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携带者(HBV携带)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HBV携带阴道分娩产后出血74例。结果 宫缩乏力是HBV携带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45.95%;,多次妊娠增加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论 加强对乙肝病毒携带者产妇健康教育减少高危因素,加强产程支持,能有效地预防早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产后出血临床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在本院产科分娩并发产后出血的11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研究与产后出血相关的各种高危因素。结果产后出血与胎次、胎儿体重、分娩方式及妊娠合并症有密切关系,随着胎次的增加,产后出血发生率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分娩胎儿体重3500g以上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也明显升高,阴道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顺产,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最低。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有:≥2次人流及刮宫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妊娠合并肝炎、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第二产程延长、急产、阴道助产。结论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胚盘因素。识别高危因素,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正确处理分娩过程,是避免产后出血的重要环节,及时正确的处理可减少出血量和改善产妇预后,而合理的组织分工是抢救此类病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产后出血67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明秋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213-7213,726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67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39例,胎盘因素21例,软产道裂伤7例。危险性因素包括未进行孕期保健,有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孕产史中有多次人工流产、剖宫产、产程延长、巨大儿、羊水过多、接产时未保护好会阴等。经治疗和精心护理后,2例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产后出血重在预防,认真仔细临床观察及时发现与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85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的预防及处理对策。方法:对自1995年至2005年本院阴道分娩致产后出血85例的各相关因素作出分析。结果:85例产后出血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54例,子宫不完全破裂8例,胎盘胎膜残留14例,软产道裂伤4例,羊水栓塞2例,产后尿潴留1例。85例中有80例在催产素静滴引产的同时有不同程度的产程干预。结论:产前评估和加强围产期保健、早期发现高危因素、分娩时重点观察和处理出血情况,严格掌握催产与助产技术,正确处理产程是预防产生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分娩的13582例产妇中产后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产妇共207例,出血的发生率为1.52%,其出血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占72.35%;其次是胎盘因素,占14.11%;软产道裂伤占11.02%;凝血功能障碍占2.52%.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分娩方式、孕胎次、双胎及三胎、巨大儿、妊娠并发症等.结论:加强孕期检查、减少高危因素;严密监护产程,防止宫缩乏力,提高产科技术是降低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和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降低产妇死亡率。方法:对2003-01/2006-12收治的183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危险性因素包括未进行孕期保健、有妊娠并发症及孕产史、剖宫产、产程延长、多胎巨大儿羊水过多、无早接触及早吸吮等。结论: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观察等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为减少产妇的死亡率,保障产妇的身体健康,必须加强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产后出血的预防包括重视产前保健、正确处理产程、加强产后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56例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探讨产后出血预防、抢救和治疗。方法:回顾过去五年中56例出血产妇临床资料。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的高峰,出现产后出血采取积极果断有效的抢救措施是防止产妇死亡的重要保证。结论:认为加强产前保健,重视对高危孕妇的产前检查,密切观察及正确处理产程,加强产后2小时的观察,是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分析在我院接受分娩且发生产后出血的70例患者的出血原因,并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再次分娩、有人工流产史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增加,随着胎次、产次的增加,使胎盘因素、子宫因素致产后出血发生率相应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增加了难产的机会,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增多.结论 做好计划生育的宣传,减少非意愿妊娠,做好孕期健康宣教,减少巨大儿的出生.对易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高危人群应高度重视,加强产前保健、产程观察及产后监护,才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护理措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方法 将154例产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的产妇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154例产后出血量小于300 ml的产妇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产妇在孕产史、剖宫产、巨大儿、双胎、疤痕子宫、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实施护理干预,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postpartumhemorrhage,PPH)的不同影响因素并给予合理治疗,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所发生的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产妇2826例中发生产后出血65例,其发生率为2.3%。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居首位46例(70.76%),其次胎盘因素12例(18.46%)。分娩方式等与产后出血关系密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密观察产程,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加以预防,降低剖宫产率,对降低产后出血及孕产妇死亡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产后出血115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妇产科自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11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20%。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71.30%),其次是胎盘因素(16.52%)、凝血功能障碍(7.83%)及软产道撕裂(4.35%)。结论对易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高危人群应高度重视,预防在先,加强产前保健及产程观察及产后监护,对已发生产后出血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加强护理,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3.
