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厉向  夏君慧  张旭 《浙江医学》2013,35(20):1795-17,981,801
目的:探讨血清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对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意义。方法利用放射免疫方法分别测定23例MS、57例临床孤立综合征(CIS)、41例其他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OIND)、37例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ONND)患者的血清抗MOG抗体水平。并对MRI发现中枢神经脱髓鞘患者的病灶负荷进行测定,将其与患者血清中抗MOG抗体水平作相关性分析。通过绘制受试者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血清抗MOG抗体水平、脑脊液IgG指数、24h鞘内IgG合成率等参数对MS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MS组患者血清中抗MOG抗体的水平及抗MO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CIS组、OIND组和ON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组活动期血清抗MOG抗体的水平及阳性率高于缓解期(P<0.05)。中枢脱髓鞘病变(MS和CIS)患者MRI显示的病灶负荷与其血清抗MOG抗体水平呈正相关(P<0.01)。抗MOG抗体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脑脊液IgG指数、24h鞘内IgG合成率。结论血清抗MOG抗体可以成为可靠的诊断MS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血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白蛋白(albumin,ALB)、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及相关合成指标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中的变化,初步分析上述指标在两种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91例已确诊神经系统脱髓鞘患者,包括MS患者33例,NMOSD患者58例,选取头痛患者50例作为非炎性对照组。测定血清及CSF中ALB、IgA、IgM、IgG以及血清C3、C4等浓度,并计算血清免疫球蛋白与CSF免疫球蛋白比值IgA Q、IgG Q、IgM Q、ALB Q及与年龄相关的Reiber双曲线上部判别值(Reiber's upper hyperbolic discrimination line, Qlim)(ALB),计算ALB Q>Qlim (ALB)比例及IgG 24 h鞘内合成率,比较分析MS、NMOSD与头痛对照组间各指标差异。结果 MS和NMOSD组患者CSF IgG、IgG Q、IgG 24 h鞘内合成率和ALB Q>Qlim (ALB)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MS组患者IgG 24 h鞘内合成率和IgG Q明显高于NMOSD组(P<0.05)。结论 MS和NMOSD均有血-脑脊液屏障功能损伤,而鞘内IgG的合成是MS和NMOSD的一个关键区分点,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脊液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C反应蛋白(CRP)和α1-微球蛋白(α1-MG)检测在血-脑脊液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损伤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BBB不同程度损伤患者脑脊液中的清蛋白、转铁蛋白、IgG、CRP和α1-MG的水平。结果随着BBB损伤的加重,脑脊液中转铁蛋白和IgG水平均增高,且不同程度BBB损伤组间脑脊液转铁蛋白和Ig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脊液转铁蛋白和IgG与清蛋白商值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53和0.834,P〈0.01);脑脊液转铁蛋白和IgG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分别为0.992和0.970;脑脊液转铁蛋白和IgG在BBB损伤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2%和95.5%、94.2%和91.9%;6例患者脑脊液CRP水平增高,但所有患者α1-MG水平〈5.29mg/L。结论脑脊液转铁蛋白测定是反映BBB损伤的良好指标;在排除中枢神经系统内无免疫球蛋白产生的情况下,脑脊液IgG测定可以反映BBB的功能状态;脑脊液中出现CRP表明BBB损伤且外周血中CRP水平增高;脑脊液α1-MG检测在BBB损伤评价中无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定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比值(QALB),探讨神经梅毒患者血脑屏障通透性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确诊的93例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神经梅毒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38例)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55例),比较2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脑脊液生物化学资料。采用Pearson双变量相关分析研究神经梅毒患者血脑屏障通透性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认知功能障碍组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神经梅毒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定量、免疫球蛋白G(IgG)、IgG指数、IgG 24 h鞘内合成率、寡克隆带阳性率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的QALB高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16.42±9.24)×10-3 vs(3.60±1.11)×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07,P<0.01)。QALB偏高(> 7×10-3)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QALB正常(≤ 7×10-3)的患者,分别为92.11%(35/38)和67.27%(3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7,P=0.002)。