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寻找改善家属负性情绪的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9月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共68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名。两组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心理干预3个月。两组在入组前以及干预3个月末分别接受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评定。结果①入组时两组SAS、SDS和SCSQ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干预3个月末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③研究结束时,研究组SCSQ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积极心理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焦虑及抑郁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认知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36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2组患者入组时与综合干预4周、8周时采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定患者的抑郁、焦虑负性情绪,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定认知功能,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入组时2组患者SDS、SAS、MMSE、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周、8周2组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MMSE、FMA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同期比较,干预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减轻脑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认知与肢体运动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SSRIs和非SSRIs类药物对住院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52例某医院心理与心身疾病病房住院患者从入院时每周进行一次SAS和SDS评定,共进行六次评定,分析SSRIs和非SSRIs类药物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住院患者从入院第一周至第六周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呈逐渐下降表现;入组时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第二周时,SS-RIs类药物治疗组SAS、SDS评分均低于非SSRIs类药物治疗组(P<0.01)。在入院时(第一周)和第三至第六周,两组SAS和SDS得分无显著差异。结论无论是SSRIs类还是非SSRIs类药物治疗,住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呈逐渐下降表现,SSRIs类药物治疗只在第二周对改善抑郁和焦虑情绪优于非SSRIs类药物,在入院时和第三至第六周,两组并无明显差异,说明总体上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对于两周之内需急性改善症状者可优先考虑予以SSRIs类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恢复及情绪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01-2016-06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3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3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76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入组时与干预后4周应用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定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SDS、SAS量表分别评定抑郁、焦虑状况.结果 2组入组时C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SDS评分、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周,2组C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SDS评分、SAS评分较入组时均明显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消除其不良情绪,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升生活质量与预后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5.
综合治疗对伴有负性情绪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对伴有负性情绪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5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药物组为单用降糖药,干预组为降糖药加心理干预,综合组为降糖药合并帕罗西汀和心理干预。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周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并测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PBG)。结果:SAS和SDS评分以综合组和干预组均显著低于药物组,但综合组情绪改善较快。FBG和2PBG下降以综合组和干预组好于药物组,综合组和干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综合治疗更能有效缓解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接纳与承诺疗法联合帕罗西汀对伴轻度焦虑、抑郁的不孕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照门诊就诊顺序将我科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期间收治的127例轻度焦虑抑郁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3例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64例增加接纳与承诺疗法,2周为一疗程,三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干预前后患者的负性情绪,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家庭与社会的支持程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90.63%(57/64)高于对照组74.60%(48/63)(X2=5.690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更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和家庭支持程度评分均增加,但观察组生活质量和家庭支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接纳与承诺疗法联合帕罗西汀能够更好的改善伴有轻度焦虑抑郁的不孕症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家庭支持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脑肿瘤患者27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进行心理干预,分别采用SAS、SDS量表对2组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进行评价。结果经干预,对照组SAS、SDS得分分别为(52.74±5.19)分和(51.73±4.82)分,观察组分别为(44.28±4.35)分和(43.29±4.16)分;对照组家属SAS、SDS得分分别为(53.78±5.30)分和(50.31±5.07)分,观察组家属分别为(44.64±4.13)分和(42.18±5.13)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肿瘤患者和家属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况,减轻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眉山市东坡区精神病医院就诊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研究组给予奥氮平联合团体心理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后,两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奥氮平联合团体心理治疗与单用奥氮平均能改善急性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但联合治疗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5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化疗及最佳支持治疗,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EORTC-QLQ-C30量表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测定.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SDS及S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理干预组第6周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可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对114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综合干预6个月;干预前、干预3及6个月后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入组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进行评估,分析影响其抑郁、焦虑情绪的因素。结果:干预前患者亲属SDS和SA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t=12.10,t=10.81;P均0.001);女性亲属SDS和SAS评分明显高于男性亲属(t=3.35,P=0.001;t=2.32,P=0.022);无固定职业的患者亲属SDS和SAS评分明显高于有固定职业的患者亲属(t=2.00,P=0.048;t=2.06,P=0.042);不同教育程度的患者亲属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8,P=0.046;F=3.24,P,0.043);但不同亲属关系的患者亲属间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3个月后及6个月后,患者亲属的SDS和SAS评分较基线有明显下降(P均0.05),但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有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并与其性别、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状况有关。综合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心理干预对伴有负性情绪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伴有负性情绪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12 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 6 0例 ,对照组 6 0例 ,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 ,干预组加用心理干预 ,均于干预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定 ,并测空腹血糖 (FBG)及餐后 2小时血糖 (PBG)。结果 心理干预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FBG和PBG减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讨论 心理干预治疗能帮助糖尿病患者缓解负性情绪 ,更好的控制血糖 ,临床中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开放管理女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陪护家属的心理状况及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32例开放管理女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陪护家属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8例,对照组64例,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未实施。采用自编的调查表对两组陪护家属在患者入院时进行调查;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家属在患者入院3 d内和健康教育结束时分别进行评定。结果开放管理女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陪护家属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均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情绪,且对疾病的认知不同,对医生的干预性治疗建议的领悟接受不一。研究组在健康教育结束时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开放管理女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陪护家属及时进行健康教育,能改善家属的心理状况,提高家属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互动达标理论分析支持性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78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互动达标理论为基础的支持性心理干预,比较2组焦虑抑郁评分、家庭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SAS评分、SDS评分、家庭关怀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家庭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家庭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干预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2组均在入院后及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病人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观察2组病人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及医患依从性情。结果心理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干预3周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3周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身心健康,可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对晚期胃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0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两组患者均观察4周,分别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分别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AS,SDS和EORTC QLQ-C30评分,组价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4周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降低,EORTC QLQ-C30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有助于更好地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综合治疗对伴有负性情绪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对伴有负性情绪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30例,采用格列吡嗪7.5~15mg/d),干预组(30例,采用格列吡嗪7.5~15mg/d和心理干预)和综合组(30例,采用格列吡嗪7.5~15mg/d合并西酞普兰20~40mg/d和心理干预)。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2、4周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并同时测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PBG)。结果 SAS和SDS评分以综合组和干预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且综合治疗对负性情绪改善更快。FBG和2PBG下降以综合组和干预组优于常规组,综合组和干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综合治疗能更有效的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7.
杜岳 《中国卒中杂志》2016,11(10):852-856
目的 探究罗伊适应理论护理对卒中患者情绪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2月我科收治的82例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两周的护理,按其入院时间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罗伊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接受常规药物及一般康复锻炼护理,罗伊护理组在其基础上增加基于罗伊适应理论的心理干预综合护理,包括心理支持、认知疗法、心理暗示、音乐疗法等。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linical Nerve Function Limitation Score,CNS)评分进行护理前后两组卒中患者情绪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情绪评分(SAS、SDS)与神经功能评分(CNS)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护理干预后,罗伊护理组SAS、SDS及CN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且罗伊护理组干预前后三项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常规护理组干预前后三项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基于罗伊适应理论的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卒中患者情绪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路径对老年股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疼痛、负性情绪以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08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路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围手术期疼痛、负性情绪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天到第5天,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与SAS评分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个月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路径能加快老年股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患者髋关节的康复,缓解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感以及负性情绪,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01—2013-06在我院神经外科诊断为脑梗死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1例,按照住院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团体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入院初及2周后负性情绪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入院初的SAS和SDS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的缓解脑梗死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148例胃癌化疗患者作为主体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干预后睡眠质量及对住院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SQI量表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胃癌化疗患者,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睡眠,增加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