阳市城区0~6岁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雁方  王小东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3):309-309,311
目的:了解德阳市城区0~6岁儿童全血中铅的浓度,以采取措施降低儿童血铅水平,预防儿童铅中毒。方法:随机抽取前来我院作儿保的婴幼儿和托儿所幼儿院的儿童男女共1 106名,测定血铅浓度,分别计算出男女0~3岁和4~6岁年龄段血铅浓度的平均值x及标准差s,以及不同血铅浓度范围所占的例数和比例。检测采用电位溶出法。结果:0~3岁男童的血铅浓度为(64.09±32.20)μg/L;女童为(63.00±32.60)μg/L。4~6岁男童为(77.56±33.00)μg/L;女童为(75.7±34.23)μg/L。0~3岁儿童的血铅中毒率男童为18.02%,女童为15.94%,0~3岁儿童血铅浓度水平主要集中在0~59μg/L,达45%以上。4~6岁儿童的血铅中毒率男童为22.67%,女童为20.69%,4~6岁儿童的血铅浓度水平主要集中在60~99μg/L,达50%。结论:血铅浓度水平与男女性别无显著相关,而与不同年龄段呈显著相关。近两成的儿童有铅中毒,且以I,II级为主。3.60μg/L以上的血铅浓度所占比例大于50%  相似文献   

5.
肖明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781-1782
目的:掌握0~6岁儿童的血铅水平,为儿童血铅的监测及血铅中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1 200名进行健康体检的0~6岁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测定。结果:1 200名儿童血铅水平在2.12~74.32μg/dl范围内,均值为10.62μg/dl,儿童铅中毒35名,占被检测儿童的2.91%。男童630名,血铅平均值(10.58±13.12)μg/dl,铅中毒23名(36.51%);女童570名,血铅平均值为(10.08±4.23)μg/dl,铅中毒12名(21.05%)。男女儿童铅中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铅中毒率有增加的趋势。结论:建议将铅筛查作为0~6岁儿童长期的健康保健工作的重点内容,并且每年进行1次铅筛查,对于男童更应加强防铅教育,对初步筛查的铅中毒患者及时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湛江市区 1~ 7岁儿童的血铅水平。方法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随机抽取的 1 1 77名 1~ 7岁儿童的血铅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所调查儿童的血铅浓度为 0 .488± 0 .1 6 6μmol/L。血铅浓度≥ 0 .483 μmol/L者 ,占总调查人数的 49.3 % ,其中血铅水平在 0 .483~0 .72 4× μmol/L、>0 .72 4 μmol/L者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 45 .3 %、4.0 % ;不同年龄和性别的血铅水平无差异 ,但血铅浓度≥ 0 .483 μmol/L者在 5~ 6岁有一个高峰期 ,明显高于其它各年龄组 (P<0 .0 1 )。结论 :湛江市 1~ 7岁儿童的血铅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7.
25年来 ,在公共卫生部门的努力下铅暴露有了显著的下降。现在美国血铅水平平均值已降至 70年代测定水平的 2 0 %以下 ,但居住在大城市中心的一小部分人群仍处于高血铅水平的高危状态。本次研究资料表明 ,居住在洛山矶中南部 (该地区是加利福尼亚州最贫困地区之一 )的移民孕妇 ( n=1 42 8)的血铅水平 (几何平均值 =2 3μg/ L[0 .1 1 μmol/ L] )明显高于非移民孕妇 ( n=50 4 )的血铅水平 (几何平均值 =1 9μg/ L [0 .0 9μmol/ L] ) ( P <0 .0 0 1 )。两组与低血铅水平有关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较小的年龄、近期的血样资料 (排除延续的趋向 )、…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0~6岁儿童血铅水平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近期北京市 0~ 6岁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2 0 0 1年 5~ 7月调查北京市常住人口中 0~ 6岁儿童 2 2 62名。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微量血中铅含量的测定 ,并做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北京市 0~ 6岁儿童血铅水平均值为96.8μg L,血铅值≥ 10 0 μg L为 3 5.7% ,血铅值≥ 2 0 0 μg L为 2 .5%。农村儿童铅中毒为 43 % ,明显高于城区和郊区儿童。 2岁组铅中毒为 45.1%高于其他年龄组。男童血铅平均值 10 0 .2 μg L明显高于女童血铅平均值 93 .0 μg L(P <0 .0 1)。不喝或偶喝牛奶、居室距繁华马路≤ 50m、家庭居住 1层楼房或平房为儿童高血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目前北京市儿童血铅水平≥ 10 0 μg L的比例不容忽视 ,应对重点人群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七十年代初,工人血铅水平<80μg/dl或100μg/dl时通常不为人们所注意,儿童血铅水平<50—60μg/dl也不认为是一个问题。今天成人血铅>40μg/dl、儿童血铅达30μg/dl并有红细胞原卟啉(FEP)增加便认为是升高的了。美国OSHA提出的工业铅接触TLV—TWA1971年为200μg/m~3,1978年降至50μg/m~3。此值不但承认高浓度铅吸收(血铅≥80μg/dl)引起的明显影响,也考虑到血铅<80μg/dl时的轻微影响。 