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吗啡处理组 (10mg·kg-1,sc)和吗啡依赖组大鼠脊髓鸟苷酸环化酶 (GC)基础活力和氧化氮 (硝普钠为供体 )刺激酶活力升高 ,cGMP含量却降低。纳络酮处理后 ,依赖大鼠脊髓GC活力降低 ,对NO敏感性提高 ,cGMP含量剧升。M受体激动剂氨甲酰胆碱可抑制对照组和吗啡处理组脊髓GC活力 ,对吗啡依赖以及纳洛酮处理组的GC抑制作用消失。结果表明脊髓GC对氧化氮和M受体激动剂的反应性改变在吗啡依赖及戒断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检测了吗啡依赖大鼠脊髓和脑干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一氧化氮(NO)以及cGMP含量。结果显示吗啡依赖大鼠脊髓NOs活力,NO和cGM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降低,脑干中NOs活力轻度降低,而NO和cGMP含量降低。纳洛酮激发戒断症状后大鼠脊髓和脑干NOs活力,NO以及cGMP含量急剧升高。NOs抑制剂L-N-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处理可以抑制大鼠吗啡戒断反应,同时减少脊髓和脑干NO含量。结果表明吗啡戒断反应与脊髓和脑干的NO-cGMP途径的兴奋有关。  相似文献   

3.
吗啡依赖大鼠脊髓和脑干一氧化氮含量和合酶活力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本文检测了吗啡依赖大鼠脊髓和脑干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一氧化氮(NO)以及cGMP含量。结果显示吗啡依赖大鼠脊髓NOs活力,NO和cGM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降低,脑干中NOs活力轻度降低,而NO和cGMP含量降低。纳洛酮激发戒断症状后大鼠脊髓和脑干NOs活力,NO以及cGMP含量急剧升高。NOs抑制剂L-N-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处理可以抑制大鼠吗啡戒断反应,同时减少脊髓和脑干NO含量。结果表明吗啡戒断反应与脊髓和脑干的NO-cGMP途径的兴奋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毒蕈碱(M)受体拮抗剂对吗啡依赖大鼠脊髓和脑干前脑啡肽原和前强啡肽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本文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β-actin mRNA为内标检测了PPE mRNA。结果 吗啡依赖大鼠脊髓和脑干PPE基因表达和正常大鼠相比都略有增加,吗啡依赖大鼠注射纳洛酮激发戒断反应后,脊髓PPE基因表达增加,而脑干中变化不明显。吗啡依赖大鼠脊髓和脑干PPD基因表达都低于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5-HT1A受体激动剂乌拉地尔对吗啡依赖大鼠胶列腺的组织学影响。方法:皮下注射(sc)5d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实验组分别进行侧脑室注射(icv)乌拉地尔和继续sc吗啡,「一将前列腺组织作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结果:吗啡依赖大鼠的前列腺组织有轻度萎缩,吗啡依赖大鼠自然戒断后前列腺有明显增生,icv乌拉地尔可抑制吗啡戒断大鼠的前列腺组织增生。结论:乌拉地尔可抑制吗啡戒断大鼠的前列腺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吗啡依赖戒断时大鼠脊髓和脑干μ受体和Κ受体mRNA表达以及毒蕈碱受体拮抗剂、NMDA受体拮抗剂和NOS抑制剂对些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β-actin mRNA为内标检测μ受体和Κ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吗啡依赖大鼠脊髓和脑干μ受体mRNA表达明显升高,纳洛酮激发大鼠戒断反应1h后μ受体基因表达降低,4h后接近正常组,而脊髓和脑干Κ受体基因的变化与μ受体基因表达趋势相反。鞘内注射PKA抑制剂Rp-cAMPs和蛋白磷酸酶抑制剂calyculinA可以明显减少脊髓和脑干中μ受体和Κ受体基因表达,而PKA激活剂Sp-cAMPs则无明显影响;经NOS抑制剂l-N-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处理后,脊髓μ受体和Κ受体基因表达明显减少,经毒蕈碱(M)受体拮抗剂甲基东莨菪碱处理后,脊髓μ受体和脑干Κ受体基因表达也明显减少,而脊髓Κ受体和脑干μ受体基因表达变化不明显;经NMDA拮抗剂MK801和M1受体拮抗剂哌拉唑嗪处理后,脊髓和脑干μ受体和Κ受体基因表达较戒断1h组无明显差异。脊髓和脑干中β-actin基因表达各处理组之间没有差别。结论 吗啡依赖和戒断动物脊髓和脑干中μ受体和Κ受体基因表达发生改变,M受体拮抗剂和NOS抑制剂在吗啡戒断反应时减少μ受体和Κ受体基因表达可能是它们有效控制吗啡戒断症状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G蛋白-cAMP系统与阿片类依赖刘闯(华西医科大学心理卫生研究所,成都,610041)阿片类药物依赖的机理较复杂,目前尚不清楚。配体结合研究,未能确定吗啡依赖大鼠阿片受体密度和亲和力的变化。近年来,很多研究逐渐集中到受体后效应上。目前已知所有类型的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靶向脂质体携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对大鼠主动脉内皮剥脱的保护作用。方法血管条灌流;放射免疫测定环磷酸鸟苷(cGMP)和内皮素(endothelin,ET)。结果由静脉注射靶向脂质体(liposome,Ls)携载CGRP制备液(RGDS-Ls-CGRP6.25μg·kg-1)能显著改善血管对乙酰胆碱(Ach)的舒张反应(P<0.01),提高血浆NO-2含量(P<0.05)及主动脉组织中cGMP的含量(P<0.01),降低血浆ET含量(P<0.01);抑制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殖(P<0.01)。治疗作用明显优于相同剂量单纯CGRP组。结论靶向脂质体携载CGRP对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临床治疗冠状动脉再狭窄提供一种新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9.
