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黄益肾胶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10例MHD合并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组加服三黄益肾胶囊,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改良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评分、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胆固醇(CHO)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Alb、Hb、CHO及SGA评分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益肾胶囊可以改善MHD患者营养不良状态。  相似文献   

2.
喻哓东 《华夏医学》2007,20(1):15-16
目的:探讨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BUN为10~17mmol/L,Scr为220~450μmol/L)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百令胶囊和爱西特片口服,对照组给予口服包醛氧化淀粉口服,其他治疗相同,疗程60d。观察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及自觉症状。结果:经过60d的实验治疗,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两组疗效有差异(P〈0.05)。结论:百令胶囊和爱西特片口服是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超纯透析液对尿毒症贫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金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5):132-132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超纯透析液对尿毒症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超纯透析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结果观察组的BUN、SCr、β2—MG都显著降低,降低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b、Hct水平显著上升,上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超纯透析液对尿毒症贫血疗效较好,长期治疗可改善尿毒症贫血。  相似文献   

4.
薛海燕 《陕西医学杂志》2013,(12):1611-1612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L-CN)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炎症、营养不良和贫血的影响。方法:46例老年M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左卡尼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IL-6、hs-CRP、Alb、PAB、Hb、HCT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hs-CR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Alb、PAB、Hb、HCT显著上升,对照组Hb、HCT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IL-6、hs-CR及Alb、PAB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MHD患者普遍存在L-CN缺乏,L-CN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微炎症及营养不良状态,纠正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测定30例MHD患者血清ADPN、TG、TC、Alb和Hb水平,分析ADPN与其它几种指标的关系,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MHD患者血清ADPN、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b和血清Alb明显低于对照组。MHD患者血清ADPN水平越高,TG也越高,ADPN与TG呈正相关。ADPN与BMI、TC、Alb和Hb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MHD患者存在明显的脂肪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ADPN可作为预测血液透析患者整体营养状态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 测定30例MHD患者血清ADPN、TG、TC、Alb和Hb水平,分析ADPN与其它几种指标的关系,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MHD患者血清ADPN、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b和血清Alb明显低于对照组.MHD患者血清ADPN水平越高,TG也越高,ADPN与TG呈正相关.ADPN与BMI、TC、Alb和Hb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MHD患者存在明显的脂肪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ADPN可作为预测血液透析患者整体营养状态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主观营养评价法(modified quantitative subjectiveglobal assessment of nutrition,MQSGA)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营养评估的意义,并观察饮食干预对MHD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回归性分析我中心收治的122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在首次透析后及透析半年后,采用MQSGA评估2组病例的营养状况,并测定部分实验室生化指标。然后将MQSGA评分与各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比较2组病例在饮食干预前后MQSGA评分及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MQSGA评分与血浆白蛋白值(tdb)、前白蛋白值(PA)、血肌酐值(Scr)及血红蛋白值(Hb)的测定值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首次透析后MoSGA评分及生化指标的差异不明显(P〉0.05),故无统计学分析意义;而透析半年以后,观察组的MQSGA评分明显低于首次透析后与对照组的评分,同时Alb、PA、Scr及Hb4种生化指标均高于首次透析与对照组的测定值,且差异明显,故均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结论:MQSGA作为一种简便、实用的营养评估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MHD患者的营养状况;而给予MHD患者合理的饮食干预,则能够有效地改善其机体的营养状况,从而提高患者预后的恢复效果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营养状态及微炎症状态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透析龄超过3月的MHD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每次结束透析时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 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治疗3个月,分别检测治疗前后MHD患者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身体质量指数(BMI)、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Alb、PA、Hb和BMI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而CRP、TNF-α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Alb、PA、Hb、BMI、CRP、TNF-α和IL-6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改善MHD患者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西那卡塞联合氯雷他定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行血液透析并发皮肤瘙痒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西那卡塞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因子(BUN、Scr)、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Duo氏瘙痒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评分(PSQ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BUN、Scr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改良Duo氏瘙痒评分及PSQI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 :西那卡塞联合氯雷他定治疗MHD患者皮肤瘙痒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MHD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及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低血压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低血压发生的临床因素及护理干预对透析低血压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我科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发生低血压患者51例为观察组,设立同期49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未发生低血压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Glu、HbAlc、Hb、Scr、BUN、Na+、Alb、TC、TG等指标的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施以个体化的护理干预。结果:首次血透时观察组BUN、Scr明显高于对照组,Ccr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HbAlc、Glu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Hb、Na+、Alb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BUN、TG、Scr、TC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透析性低血压发生与贫血、高血糖、血钠浓度、营养不良等有关,应提倡个体化透析。