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估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5年4月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临床诊断为aMCI的患者115例,根据损害认知领域的情况分为单一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CI-s)组(60例)和多领域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CI-m)组(55例)。分别在就诊时、出院后第12个月时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影像学DTI扫描,评估患者转归情况以及感兴趣区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随访结束后,由于患者死亡、颅脑影像学异常、无故失访等情况,最终共纳入94例患者,其中aMCI-s组50例,aMCI-m组44例。94例患者中有24例12个月后转化为阿尔茨海默病(AD),总转化率为25.5%。aMCI-s组和aMCI-m组AD转化率分别为16.0%(8/50)和36.4%(16/44),两组AD转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P=0.02)。aMCI-s组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扣带回FA值高于aMCI-m组,胼胝体膝部、额枕下束、上纵束Ⅱ ADC值低于aMCI-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s组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扣带回FA值高于aMCI-s转化为AD组,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扣带回、上纵束Ⅱ ADC值低于aMCI-s转化为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m组胼胝体膝部、扣带回、额枕下束FA值高于aMCI-m转化为AD组,胼胝体膝部、扣带回、上纵束Ⅱ ADC值低于aMCI-m转化为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s转化为AD组和aMCI-m转化为AD组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扣带回、额枕下束、上纵束Ⅱ F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CI-s转化为AD组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扣带回、额枕下束、上纵束Ⅱ ADC值低于aMCI-m转化为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CI-m较aMCI-s更容易发展为AD,DTI能够反映aMCI的病理变化程度,鉴别诊断aMCI类型并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DTI技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及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脑白质细微结构的改变,探讨DTI对AD和aMC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神内医师诊断AD和aMCI患者各1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NC组,15例)。利用DTI技术测量上述三组被试者不同脑白质区FA和ADC参数值,比较分析三组之间脑白质细微结构的改变并对其进行鉴别诊断。结果:aMCI组、AD组MMSE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组双侧颞叶、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等脑区,AD组双侧颞叶、右侧枕叶、双侧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等脑区FA值均低与正常对照组,且AD组FA值下降区域更广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组双侧颞叶、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等脑区,AD组双侧颞叶、左侧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等脑区ADC值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DTI技术对aMCI与AD患者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外囊、内囊、胼胝体、扣带回脑白质区FA值与ADC值的测量,可以评估两者脑白质完整性的变化,并通过脑白质受损程度,对AD以及aMCI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肝气郁结证患者脑白质改变特点。方法 对16例肝郁证患者和13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磁共振DTI扫描检查,数据处理后,计算出各项异性分数(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分别测量头颅的两侧额叶、颞叶、顶叶、枕叶、胼胝体膝部和压部的FA值和ADC值。保持FA值和ADC值对应测量同一脑区。并对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肝气郁结证患者的双侧顶叶F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右侧顶叶FA值为诊断指标,ROC曲线下面积为AUC=0.79,最佳诊断临界值FA值为0.504,敏感度为87.5%,特异性为69.2%。