观察强啡肽A(1-17)经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后对胞内Ca2+受体钙调蛋白(CaM)含量及其依赖于Ca2+/CaM的磷酸二酯酶(PD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啡肽A(1-17)10、20nmol给药10min可使脊髓组织CaM含量和PDE活性明显下降,呈量效依赖关系,2h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选择性k型阿片受体拮抗剂nor-BNI30nmol、兴奋性氨基酸NMDA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PV10nmol可显著对抗强啡肽A(1-17)20nmol降低脊髓组织CaM含量的作用并完全阻断强啡肽A(1-17)对PDE活性的抑制;L型Ca2+通道阻断剂异搏定100nmol亦可部分阻断强啡肽A(1-17)20nmol对脊髓组织CaM含量和PDE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强啡肽A(1-17),观察其所引起的行为变化及对脊髓组织AC-cAMP系统的影响。强啡肽A(1-17)5、10、20nmol可引起大鼠双后肢弛缓性瘫痪,并在给药10min强啡肽A(1-17)10、20nmol显著抑制脊髓组织cAMP含量和AC活性,呈量效关系,2h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选择性k型阿片受体拮抗剂nor-BNI30nmol可明显对抗强啡肽A(1-17)20nmol所致的后肢瘫痪并完全阻断其对AC、cAMP的抑制作用;L型Ca2+通道阻断剂异搏定100nmol亦可部分阻断强啡肽A(1-17)对脊髓的影响;而兴奋性氨基酸NMDA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PV10nmol则无效。提示k型阿片受体和L型Ca2+通道参与了强啡肽A(1-17)所引起的大鼠运动障碍及对脊髓组织AC、cAMP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稳定表达诱导型NO合酶的NGLNCXiNOS细胞,观察阿片类药物对受体介导ACcAMP系统的影响。方法:竞争性蛋白结合法和完整细胞受体结合实验测定cAMP含量和受体结合力。结果:阿片类药物短时程作用抑制AC活性,受阿片受体介导的、百日咳毒素敏感的G蛋白信号通路调节。阿片类药物长时程作用和纳洛酮急性戒断引起受体脱敏,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伴有受体下调。结论:成功地建立阿片耐受和依赖细胞模型,可用于研究ACcAMP系统和NOcGMP系统在阿片耐受和成瘾中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我们用药掺食法培养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研究了吗啡依赖大鼠肝线粒体自由基损伤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结果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明升高;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心磷脂含量和膜流动性都明显降低,这表明吗啡依赖大鼠肝线粒体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导致自由基损伤增加,并进一上不影响到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这种改变可能在吗啡诱导的肝损伤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们用药掺食法培养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研究了吗啡依赖大鼠肝线粒体自由基损伤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结果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心磷脂含量和膜流动性都明显降低。这表明吗啡依赖大鼠肝线粒体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导致自由基损伤增加,并进一步影响到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这种改变可能在吗啡诱导的肝损伤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强啡肽A(1-17),观察其所引起的行为变化及对脊髓组织AC-cAMP系统的影响。提示к型阿片受体和L型Ca^2+通道参与了强啡肽A(1-17)所引起的大鼠运动障碍及对脊髓组织AC、cAMP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毒蕈碱 (M)受体拮抗剂对吗啡依赖大鼠脊髓和脑干前脑啡肽原 ( preproenkephalin ,PPE)和前强啡肽原 ( preprodynorphin ,PPD)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本文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以 β actinmRNA为内标检测了PPE和PPDmRNA。结果 吗啡依赖大鼠脊髓和脑干PPE基因表达和正常大鼠相比都略有增加 ,吗啡依赖大鼠注射纳洛酮激发戒断反应后 ,脊髓PPE基因表达增加 ,而脑干中变化不明显。吗啡依赖大鼠脊髓和脑干PPD基因表达都低于正常大鼠组 ,吗啡戒断反应时脊髓PPD基因表达在 1h变化不明显 ,2h时增加到峰值 ,4h时仍高于依赖组 ,而脑干强啡肽基因表达在 1h、2h和 4h时都明显减少。经M受体拮抗剂甲基东莨菪碱和M1拮抗剂 pirenzepine处理后大鼠脊髓和脑干PPE和PPD基因表达较戒断 1h组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经NMDA受体拮抗剂MK 80 1处理后 ,脊髓和脑干中PPE基因较戒断组 1h无明显差异 ,脊髓和脑干PPD基因表达较戒断组明显增加 ;而经NOS抑制剂L N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处理后大鼠脊髓和脑干PPE基因表达较戒断 1h组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脊髓和脑干PPD基因表达变化不明显。脊髓和脑干中 β actin基因表达在各处理组之间没有差别。结论 M受体拮抗剂、NMDA受体拮抗剂和NOS抑制剂在吗啡戒断反应时增加  相似文献   