Pearson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示QALB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410,P=0.024)。结论 血脑屏障损伤的神经梅毒患者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血脑屏障通透性越高认知功能障程度越严重,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有助于临床评估神经梅毒患者的智力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血清及脑脊液中抗神经苷脂GM1 IgG、IgM抗体变化,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研究31例GBS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血清及脑脊液中抗神经节苷酸GM1 IgG、IgM抗体变化,设立两组对照组,即非GBS神经系统疾病组和正常组。结果:GBS患儿血清抗神经节苷脂GM1 IgM抗体O 值高于二组对照组(P<0.05),脑脊液中抗GM1 IgM抗体OD均值高,与疾病对照组比较(P<0.05),血清抗GM1 IgG抗体OD均值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部分GBS患儿抗GM1 IgG、IgM抗体明显升高,尤其是在GBS亚型急性运动轴索神经病(Acute motor axonal neurpathy AMAN)中升高显著,GM1 IgM抗体阳性率75%。表明:神经节苷脂的免疫损伤在GB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尤其在AMAN发病中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rotis软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血脑屏障(BBB)的完整性及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8组:A组为1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B组为1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C组为2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D组为8例脱髓鞘疾病患者,E组为1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F组为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患者,G组为1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H组为1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方法测定血清和脑脊液(CSF)中白蛋白(Alb)和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利用公式计算Alb商值(QAlb)、IgG指数、IgG合成率,并用Protis软件进行数据和图形处理。结果 (1)A、B、D、F组QAlb、IgG指数和IgG合成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2)经Protis软件分析82例患者,正常35例,单纯BBB功能障碍20例,仅有鞘内合成8例,BBB功能障碍伴有鞘内合成19例。结论通过对CSF中蛋白质组分的定量分析,并利用Protis软件进行数据和图形处理,可以明确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血脑屏障完整性和鞘内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对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脊液分析在多发性硬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1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82例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脑脊液分析,比较两组24 h鞘内IgG合成率、寡克隆区带阳性率、tau蛋白及Cys-C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24 h鞘内Ig G合成率和寡克隆区带阳性率明显大于对照组,tau蛋白和Cys-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分析可作为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指标,在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高血糖对脑缺血大鼠血-脑脊液屏障(BBB)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正常血糖(NG)组、加甘草酸(GL)(NG+GL)组、高血糖(HG)组和加GL(HG+GL)组。于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段检测脑脊液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含量、BBB通透性、脑水肿和脑梗死体积,评估神经缺失。结果 与NG组比较, HG组大鼠的脑脊液HMGB1含量显著提高( P<0. 01);同时,伊文思蓝(EB)外渗率,脑梗死体积及脑水肿显著加重( P<0. 01), 神经功能缺陷加重(P<0. 05);进行GL干预后,上述指标显著改善( P<0. 01)。结论 高血糖可促进缺血脑组织HMGB1的释放,加重BBB损伤。抑制HMGB1的活性,对高血糖大鼠脑缺血后BBB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ian-Barre Syndrome,GBS)发病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GBS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脑脊液中IL-6水平,并与正常人脑脊液对照.结果36例成人GBS患者脑脊液IL-6水平为(36.88±9.26)×1012kU/L;26例正常对照组为(14.97±8.68)×1012kU/L;成人GBS组脑脊液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18例成人GBS患者脑脊液IL-6治疗前水平为(33.57±5.0)×1012kU/L,治疗后水平为(13.55±8.03)×1012kU/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病情轻重各级之间脑脊液IL-6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L-6参与GBS的病理过程,但与病情轻重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池脑脊液中Cystatin C水平变化与Qalb及血-脑脊液屏障的关系。方法观察脑炎及非脑炎患者腰池脑脊液中CSF Alb、TP及CystatinC(CC)水平及相应的血清Alb水平,①分析CSF Alb、CystatinC及TP与Qalb的相关性及CC与TP的相关性;②按照Qalb正常与否分组对比各蛋白水平;③按照是否脑炎分组对比各蛋白水平及Qalb。