其他脑区如额叶、枕叶、顶叶、颞叶、胼胝体膝部和压部的FA值和ADC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气郁结证患者的双侧顶叶FA值明显高于正常人,这对肝气郁结证患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方法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脑白质损害的特点。 方法 对10例男性OSAS患者和10名年龄及文化程度相当的男性健康志愿者,分别行脑部T1WI、T2WI 、FLAIR和DTI 扫描。选择双侧额叶白质、前部扣带回、前部扣带、内囊前肢、内囊膝部、内囊后肢、半卵圆中心、视放射、前角周围白质、后角周围白质、尾状核头部、丘脑、海马旁回、外囊以及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干、胼胝体压部作为兴趣区(ROI), 分别测量部分各向异性分数值( FA)、平均扩散系数(AD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OSAS组右侧额叶白质、胼胝体压部、左侧前部扣带回、右侧前部扣带回、左侧前部扣带、右侧前部扣带、左侧半卵圆中心、左侧前角周围白质、左侧后角周围白质、右侧后角周围白质、左侧海马旁回、右侧海马旁回、左侧外囊、右侧外囊的FA值分别为:0.444±0.025、0.776±0.028、0.154±0.021、0.152±0.017、0.372±0.022、0.351±0.029、0.501±0.029、0.242±0.031、0.338±0.029、0.360±0.022、0.167±0.027、0.177±0.023、0.441±0.034、0.449±0.036,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而左侧额叶白质、内囊前肢、内囊膝部、内囊后肢、视放射、右侧半卵圆中心、右侧前角周围白质、尾状核头部、丘脑、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干的FA值则无明显变化((P>0.05)。右侧额叶白质、胼胝体干、胼胝体压部、左侧前部扣带回、右侧前部扣带回、右侧前部扣带、左侧半卵圆中心、左侧前角周围白质的ADC值分别为:8.589±0.264、8.197±0.253、8.218±0.194、12.151±0.454、12.113±0.524、8.954±0.177、7.333±0.220、9.186±0.46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而左侧额叶白质、内囊前肢、内囊膝部、内囊后肢、左侧前部扣带、右侧半卵圆中心、视放射、右侧前角周围白质、后角周围白质、尾状核头 部、丘脑、海马旁回、外囊、胼胝体膝部的ADC值则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OSAS病人联络纤维、联合纤维和投射纤维等三种白质纤维同时受损;双侧前部扣带回、海马旁回等皮质也受累;DTI可作为早期发现OSAS白质损害、评估预后及治疗效果的一种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方法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脑白质损害的特点.方法 对10例男性OSAS患者和10例年龄及文化程度相当的男性健康志愿者,分别行脑部T1WI、T2WI 、FLAIR和DTI扫描.选择双侧额叶白质、前部扣带回、前部扣带、内囊前肢、内囊膝部、内囊后肢、半卵圆中心、视放射、前角周围白质、后角周围白质、尾状核头部、丘脑、海马旁回、外囊以及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干、胼胝体压部作为兴趣区(ROI),分别测量部分各向异性分数值(FA)、平均扩散系数(AD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OSAS组右侧额叶白质、胼胝体压部、左侧前部扣带回、右侧前部扣带回、左侧前部扣带、右侧前部扣带、左侧半卵圆中心、左侧前角周围白质、左侧后角周围白质、右侧后角周围白质、左侧海马旁回、右侧海马旁回、左侧外囊、右侧外囊的FA值分别为:0.444±0.025,0.776±0.028,0.154±0.021,0.152±0.017,0.372±0.022,0.351±0.029,0.501±0.029,0.242±0.031,0.338±0.029,0.360±0.022,0.167±0.027,0.177±0.023,0.441±0.034,0.449±0.036,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而左侧额叶白质、内囊前肢、内囊膝部、内囊后肢、视放射、右侧半卵圆中心、右侧前角周围白质、尾状核头部、丘脑、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干的FA值则无明显变化(P>0.05).右侧额叶白质、胼胝体干、胼胝体压部、左侧前部扣带回、右侧前部扣带回、右侧前部扣带、左侧半卵圆中心、左侧前角周围白质的ADC值分别为:8.589±0.264,8.197±0.253,8.218±0.194,12.151±0.454,12.113±0.524,8.954±0.177,7.333±0.220,9.186±0.46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而左侧额叶白质、内囊前肢、内囊膝部、内囊后肢、左侧前部扣带、右侧半卵圆中心、视放射、右侧前角周围白质、后角周围白质、尾状核头部、丘脑、海马旁回、外囊、胼胝体膝部的ADC值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OSAS患者联络纤维、联合纤维和投射纤维等3种白质纤维同时受损;双侧前部扣带回、海马旁回等皮质也受累;DTI可作为早期发现OSAS白质损害、评估预后及治疗效果的一种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供一种新的aMCI辅助诊断方法。方法应用3.0T 磁共振对aMCI 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进行DTI扫描,使用PANDA软件来处理DTI数据,提取出全脑白质分数各向异性( fractional anisotropy , FA),然后采用SVM分类器对aMCI和正常对照组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该方法的分类准确率为75.00%,敏感性为70.31%,特异性为79.69%,白质改变特征性的区域包括双侧扣带回、顶上小叶、颞顶叶,左侧胼胝体体部、海马,右侧胼胝体膝部、压部,右侧内囊前肢、放射冠前部、丘脑后辐射、颞叶、枕叶、额上回、内囊的晶状体后部分。