透析治疗期间加施以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预定的透析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微炎症和营养状况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大于6个月的患者共4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每次结束透析时静脉注射左卡尼汀注射液1.0g,随访3个月。监测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结果:治疗1及3个月后,治疗组Alb、PA以及Hb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上升明显;而TF及炎性指标hs-CRP、IL-6、TNF-α值则逐渐下降,治疗1和3个月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是改善MHD患者微炎症及影响状态的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液常规透析前后尿毒症患者尿素氮(BUN)、肌酐(Cr)、血尿酸(UA)、电解质(K+、Na+、Cl-、Ca2+)、血磷(P)、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白蛋白(Alb)等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血液透析中心2010年6月—12月70例尿毒症维持性常规血液透析患者,观察透析前后10个基本参数的变化,同时采集4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空腹静脉血进行对照。结果尿毒症组患者BUN、Cr、K+、Na+、Cl-、P、UA均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Ca2+、CO2CP、Alb均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透析后患者BUN、Cr、K+、P较透析前明显下降(P〈0.01),UA、Na+、Cl-、Ca2+、Alb变化不明显(P〉0.05),CO2CP较透析前上升(P〈0.05)。结论测定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的BUN、Cr、K+、CO2CP含量变化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蕾 《中外医疗》2012,31(30):38-39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糖尿病肾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肾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该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肾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给予CBP,对照组38例,给予普通血液透析法(IH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空腹血糖(BFS)、渗透压(OP)、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的变化及患者转归。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BFS、OP、CO2CP、BUN、Cr水平,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OP、CO2CP、BUN、C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P能改善老年感染性休克所致ARF的BUN、Cr水平表达,但是对患者致死率无显著性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C反应蛋白(CRP)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态的关系.方法 对在我院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日空腹采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铁蛋白(SF)以及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C反应蛋白(CRP)等;测定患者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等.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TSF、AC、AMC、Hb、Hct、BUN、Scr、Alb与CRP呈负相关,CRP与铁蛋白无相关性.结论 CRP是反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早期营养不良及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5.
李大勇  陈远美  李萌 《医学综述》2013,19(8):1493-149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因子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时血清CRP、Hb、Alb、TC、TG、BUN、Scr以及血钙、血磷、1,25-(OH)2D3、FGF-23、iPTH改善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CRP、Hb、Alb、TC、TG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UN、Scr水平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磷、血清FGF-23、iPTH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1,25-(OH)2D3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期采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有助于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维持钙磷代谢平衡,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张冰 《中国民康医学》2022,(14):134-136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HD)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高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高龄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HD治疗,观察组采用CVVH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Scr、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P、Alb、H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VH治疗高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效果优于HD,可降低Scr、BUN、IL-6、TNF-α和hs-CRP水平,提高其TP、Alb、Hb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终末期肾脏病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在温州市中心医院血透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86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采用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表(MQSGA)评价MHD患者营养状况,根据MQSGA评分(〉10分者判为营养不良)将患者分为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并采用t检验或x2检验比较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患者问临床指标包括年龄、性别、透析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差异。结果86例MHD患者中,有42例患者MQSGA评分≤10分,纳入营养正常组;11~20分者有42例,21~35者有2例,共44例纳入营养不良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1.16%,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33%;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的年龄、Kt/v、Alb、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性别、透析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血白蛋白可作为反应机体营养状况的可靠生化指标,而年龄、微炎症状态、透析充分性是影响MHD患者营养状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罗沙司他胶囊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7月-2022年3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人促红素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罗沙司他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铁代谢指标[血清铁(SI)、转铁蛋白(TR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结果:治疗1、3、6个月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b、RBC、HCT、铁代谢指标及MA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后,治疗组Hb、RBC、HCT及铁代谢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沙司他胶囊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较好,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超纯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MH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超纯透析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结果:治疗6月后,观察组Hb、H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HuEPO用量及β2-M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超纯透析液可提高患者对EPO的反应性,改善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HDF)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HDF组和MHD组,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HDF组使用高通量聚砜膜透析器,每周透析3次,每次4h;MHD组使用低通量醋酸纤维素膜透析器,每周透析3次,每次4h。治疗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HDF组患者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显著上升,而MHD组无明显变化。结论:HFD能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营养状况及脂质代谢,有利于改善长期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