16.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和arrestins在受体调节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G 蛋白偶联受体(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 G P C Rs)是一大家族,介导许多激素的信号转导。在激动剂的持续作用下, G P C Rs 可发生对激动剂的敏感性下降,即受体减敏,现认为这一过程主要由 G 蛋白偶联受体激酶( Gprotein cou pled receptor kinases , G R Ks) 和arrestins 两大蛋白家族介导: G R Ks 先结合并磷酸化被激动剂占领的受体,然后arrestins与磷酸化的受体结合,阻止受体与 G 蛋白发生作用,导致受体功能减退。近来发现, G R Ks 和arrestins 还参与受体的内陷机制,而受体的复敏又与内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吗啡依赖及戒断大鼠脊髓和脑干中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观察吗啡依赖或吗啡戒断大鼠脊髓和脑干中一氧化氮合酶 (NOS)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以 β actin为内参照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测定NOS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吗啡依赖大鼠脊髓和脑干NOS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大鼠降低 ,纳洛酮 ( 4mg·kg-1,ip)激发大鼠吗啡戒断症状 1h后脊髓和脑干中NOS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戒断 2h和 4h后NOS基因表达较 1h组减少。NOS抑制剂L N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 ,10mg·kg-1)处理后大鼠吗啡戒断症状减少 ,同时脊髓和脑干的NOS基因表达水平较戒断 1h组明显降低。甲基东莨菪碱 ( 0 5mg·kg-1)处理组脊髓和脑干中NOS表达水平较戒断 1h组明显降低 ;选择性毒蕈碱受体M1拮抗剂 pirenzepine( 10mg·kg-1)处理组动物脊髓中NOS表达水平较戒断 1h组降低 ,而脑干中NOS表达水平没有改变 ;NMDA受体拮抗剂MK 80 1( 0 12 5mg·kg-1)处理后脊髓和脑干中NOS表达水平较戒断 1h组没有差异。结论 吗啡慢性处理后脊髓和脑干中NOSmR NA水平降低 ,抑制内源性NO生成和阻断毒蕈碱受体可以减少吗啡戒断所引起脊髓和脑干中NOS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氯氰菊酯对淋巴细胞信使昼夜节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中cAMP和cGMP含量具有昼夜节律,表现其峰值相分别位于-185°(12∶20)和-18°(1∶12),中值相差3.12倍。氯氰菊酯染毒后,cAMP含量升高而cGMP含量降低,cAMP/cGMP比值增大。但这些变化只发生在部分昼夜时点(04∶00,08∶00,20∶00和24∶00),呈现明显的时间-效应。经在1/3LD50和1/30LD50两种剂量染毒后,cAMP和cGMP含量的昼夜节律均消失,表明氯氰菊酯可破坏生理性节律系统。由于cAMP与cGMP节律的峰值和谷值相之间表现相互倒置的关系,使氯氰菊酯对T淋巴细胞的毒效应出现相应的时相性差异。这些结果提示,氯氰菊酯通过改变淋巴细胞内cAMP和cGMP的含量以及破坏其生理性昼夜节律,可导致免疫功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许昌泰  张仲才 《天津医药》1995,23(11):656-659
为研究过敏性紫癜患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免疫球蛋白G、A(IgG、IgA)水平,用放射免疫法(GMP-140用单位点免疫放射法)检测过敏性紫癜患治疗前后血浆上述物质含量,并以3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过敏性紫癜患与对照比较血浆GMP-140(754±168对640±168分子数/血小板,t=2.295,P〈0.05),cAMP(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胍丁胺对吗啡耐受和物质依赖豚鼠回肠纵肌(GPILM)的作用.方法:本实验在离体电场刺激实验中进行.结果:吗啡抑制EFS引起的GPILM收缩[IC50=140(107-182)nmol·L-1].用吗啡270nmol·L-1与GPILM温浴使吗啡IC50增大37倍(耐受),对纳络酮发生收缩反应(物质依赖).分别用吗啡加纳络酮和吗啡加胍丁胺与GPILM温浴使吗啡失去此致耐受作用,使标本对纳络酮收缩反应幅度分别减少了90%和75%.胍丁胺的这些作用几乎可被咪唑克生完全阻断.结论:胍丁胺通过激活咪唑啉受体抑制离体GPILM对吗啡耐受和物质依赖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