结论本研究运用磁共振DTI技术,通过SVM分类方法构建分类器对aMCI患者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为aMCI的早期辅助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DTI技术探讨脑小血管病(c SVD)患者常规扫描表现正常白质(NAWM)区微结构改变,及其与认识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对23例c SVD患者及13例条件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进行常规MRI及DTI序列检查并完成Mo CA评分,后处理测量双侧额叶、顶叶、半卵圆中心、胼胝体膝部及压部NAWM区的FA值及ADC值,比较c SVD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c SVD组FA值及ADC值与Mo 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c SVD组双侧额顶叶FA值较对照组减低,ADC值升高,双侧半卵圆中心FA值较对照组减低,其余两组间区别无统计学差异。c SVD患者双侧额叶FA值下降最明显(右侧(0.354±0.051)vs(0.398±0.027),P=0.0 1,左侧(0.3 6 5±0.0 5 3)v s0.405±0.035,P=0.00)。双侧额叶白质的FA值与Mo CA评分呈正相关(右侧额叶:r=0.43,P=0.01;左侧额叶:r=0.50,P=0.02),ADC值与Mo CA评分呈负相关,(右侧额叶:r=-0.40,P=0.03;左侧额叶:r=-0.37,P=0.00);其余部位FA值及ADC值与Mo CA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结论 DTI能反映c SVD患者早期隐匿性脑白质损伤,额叶白质DTI指标改变一定程度可反映认知功能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8.
席娟 《当代医学》2013,(33):7-8
目的:研究MR扩散张量成像(DTI)在创伤性轻微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6例轻微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及50例骨科无任何脑部疾病史以及脑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CT、MRI及DT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部位脑组织(额叶、胼胝体膝部、半卵圆中心、胼胝体压部、顶枕叶、内囊前肢和内囊后肢)各向异性(FA)值。结果对照组额叶、胼胝体膝部、半卵圆中心、胼胝体压部、顶枕叶、内囊前肢和内囊后肢FA值分别为(5.31±0.22)、(8.36±0.22)、(5.88±0.29)、(8.82±0.31)、(5.96±0.17)、(7.90±0.32)、(7.96±0.19);试验组额叶、胼胝体膝部、半卵圆中心、胼胝体压部、顶枕叶、内囊前肢和内囊后肢FA值分别为(3.05±0.30)、(7.05±0.21)、(4.02±0.23)、(7.17±0.26)、(4.22±0.13)、(6.33±0.24)、(6.31±0.10)。试验组患者不同部位脑组织FA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DTI对轻微创伤性脑损伤敏感性较高,能够准确显示白质纤维的损伤情况,诊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照分析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与正常被试额叶体积及额叶纤维结构的差异.方法 选取28例aMCI患者和25名正常对照人群,进行头部T1加权三维核磁共振扫描(T1W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成像扫描.计算并比较2组额叶体积及额叶纤维的FA值、ADC值、纤维数目及平均长度的差异.结果 aMCI组左侧额叶体积[(337.35±20.45) cm3]小于对照组[( 358.54±27.26) 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3,P=0.002).aMCI组左侧额叶短纤维数目[(16985±892)条]多于对照组[( 16387 ±752)条]、长纤维数目[(3214±185)条]少于对照组[(3425±277)条],长纤维ADC值高于对照组(t=2.621,P=0.012; t=-3.714,P=0.001;t=17.595,P=0.000);aMCI组右侧额叶长纤维数目[( 2895±343)条]少于对照组[(3451 ±230)条],而长纤维ADC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11,P=0.000;t=4.443,P=0.000).aMCI组左侧额叶长纤维数目与MMSE总分呈正相关(r=0.457,P=0.015),而左侧额叶长纤维的ADC值与MMSE总分呈负相关关系(r=-0.415,P=0.028).结论 aMCI患者存在额叶结构及纤维连接异常,且左侧额叶纤维的连接异常与认知障碍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方法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脑白质损害的特点.并分析其与记忆相关性.方法 对10例男性OSAS患者和10名年龄及文化程度相当的男性健康志愿者,测试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得分,分别行脑部DTI扫描.