一、对血红素生成的影响 血铅为10—20μg/dl时ALAD已受抑制;血铅为30—50μg/dl时ALAU升高;血铅>30μg/dlFEP开始增加;血铅<40—60μg/dlHb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铅暴露对学龄前儿童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深圳市罗湖区幼儿园4~6岁儿童211名为研究对象,采指端末梢血20μg,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血铅,以血铅水平10μg/dl为界,分为高血铅组(≥10μg/dl)和低血铅组(<10μg/dl),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及自拟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血铅组外向行为得分及行为异常率(13.28±6.28,18.26%)显著高于低血铅组(9.98±5.46,7.29%,t=4.0677,χ2=5.470,P<0.05),血铅值与外向行为中多动、攻击、违纪因子分显著正相关(r=0.2164、0.2028、0.1886,P<0.05),血铅值≥15μg/dl时,行为异常率显著增加(χ2=13.695,P<0.05)。结论低水平铅暴露对儿童外向行为具有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环境铅与幼儿体内铅水平及健康危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环境铅与幼儿体内铅水平及对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测定大气、食品、饮水等铅含量以及5 0 1例 3~ 6岁儿童发铅和血铅含量 ,并检查 2 6 4名儿童的体格发育情况。结果 计算获得市区幼儿每人每日摄入铅约 5 4 μg ,郊区约 4 5 μg ,市区和郊区幼儿发铅分别是 18 71± 8 8μg/g和 13 97± 8 0 μg/ g:血铅分别是 131 2± 72 1μg/L和 10 8 3± 6 8 1μg/L(1μg/L =0 0 0 4 83μmol/L) ;市区幼儿的发铅和血铅水平显著高于郊区 ,P <0 0 0 1;市区幼儿血铅≥ 10 0 μg/L者占 6 9 8% ,郊区占 4 0 1% ;以血铅 10 0 μg/L划线分组比较幼儿体格发育 ,各年龄段幼儿血铅 <10 0μg/L和≥ 10 0 μg/L组的身高、体重、胸围、头围和血色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成都市环境铅污染严重 ,幼儿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流行率较高 ,应重视防治儿童铅中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前后儿童血铅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1997年 8~9月间 ,在上海市 5个区县 30所托幼机构 196 9名 1~ 6岁儿童进行了血铅水平抽样调查 ,然后于1998年 4~ 6月及 1999年 8~ 9月对相应人群进行血铅水平两次追踪调查。调查采用末梢血纸片法血铅测定方法。结果 上海市儿童血铅水平几何均数在推广无铅汽油前为 83μg/L ,推广无铅汽油后的 1998年为 80 μg/L ,1999年为 76 μg/L ,与前一年相比血铅水平的变化均有显著意义 (t值分别为2 .2 190、4 .4 5 76 ,P值分别小于 0 .0 5和 0 .0 1) ;超过目前国际公认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 (10 0 μg/L)的比例也由使用无铅汽油前的 37.8%下降到 1999年的 2 4 .8%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u =8.82 4 7,P <0 .0 1)。儿童血铅水平几何均数下降幅度徐汇区为 10 μg/L、静安区 11μg/L、杨浦区 6 μg/L、嘉定区4 μg/L、崇明县 2 μg/L。 结论 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可降低儿童的血铅水平。  相似文献   

13.
孕产妇505例血铅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福建省宁德市孕产妇血铅水平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505例孕产妇进行血铅水平测定,并对新生儿出生体重、胎龄情况及家庭、环境等进行询问调查.结果①孕产妇血铅平均值为(0.338 4±0.184 7)μmol/L,其中血铅≥0.483 0 μmol/L占26.13%;城市明显高于农村(P<0.01).②胎龄小于37周的孕产妇血铅平均值明显高于37周以上者(P<0.01),新生儿出生体重大于2 500 g的孕产妇血铅平均值明显低于2 500 g以下者(P<0.01).③环境、饮食因素与孕产妇血铅水平有关(P<0.01).结论孕产妇血铅水平高低对胎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有影响;与环境、饮食因素有关.需重视加强孕产妇铅暴露污染的防制.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0—6岁儿童血铅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为了解本省0~6岁儿童的血铅水平,于1997年8~12月,本院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对杭州市(城市)、绍兴市(农村平原)、常山县(山区)、舟山市(海岛)的1879名0~6岁儿童进行了血铅测定。1879名儿童血铅水平呈正态分布,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7.33μg/dl、5.46μg/dl,中位数为6.6μg/dl,范围在0.1~75.0μg/dl,男女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铅中毒者448名,占23.84%,其中城市儿童铅中毒发生率最高,为39.55%,然后依次为农村、山区和海岛,各为27.57%、14.24%、11.68%。各地区间儿童血铅水平具显著差异。年龄组间具显著性差异,3、4、5岁组高于其它年龄较小的各组。  相似文献   

15.