所有项目均在日立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完成。结果①CSF Alb,TP和Qalb相关有统计学意义,但CC与Qalb及TP无统计学相关;②按照Qalb正常与否分组对比显示组间C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余蛋白指标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按照是否脑炎分组对比仅CC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蛋白指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Cystatin C水平的变化与Qalb及血-脑脊液屏障无明显相关,但可能和脑部损伤的部位及病情有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及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以GCS评分分组(20例GCS≤12分患者为中、重型颅脑损伤组、16例GCS>12分患者为轻度颅脑损伤组);选择同期住院的非神经系统疾病手术患者19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 )法检测脑脊液和血清的ET-1浓度。结果中、重度颅脑损伤组血清ET-1浓度高于轻度损伤组( P <0.01)和对照组( P <0.01);轻度颅脑损伤组血清ET-1浓度高于对照组( P <0.01)。中、重度颅脑损伤组脑脊液ET-1浓度高于轻度损伤组( P <0.01)和对照组( P <0.01);轻度颅脑损伤组脑脊液ET-1浓度高于对照组( P <0.05)。所有研究对象中,血清ET-1浓度高于脑脊液( P <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及血清ET-1水平均明显升高,并且与颅脑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余蓉  赵军招  林金菊  林文琴  黄学锋 《浙江医学》2011,33(12):1750-1752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及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对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周期(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83个(例)激动剂长方案IVF周期,其中PCOS因素周期153例,单纯输卵管因素周期275例.两组患者再分别根据BMI分为超重组(BMI≥24)和正常体重组(BMI<24).比较各组促性腺激素用量、用药天数、获卵数、卵子成熟率、受精率、优质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结果 PCOS组高BMI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输卵管因素组(P<0.01).PCOS组中,高BMI患者促性腺激素用量及天数显著高于正常BMI患者(P<0.01).正常体重的PCOS患者获卵数与优胚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卵子成熟率、受精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妊娠早期流产率在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结论 肥胖合并PCOS时降低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反应.非肥胖型PCOS利于促排卵.肥胖及PCOS均未影响IVF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应用前列腺素E1组(对照组)和应用前列腺素E1联合金水宝胶囊组(治疗组),每组各20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素氮和血肌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尿素氮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前列腺素E1联合金水宝胶囊能更有效地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蛋白排泄率以及血肌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高胰岛素对人内皮细胞分泌前列环素(PGI2)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收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经原代培养后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高胰岛素组,正常+谷胱甘肽组,高胰岛素+谷胱甘肽组;放免法测定4种培养基培养24 h,48 h,72 h时培养基中的PGI2和ET-1含量.结果:①高胰岛素组较正常对照组PGI2显著下降(P<0.01),ET-1显著升高(P<0.01);②高胰岛素+谷胱甘肽组较高胰岛素组PGI2显著升高(P<0.05)和ET-1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胰岛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损伤作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可减轻这种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闭塞后脑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与血-脑脊液屏障破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9只,分为对照组和实验3h、6h、12h、24h、3d、7d组,每组7只。采用结扎法建立大鼠上矢状窦闭塞模型,对其脑组织含水量、血-脑脊液屏障破坏情况进行观察,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QP-4蛋白的表达。结果脑组织含水量在上矢状窦闭塞6h开始增加,持续升高3d时达到高峰,实验6h、12h、24h、3d、7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脑组织伊文氏蓝(EB)含量6h、12h、24h、3d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时EB含量达到高峰。AQP-4表达在上矢状窦闭塞后6h开始上调,24h达高峰,维持3d时开始逐渐回落,除3h外,实验组各时相点相同部位AQP-4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4表达与脑组织含水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呈正相关(r=0.846,P〈0.01)。