选择双侧额叶白质、前部扣带回、前部扣带、半卵圆中心、前角周围白质、后角周围白质、尾状核头部、丘脑、海马旁回以及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干、胼胝体压部作为兴趣区(ROI),分别测量部分各向异性分数值(FA)、平均扩散系数(AD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WMS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OSAS组右侧额叶白质、胼胝体压部、左侧前部扣带回、右侧前部扣带回、左侧前部扣带、右侧前部扣带、左侧半卵圆中心、左侧前角周围白质、左侧后角用围白质、右侧后角周围白质、左侧海马旁同、右侧海马旁回的FA值分别为:0.444±0.025、0.776±0.028、0.154±0.021、0.152±0.017、0.372±0.022、0.351±0.029、0.501±0.029、0.434±0.045、0.338±0.029、0.360±0.022、0.167±0.027、0.177±0.02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其中右侧额叶白质与联想、理解分值、左侧半卵圆中心与再生分值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679、0.642、0.671,P<0.05),而左侧额叶白质、右侧半卵圆中心、右侧前角周围白质、尾状核头部、丘脑、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干的FA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右侧额叶白质、胼胝体干、胼胝体压部、左侧前部扣带回、右侧前部扣带回、右侧前部扣带、左侧半卵圆中心、左侧前角周围白质的ADC值分别为:8.589±0.264、8.197±0.253、8.218±0.194、12.151±0.454、12.113±0.524、8.954±0.177、7.333±0.220、9.186±0.465×e-10mm2/s.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与WMS分值无相关关系;而左侧额叶白质、左侧前部扣带、右侧半卵圆中心、右侧前角周围白质、双侧后角周围白质、尾状核头部、丘脑、海马旁回、胼胝体膝部的ADC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1)OSAS病人同时存在白质和灰质损害;(2)OSAS病人记忆障碍可能是皮质、白质共同受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主诉健忘(SMC)和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抑郁状况,了解主诉健忘本质特征.方法 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于华山医院记忆障碍门诊就诊者214例,其中SMC76例、单域遗忘型MCI(aMCI-s)74例,多域遗忘型MCI(aMCI-m)64例,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老年抑郁量表(GDS)和一系列神经心理测验进行评估.结果 根据CESD,抑郁症状阳性率为31%,其中SMC组30%、aMCI-s组24%、aMCI-m组39%;根据GDS,抑郁症状阳性率为43%,其中SMC组47%、aMCI-s组30%、aMCI-m组53%.SMC组的阳性率介于aMCI-s组与aMCI-m组之间.反映抑郁严重度的CESD总分与GDS总分,SMC组CESD总分(12±10)、GDS总分(11±6)均介于aMCI-s组(11±8)、(9±5)与aMCI-m组(15±11)、(12±7)之间,与aMCI-s组或aMCI-m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aMCI-s组与aMCI-m组比较,CESD总分与GD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m组比aMCI-s组抑郁程度严重.结论 SMC抑郁的发生率和严重度与aMCI无显著差异,提示抑郁情绪对于SMC可能不是特异的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脑白质扩散张量成像(DTI)的变化,探讨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56例临床确诊的重度OSAS患者(重度OSAS组)与56例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相当的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进行DTI检查,分别于MRI后测量相应脑白质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检查前采用蒙特利尔认知测量表(MoCA)对两组受检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并分析感兴趣区FA值与MoCA评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重度OSAS组MoCA评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双侧额叶白质、双侧顶叶白质、双侧颞叶白质、双侧半卵圆区、右侧枕叶白质、右侧内囊后支、右侧外囊、胼胝体压部FA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其余各区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侧额叶白质、双侧顶叶白质、右侧枕叶白质FA值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右侧额叶白质、右侧外囊、左侧顶叶白质FA值与AHI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DTI能发现重度OSAS患者脑白质的异常,有助于判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和OSAS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检查评估不同社会支持度轻度颅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外科及神经外科就诊的mTBI患者99例,按照入院时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得分(≥20分设置为区分点)分为高社会支持度组(54例)及低社会支持度组(45例),评估2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得分,对其进行DTI检测,记录其各项异性分数(FA)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并进行对比。 