南昌市城区883名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了解南昌市城区 2~ 8岁儿童血铅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严格质量控制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于 2 0 0 0年 4~ 6月对南昌市城区 883名 2~ 8岁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测定 ,并对其个人健康状况、家庭环境及生活卫生习惯等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83名儿童血铅水平均数为 84.2 4 μg/L( 1 μg/L=0 .0 0 4 83μmol/L) ,其中高于目前国际公认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 1 0 0μg/L的比例是 32 .84%。血铅值在 1 0 0~ 1 49μg/L ( - A级 ) 2 64例 ,占30 % ;1 50~ 1 99μg/L( - B级 ) 2 6例 ,占 3% ;>2 0 0μg/L( 级 ) 0例。各年龄段儿童血铅值及铅中毒率无明显差异。家庭住址、乘坐汽车及摩托车的频数、父母职业、不良生活卫生习惯、住房条件及父母吸烟量是影响儿童血铅值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南昌市城区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已较高 ,应引起家长及有关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婴幼儿的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2 6 2例婴幼儿末梢血铅浓度 ,并进行铅中毒影响因素的调查。 结果 婴幼儿血铅算术平均值为0 .4 3μmol/L,范围为 0 .10~ 1.4 5 μmol/L,铅中毒发生率为 37.0 2 % (97/2 6 2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婴幼儿血铅水平及铅中毒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各年龄婴幼儿血铅等级分布以 I级最高 ,婴幼儿铅中毒属 II~ III级。饭前不洗手、经常在马路边玩耍、经常看彩色书刊后不洗手、父母职业、住房为 1990年以后建造的是影响婴幼儿血铅水平的因素。 结论 婴幼儿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铅损伤 ,应引起家长及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841例儿童血铅含量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本地区儿童血铅水平 ,为儿童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末梢采血 ,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对 85 0例儿童进行血铅测定。结果 :平均血铅水平 6 1 1μg/L(1μg/L =0 0 0 4 83μmol/L) ,儿童男女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 ,不同年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以铅含量≥ 10 0 μg/L为临界值 ,儿童铅水平总超标率为15 4 % ,其中 0~ 3岁为 7% ,4~ 6岁为 13 2 % ,>6岁为 18 2 %。结论 :本地区儿童血铅水平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处于低水平 ,儿童血铅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18.
了解海口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早期发现儿童铅中毒并及时开展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5-2018年抽取海口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共计22 038人次,进行血铅检测和问卷调查.结果 海口市儿童血铅平均水平为22.45 μg/L,各组儿童的血铅平均值分别为男童22.55μg/L,女童22.33 μg/L;3岁组23.09μg/L,4岁组22.13 μg/L,5岁组22.58 μg/L,6岁组22.10μg/L.总高血铅率为0.50%,2015-2018年高血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为0.80%,0.62%,0.47%,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18,P<0.01).各组儿童的高血铅率分别为男童0.45%,女童0.57%;3岁组0.46%,4岁组0.37%,5岁组0.61%,6岁组0.56%.高血铅组及血铅50~99 μg/L组儿童的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厌食、体弱多病、腹痛、面色苍白、贫血等临床表现发生率均高于血铅0~49 μg/L组儿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从事铅作业与儿童高血铅呈正相关,经常清洗玩具、经常外出活动与儿童高血铅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儿童高血铅与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应定期开展血铅筛查.并向家长普及铅中毒相关知识,从而阻断儿童铅暴露.  相似文献   

19.
儿童铅暴露与听力损失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儿童血铅与听阈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6 2名 5~ 7岁儿童静脉血全血铅。用 Madsen Model OB77听力计和压耳式耳机 ,测定了 2 5 0、5 0 0、10 0 0、2 0 0 0、40 0 0、6 0 0 0 Hz气导听阈。结果 儿童血铅平均值为 181.97μg/ L,血铅浓度范围 39.1~ 393.6 μg/ L。用 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 ,儿童听阈与血铅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在 0 .33~ 0 .74之间 ,相关关系显著 (P<0 .0 1)。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儿童听阈除与血铅有关外 ,未发现与儿童年龄、性别、父母年龄及文化程度 ,以及家庭经济收入等因素有关。结论 儿童听阈与血铅呈正相关关系 ,预测儿童血铅每升高 10 0 μg/ L听阈升高 1.46 3~ 8.170 d B。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废旧电池回收加工企业周边居民血铅浓度水平。方法于2016年12月,在某废旧电池回收加工企业周边选择1个行政村作为暴露区,同时,选择距离7 km的1个行政村作为对照区,采集2~14岁儿童和15岁以上居民血液样本,采用《血中铅、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测定血铅浓度。共采集379份血样。结果暴露区和对照区儿童血铅浓度检出范围分别为28.62~485.01、19.32~89.32μg/L,几何均值则分别为91.30、44.18μg/L。暴露区和对照区成人血铅浓度检出范围分别为6.00~1 066.57、6.00~175.71μg/L,几何均值分别为76.68、51.16μg/L。暴露区儿童和成人血铅浓度均高于对照区(P0.05)。暴露区儿童和成人血铅浓度异常率分别为33.7%和2.4%;对照区则均未出现异常。在暴露区,儿童和成人男性血铅浓度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区,仅在成人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P0.05)。结论该回收加工企业生产造成的铅污染已导致周边居民尤其是儿童血铅负荷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