结论上矢状窦闭塞后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增加,AQP-4增高在血-脑脊液屏障破坏及血管源性脑水肿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异烟肼加地塞米松同时等量生理盐水置换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 方法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鞘内注射异烟肼加地塞米松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等量生理盐水置换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2组脑脊液中蛋白、葡萄糖、细胞计数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脑脊液氯化物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脊液中蛋白、葡萄糖、细胞计数和氯化物含量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痛颈强消失、脑脊液压力恢复、发热消失、呕吐消失、昏迷恢复、脑脊液蛋白含量恢复、脑脊液细胞含量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鞘内注射异烟肼加地塞米松同时等量生理盐水置换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确,临床指标、症状明显改善,在确保治疗安全的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为早期康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晨峰血压对肾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20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晨峰血压分为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的晨峰组和非晨峰组。依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生化测定,观察并比较患者晨峰血压对肾功能损伤的影响。结果晨峰组与非晨峰组患者24 h、日间、夜间SBP和DBP的血压平均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晨峰血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晨峰收缩压分别为(39.60±10.48) mmHg 和(15.94±10.07) mmHg,晨峰舒张压分别为(14.76±3.42) mmHg 和(10.37±8.83)mmHg;24 h尿微量白蛋白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晨峰组与非晨峰组分别为(105.95±26.06)mg/24h和(90.98±23.63)mg/24h;收缩压的晨峰血压与尿蛋白分泌呈明显正相关(r=0.26,P<0.01),舒张压的晨峰血压与尿蛋白分泌无明显相关性(P>0.05);血肌酐、血尿素氮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晨峰血压与高血压性肾脏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1例SAH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射,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血管痉挛(CVS)、再出血、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射治疗SAH,安全有效,并能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原位肝移植后大鼠肠黏膜形态与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n=30)组和OLT+Gln组(Gln组,n=30);正常对照组只分离肝十二指肠韧带,OLT组和Gln组按改良的两袖套法进行OLT。术前3 d、术后3 h开始Gln组受体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谷氨酰胺灌胃,OLT组及正常对照组受体仅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正常对照组于术后12 h、OLT组和Gln组于术后12、24、72 h分别取回肠肠壁组织行光镜和电镜观察肠黏膜形态及微绒毛长度测定、检测肠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和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增殖活力。结果:OLT组和Gln组肠黏膜损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加重,而Gln组24、72 h肠黏膜损害较OLT组明显减轻(P<0.01);OLT组和Gln组肠黏膜TNF-α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而Gln组较OLT组明显下降(P<0.01);OLT组12、24、72 h和Gln组12、24 h肠黏膜sIgA含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增殖活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而Gln组24、72 h较OLT组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大鼠OLT可引起肠组织中TNF-α表达上调、sIgA和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增殖活力下降导致肠黏膜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损伤,围手术期应用Gln能抑制肝移植大鼠肠黏膜TNF-α表达,提高sIgA含量和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增殖活力而起到肠黏膜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利福平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利福平的浓度变化与疗效。  方法  收集确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40例,按入组标准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2组均给予HRZE方案;A1组为非鞘内注射对照组、A2组鞘内注射利福平40 mg+地塞米松2.5 mg,1次/d;分别于0 h、4 h、8 h时间位点监测血液、脑脊液中利福平药物浓度(分别以bCxh和cCxh表示)。  结果  第0 h A2组脑脊液中利福平检测值明显高于A1组,P < 0.01;A2组有效率高于A1组;利福平血药浓度第4 h达到峰浓度,第8 h脑脊液利福平浓度处于较高水平,(cC8 h)为3.34(1.03,51.60)μg/ mL,Nemenyi两两比较结果显示:cC0 h、cC4 h、cC8 h(P < 0.01)脑脊液药物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鞘内注射利福平有助于提高脑脊液中的利福平的药物浓度,且疗效更显著。鞘内注射利福平使利福平药物浓度在第8 h仍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