结果 ①高社会支持度组患者MMSE及MoCA量表得分均高于低社会支持度患者(均P<0.05);②低社会支持度患者两侧额叶、两侧颞叶、胼胝体膝部FA值出现下降,与高社会支持度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低社会支持度患者额叶左侧白质、额叶右侧白质、颞叶左侧白质、颞叶右侧白质、胼胝体膝部ADC值高于高社会支持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不同社会支持度mTBI患者认知状态、认知功能会存在明显差异,同时DTI检测FA及ADC值也有部分差异,认知障碍可能与额叶、颞叶、胼胝体白质受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认知状态老年人静息态脑功能连接情况。方法收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组)13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CI组)12例、认知正常老年人(对照组)13例,进行磁共振扫描,应用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确定种子点,并进行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结果在静息状态下,AD组和MCI组患者的后扣带回区域、额叶内侧、前额叶背外侧和顶叶部分区域的ReHo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MCI患者左侧颞叶(颞下回及颞中回)、海马旁回及右侧枕叶舌回、皮层下的部分脑区ReHo显著降低;而右侧额叶(额上回、额中回及中央前回)、顶上小叶及左侧梭状回、颞上回、额下回的部分脑区ReHo显著增高。AD患者变化更加明显,额叶-顶叶,颞叶-脑岛,颞叶-枕叶之间的长距离连接降低,但是额叶内部和枕颞间、丘脑及颞叶间的功能连接增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组不同认知状态老年人的功能连接不同,有助于AD、MCI患者及正常老年人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研究良性多发性硬化与复发性多发性硬化对脑组织的损害程度.方法 对15例良性多发性硬化、17例缓解复发多发性硬化及20例健康正常对照组MRI行常规、增强扫描及DTI检查;分别分析三组间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的FA值、ADC值得关系.结果 良性多发性硬化胼胝体膝部FA值(785±24)、ADC值(892±62)、体部FA值(791±45)、ADC值(900±36)、压部FA值(783±15)、ADC值(915±38);复发性多发性硬化胼胝体膝部FA值、ADC值、体部FA值、ADC值、压部FA值、ADC值分别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胼胝体膝部FA值(828±32)、ADC值(845±49)、体部FA值(841±23)、ADC值(884±27)、压部FA值(850±29)、ADC值(869±36),两组多发性硬化与对照组比较,体部与压部的FA值、ADC值有统计学意义;良性多发性硬化与对照组比较膝部FA值及ADC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TI提示良性多发性硬化较复发性多发性硬化对脑组织的损害程度轻,因此DTI是定量分析脑白质的细微结构的改变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成年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脑白质可能存在的微细结构异常,探讨其药物治疗前后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成年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病例组)及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32例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MRI)检查;分别于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及双侧额叶白质最厚的部位设置感兴趣区,测取部分各向异性值(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值).结果病例组患者治疗前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FA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胼胝体各部位FA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各时间点双侧额叶白质FA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胼胝体各部位及双侧额叶白质ADC值治疗前后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病程与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FA值均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743、-0.742及-0.363,P值分别为0.000、0.000及0.009),而与双侧额叶白质FA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月均头痛次数与胼胝体膝部及体部FA值均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824、-0.792,P值均为0.000),而与胼胝体压部与双侧额叶白质FA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成年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存在胼胝体神经纤维微细结构完整性的损害;经有效治疗这种损害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7.