米索前列醇用于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160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00例米索前列醇400μg直肠给药,对照组60例宫体注射催产素20U,用称重法统计产后2h出血量。结果:试验组产后2h出血量(230±65)ml,对照组出血量(340±68)ml,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催产素配伍米索前列醇促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单用催产素,能较好的预防产后出血,用药方便、安全。另外,预防产后出血要识别出血高危因素早期预防,查找原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重度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降低重度产后出血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发生。方法对2002年6月至2012年6月间江苏省三家医院所有产后出血的孕产妇的1655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在导致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中,除软产道损伤外,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在出血量≥1000 ml组和<1000 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32例重度产后出血中,保守治疗无效最后遭遇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有16例,其中胎盘因素导致者10例,顽固性宫缩乏力4例,羊水栓塞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重症肝炎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各1例;(3)在子宫切除组和子宫保留组之间,产妇高龄、胎盘植入、既往有2次或2次以上生产史或剖宫产史、平均产后出血量等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而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更易使产后出血发展为重度。(2)胎盘因素是遭遇急症子宫切除的主要因素,前置胎盘合并黏连或植入的比例尤其高。(3)产妇高龄、胎盘植入、产次≥2次及重复剖宫产史(既往剖宫产次数≥2次)分别是使得重度产后出血导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概率明显增加的高危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因素,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阴道分娩产妇1176例中发生产后出血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正常阴道分娩的61例进行比较。结果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为7.65%,产后出血组胎儿体重、产后2h出血量、分娩前后Hb差值、分娩前后HCT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90例产后出血中宫缩乏力86例(95.56%),产道裂伤50例(55.56%),胎盘因素8例(8.89%)。结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产道裂伤,出血原因常合并存在。高度重视并积极预防高危因素、及时处理产程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对降低产后出血率的临床意义。对1842例分娩产妇实施产后出血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分析,对每位入院孕妇评估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方法针对孕妇在的不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在产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及相应处理,及时纠正并发症。结果产时严密观察和处理3个产程产妇子宫开全时常规给予建立静脉通路,对潜在产后宫缩乏力者,在其胎儿娩出后应用缩宫素及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产后2h内准确测量出血量,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量等。结论根据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对入院孕妇进行高危因素评估,并积极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监测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93例产后出血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69例,胎盘因素17例,软产道裂伤2例,凝血功能异常2例,其他3例.全部治愈出院,但有2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 产后出血重在做好孕产妇的高危管理,积极治疗并发症,正确处理产程,产后认真观察,细心护理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和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降低产妇死亡率。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38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6%,发生在2h内为84.2%;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危险性因素包括未进行孕期保健、有妊娠并发症及孕产史、剖宫产、产程延长、多胎、巨大儿、羊水过多、无早接触及早吸吮等。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最危急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观察等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产前针对性实施护理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率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 559例阴道分娩产妇(干预组)实施产后出血临床干预措施;应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专用表,对每位入院孕妇评估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针对孕妇存在的不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在产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及相应处理,及时纠正并发症;在产时严密观察和处理3个产程,产妇宫口开全时常规给予建立静脉通路;对潜在产后宫缩乏力者,在其胎儿娩出后应用缩宫素及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产后2 h内准确测量出血量,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量等.并与1 445例未实施干预措施的产妇(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产后出血率明显降低(1.36% vs 2.35%,P<0.01).结论 根据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表对入院孕妇进行高危因素评估,并积极采用临床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易出现产后出血.结论 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检测、急救、护理工作,才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进而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