佘颖芳  曹建华 《中外医疗》2014,(17):183-184
目的:研究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弥散张量成像(DTI)诊断特点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患者12例(AD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10例(MCI组)及体检正常老年人10名(NC组),均予以规范脑部DTI扫描,测量并分析3组脑部不同区域的平均扩散率(MD)、各向异性指数(FA)。结果 AD组患者颞叶、额叶、顶叶、枕叶、半卵圆中心各区域FA分数分别为(0.38±0.02)、(0.24±0.02)、(0.26±0.02)、(0.54±0.05)、(0.36±0.01),枕叶FA分数与其余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枕叶外的其他区域FA分数均明显低于MCI组与NC组(P<0.05)。AD组颞叶、额叶、顶叶、枕叶、半卵圆中心各区域平均扩散率(MD)分别为(819±35)×10~6mm2、(819±26)×10~6 mm2、(908±28)×10~6 mm2、(815±39)×10~6 mm2、(796±52)×10~6 mm2,枕叶MD与其余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枕叶外的其他区域MD均明显高于于MCI组与NC组(P<0.05)。结论采用DTI技术可观察到AD早期患者脑部不同区域,MD明显上升、FA明显下降,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异常分析效果良好,临床上可通过DTI诊断区分AD患者与MCI患者、正常老年人,并及时控制MCI向AD的转变及AD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轻度颅脑外伤(MTBI)患者、神经症患者脑白质纤维结构的完整性状况。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21例轻度颅脑外伤患者为轻度颅脑外伤组;20例神经症患者为神经症组;21例条件匹配的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采用1.5 Tesla MRI扫描,收集弥散张量成像(DTI)测量感兴趣区(ROI)纤维束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并行组间比较。结果:神经症组患者的右侧放射冠的FA值(0.44±0.02)低于轻度颅脑外伤组(0.47±0.03),左侧内囊前肢FA值(0.49±0.08)高于轻度颅脑外伤组(0.42±0.06),右侧前扣带回的ADC值(8.64±0.45)高于轻度颅脑外伤组(7.94±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症组患者的右侧放射冠的FA值(0.44±0.02)低于正常对照组(0.47±0.02),左侧内囊前肢FA值(0.49±0.08)高于正常对照组(0.46±0.04),右侧前扣带回的ADC值(8.64±0.45)高于对照组(8.03±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颅脑外伤组患者的上述各脑区的FA值和ADC值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颅脑外伤和神经症患者均存在脑白质完整性的损害,其临床症状产生存在脑器质性损害的基础;测量、观察DTI的FA值和ADC值有利于量化轻度颅脑外伤和神经症患者的大脑损害程度和客观评价伤情。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6,(4):448-449
目的:探讨脑白质微结构改变和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4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认知功能状态将其分为3组,A组(26例)认知功能正常,B组(18例)认知功能轻度障碍,C组(10例)认知功能重度障碍,另选择26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上述对象的脑白质微结构进行检测,结合认知功能评分分析蛋白质微结构改变同帕金森病的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A组的左侧枕叶、左侧前扣带束F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B组的左侧额叶、颞叶、前扣带束和胼胝体膝部FA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组的左侧额叶、颞叶白质、左侧扣带前束、胼胝体压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提示左侧额叶、右侧颞叶、两侧扣带前束和胼胝体压部的FA值同认知状态呈反比。结论:蛋白质微结构的部分改变可能是造成帕金森病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成年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胼胝体可能存在的微细结构异常,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成年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病例组)及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28例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分别于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最厚的部位设置感兴趣区,测取部分各向异性值(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值)。结果病例组患者胼胝体膝部及体部FA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而胼胝体压部FA值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 >0.05);胼胝体各部位ADC值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 >0.05)。病例组患者年龄与胼胝体各部位FA值及ADC值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 >0.05);病程与胼胝体膝部及体部FA值均呈统计学负相关(P <0.01),而与胼胝体压部FA值及各部位ADC值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 >0.05);HAM-A评分与胼胝体膝部及体部FA值均呈统计学负相关(P <0.01),而与胼胝体压部FA值及各部位ADC值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 >0.05)。结论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存在胼胝体神经纤维微细结构完整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